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紅牛還能挺多久?

2021-01-11 新浪財經

來源:斑馬消費

25年前,嚴彬將紅牛飲料引進中國,開啟了中國功能性飲料時代,中國紅牛贏得高速發展。

然而,伴隨著紅牛創始人許書標去世、泰國天絲權力轉移,紅牛系列商標爭端甚囂塵上。

日前,最高院終審認定紅牛系列商標歸屬於泰國天絲。

這意味著未經授權,中國紅牛不能使用紅牛商標,嚴彬耗時20多年構建的中國紅牛資本版圖或將毀於一旦。

66歲的嚴彬哪肯就此認輸。和加多寶與王老吉的戲碼一樣,這場耗費巨大財力、物力的訴訟大戰還將持續。

未來,中國紅牛還能挺多久?

致命的商標

日前,一份最高院終審判決,讓中國紅牛、泰國天絲硝煙再起。

這次終審判決在司法層面認定,紅遍中國的紅牛系列商標歸屬於泰國天絲。

作為紅牛品牌在中國的實際操盤方,紅牛維他命飲料有限公司(簡稱:中國紅牛)顯然不願將自己養大的「孩子」拱手於人。

說收回就收回,雙方的50年合資協議難道成了一張廢紙?中國紅牛已向深圳仲裁院提請紅牛商標歸屬權仲裁。

華彬集團及中國紅牛實控人嚴彬是山東人,早年赴泰國打工,靠賣血、做苦力養活自己。後來,他在泰國炒房掘得第一桶金,從此逐步搭建起自己的商業帝國。

上世紀90年代,泰國紅牛飲料經20多年發展,已經遍布大街小巷,提神、解乏的功效,讓嚴彬看到了商機。

他說服紅牛創始人許書標,將紅牛飲料引入中國,開啟了中國功能飲料市場格局,嚴彬也成為公認的「中國功能飲料之父」。

2003年,中國紅牛銷售突破10億,2012年銷售規模突破百億,2014年之後,年銷售保持200億元左右,成為中國飲料市場上,除可口可樂之外,唯一一個連續多年年銷售200億元的大單品。

巔峰時期,中國紅牛佔據中國功能飲料罐裝市場80%以上份額。

斑馬消費梳理發現,當初紅牛進入中國市場前,中泰雙方對品牌名曾有過爭執。

泰國天絲建議使用「瑞德步」作為中文名稱,嚴彬認為本土化的「紅牛」才易被中國消費者接受,甚至還親自書寫紅牛商標中的「紅」字。

如果不是紅牛創始人許書標在2012年去世,中國紅牛可能會一直「紅」下去。

隨著泰國天絲被許書標小兒子許馨雄掌權,雙方的「摩擦」漸起。

2014年,泰國天絲單方面停供香精、香料等物料,2016年泰國天絲宣布中國紅牛商標到期,雙方開啟商標所有權之爭。

長達4年,泰國天絲方面緊咬不放,中國紅牛的市場受到較大影響,銷售業績跌宕起伏。2016年銷售實現210億元,同比下降20多億元;2017年跌至196億元,直到最近幾年才重回200億元年銷售規模。

2020年12月底,華彬集團宣布中國紅牛年銷售實現228.15億元,距離巔峰時期2015年的230億僅2億元之差。

中國紅牛一直是華彬集團的「現金奶牛」,年銷售收入佔華彬集團收入9成以上,紅牛系列商標一旦不被允許使用,中國紅牛及華彬集團將遭遇滅頂之災。

失算的生意

是嚴彬獨到的商業眼光和驚人魄力,開啟中國紅牛發展的黃金時代。

不過在這25年裡,嚴彬始終懸著一顆心。

上世紀90年代,嚴彬與泰國天絲的合作、商標使用等方面,給後來的企業發展留下一個巨大的漏洞。

當時,出於商業利益考慮,需要在泰國成立合資公司泰國紅牛,作為中國紅牛的持股主體。

在設立泰國紅牛時,紅牛創始人許書標提出其僅名義持股,不承擔實際出資這人,也不承擔損失、不參與日常經營管理,並全權由華彬集團負責中國紅牛的運營。泰國天絲的收益來自於收取香精費用等銷售提成。

啟信寶顯示,中國紅牛控股股東目前仍為泰國紅牛,持股比例為88%;許氏家族獨資公司英特生物佔7%;嚴彬所屬的獨資公司環球市場控股持股4%;北京懷柔鄉鎮企業總公司佔1%。

然而,這只是一個口頭承諾,更大的紕漏來自於紅牛系列商標。

根據界面報導,1994年,泰國天絲就在中國申請註冊紅牛系列商標,但未獲核准。為了順利註冊,嚴彬及中國紅牛買斷浙江金華鬥牛遊樂中心註冊的「鬥牛」商標,為泰國天絲在中國順利通過商標核准掃清障礙。

紅牛系列商標順利註冊之後,泰國天絲並未按照雙方《合資合同》約定將紅牛商標轉入合資公司(中國紅牛)名下。

不得已,中國紅牛與泰國天絲籤署一份40年期限的商標許可協議,以滿足合資公司生產和銷售紅牛飲料產品的基本需求。

當時正值中國紅牛艱難起步期,不僅銷售慘澹,而且經營資金短缺,嚴彬及中國紅牛無暇顧及紅牛商標歸屬。

經過「困了累了喝紅牛」洗腦式投放,紅牛產品形象逐漸被終端消費者所認知和接納。

1999年至2005年,紅牛產品銷售穩步提升,不過資金缺口依然巨大,靠自身融資短期內滿足不了資金需求。2003年前後,嚴彬還曾向許書標提出注資請求遭拒。

彼時,許書標對嚴彬說,「中國紅牛的事情既然交給你,那之後怎麼搞就由你自己負責。」

通過抵押融資等手段,2005年至2015年,華彬集團對中國紅牛投入運營資金從不足10億元增至近80億元。

眼見中國紅牛越做越大,2016年,泰國天絲單方面提出紅牛商標禁用、2018年直接提出中國紅牛清算、散夥。

泰國天絲步步緊逼、嚴彬的失算,最終導致中泰紅牛雙方訴訟大戰。

在一家雜誌媒體採訪報導中,嚴彬說:「我一直提倡一個理念,逢山開路、遇水搭橋。」這個理念在開拓中國市場時非常適用,結束這場拉鋸戰、回歸正常或許尚需時日。

及時擺脫經年不休的糾纏,也是66歲的嚴彬為女兒嚴丹驊接班掃清的最大障礙。啟信寶顯示,90後嚴丹驊已於2018年執掌華彬集團。

不斷的變數

穩住中國紅牛,對華彬集團生死攸關。

雖說中國紅牛在全國有60萬家核心終端,市場地位一時難以撼動,但來自泰國天絲的「變數」越來越多,訴訟的同時,通過在市場端不斷滲透,逐漸動搖中國紅牛的市場根基。

如今的泰國天絲,早已沒有當年創始人許書標不屑於進入中國市場的傲慢,在龐大的中國消費市場,一直處於主動進攻狀態。

2019年,泰國天絲在中國本土市場推出紅牛安奈吉飲料和紅牛維生素風味飲料。

泰國天絲通過收購廣州曜能量飲料有限公司,為紅牛安奈吉飲料間接取得保健食品證書,也就是行業俗稱的「藍帽子」。紅牛安奈吉的運營則交給深圳普盛負責。

紅牛安奈吉的操盤方是華彬系系老班底。

深圳普盛董事長王睿曾任華彬集團總裁、紅牛維他命總經理,她曾在華彬集團CEO位置任職12年;副董事長王東輝曾任紅牛維他命副總裁。王睿不僅和泰國天絲合作,還通過啟豐食品代理李嘉誠旗下企業的功能飲料燃力士(Celsius),同時代理金嗓子飲料。

啟信寶顯示,深圳普盛食品註冊成立於2019年2月,普盛食品科技(外資股東)、北京普盛食品銷售分別持股70%、30%。

在泰國天絲看來,華彬系原班人馬運營紅牛安奈吉的「效果」並不好,2019年底,泰國天絲進原裝紅牛維生素風味飲料再次入華。

在市場監管層面,泰國天絲繼續狙擊,已在全國100多個地區開展針對合資公司「違法產品」的維權行動。

2020年,泰國天絲調整打法,通過捆綁本土企業,快速搶佔市場。

養元飲品(603156.SH)蹚水入局,其孫公司鷹潭智慧健獲得泰國天絲方面授權,負責長江以北市場。另外,泰國天絲此前亦未否認「福建、浙江及廣東」三省市場運營權交由百威中國的消息。

泰國天絲對外稱,「我們正在建立一個完整的、覆蓋整個中國的生產、銷售和分銷的生態系統,分銷網絡還在不斷完善。」

2020年5月,泰國天絲宣布未來3年將對在華業務投資10.6億元,深化在華合作夥伴戰略關係、組建國內團隊、擴建新的生產基地。

中泰紅牛曠日持久的爭端,給中國本土市場功能性飲料帶來市場機遇,東鵬特飲、樂虎、尖叫等品牌逐漸崛起。

神仙打架,平民遭殃。中國紅牛最大包裝提供商奧瑞金(002701.SZ)、紅牛安奈吉包裝提供商昇興股份(002752.SZ),深陷這場大戰難以自拔。

奧瑞金認為,如果華彬集團訴訟失利,保守估計將失去近60%的產銷量;昇興股份此前亦被中國紅牛等企業訴至法院。

相關焦點

  • 撞死警察8年後還被賜予「免罪符」,失速的泰國紅牛還能跑多久
    沒辦法,許書標只能找到在中泰兩國都吃得開的嚴彬,並與嚴彬在1995年商定了五十年的合作原則——由嚴彬在深圳設立紅牛中國,自行解決保健食品批准證書問題;在五十年經營期限內,許書標通過向紅牛中國銷售原材料獲取利潤,並確保五十年內僅紅牛中國有權在境內生產、銷售紅牛飲料。在嚴彬的努力下,紅牛成為第一個拿到國家保健食品批文的功能飲料。
  • 能量爆發,紅牛挺你——紅牛安奈吉書寫紅牛飲料在華新篇章
    在中國消費者心中,相信當說起功能飲料,「紅牛」、「RED BULL」這兩個名詞會立馬出現在我們的腦海裡。而當回顧紅牛品牌"奮鬥史"時,也足以洞見「紅牛」對中國功能飲料市場的發展信心和對全球戰略的獨到眼光。
  • 紅牛紛爭仍未平息 :中國紅牛稱泰國紅牛斷章取義
    ,駁回紅牛維他命飲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紅牛」)上訴,稱「紅牛系列商標」權歸屬泰國紅牛。對此,泰國紅牛所屬的泰國天絲方面今日發布聲明稱,泰國紅牛並未將商標權作為中國紅牛的出資。「95年合資合同」明確表明,泰國紅牛對中國紅牛是商標許可使用而非商標轉讓,泰國紅牛作為紅牛技術配方和商標提供者,應保有對其所涉及的紅牛配方、技術工藝以及商標的控制權。泰國天絲方面還強調,在中國紅牛和泰國紅牛長達二十年之久的商標許可使用關係中,中國紅牛並未對商標權利歸屬提出異議。
  • 長春七八千的便宜房子,還能挺多久?
    長春七八千的便宜房子,還能挺多久?
  • 中國紅牛輸了!紅牛系列商標被判歸屬泰國天絲 誰在「摘桃子」?
    資料顯示,"紅牛"這一品牌源自泰籍華人許書標,其也是泰國天絲集團的創始人,而中國紅牛的背後則是嚴彬和他的華彬集團。上世紀90年代,嚴彬與許書標一同在中國創立了一家合資公司(即現在的中國紅牛),以推進紅牛在中國的經營管理。此後直至許書標逝世前,中國紅牛與泰國天絲均保持著良好的合作關係,前者負責紅牛產品在中國的運營推廣,後者提供商標授權。
  • 「泰國紅牛」將「中國紅牛」告上法庭,到底誰才是真紅牛?
    奧瑞金是紅牛維他命飲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紅牛」)罐體的主要供應商,此舉被業內認為泰國紅牛在向中國紅牛方面施壓。作為我國功能性飲料的領軍品牌,紅牛的商標授權問題一直備受業內關注。據了解,除了商標授權這層關係之外,中國紅牛和泰國紅牛還存在股權交叉、管理交叉的情況。並且,紅牛中文商標的所有權,屬於泰國紅牛方面所有,並非外界傳言的由華彬集團註冊。
  • 「圍剿」紅牛:樂虎、東鵬市場份額提升,功能飲料行業快速增長
    而這波「圍剿」紅牛的「狂歡」,究竟還能維持多久?「群起而攻之」二十餘年裡,由於入行時間早、加上品牌先發優勢,紅牛穩居功能飲料老大位置,並把其他的品牌遠遠甩在後頭。而隨著紅牛中國商標的去留問題,一切似乎有了新的變數。自2016年底紅牛商標到期後,在商標歸屬權上,嚴氏與許氏兩大家族鬧得不可開交,並僵持至今。
  • 紅牛系列商標被判歸屬泰國天絲 紅牛還有機會嗎?
    1月5日,天絲醫藥發布聲明稱,最高院終審駁回紅牛維他命飲料有限公司(下稱"中國紅牛")上訴,明確"紅牛系列商標"權權屬歸天絲集團。對此,中國紅牛方面表示,將審慎研判二審判決,並將通過一切可能的法律途徑,包括申請再審及提請抗訴,依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卡脖子"、"摘桃子"絕非法律保護的行為。
  • 紅牛之爭圍繞「50年協議」較量,中國紅牛表態了
    泰國天絲在18日聲明中稱,中國紅牛相關負責人補充到,中國紅牛公司及其他三方1995年籤署的四方《協議書》顯示,大家一致同意只有申請人有權在中國境內生產、銷售紅牛飲料;雙方在未得到其他兩家公司書面同意或許可之前,均不得在中國境內生產或承包給其它公司生產或銷售紅牛飲料同類產品,合同有效期五十年。
  • 北京高院裁定:駁回泰國紅牛強制清算中國紅牛上訴
    來源:新京報網原標題:北京高院終審裁定:駁回泰國紅牛強制清算中國紅牛上訴 紅牛糾紛在新年持續升級。2020年1月5日晚間,紅牛維他命飲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紅牛」)發布公告稱,日前中國紅牛收到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2019)京清終4號《民事裁定書》。終審法院認為紅牛泰國公司、英特公司對於中國紅牛的上訴理由不成立,其上訴請求不予支持。法律屆人士認為,申請人的股東地位尚未能被確認,因此申請人提出的強制清算申請不會獲得法院支持。
  • 中國紅牛發聲明:將發布《中國紅牛發展歷程白皮書》細數前因後果
    在一審判決的錯誤基礎上,二審法院仍然未能釐清泰國天絲與中國紅牛在締約、合作過程中約定的權利義務關係以及在此基礎上產生的商標等權益關係。聲明表示,合作期限為50年和合資公司的獨佔經營銷售權是紅牛飲料進入中國的前提,是對各方投資者穩定預期的利益保護,也是營造良好營商環境的根本。
  • 中國紅牛和泰國紅牛是什麼關係?不是一家企業,但淵源更深!
    同年,許書標帶領的天絲公司、嚴彬帶領的華彬公司就以「泰國紅牛」為中國設立合資公司的主體,佔有的股權比例為68%以及32%。中國紅牛正式成立的註冊資本為400萬美元,雖然泰國紅牛持有中國紅牛的88%股權,不過泰國華彬是中國紅牛的實際出資人。
  • 紅牛之爭再起波瀾,泰國天絲與中國紅牛競爭白熱化
    天絲集團和華彬集團的紅牛商標權屬爭議或很快將塵埃落定,該案二審已於10月10日在最高人民法院開庭審理,未當庭宣判,在一審中,紅牛維他命飲料有限公司(華彬集團)敗訴。隨後紅牛中國官網表示:近日,人民法院就中國紅牛五十年內在中國境內享有獨家生產、銷售紅牛飲料的權利作出認定。
  • 紅牛大敗局
    其中一頭「紅牛」,是以嚴彬為首的華彬集團——自上世紀90年代開始,嚴彬與紅牛配方創始人許書標達成授權合作,聯合成立紅牛維他命飲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紅牛」)入局中國市場並掌權以來,這一金色的紅牛小罐,以6元定價,每年幾十億罐銷量,讓華彬集團這家外企賺的盆滿缽滿。
  • 紅牛商標案「判而未決」,中國紅牛敗訴後稱已提請國際仲裁
    因此中國紅牛將通過一切可能之法律救濟途徑依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最高院終審中國紅牛敗訴,後者稱50年協議需另案審理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判決書顯示,其於2020年12月21日就紅牛系列商標」權屬糾紛做出終審判決:中國紅牛上訴請求被駁回,維持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做出的一審判決。
  • 中國紅牛原來是泰國的?打了4年官司後,泰國又搞了個新紅牛?
    不過泰國天絲集團不想放棄中國市場,雖然官司沒有結果,但是從去年開始,泰國紅牛就發明了一款名為安奈吉紅牛,並任命中國人為大中華區經理,以此打開中國市場。今年10月17日,紅牛安奈吉正式登陸北京市場。還有業內人士指出,紅牛安奈吉早就在廣東鋪貨,並且正在試水。而如今安奈吉的總部已經設立在北京,這就意味著中國紅牛和泰國紅牛之間的戰爭正式打響。
  • 美國有可口可樂,紅牛是泰國的,到底中國有什麼飲料?
    泰國紅牛很多經常熬夜加班的時候,都會準備一瓶紅牛來補充體力。這是一款很有名氣的運動功能性飲料,紅牛飲料可以幫助他們在通宵熬夜工作時保持清醒。後來紅牛又廣泛運用於運動前後,還有需要補充體力的人群。取名紅牛就是因為,紅牛在希臘語中是旺盛生命力的象徵。紅牛的口感非常甜,一般人還喝不慣,但是它的價格還不便宜呢,小小的一罐就要六七塊錢。
  • 泰國天絲稱擁有「紅牛系列商標」中國紅牛反駁稱其混淆視聽
    本報記者 謝若琳 見習記者 王君1月5日,泰國天絲醫藥保健有限公司(下稱「泰國天絲」)發布聲明稱,最高院終審駁回紅牛維他命飲料有限公司(下稱「中國紅牛」)上訴,維持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2019年11月25日做出的一審判決,終審判決再次明確「紅牛系列商標」權權屬歸泰國天絲。
  • 紅牛系列商標終審被判歸泰國天絲 紅牛中國「開槓」或申請再審
    而在本輪訴訟中,核心爭議指向了紅牛系列商標的權屬問題。按照紅牛中國方面的起訴和上訴理由,其請求法院確認其對「紅牛系列商標」享有所有者的合法權益,若不能對此予以確認,則確認「紅牛系列商標」由紅牛中國和泰國天絲共同所有。但在泰國天絲方面看來,其作為紅牛飲料的創始發明方,始終獨立掌握著對紅牛系列商標的所有權,紅牛中國僅在過往合同期內被授權使用。
  • 紅牛商標案終審落錘:系列商標歸泰國天絲,中國紅牛或申請再審
    對此,中國紅牛方面表示,將審慎研判二審判決,並將通過一切可能之法律救濟途徑,包括申請再審及提請抗訴,依法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1995年12月,華彬集團與泰國紅牛、泰國天絲在中國合資成立了中國紅牛,經泰國天絲授權,獲得了「紅牛REDBULL」等註冊商標在中國20年的使用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