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原集團:聚乳酸技術的領跑者、後石油時代的「中國擔當」

2020-12-13 經濟網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 2019年初,全球第1塊聚乳酸地毯在安徽蚌埠的安徽豐原集團有限公司誕生。這項意義重大的創新技術,讓各界目光再次投向了豐原集團這家科技企業。

「這是一場生物化工材料革命,我們這個企業的使命就是要做聚乳酸技術的領跑者、後石油時代的『中國擔當』」。4月下旬,在豐原集團,董事長李榮傑指著會議室裡陳列著的從地上的玉米毯子到手裡的聚酯杯子以及一顆顆聚乳酸粒子等一系列生物質加工形成的產品說,「聚乳酸技術將終結一個時代——一個以石油化工材料主導的製造業原料時代」。

作為安徽省蚌埠市的本土企業,豐原集團一經誕生就受到了蚌埠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關注和大力培育。近年來,蚌埠市堅定不移實施工業強市和創新驅動戰略,堅持矽基生物基雙輪驅動,建設『創新之城·材料之都』,從人才引進、企業減負、對外合作等和企業生產經營研發有關的方方面面,對以豐原集團為首的科技創新企業開展了全方位的支持。經過長達20年的潛心研發,豐原集團首次在生物化工材料製造領域掌握聚乳酸全產業鏈技術,成為了生物化工材料製造領域的「蚌埠名片」、「中國擔當」。

「豐原要做的是利用聚乳酸技術帶動中國製造業超越世界,真正詮釋生態文明發展的含義,這不僅是環保的趨勢,也是可持續發展的趨勢。」近年來,安徽省委、省政府領導同志到蚌調研時,無不稱讚這項突破性技術。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蚌埠市長王誠也多次談到,蚌埠的生物基新材料產業是環保、節能、綠色的朝陽產業,將來必將大有可為,我們有信心在不遠的將來,把蚌埠生物基新材料產業做成萬億產業。

國內唯一,掌握聚乳酸全產業鏈技術

近年來,歐美、日本等發達國家製造的日用品漸漸受到中國消費者的追捧,到日本搶購商品在一部分消費者群體中逐漸成為了一種「潮流」。但現在,這種情況正在悄悄轉變,隨著中國紡織技術、生物技術的水平不斷提高,其與發達國家的差距在迅速變小,有些甚至已經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豐原集團,這一國內首家深耕生物發酵工程技術的科技產業型公司也始終在努力改變這樣的現狀。

二十年來,豐原集團專注生物發酵工程技術,在蚌埠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成功搭建了發酵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豐原醫藥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兩個科技創新平臺,現已擁有全世界最為先進的乳酸發酵技術之一及最具競爭力的聚乳酸合成技術,成為全中國唯一一個掌握聚乳酸全產業鏈技術的公司。

生物材料聚乳酸(PLA),具有環保、無毒、抗菌、阻燃、可降解的特性。據介紹,豐原集團正在全球農產品資源豐富的地區布局建設生產基地,打造千萬噸級生物材料產業,用以替代傳統石油基化纖布料(PET等)、化工塑料(PE、PP、PVC等),將大幅改善人們日常生活品質,實現綠色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諸如豐原集團與地毯企業聯合開發的全球第1塊聚乳酸地毯,就具有環保、無毒、抑菌、抗蟎、難燃等優點,不僅適用於酒店、會所等場所,用在政府、企業、家居裝飾等方面,更是既華麗又安全,給用戶提供一個健康、安全的娛樂、辦公與生活環境。

2016年,安徽豐原生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掛牌成立,從而加強聚乳酸下遊產品的研發、加工與應用。豐原生物材料主要承接聚乳酸切片的原料指標驗證,開發聚乳酸纖維、塑料等下遊應用產品,並於2017年6月建成了年產3000噸聚乳酸纖維、紗線製品和1000噸的吹塑、注塑示範線,用於針織面料的32~80S系列紗線、面料等已完成指標驗證並批量生產,家用聚乳酸注塑件已初具成果。

技術創新,助推企業跨越發展

豐原集團的前身為蚌埠檸檬酸廠,上世紀90年代中期時曾瀕臨倒閉。1995年,豐原公司發明了清液發酵的專利技術。這一新技術的成功應用,使檸檬酸產品噸成本降低2000元,廢水量降低50%,產品質量完全達到美國藥典和英國藥典標準,豐原也由此扭虧為盈。

隨後的七年裡,豐原檸檬酸的年產量由3000噸快速增長到22萬噸,增長70多倍,豐原也由此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檸檬酸生產基地。1996年,豐原的這項技術也被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和國家專利局聯合授予中國發明專利金獎。

近年來,豐原集團積極響應創新驅動號召,把技術創新作為企業發展壯大的源動力,在生物發酵製造技術及化工醫藥領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現在雖然產品的利潤並不高,但是成本已經能收回來了,前面的投入總算沒有打水漂。豐原在1995年發明了一個專利,改變了全世界檸檬酸產業,豐原檸檬酸技術從全世界倒數,一舉成為世界第一,並獲得了安徽省科技進步一等獎。2017年豐原更是一舉攻破聚乳酸應用技術存在的問題,成為國內唯一一家掌握聚乳酸全產業鏈技術的企業。」李榮傑不無驕傲地說道。

2018年4月13日,由豐原集團承辦的「豐原聚乳酸研發應用研討會」在安徽蚌埠召開。中國紡織工業企業管理協會常務副會長楊峻、特邀副會長詹靈芝在會上提到,經過對聚乳酸20多年的研究探索,豐原集團如今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為紡織行業綠色發展開闢了又一新路徑。聚乳酸纖維如何用於紡織並替代聚酯,發揮其可降解的作用以保護地球將是接下來紡織行業共同面臨的新課題。

對此,李榮傑在會上表示:「用豐原集團研發的聚乳酸切片生產的聚乳酸纖維價格一定是低於棉花價格的,也一定能為下遊紡織產業提供品質優良、數量充足的聚乳酸切片。」

李榮傑介紹,隨著豐原集團在聚乳酸技術的發展,豐原對下遊合作廠商的要求也愈發嚴格。由於下遊產業發展不足,以聚乳酸顆粒為原材料的市場一直沒有完全打開。

豐原集團以「白手起家」的心態轉頭研究開發紡織品,實現了由原料供給者成為產品製造者的角色轉化。李榮傑說,「江浙一帶搞紡織搞PET化纖的,搞了十幾年,都無法攻破生產問題,纖維拉不均勻,強度不夠,導致紡織領域很難有起色,也給豐原的發展帶來了壓力和阻力。近年來,蚌埠市委書記汪瑩純提出並深入踐行了『三個一切』服務理念,切實為企業的發展減了負,打造了優良的營商環境,讓豐原能夠專心攻克了一批『卡脖子』難題,掌握了全產業鏈生產技術,為企業轉型升級帶來了新的機遇。」

走出去、引進來,國際化路途中的喜與憂

近年來,蚌埠始終堅持「走出去、引進來」的對外開放思路,積極為企業牽線搭橋,為企業走出國門提供了強大動力,也讓豐原走得更遠。從20年前把比利時乳酸發酵技術引進到國內,到如今在美國洛杉磯、法國巴黎、比利時等地建銷售倉庫,成為多家知名國際一流企業的合作夥伴,豐原集團邁出了國際化的一大步。

「我們的客戶是國際上一流的客戶,造就了豐原成為內地企業在海外走出去最多的一個企業。」除了將產品銷往海外,豐原集團積極響應國內產能轉移號召,在巴西建立生產基地,以當地的農產品為生產原料,進行產品加工,降低成本,擴大銷售面。」

然而,隨著國際化步伐的加快,豐原並非沒有擔憂,國外技術封鎖、海外國家的限制是豐原國際化路程上的「攔路虎」。「因為豐原掌握了這個全產業鏈技術,而國外不掌握,因此我們的技術就容易被封鎖。」李榮傑解釋,「雖然巴西當下還是很歡迎豐原在當地加工,但是將來是否會像美國抵制華為一樣抵制豐原還是未知數。」

後石油時代」,聚乳酸意義重大

2019年,中國成為世界上消耗石油最多的國家之一。石油在中國廣泛運用於各個行業,而由石油加工形成的石油化工產品帶來的最直接的負外部效應就是環境汙染以及溫室氣體的排放。這無論是從環保角度還是可持續發展角度都是與中國發展路徑相違背的,這也是李榮傑多次提及的擔憂。

對於李榮傑來說,商業上的成功絕非其終極目標。「希望通過生物質加工來滿足人類社會所需要的材料和化工原料產品,減少使用石油和煤炭,真正實現可持續發展,真正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才是後石油時代豐原要做的,也是蚌埠市委、市政府長期以來一直倡導的。我們將在蚌埠市委、市政府的幫助和支持下,為治理白色汙染和實現可持續發展貢獻企業的全部力量。」李榮傑堅定地表示。(鄒錫蘭 丁海燕)

相關焦點

  • 豐原集團年產3000噸聚乳酸項目一次投產成功
    記者 楊露露11月8日,豐原集團5000噸/年乳酸、3000噸/年聚乳酸產業化示範線試車投產成功,首批聚乳酸產品在蚌正式下線。標誌著國內首條從葡萄糖發酵開始的聚乳酸全產業鏈生產線正式實現產業化。當天晚上,市長王誠深入豐原集團乳酸、聚乳酸項目示範基地調研。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副院長、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副校長江海河,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副所長陳紀軍參加。
  • 豐原集團深耕行業領先產業化技術體系,積極構建聚乳酸全產業鏈生物...
    「隨著聚乳酸產業鏈的不斷布局,我們轉型升級的步伐正不斷加快。」近日,在固鎮縣經濟開發區豐原年產30萬噸聚乳酸項目現場,安徽豐原集團董事長李榮傑對項目未來發展信心滿滿。這讓李榮傑深有感觸,他認為,正是對實體經濟的堅守和對技術創新的執著,讓豐原集團有了現如今的發展。  前不久,豐原集團年產10萬噸聚乳酸項目一期5萬噸項目建成投產,成功下線聚乳酸粒子成品。隨著一顆顆晶瑩剔透、米粒大小的聚乳酸顆粒順利產出,標誌著中國第一條全產業鏈聚乳酸生產線實現量產。  在年產5萬噸聚乳酸項目現場,記者看到,企業新建了發酵、提取、精製、機修車間和綜合研發樓等設施。
  • 豐原集團積極構建聚乳酸全產業鏈 助力高質量發展
    > 【摘要】 在固鎮縣經濟開發區豐原年產30萬噸聚乳酸項目現場,安徽豐原集團董事長李榮傑對項目未來發展信心滿滿。
  • 安徽豐原集團乳酸及聚乳酸重大項目開工!
    安徽豐原集團乳酸及聚乳酸項目開工9月27日上午,增強高質量發展動能暨全省貫徹「六穩」重大項目集中開工現場推進會蚌埠分會場安徽豐原集團年產50萬噸乳酸、30萬噸聚乳酸第1模塊項目今日在安徽省蚌埠市固鎮縣經濟開發區開工,該項目是安徽省「增強高質量發展動能暨全省貫徹「六穩」重大項目」之一。此項目建成後,將為降解塑料行業注入新的發展動能。
  • 豐原聚乳酸研發應用研討會在安徽蚌埠召開
    然而,近日在安徽蚌埠舉行的一場「豐原聚乳酸研發應用研討會」傳出一個令人振奮的消息,安徽豐原集團基於20年來擁有的全世界最為先進的乳酸發酵技術和聚乳酸合成技術,使得聚乳酸切片製造成本大幅降低,用其製成的聚乳酸纖維價格有望低於棉花,這意味著這一綠色環保材料在紡織行業的應用或將迎來大好機遇,也將助推紡織行業更好地實現可持續發展。
  • 豐原聚乳酸項目建設跑出加速度
    3月20日,豐原集團生物產業製造基地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正在加緊建設的聚乳酸項目建築工地上,塔吊聳立、車輛穿梭不停;作為聚乳酸上遊項目,建成不久的10萬噸乳酸項目,已經進入試生產階段,工人正在搶抓時間,提高生產負荷加緊生產。
  • 安徽豐原:PLA會降到2.5萬/噸!
    生物降解材料研究院報導,豐原集團的聚乳酸PLA下一步將會降到2.5萬元/噸。12月22日,在安徽豐原的主場——蚌埠舉辦的第二屆中國生物基材料產業發展大會上,安徽豐原集團董事長李榮傑做《後石油時代的能源與材料變革》主題報告時作出上述表示。李榮傑董事長透露,豐原的聚乳酸現在2.8~2.9萬元/噸,隨著豐原30萬噸、60萬噸、100萬噸項目的投產,會降到大家能夠接受的範圍。
  • 豐原集團:蚌埠片區的技術創新「領頭羊」
    【歐洲時報記者戴九悅報導】一次性碗、餐盒、吸管……在安徽豐原集團有限公司展覽大廳內,陳列的由生物新材料聚乳酸所製成的物品吸引了「安徽自貿試驗區面面觀·海外華文媒體高層安徽行」記者團的駐足參觀。「安徽自貿試驗區面面觀·海外華文媒體高層安徽行」記者團參觀豐原集團。(圖片來源:胡海 攝)「生物新材料聚乳酸是以玉米等含澱粉生物質或秸稈纖維素為原料,經過生物發酵乳酸提取聚合而成,具有環保、無毒、可降解等優點,可完全替代塑料製品,應對白色汙染。」
  • 國內乳酸/聚乳酸發展正在加速
    乳酸   2006年我國乳酸總產能達到12萬t/a,產量為  8萬t。主要生產企業有河南金丹乳酸有限公司、豐原集團公司、江西武藏生物化工等10家(見表1)。隨著人們對乳酸前景的看好,目前多家企業正計劃建設乳酸裝置,重慶博飛生化擬用玉米粉原料建設國內最大的乳酸企業;新加坡凱能公司計劃採用膜分離技術建設2萬t/a  L-乳酸裝置,工廠選址江蘇宜興;山東景芝集團擬建5000t/a  L-乳酸生產線;瑞士伊文達菲瑟公司、哈爾濱威力公司與杭州中化國際集團共同投資4億元,建設乳酸裝置,並將進一步建設1萬t/a聚乳酸生產線。
  • 【國慶長假特別報導】推進「聚乳酸」
    10月4日,在蚌埠市固鎮經濟開發區,安徽豐原集團年產50萬噸乳酸、30萬噸聚乳酸項目現場,地基工作正在按計劃推進。該項目是增強高質量發展動能暨全省貫徹「六穩」重大項目之一。    「假期不停工,已經做好工期、排班和工人輪休計劃,有序推進項目建設,全力打造目前全球最大的聚乳酸生產線。」豐原集團副總經理喬樹兵說。
  • 安徽豐原集團生物基材料發展高層論壇
    安徽豐原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榮傑表示,20多年來,豐原集團大力發展生物化工、生物材料產業,目前已開發出行業領先的菌種技術、發酵技術、分離提取技術,從根本上解決了聚乳酸材料的成本和性能問題,是國內唯一一家可以以玉米等糧食作物或者秸稈纖維素為原料生產聚乳酸切片及聚乳酸下遊纖維製品和聚酯產品的全產業鏈的企業。
  • 安徽省聚乳酸產業對接會在蚌埠召開
    近年來,位於蚌埠的安徽豐原集團有限公司通過建設省聚乳酸新材料創新中心,強化與國內頂尖高校及院所合作,現已全面掌握了乳酸菌種製備、發酵、提取純化與聚合,環保纖維與聚酯生產等核心技術,實現了纖維素原料生物轉化關鍵技術的突破,成長為全國生物基材料產業的龍頭企業,是目前國內唯一能以玉米等糧食作物或秸杆纖維素為原料,生產聚乳酸切片、聚乳酸下遊纖維製品全產業鏈的企業。
  • 安徽豐原泰富聚乳酸有限公司年產30萬噸聚乳酸和5萬噸丙交酯項目...
    安徽豐原泰富聚乳酸有限公司委託安徽錦程安環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承擔該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現已初步完成環境影響報告書徵求意見稿的編制工作。1、環境影響報告書徵求意見稿全文的網絡連結及查閱紙質報告書的方式和途徑《年產30萬噸聚乳酸和
  • 蚌埠建成世界首條千噸級聚乳酸纖維生產線
    今年1月8日,在蚌埠市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上,蚌埠市市長王誠的工作報告透露了一個令人振奮的消息:「全面掌握國際領先聚乳酸上下遊產業生產技術,建成世界首條千噸級聚乳酸纖維生產線。」記者從坐落於蚌埠的安徽豐原集團獲悉,該生產線的建成,意味著生產紡織品、無紡布、塑料包裝袋、農用地膜和日用塑料製品等產品的聚乳酸材料可以實現量產。
  • 安徽省聚乳酸材料產業對接會在蚌召開
    安徽省聚乳酸材料產業對接會在蚌召開 發布日期:2020
  • 蚌埠聚乳酸產業發展「開花結果」
    「我們金正塑業多年前就開始關注可降解材料,這次得知豐原聚乳酸實現了量產,第一時間趕來考察,希望能通過這次推介會,看看有沒有合作機會」……8月26日,蚌埠生物化工產業聯盟現場觀摩會暨聚乳酸新產品推介會在固鎮縣召開,市經信局組織全市20餘家聚乳酸下遊企業負責人走進安徽豐原福泰來乳酸有限公司,參觀聚乳酸顆粒生產線、應用示範線,了解我國首條全產業鏈聚乳酸生產線量產情況
  • 中諮公司助力安徽蚌埠打造全球最大的聚乳酸生產基地
    11月10日,由中國國際工程諮詢公司、蚌埠市發改委、安徽豐原集團共同主辦首屆中國生物基材料產業發展大會在安徽蚌埠開幕。蚌埠本土企業豐原生物產業基地5000噸/年乳酸、3000噸/年聚乳酸產業化示範線試車投產成功,標誌著蚌埠的本土企業已經打通了聚乳酸全產業鏈關鍵環節核心技術。不遠的將來,蚌埠市將向著年產100萬噸聚乳酸,打造「千億級」生物基新材料目標邁進。
  • 助力高新技術企業「數位化」 京東與豐原集團達成戰略合作
    京東發揮產業鏈優勢做豐原集團重要線上窗口豐原集團是大型生物發酵工程技術的科技產業型公司,曾先後承擔多項生物發酵技術國家科技計劃攻關項目,擁有發明專利500多項,重大工藝技術發明專利170多項,產品覆蓋生物化工、生物醫藥、生物新材料、食品等多個領域。
  • 蚌埠:豐原集團籤約冬奧會 助力打造「無塑」奧運
    近日,安徽豐原生物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與北京冬奧組委籤約,成為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帕運會官方生物可降解餐具供應商,將為北京冬奧會提供生物可降解餐具和相關支持服務。此次籤約有利於藉助冬奧會平臺宣傳可降解聚乳酸生物新材料,推廣可持續發展的安徽方案。
  • 豐原集團與京東開啟戰略合作 打造高新技術企業產銷數位化範本
    京東發揮產業鏈優勢做豐原集團重要線上窗口   豐原集團是大型生物發酵工程技術的科技產業型公司,曾先後承擔多項生物發酵技術國家科技計劃攻關項目,擁有發明專利500多項,重大工藝技術發明專利170多項,產品覆蓋生物化工、生物醫藥、生物新材料、食品等多個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