【古法瓦缸烘蝦】水火交融的美味 就在裘村這個小村莊裡

2021-02-17 奉化頭條

每年8月到10月中旬,是蝦最肥美的時節,也是漁民最忙碌的時候。在寧波奉化裘村鎮應家棚村,有一種獨特的農家純手工製作工藝——古法瓦缸烘蝦,從木炭的選擇,到瓦缸溫度的把控,都十分嚴格。經過48個小時的漫長烘製之後,蝦內的水分全部被蒸乾,蝦肉變得緊緻,蝦殼變得「嘎嘣脆」,烘製的蝦幹深受人們喜愛。

走進裘村鎮應家棚村的張永壽家裡,記者就看到院子裡擺放了十來口大瓦缸,瓦缸周圍纏繞著一對對鮮紅的大蝦,瓦缸內生著炭火,就靠這炭火的溫度,把大蝦烘烤成美味的蝦幹,這是應家棚村村民製作這種酥脆鮮美特產的老底子方式。

張永壽和妻子周亞旦今年都已經70多歲,20年前開始瓦缸烘蝦的營生,面朝大海的有利地理位置,讓烘蝦這門營生讓每年這個時候的張永壽夫婦都特別的忙碌。每天一大早,就開始烘蝦的第一道工序——煮蝦,活蹦亂跳的蝦無需任何食材去腥,只需加入食鹽就能得到鮮美的口感。周亞旦說,煮蝦時間不宜過長,熟了之後就馬上起鍋,否則蝦肉煮老了,不利於烘烤。

晾涼之後,要把兩隻大小相近的蝦首尾相扣,完成第二道工序——「對蝦」。周亞旦說,對蝦是個技術活,扣的手法不對,不僅烘烤時容易鬆散,而且還會讓自己受傷。周亞旦在對蝦時,張永壽就要開始在瓦缸內生炭火,這是烘蝦的關鍵步驟。

張永壽說:「開始的時候要熱一點,否則蝦容易臭掉,等到蝦殼有點幹了,火就可以小一點了。(用手試試缸面嗎?)對,後來就用手試試就知道了,一直保持熱的溫度,不要涼就好。」

20多年的經驗,讓張永壽的身體和手都成了烘蝦時最好的溫度計,輕輕一碰缸面就能知道火候溫度夠不夠。初始時溫度要高一點,以防鮮蝦變質發臭,等到蝦殼逐漸發乾時,就要調低溫度,以防烘焦。

為了有效利用空間並節約木炭,張永壽在瓦缸四周綁上布條,把一對對鮮蝦插進布條裡,這就是烘蝦的第三道工序——插蝦。粗略估計,一口瓦缸大概可以插20到30斤左右的鮮蝦。烘烤時間一般需要36到48個小時左右,這期間最熬人,因為需要隨時關注炭火的溫度,防焦防滅,有時候整夜都不能入眠。

用瓦缸烘烤的蝦幹,有別於現在的烤箱烘製,海水與炭火的交融,使得鮮蝦中的鮮味物質在水分蒸發中不斷濃縮提純,香味也更濃鬱。

張永壽說,雖然不知道這種古法烘製方式在村裡傳了多久,但一板一眼的純手工製作,是現代工藝所無法比擬的,也正因為這老底子方式,讓這道美味愈加珍貴。

記者 馬樂樂 王層裕 夏亦薊

相關焦點

  • 奉化這個村的古法瓦缸烘蝦絕了
    在面朝大海的奉化裘村鎮應家棚村,有一種「嘎嘣脆」的對蝦幹,是用瓦缸烘乾的,這種手藝,至今有幾百年歷史。  一邊是海水,一邊是火焰。這個古法瓦缸烘蝦到底是什麼樣的?這種蝦有什麼獨特風味?9月22日,記者來到古村探尋這個秘密。  「對蝦」猶如幹針線活 烘蝦旺季持續到10月初  張永壽是土生土長的應家棚人,今年77歲。
  • 寧波奉化:正是對蝦肥美時,古法「瓦缸烘蝦」忙
    浙江省寧波市奉化區東南沿海有個裘村鎮,應家棚是該鎮一個依山臨海的村。每年八月到十月,是南美對蝦最肥美的時節,同時也是應家棚漁民最忙碌的時候。在應家棚村,有一種「瓦缸烘蝦」的古法工藝。過去,在沒有烘箱的年代,村民大多採用這種方法來烘製蝦幹,但隨著時光流逝,眼下還在延續「瓦缸烘蝦」古法技藝的人家已屈指可數。張永壽老人今年78歲,他是村裡還在「瓦缸烘蝦」的人家之一,據他介紹,「瓦缸烘蝦」在應家棚由來已久。上輩人在對蝦最肥美的季節,就是用這種古老的方法把蝦烘成幹的。
  • 48小時烘製出鮮美蝦幹 奉化應家棚村還保留著瓦缸烘蝦
    近日,記者到奉化裘村鎮應家棚村探訪當地獨特的農家純手工製作工藝——古法瓦缸烘蝦。  對蝦最便宜季節 漁民紛紛製作蝦幹  寧波蝦幹主要集中在沿海一帶,尤其是鄞州、奉化、象山等沿海地區較多。但是形成專業生產的企業很少,家庭作坊比較多,產品大部分流通於批發市場,近年來隨著海鮮乾貨逐漸受歡迎,也有一些企業致力於開發這一類產品。
  • 挖掘鄉村記憶 發揮山海資源 奉化裘村鎮的鄉村振興之路
    黃賢海上長城、白巖山最美風車公路、「海韻漁歌」風景線……奉化裘村充分挖掘村莊特色,發揮山海資源豐富的生態優勢,一幅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麗藍圖,正在逐步形成。馬頭村的蝶變馬頭村東南面臨象山港,東西各有銀峰溪、洗腳溪繞村而過。馬頭村歷史悠久,建村已有1000多年歷史,至今保留著??、馬頭兩個村名。
  • 【文化】木板書法的水火交融!
    【文化】木板書法的水火交融!審核:袁航來源:鳳鳴高岡編輯:熊俊、張黎方夏投稿郵箱:914606321@qq.com為您精選●●●原標題:《【文化】木板書法的水火交融
  • 「水火交融」奇觀是如何上演的
    觀眾至今對10月18日晚軍運會開幕式上「水火交融」的奇觀記憶猶新:最後一棒火炬手劉玉棟在水柱上點燃火苗,水柱下落至水池,將水池點燃,連接火炬塔的七根焰火盤旋而上,最終將火炬塔頂端的聖火點燃。這一幕引發大量關注,不少網友讚嘆在水中點燃軍運會聖火的創意並對這一技術感到好奇。
  • 「水火交融,情定潿洲」——漂洋過海來看你
    跨過海洋來到了一個叫潿洲島的島嶼只一眼就愛上這裡水火交融,情定潿洲
  • 愛情:水火不容與水火交融
    兩性之間有時候水火不容,有時候卻又水火交融,正因為這個差異,才導致了兩性在共同生活的時候會產生很多摩擦和矛盾,而解決這些問題的第一步,就是要認清你面前的這個「火星人」究竟和你有什麼不同。針對這個差異,你究竟要採取什麼樣的相處方式才能增進彼此之間的感情,而不至於因為一些小事就影響兩人之間的感情呢?
  • 那一刻,「水火交融」驚豔了世界
    最終,八一籃球隊隊長劉玉棟手持火炬,沿著臺階跑向主火炬塔,在一股噴泉中點燃本屆軍運會聖火,這「水火交融」的神奇點火方式,驚豔了全世界。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的主火炬塔46.3米高,外觀是由7條可以發光的LED燈帶組成,7條燈帶的初始造型是阿拉伯數字7,圍繞著塔基盤旋而上,象徵著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主火炬被點燃。
  • 林峰水火交融冧爆女歌迷(圖)
    性感烈焰之外,再來一場「噴水」效果,讓演唱做到「水火交融」。 舞臺上築起鐵架,林峰便在團團火球包圍中,之後他踢爆水龍頭營造「噴水」效果,氣勢十足,並和一班性感女舞蹈員拉動鐵鏈跳舞,一幕「水火交融」後,正當林峰落臺換衫,舞臺前拉下白色銀幕,現場播出林峰和應屆十五位港姐合拍《come 2 me》MV,最初觀眾不知這班女生是誰,正當營幕打出佳麗的號碼和姓名時,感覺很「娘」,觀眾馬上報以噓聲,可是臺下一班港姐還自我陶醉地拿起相機拍照。
  • 「水火交融,情定潿洲」——當火山遇見大海
    整個平臺為溶巖角礫巖構成,退潮時寬200米,臺上鑲嵌著大大小小的形態各異的火山彈數百個,最大的長3米,寬1.3米,而小者猶如手指頭粗。彈體外層緻密如鐵,內部多孔似爐渣,看後使人想起昔日火山爆發時的景象是何等壯觀。
  • 這個「破敗」小村莊,遠看像古城堡,竟因蘿蔔而出名
    如果你到四川旅遊,那麼一定不會錯過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這裡不僅擁有舉世聞名的九寨溝,更有黃龍、四姑娘山、畢棚溝、達古冰川等優美景區,是川西旅遊的精華所在。 而這樣一個少數民族村莊為什麼要取名蘿蔔寨呢?這個在當地有兩種說法,其一顧名思義就是這裡生產的蘿蔔很好吃,只不過去的不是季節是不是這真的好吃沒有嘗過就沒有發言權。
  • TK-RYUGA 實戰評測|水火交融的產物
    這一次做TK-RYUGA 龍牙之刃的試打評測要託我們一個隊員的福,他是VICTOR籤約的隊員,恰好前幾天他拿這把新款TK-RYUGA 龍牙之刃過來叫我幫他拉線,作為器材愛好者,我當然禁不住這新拍子的誘惑了,果斷攔路打劫,跟小隊員借來打幾天,順便也就把這個TK-RYUGA 龍牙之刃的評測給做了。
  • 隱匿於鬧市邊的創意美食苑,誓要用瓦缸燒雞和中西合璧的創新順德菜攻陷你的胃!
    就餐環境如此出彩菜式又點可以執輸陽輝裡的鎮店之寶可謂非「古法瓦缸」莫屬傳承數百年的瓦缸燒雞源於南宋朝末期!小編筍野推薦:瓦缸燒雞單點68元/只,特色炒飯單點30元/例,但將兩者拼在一起的瓦崗燒雞燴炒飯才78元!立刻解鎖最划算的點燒雞模式吧!
  • 裘村創意稻田畫:熊大、小豬佩奇都來了!
    可愛的海豚螃蟹、憨厚的熊大熊二、呆萌的小豬佩奇……近日,在位於奉化區裘村鎮的沿海中線應家棚村和楊村段的北面,一片大氣磅礴的稻田漫畫令人眼前一亮。這片彩色稻田共有300畝,包含了10餘個圖案,以海洋生物和卡通形象為主。裘村鎮為打造全域旅遊示範鎮,大力發展創意農業,出資打造了這片農田。彩色稻種由奉化區種子管理站提供,海豚底色為黃色彩色稻,海魚底色為黑色稻種。 6月5日起,當地插秧高手開始在稻田裡「作畫」。
  • 水滸中,朱仝義釋雷橫時假裝去「水火」,這個水火是什麼意思?
    其中,在他義釋雷橫時,出現了一個小狀況。在水滸原著第51回中,朱仝押解雷橫去州裡,路遇小酒店,「朱仝獨自帶過雷橫,只做水火,來後面僻淨處開了枷,放了雷橫」。在這段話裡,出現了「水火」一詞。這裡的「水火」,該怎麼理解?它到底是什麼意思呢?「水火」,本是互不相容、相生相剋的兩物。
  • 黔東南有個古法造紙村,奇怪的是這個村落好像一個天然的八卦圖
    但是就在我國的貴州省,卻有這樣一個村莊,至今還保留著傳統的造紙工藝,人家生產的紙張還供不應求,而且這個工藝已經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得以保護和發展,這個古法造紙的村寨就是石橋村。石橋村位於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縣南皋鄉,是進出南皋鄉的大門。
  • 曾慶偉談吃:瓦缸煨湯
    嚴格地說,「江西蒸湯」的烹飪方式其實既不是「煨」也不是「蒸」,而是在封閉的大圓陶缸裡,用爐火高溫將小瓦罐中的主輔食材進行「烘烤」,致使主輔食材與水糅和相融而成其為湯。為節省吃飯的開銷計,窯工上工時,每日必做的事便是帶上些許醃肉、醃菜、豆製品和糧米,上工後,用小瓦罐將米、菜分別盛起,在罐中加入清水,然後沿窯邊將小瓦罐擱好,到了中午飯點,在窯中烤烘了幾個小時的飯菜已然自熟,窯工們從窯中取出瓦罐,算是在窯口吃上了幾口熱菜熱飯——這便是如今在餐飲行業很是有名的「窯工菜」的來歷,現在「江西瓦罐煨湯」中的主打品類肉湯、雞湯、鴨湯等湯饌,亦是如法炮製,均是把雞、鴨、肉加水盛在瓦罐裡
  • 五大連池,一首水火交融的詩
    七彩夢幻溫泊有人說五大連池像一首水火交融的詩:火山噴發的熾烈,熔巖凝成的剛健,湖泊泛起的溫馨,泉溪流淌的纏綿,成就了享譽世界的名篇;有人說五大連池像一幅四季變幻的畫,到底該怎樣定義它呢老期火山的草甸灌叢樹林,新期火山的地衣苔蘚蕨類,在陽光裡呈現著繽紛瑰麗的色彩變化。清澈見底的山澗水泊,含不同葉綠素的水生植物群落相互點染,幻化出赤橙黃綠美的美妙映像。在這個季節登上火山之巔遠眺,籠罩在秋色中的湖光山色,茫茫沃野,琳琅滿目, 美不勝收。五大連池的冬天如水墨丹青, 素雅縹緲。
  • 水火交融的美感:擁有迷人景色的夢想周末度假住宅
    維萊塔(Villeta)的意思是&34;,儘管哥倫比亞的這個偏遠地區可能遠離大城市的燈光和持續的交通擁擠,但這絕不是什麼。在這裡,您可以找到壯觀的VO之家 - 這座迷人的周末住宅,坐落在許多地方,可以俯瞰由維萊塔河(Villeta)和託比亞(Tobia)創建的山谷。度假屋是為一個大家庭設計的,其主人想要一個單層的住所,老年人可以輕鬆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