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波:「二二八」事件與省籍問題和「臺獨」無關

2020-12-16 騰訊網

新華社臺北2月27日電 題:「『二·二八』事件與省籍問題和『臺獨』無關」——專訪臺灣知名歷史學者王曉波

新華社記者吳濟海 劉歡

「若以宏觀視之,『二·二八』事件就是當年中國人民反蔣運動的臺灣版,與省籍問題和『臺獨』運動無關。」臺灣世新大學客座教授王曉波說,有政治勢力把「二·二八」說成是外省人與本省人的衝突、是中國人鎮壓殺害臺灣人,是不真實的,是挑撥離間,是為了將「臺獨」合理化。

今年74歲的王曉波,曾任教於臺灣大學、「中國文化大學」,主要研究中國哲學及臺灣史。他還曾擔任臺高中課綱微調召集人,是臺灣知名歷史學者。在「二·二八」事件爆發70周年前夕,王曉波就該事件相關問題在臺北接受記者專訪。

王曉波說,雖然「二·二八」事件已獲平反,但臺灣社會省籍衝突並未緩和,社會政治分裂益甚,「二·二八」的真相更加不明。身為知識分子,有責任要把真相告訴民眾。

「二·二八」的真相是省籍矛盾衝突嗎?王曉波說,肯定不是,「讓歷史來說話吧」。

他介紹,歷史人物回憶錄和口述歷史可證,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後,除一小撮日本「御用紳士」外,臺灣人民莫不歡欣鼓舞、慶祝光復,現在80歲以上的老人亦當猶有記憶。

在「二·二八」爆發前夕的1947年1月9日,臺北上萬名學生衝破阻力上街示威遊行,高喊「反對內戰」「美軍滾回去」等口號,抗議美軍強暴北京大學女生沈崇。

「試問,若『省籍衝突』已嚴重到瀕臨爆發『二·二八』事件,臺灣的學生會去為一個北京大學女生示威遊行嗎?」王曉波說,同理,當年2月11日,臺北市民從龍山寺遊行到行政長官公署請願,表達「反飢餓、反內戰」訴求,在大陸打的國共內戰關臺灣人什麼事?臺灣人反什麼?「可見,這是臺灣人民對大陸同胞反蔣反美反內戰的呼應。」

「二·二八」爆發後的3月1日起,臺灣開始出現一些外省人被打事件。對此,王曉波表示,這只是大規模群眾運動過程中的一時失控,不能算族群衝突。

他介紹,1947年3月6日,由官方和各界人士共同組成的「『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處委會」)發表《告全國同胞書》闡明事件真相:「事件根本由腐敗政治之結果而來。已非只因專賣局吏之不法行為所致,亦非由於省界觀念而發生的事件。故對此次事件,整個臺灣政府應負全部責任。」

《告全國同胞書》還寫道:「這次『二·二八』事件的發生,我們的目標是在肅清貪官汙吏,爭取本省的政治改革,不是要排斥外省同胞,我們歡迎外省同胞參加這次改革本省政治的工作……親愛的同胞們,我們同是黃帝的子孫,民族國家政治的好壞,每個國民都有責任,大家拿出愛國熱誠來,和我們共同推進,我們很誠懇地歡迎各省同胞的幫忙協助……有一部分外省同胞被毆打,這是出於一時誤會,我們覺得很痛心,但也是我們同胞的一個災難,今後絕對不再發生這種事件。」

王曉波說,還有其他民眾自治團體也發出了類似告同胞書,可見,「二·二八」事件絕不是省籍矛盾,而是臺灣民眾反抗當局腐敗政治的一次群眾運動,與當時全國各省的類似運動的性質是一樣的。

民眾團體「臺灣民主聯盟」發表的「告臺灣同胞書」說:「對著我們此次忍不可忍的抵抗,不只六百萬同胞熱烈響應,四萬萬五千萬全中國同胞也一樣寄以熱烈的同情。」

王曉波說,這反映了「二·二八」雖是自發性的群眾運動,但卻是自覺地和大陸同胞反內戰的運動相呼應。

3月8日,中共中央通過新華廣播電臺發表《臺灣自治運動》,聲援「二·二八」起義,文中說:「臺灣同胞的自治運動,是一定勝利,而且不久就會勝利的。中國共產黨人熱烈讚揚臺胞的英勇奮鬥,而且預祝臺胞的光榮勝利。」

3月8日,上海《文匯報》刊出臧克家的新詩《表現——有感於臺灣二二八事件》:「……五百天/五百天的日子/還沒有過完/祖國,祖國呀/你強迫我們把對你的愛/換上武器和紅血/來表現!」

大陸聲援「二·二八」的還有郭沫若的《還要警惕著不流血的「二·二八」》、沈鈞儒的《臺胞決不會奴服的!》、章伯鈞的《紀念「二·二八」感想》、鄧初民的《把臺灣問題提到全國人民面前來》等等。

王曉波說,如果「二·二八」是省籍矛盾,是「臺獨」,剛剛八年抗戰勝利的大陸外省知識分子和中共中央會聲援「二·二八」嗎?他強調,「二·二八」事件不是省籍(族群)衝突的結果,以「二·二八」為省籍(族群)衝突,那都不是真實的,而是分化族群團結的挑撥離間。

對於有人稱,「二·二八」事件中,有臺灣民眾主張「聯合國託管臺灣」甚至「臺灣獨立」,甚至有100多臺灣民眾籤署了一份「請願書」,王曉波說,從「處委會」等重要團體的文告和主張看,從未有過主張「臺獨」或託管。「處委會」重要成員王添灯甚至拒絕美國提供武器。

「處委會」提出了對「二·二八」事件的處理主張,「臺灣民主聯盟」等團體也發表了改革綱要。王曉波說,這些團體的主張,主要是要求臺灣民主和地方自治,並無任何「臺獨」相關內容。「專制獨裁和民主自治的衝突,不是『省籍衝突』,也與『臺獨』無關。」

王曉波說,「二·二八」的檔案已經解密了,上述「請願書」至今誰也沒有看見過原件,可以推測根本就是有心人士捏造的。

今年是「二·二八」事件70周年,島內各界仍然各自解讀。王曉波說,欠歷史的應還給歷史,欠「二·二八」的應還給「二·二八」了,不應該再為政治目的進行族群操弄和扭曲,貽害臺灣人民。

相關焦點

  • 臺灣學者:「二二八」事件與省籍問題和「臺獨」無關
    新華社臺北2月27日電 題:「『二·二八』事件與省籍問題和『臺獨』無關」——專訪臺灣知名歷史學者王曉波  新華社記者吳濟海 劉歡  「若以宏觀視之,『二·二八』事件就是當年中國人民反蔣運動的臺灣版,與省籍問題和『臺獨』運動無關。」
  • 臺學者:「228事件」與省籍問題和「臺獨」無關
    原標題:「『二·二八』事件與省籍問題和『臺獨』無關」——專訪臺灣知名歷史學者王曉波  「若以宏觀視之,『二·二八』事件就是當年中國人民反蔣運動的臺灣版,與省籍問題和『臺獨』運動無關。」臺灣世新大學客座教授王曉波說,有政治勢力把「二·二八」說成是外省人與本省人的衝突、是中國人鎮壓殺害臺灣人,是不真實的,是挑撥離間,是為了將「臺獨」合理化。
  • 守護歷史真相 反對「臺獨」史觀——臺灣各界紀念「二二八」起義70...
    反抗腐敗統治的正義行動   有關「二二八」起義爆發的原因眾說紛紜,但歷史學者邱士傑認為當時國民黨當局的腐敗無能是主要原因。「國民黨當局接收臺灣後,軍政風紀敗壞,治理無方,導致社會秩序混亂、經濟發展停滯,讓民眾越來越失望。」邱士傑在參加中華兩岸和平發展聯合會舉辦的座談會上表示,當時國民黨政權在大陸和臺灣都施行專制獨裁,「二二八」事件不是孤立的存在。
  • 「二二八」事件70周年:還原歷史真相,莫讓臺獨勢力操弄兩岸人民真...
    「二二八」事件、包括之後的「白色恐怖」,是國民黨當局不光彩的一段歷史,所以國民黨刻意掩蓋事件真相,而民進黨恰恰利用這一點,竭力歪曲歷史事實,從起初的挑撥省籍矛盾、撕裂族群、製造社會對立,到民進黨重新執政以來,又把「二二八」起義操弄成所謂「轉型正義」的關鍵歷史事件。 《開羅宣言》明確了中國恢復行使對臺澎主權。
  • 臺灣二二八公園被插滿五星旗"臺獨"分子"氣屎了"
    臺北二二八和平公園22日下午被插滿五星紅旗隨著一年一度的「二二八」即將來臨,島內「獨派」勢力假借這一臺灣同胞反抗專制統治,爭取基本權利的歷史事件,挑撥省籍矛盾、製造族群對立的可恥鬧劇又將開演尤其今年適逢「二二八」事件發生70周年,在如今島內政治氛圍下,分裂勢力若藉機「大操大辦」,竭力炒作折騰一番,想必不足為奇。然而,令「獨派」意外的是,臺北的二二八和平公園今天(22日)下午竟被插滿五星紅旗。在自己「散獨」的主場被五星紅旗「逆襲」,「獨派」自然氣急敗壞。據臺媒報導,今天下午有島內網友在Facebook發圖文指出,臺北的二二八和平公園下午竟被插滿五星紅旗。
  • 「二二八事件」與臺灣的轉型正義
    在南京的黨政要員商議後,認定事件是"暴亂",為了維護政權穩定,急令軍隊赴臺灣增援,大規模的暴力鎮壓亦隨之而來。  由於官方長時間的刻意掩飾,並視其為研究和討論禁區,有關"二二八"的各種歷史真相的解讀版本眾多。"二二八"事件期間,此後的影響卻十分巨大,討論此後影響臺灣數十年的"省籍矛盾"、"臺獨思潮"、"白色恐怖"等政治現象的源頭皆無法迴避該事件。"
  • 「二二八」事件:被選擇性闡釋難見全貌
    雖然已經過去了65年,但在臺灣,二二八事件仍然高度政治化,動不動就被政治人物拿來利用,包括學者和民間組織的研究,也瀰漫著高濃度的意識形態氣息。有時候,是因為離歷史不夠遠,才妨礙了我們對真相的認知。就臺灣而言,民進黨一直將二二八事件當作國民黨獨裁暴政的例證,將其解讀為省籍衝突,為「臺獨」主張鋪路。
  • 聯合早報:皇民化、二二八與臺獨
    1947年2月28日發生的二二八事件是臺獨告別中國的分水嶺,臺獨是由二二八而生,二二八事件所以會使臺灣人產生背棄中國的臺獨思想,照臺獨的說法,是因為在這個事件中,原來在臺灣光復時歡喜慶祝、熱烈真誠歡迎回歸祖國的臺灣人民,因不滿祖國的腐敗惡劣統治,起而抗爭,結果中國派軍對臺灣進行了無情的鎮壓,數萬臺灣人慘遭屠戮
  • 單大毛:關於二二八事件,必須要知道的四件事!
    與此同時,先後出現的昆明「一二.一」事件、北平沈崇事件等,更增加了中國人民反飢餓、反內戰、反迫害等反獨裁的信念。國民黨的統治面臨著巨大危機和風險,民眾對其不滿情緒已在全國蔓延開來。再看看臺灣自身,臺灣社會面臨的一系列矛盾問題與大陸各省的情況並無太多異同,國民黨的腐敗無能在臺灣地區同樣表現得淋漓盡致。
  • 臺灣《遠望》雜誌:蔡英文不願面對的二二八真相
    本省籍的李如此虛應故事的「道歉」,卻被「臺獨」感念至今;外省籍的馬每年二二八滿臉誠意地鞠躬道歉,仍只是自取其辱,躲不過「臺獨」繼續追殺。 因為二二八事件起源於專賣局查緝私菸而引發的警民衝突,由此引燃了光復以來不斷累積的民怨,遂爆發為蔓延全島的反政府行動。不論事前累積的民怨,或事件前夕的警民衝突,都是某種程度的「官逼」。問題是:若論當時國民黨政府的「倒行逆施」,恐怕他們在臺灣的表現比其在大陸好得多(至少陳儀本人並不貪汙),那為什麼在大陸國統區各省都沒出現類似二二八的「民反」?要回答此問題,就要注意光復後臺灣社會的一個特性。
  • 臺灣各界紀念「二二八」
    當日,臺北市「二二八和平公園」舉辦紀念儀式,臺灣當局領導人馬英九出席活動,向二二八和平紀念碑獻花並致辭。馬英九表示,「二二八」事件是一個巨大的歷史傷痛,面對歷史必須就事論事,面對家屬必須將心比心,臺當局補償「二二八」事件的誠意與行動將延續下去,永遠不讓歷史重演。
  • 77歲臺灣學者王曉波逝世,曾痛批「文化臺獨」
    77歲臺灣學者王曉波逝世,曾痛批「文化臺獨」 澎湃新聞記者 鍾煜豪 2020-07-30 14:32 來源:澎湃新聞
  • 臺灣各界紀念「二二八」事件
    新華社臺北2月28日電(記者李慧穎)「大量的史實都證明,『二二八事件』不是民進黨所宣稱的『臺獨的源頭』。」在28日舉辦的「二二八事件」紀念活動上,中華兩岸和平發展聯合會主席、作家藍博洲說。連日來,臺灣社會舉辦多場「二二八事件」紀念活動。
  • 臺灣二二八公園插滿五星紅旗 「獨派」氣急敗壞
    (臺媒圖)中國臺灣網2月22日訊 隨著一年一度的「二二八」即將來臨,島內「獨派」勢力假借這一臺灣同胞反抗專制統治,爭取基本權利的歷史事件,挑撥省籍矛盾、製造族群對立的可恥鬧劇又將開演。尤其今年適逢「二二八」事件發生70周年,在如今島內政治氛圍下,分裂勢力若藉機「大操大辦」,竭力炒作折騰一番,想必不足為奇。
  • 白崇禧與二二八事件善後_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
    事實上,白崇禧為妥善處理二二八事件,化解省籍衝突,做出了重要努力,臺灣有學者曾專文探討,惜未引起學術界的廣泛關注。[1]迄今,國民黨政權處置二二八事件的檔案已基本公開。由此,筆者根據大量檔案資料,探討白崇禧處理二二八事件的經過,對南京國民政府的政治解決做一述評。一、受命赴臺宣慰陳儀主持臺灣調查委員會,擬定接管計劃,培訓人才。
  • 臺灣各地舉行「二二八」紀念活動
    28日是「二二八」起義69周年紀念日。臺灣各地紛紛舉行紀念活動,對這起影響深遠的歷史事件致以哀思,期盼悲劇不再重演。  當天上午,「二二八事件69周年紀念儀式」在臺灣「二二八」紀念館戶外廣場舉行,在潔白的帳篷下,八根花柱綴滿白色的花朵,現場氣氛莊嚴、肅穆,受難者家屬及各界代表逾兩百人參加儀式。
  • 洪秀柱:民進黨利用「二二八」摧毀國民黨歷史記憶
    (網絡資料圖)   中國國民黨主席洪秀柱23日表示,「二二八」將至,預計綠營又要開始製造仇恨,但民進黨當局卻並非真想了解「二二八」真相,而是盼藉此以「殖民史觀」對抗中華民族文化史觀,以徹底毀滅中國國民黨的歷史記憶。
  • 王曉笛:大陸為什麼要紀念「二二八」?
    現在的「二二八」等同於國民黨的暴政,以及本省人的傷痛和苦難,儼然成為藍綠惡鬥中的經久不衰的政治議題。臺灣前衛政治漫畫家老培,曾調侃「二二八」是臺灣「一年一度的姨媽日」。雖然話語略有些直白,卻道出了「二二八」泛政治化的本質。若無意外,今年的「二二八」又會慣例地在一陣對國民黨的喊殺中「愉快」地開始和收場。但國臺辦要紀念「二二八」事件七十周年的表態,又讓今年的紀念日別有不同。
  • 王睿:周總理的日語翻譯曾這樣評說二二八
    其中有《如何讓過去成為真正的過去──林書揚先生「二二八省思」的啟發》(以下簡稱《如何》)一文,值得讀者再省思。 擔任周恩來日語口譯的臺灣姑娘怎麼看二二八 臺灣有人喜歡將1947年的二二八事件導向「省籍壓迫」或「族群衝突」的歷史解釋,並因而主張「二二八事件是『臺獨』運動的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