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原集團:蚌埠片區的技術創新「領頭羊」

2020-12-26 歐洲時報官方

【歐洲時報記者戴九悅報導】一次性碗、餐盒、吸管……在安徽豐原集團有限公司展覽大廳內,陳列的由生物新材料聚乳酸所製成的物品吸引了「安徽自貿試驗區面面觀·海外華文媒體高層安徽行」記者團的駐足參觀。

「安徽自貿試驗區面面觀·海外華文媒體高層安徽行」記者團參觀豐原集團。(圖片來源:胡海 攝)

「生物新材料聚乳酸是以玉米等含澱粉生物質或秸稈纖維素為原料,經過生物發酵乳酸提取聚合而成,具有環保、無毒、可降解等優點,可完全替代塑料製品,應對白色汙染。」12月23日,安徽豐原集團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榮傑告訴記者們,豐原近年來專注生物發酵工程技術,成功搭建了發酵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豐原醫藥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兩個科技創新平臺。目前已啟動百萬噸級聚乳酸產業化進程,助力蚌埠片區打造世界級生物基製造業中心。

據悉,今年11月,安徽豐原生物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與北京冬奧組委籤約,成為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帕運會官方生物可降解餐具供應商,將為北京冬奧會提供生物可降解餐具和相關支持服務。

圖為豐原集團的產品展示。(圖片來源:歐洲時報記者戴九悅 攝)

此外,豐原集團積極響應政府「走出去」發展戰略,在泰國建設的木薯深加工企業已於2011年底投產,目前正在巴西和匈牙建設加工基地。

記者們通過對豐原集團等企業走訪,對蚌埠自貿試驗區有了較為詳細立體的了解,為蚌埠著力打造「創新之城、材料之都、製造高地」的發展速度及建設成果所震撼。

相關焦點

  • 安徽蚌埠豐原集團依靠自主創新發展壯大
    中國智慧財產權報9月8日訊 依託一項自主開發的核心專利技術,經過近十年的技術改造與創新,從瀕臨倒閉發展到擁有兩家上市公司、資產百餘億元--這就是位於安徽蚌埠的豐原集團。近日,「保護智慧財產權--我們在行動」第三路聯合採訪團在安徽蚌埠被豐原集團的發展歷史深深感動。
  • [收購]豐原藥業:擬收購安徽豐原集團有限公司持有的蚌埠豐原醫藥...
    安徽豐原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擬收購安徽豐原集團有限公司持有的蚌埠豐原醫藥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股權項目安徽豐原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擬收購安徽豐原集團有限公司持有的蚌埠豐原醫藥3.委託方與被評估單位之間的關係委託方安徽豐原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和被評估單位蚌埠豐原醫藥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為關聯公司,安徽豐原集團有限公司間接持有安徽豐原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股權,蚌埠豐原醫藥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為安徽豐原集團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
  • 豐原集團:聚乳酸技術的領跑者、後石油時代的「中國擔當」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 2019年初,全球第1塊聚乳酸地毯在安徽蚌埠的安徽豐原集團有限公司誕生。這項意義重大的創新技術,讓各界目光再次投向了豐原集團這家科技企業。「這是一場生物化工材料革命,我們這個企業的使命就是要做聚乳酸技術的領跑者、後石油時代的『中國擔當』」。
  • 蚌埠:豐原集團籤約冬奧會 助力打造「無塑」奧運
    近日,安徽豐原生物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與北京冬奧組委籤約,成為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帕運會官方生物可降解餐具供應商,將為北京冬奧會提供生物可降解餐具和相關支持服務。此次籤約有利於藉助冬奧會平臺宣傳可降解聚乳酸生物新材料,推廣可持續發展的安徽方案。
  • [蚌埠]土耳其商貿代表到豐原集團考察
    蚌埠日報6月18日訊 昨天,由土耳其烏克集團總裁烏克先生帶領的商貿代表團一行8人乘機抵達蚌埠,就豐原集團的投資環境以及日後的商貿合作進行考察、洽談。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李壯親切接見商貿代表團一行,並在交流會上講了話。
  • 蚌埠汙水處理廠接盤 豐原集團「救援」
    6月15日,陷身退市泥潭的*ST四通(000409)終於公布了新東家入主的消息,而接盤者可能與豐原集團有關。
  • 蚌埠對豐原集團周邊治安環境集中整治
    蚌埠日報9月26日訊 昨天上午,市委政法委在我市豐原集團等企業周邊以及郊區老貫徐村,組織了法制宣傳活動。此舉是整個「豐原集團周邊治安環境集中整治」工作的一部分。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趙炳雲看望了工作人員,並對整治工作提出要求。    近年來,豐原集團正處於加速發展時期,大量工程在建設中。
  • 豐原聚乳酸研發應用研討會在安徽蚌埠召開
    然而,近日在安徽蚌埠舉行的一場「豐原聚乳酸研發應用研討會」傳出一個令人振奮的消息,安徽豐原集團基於20年來擁有的全世界最為先進的乳酸發酵技術和聚乳酸合成技術,使得聚乳酸切片製造成本大幅降低,用其製成的聚乳酸纖維價格有望低於棉花,這意味著這一綠色環保材料在紡織行業的應用或將迎來大好機遇,也將助推紡織行業更好地實現可持續發展。
  • 「品牌萬裡行」聚焦安徽豐原集團
    8月5日,安徽豐原集團董事長李榮傑在接受「品牌萬裡行」記者採訪時宣布,在秸稈纖維素的開發研究上,目前豐原集團與美國同處世界領先水平;他預言,今後五六年內,利用秸稈纖維素的企業將在中國大量湧現。  最近入選全國103家自主創新重點企業的豐原集團,是我國最大的生物化工製造企業。
  • 豐原集團年產3000噸聚乳酸項目一次投產成功
    豐原集團年產3000噸聚乳酸項目一次投產成功 2019-11-11 16:31:05   來源:蚌埠新聞網
  • 安徽豐原集團生物基材料發展高層論壇
    9月3日下午,安徽豐原集團生物基材料發展高層論壇在蚌埠富力萬達嘉華酒店成功召開。此次論壇由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和安徽豐原集團有限公司共同主辦。安徽豐原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榮傑表示,20多年來,豐原集團大力發展生物化工、生物材料產業,目前已開發出行業領先的菌種技術、發酵技術、分離提取技術,從根本上解決了聚乳酸材料的成本和性能問題,是國內唯一一家可以以玉米等糧食作物或者秸稈纖維素為原料生產聚乳酸切片及聚乳酸下遊纖維製品和聚酯產品的全產業鏈的企業。
  • 豐原集團改制疑雲
    令人擔憂的是,蚌埠國資此次為豐原集團引進的民營資本,未來究竟能否承擔起戰略投資者應盡的責任和作用?  地方政府的算盤  「都是去年的老黃曆了,怎麼還來問這事。」豐原集團辦公室一位工作人員在電話中告訴記者。  此前,豐原集團及其控股的上市公司豐原藥業均因集團的改制飽受質疑。
  • 管理層雙管齊下MBO 豐原集團失控股權
    僅僅用一年多的時間,蚌埠豐原集團董事長李榮傑就把這家蚌埠市最大的國有企業變成了自己完全控制下的民營性質的企業。李榮傑通過兩條路徑,以明顯低於每股淨資產的收購價格,迅速對豐原集團實施了MBO(管理層收購)。本報記者調查發現,李榮傑及管理層僅用不足5000萬元就實際控制了總資產多達數十億,下轄A股上市的豐原藥業、*ST泰復等企業的豐原集團。
  • 管理層雙管齊下MBO豐原集團失控股權
    僅僅用一年多的時間,蚌埠豐原集團董事長李榮傑就把這家蚌埠市最大的國有企業變成了自己完全控制下的民營性質的企業。李榮傑通過兩條路徑,以明顯低於每股淨資產的收購價格,迅速對豐原集團實施了MBO(管理層收購)。本報記者調查發現,李榮傑及管理層僅用不足5000萬元就實際控制了總資產多達數十億,下轄A股上市的豐原藥業、*ST泰復等企業的豐原集團。
  • 豐原集團深耕行業領先產業化技術體系,積極構建聚乳酸全產業鏈生物...
    近日,在固鎮縣經濟開發區豐原年產30萬噸聚乳酸項目現場,安徽豐原集團董事長李榮傑對項目未來發展信心滿滿。  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安徽時指出,要深刻把握髮展的階段性新特徵新要求,堅持把做實做強做優實體經濟作為主攻方向,一手抓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一手抓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壯大。這讓李榮傑深有感觸,他認為,正是對實體經濟的堅守和對技術創新的執著,讓豐原集團有了現如今的發展。
  • 豐原集團控股ST泰復
    在贏得了一起訴訟判決後,豐原集團作為上市公司ST泰復控股股東的身份也正式由此得到確認。  ST泰復昨日發布公告稱,根據蚌埠市中院一審判決,確認蚌埠市第一汙水處理廠名下的ST泰復的全部股權歸屬豐原集團,該批股權佔股比例達26.78%。  此前的4月16日,在深交所向ST泰復下發的整改通知中,已初步認定豐原集團為前者的實際控制人。
  • 豐原集團工會蹊蹺轉讓的背後秘密
    此次,豐原控股的股東是分別由蚌埠市國資委30%,蚌埠銀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5%,海南第一投資控股有限公司20%,新華信託-豐原集團股權投資集合資金信託計24%,豐原集團有限公司工會委員會1%。  雖然有律師事務所和當地國資委的文件和結論,還有其他幾個股東的承諾書,但是,假使蚌埠銀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5%,海南第一投資控股有限公司20%,新華信託-豐原集團股權投資集合資金信託計24%違背承諾,那麼蚌埠市國資委將無法真正行使第一大股東的實際行為。
  • 豐原集團積極構建聚乳酸全產業鏈 助力高質量發展
    豐原集團積極構建聚乳酸全產業鏈 助力高質量發展 2020-09-08 17:00:36   來源:蚌埠新聞網
  • 中糧集團安全生產現場會在蚌埠召開
    蚌埠日報消息 11月9日,中糧集團安全生產現場會在蚌埠召開。中糧集團黨組書記、董事長呂軍,國務院國資委科技創新和社會責任局副局長柳長森,應急管理部安全生產執法局副局長韓宇峰,省應急管理廳副廳長餘泳,市領導汪瑩純、王誠、鄭東濤,市政府二級巡視員吳中堯,市政府秘書長吳道俊出席會議或參加相關活動。
  • 豐原集團蹊蹺引進戰略投資者
    豐原藥業今年4月16日突然宣布實際控制人已完成改制,但詳細的權益變動書知道昨日才披露。實際上,根據昨天披露的權益變動報告書,豐原集團改制方案早在2009年7月28日就已獲蚌埠市政府批覆批准,並於2009年9月16日辦理了工商變更登記手續,企業名稱由「安徽豐原集團有限公司」變更為「安徽豐原集團控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