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學者:「228事件」與省籍問題和「臺獨」無關

2020-12-16 中國臺灣網

  原標題:「『二·二八』事件與省籍問題和『臺獨』無關」——專訪臺灣知名歷史學者王曉波

  「若以宏觀視之,『二·二八』事件就是當年中國人民反蔣運動的臺灣版,與省籍問題和『臺獨』運動無關。」臺灣世新大學客座教授王曉波說,有政治勢力把「二·二八」說成是外省人與本省人的衝突、是中國人鎮壓殺害臺灣人,是不真實的,是挑撥離間,是為了將「臺獨」合理化。

  今年74歲的王曉波,曾任教於臺灣大學、「中國文化大學」,主要研究中國哲學及臺灣史。他還曾擔任臺高中課綱微調召集人,是臺灣知名歷史學者。在「二·二八」事件爆發70周年前夕,王曉波就該事件相關問題在臺北接受記者專訪。

  王曉波說,雖然「二·二八」事件已獲平反,但臺灣社會省籍衝突並未緩和,社會政治分裂益甚,「二·二八」的真相更加不明。身為知識分子,有責任要把真相告訴民眾。

  「二·二八」的真相是省籍矛盾衝突嗎?王曉波說,肯定不是,「讓歷史來說話吧」。

  他介紹,歷史人物回憶錄和口述歷史可證,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後,除一小撮日本「御用紳士」外,臺灣人民莫不歡欣鼓舞、慶祝光復,現在80歲以上的老人亦當猶有記憶。

  在「二·二八」爆發前夕的1947年1月9日,臺北上萬名學生衝破阻力上街示威遊行,高喊「反對內戰」「美軍滾回去」等口號,抗議美軍強暴北京大學女生沈崇。

  「試問,若『省籍衝突』已嚴重到瀕臨爆發『二·二八』事件,臺灣的學生會去為一個北京大學女生示威遊行嗎?」王曉波說,同理,當年2月11日,臺北市民從龍山寺遊行到行政長官公署請願,表達「反飢餓、反內戰」訴求,在大陸打的國共內戰關臺灣人什麼事?臺灣人反什麼?「可見,這是臺灣人民對大陸同胞反蔣反美反內戰的呼應。」

  「二·二八」爆發後的3月1日起,臺灣開始出現一些外省人被打事件。對此,王曉波表示,這只是大規模群眾運動過程中的一時失控,不能算族群衝突。

  他介紹,1947年3月6日,由官方和各界人士共同組成的「『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處委會」)發表《告全國同胞書》闡明事件真相:「事件根本由腐敗政治之結果而來。已非只因專賣局吏之不法行為所致,亦非由於省界觀念而發生的事件。故對此次事件,整個臺灣政府應負全部責任。」

  《告全國同胞書》還寫道:「這次『二·二八』事件的發生,我們的目標是在肅清貪官汙吏,爭取本省的政治改革,不是要排斥外省同胞,我們歡迎外省同胞參加這次改革本省政治的工作……親愛的同胞們,我們同是黃帝的子孫,民族國家政治的好壞,每個國民都有責任,大家拿出愛國熱誠來,和我們共同推進,我們很誠懇地歡迎各省同胞的幫忙協助……有一部分外省同胞被毆打,這是出於一時誤會,我們覺得很痛心,但也是我們同胞的一個災難,今後絕對不再發生這種事件。」

  王曉波說,還有其他民眾自治團體也發出了類似告同胞書,可見,「二·二八」事件絕不是省籍矛盾,而是臺灣民眾反抗當局腐敗政治的一次群眾運動,與當時全國各省的類似運動的性質是一樣的。

  民眾團體「臺灣民主聯盟」發表的「告臺灣同胞書」說:「對著我們此次忍不可忍的抵抗,不只六百萬同胞熱烈響應,四萬萬五千萬全中國同胞也一樣寄以熱烈的同情。」

  王曉波說,這反映了「二·二八」雖是自發性的群眾運動,但卻是自覺地和大陸同胞反內戰的運動相呼應。

  3月8日,中共中央通過新華廣播電臺發表《臺灣自治運動》,聲援「二·二八」起義,文中說:「臺灣同胞的自治運動,是一定勝利,而且不久就會勝利的。中國共產黨人熱烈讚揚臺胞的英勇奮鬥,而且預祝臺胞的光榮勝利。」

  3月8日,上海《文匯報》刊出臧克家的新詩《表現——有感於臺灣二二八事件》:「……五百天/五百天的日子/還沒有過完/祖國,祖國呀/你強迫我們把對你的愛/換上武器和紅血/來表現!」

  大陸聲援「二·二八」的還有郭沫若的《還要警惕著不流血的「二·二八」》、沈鈞儒的《臺胞決不會奴服的!》、章伯鈞的《紀念「二·二八」感想》、鄧初民的《把臺灣問題提到全國人民面前來》等等。

  王曉波說,如果「二·二八」是省籍矛盾,是「臺獨」,剛剛八年抗戰勝利的大陸外省知識分子和中共中央會聲援「二·二八」嗎?他強調,「二·二八」事件不是省籍(族群)衝突的結果,以「二·二八」為省籍(族群)衝突,那都不是真實的,而是分化族群團結的挑撥離間。

  對於有人稱,「二·二八」事件中,有臺灣民眾主張「聯合國託管臺灣」甚至「臺灣獨立」,甚至有100多臺灣民眾籤署了一份「請願書」,王曉波說,從「處委會」等重要團體的文告和主張看,從未有過主張「臺獨」或託管。「處委會」重要成員王添灯甚至拒絕美國提供武器。

  「處委會」提出了對「二·二八」事件的處理主張,「臺灣民主聯盟」等團體也發表了改革綱要。王曉波說,這些團體的主張,主要是要求臺灣民主和地方自治,並無任何「臺獨」相關內容。「專制獨裁和民主自治的衝突,不是『省籍衝突』,也與『臺獨』無關。」

  王曉波說,「二·二八」的檔案已經解密了,上述「請願書」至今誰也沒有看見過原件,可以推測根本就是有心人士捏造的。

  今年是「二·二八」事件70周年,島內各界仍然各自解讀。王曉波說,欠歷史的應還給歷史,欠「二·二八」的應還給「二·二八」了,不應該再為政治目的進行族群操弄和扭曲,貽害臺灣人民。(記者吳濟海 劉歡)

相關焦點

  • 臺灣學者:「二二八」事件與省籍問題和「臺獨」無關
    新華社臺北2月27日電 題:「『二·二八』事件與省籍問題和『臺獨』無關」——專訪臺灣知名歷史學者王曉波  新華社記者吳濟海 劉歡  「若以宏觀視之,『二·二八』事件就是當年中國人民反蔣運動的臺灣版,與省籍問題和『臺獨』運動無關。」
  • 王曉波:「二二八」事件與省籍問題和「臺獨」無關
    新華社臺北2月27日電 題:「『二·二八』事件與省籍問題和『臺獨』無關」——專訪臺灣知名歷史學者王曉波新華社記者吳濟海 劉歡「若以宏觀視之,『二·二八』事件就是當年中國人民反蔣運動的臺灣版,與省籍問題和『臺獨』運動無關。」
  • 還原228事件真相 不能讓「臺獨」把持話語權
    2月28日即將到來,今年是「228事件」發生70周年,大陸將舉辦相關紀念活動。大陸為什麼要高調紀念「228事件」?連日來外界有不同分析。香港中評社23日發表快評文章認為,大陸是要取回「228事件」的歷史解釋權,不被「臺獨」所「劫持」。
  • 李登輝到陳水扁 228事件如何被變成「臺獨」牌?
    今年是228事件發生70周年紀念日,大陸為了「粉碎『臺獨』論述」,今年也加入紀念行列。那麼,這件原先是在臺灣還沒有出現「臺獨」思想時所發生的悲劇事件,是如何被綠營改造成「臺獨」的敲門磚呢?由於《悲》書只是討論到當時臺灣省行政長官陳儀的責任問題,至於蔣介石是否是事件真正的元兇並沒有定論,這反而引起以後研究者的更大興趣。一直到今年臺灣的歷史學者在「國史館」最新的《二二八事件檔案彙編》中,找到陳儀給蔣介石發出的「寅冬亥親電」,希望蔣介石能調派兵力來臺。這份「親電」的出現讓研究者如獲至寶,不過「親電」中並沒有提到「平亂」。因此,蔣介石是否是228事件的真正元兇,還是無法定論。
  • 臺學者:228事件流氓和臺籍日本兵打人最兇
    【環球網綜合報導】輔仁大學新聞傳播系副教授習賢德29日發表新書《警察與二二八事件》,透過37名中央警校臺幹班菁英對「二二八事件」的口述歷史,從警官、警察角度彌補過去研究遺漏的史觀。他呼籲馬英九別再「哽咽治國」、對「二二八事件」不斷道歉,唯有了解歷史真相,才能化解仇恨。
  • 70年後對臺灣「228 事件」再認識
    其中,在海峽兩岸學界爭議的焦點之一是,「228事件」是階級矛盾、階級衝突還是省籍矛盾或省籍衝突。在大陸學界,普遍認為「228事件」是階級衝突,是官民衝突,而非省籍衝突,非人民衝突。當時,臺灣社會群體的構成,主要是本省人,只有極少數管理者與軍隊是外省人,因此就這一點講,不可能有真正的省籍衝突。國民政府與大量人員遷臺是1949-1950年的事件,此後臺灣社會結構才有顯著的四大族群與省籍矛盾。
  • 「228去蔣」引衝突:統促黨和臺獨分子在中正紀念堂大打出手
    【觀察者網 綜合】今日(2月28日)是臺灣「二二八」事件70周年紀念日,借著蔡英文當局發動的「228去蔣」浪潮,島內極端「臺獨」組織——「自由臺灣黨」主席蔡丁貴今天中午糾集百人現身中正紀念堂大門前,而臺灣統促黨、白色正義聯盟等團體則在同一地點舉行「護蔣活動」。 由於雙方立場不同,兩個派別互相叫囂,甚至發生肢體衝突,搶對方的旗幟,場面一度失控。
  • 利用228事件撕裂臺灣 可以休矣
    臺灣《中央日報》網絡報28日發表點評文章說 ,島內各種「臺獨」團體利用228事件撕裂臺灣、謀取政治利益的行徑,數十年如一日。民進黨兩度執政的助力來源,即包括了藉該事件鼓動社會對立,以達到仇恨及拉下國民黨的目的。今天又逢蔡英文上任、民進黨二次執政的第一個228,且為該事件的70周年。
  • 綠營歪曲228事件真相意欲何為
    臺「文化部」25日召開記者會宣布將推動中正紀念堂轉型,目前已初步將「中正紀念堂」商店內有關蔣介石的商品下架停售,且開閉館也要停止播放「蔣公紀念歌」。  蔡英文也在臉譜網上發文稱,臺當局會繼續用最謹慎的態度來調查真相,釐清228事件的責任歸屬,改變「只有受害者、沒有加害者」的現狀,聲稱「會以穩健的腳步推動『轉型正義』,寒冬一定會過去,積雪終究會融化。」
  • 臺史學家批:民進黨拿"228事件"編造故事、製造仇恨
    華夏經緯網2月27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民進黨當局上任後,強調追究「228事件」的責任歸屬。著作多本「228事件」相關書籍的臺灣文史研究者武之璋23日受訪時表示,現在的主流論述90%都是謊言,包含官逼民反、民不聊生、外省人(指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赴臺的大陸人)壟斷權位等說法都是謊言,社會大眾對「228事件」的認知,是民進黨撒1000個謊言的結果。    武之璋指出,官逼民反是百分之百的胡說八道。
  • 蔡英文借228事件煽動族群仇恨 「臺獨」路上難回頭
    中國臺灣網3月2日消息 臺灣228事件陰影揮之不去,民進黨又一次利用228事件去催化「臺獨」意識,挑動族群對立與仇恨。文章說,「臺獨」人士經常試圖用228事件來證明所謂「中國人壓迫臺灣人」,228事件於是成為他們要求「臺灣獨立」的正當性基礎。
  • 一個臺灣70後的自述:我目睹228起義如何被扭曲
    島內的一些「獨」派分子藉此炒作族群矛盾「去中國化」,將無數先烈的鮮血變成謀求政治利益的手牌,還原歷史真相打擊「臺獨」活動勢在必行。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臺籍博士生王裕慶從個人經歷出發,向海外網投稿,講述「二·二八事件」如何在島內一步步被人為扭曲。
  • 臺當局:避免對立中正紀念堂每年228閉館
    【觀察者網 綜合】今天(28日)是臺灣「二二八」事件70周年紀念日,臺當局利用此推動「臺獨」不遺餘力。臺灣「文化部」27日宣布,為避免社會對立,臺北中正紀念堂將從今年起,每年2月28日閉館1天。 就在幾天前,以「轉型正義」為名,臺當局對臺北中正紀念堂大規模「去蔣化」,,給這些商品冠以「威權統治者意義鮮明」。
  • 不容青史盡成灰——歷史學者透析臺灣「二·二八」事件真相與影響
    新華社北京2月26日電(記者查文曄)70年前,一場發生在臺灣的「二·二八」事件震驚了全中國,至今仍深刻影響臺灣社會。其起因和真相到底如何?為什麼說它絕非「臺獨的起點」,而是臺灣同胞反對專制統治、要求民主自治的愛國主義運動?兩位研究臺灣歷史的學者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結合史料,剖析史實,還原真相,澄清不容歪曲的事件本質。
  • 臺灣奇女子黃智賢:228是民族悲劇,但臺獨造謠不止
    黃智賢從小就支持當年臺灣的「黨外運動」,但堅決反對「臺獨」,她的國族認同毫不含糊,自己就是中國人!由於政治立場對立,黃智賢與家人的關係逐漸疏離。黃智賢和蔡正元一樣,都是有歷史觀大局觀,並且真心為臺灣謀劃的人。他們很清楚隨著大陸的崛起,臺灣將不可避免衰落。唯一的辦法就是儘早與大陸統一。
  • 228事件在臺灣有不同的認識和解讀
    某些學者做了研究,指228 事變時,本省人有數萬甚至20萬人受難;但是數十年後臺灣當局發受難者賠償金,具領受難家屬只有八百餘家。    畢生反蔣的李敖先生有《你不知道的二二八》一書,他說:事變的前十天,是本省人打殺外省人,三月七日國民黨軍隊開始清鄉的後十天,受害的多為本省人。也有很多本省無辜受難人,是被當時有影響力的本省人挾怨陷害。
  • 臺灣學者稱228元兇是日本美國 是「民逼官反」
    臺學者:二二八元兇是日本美國 是「民逼官反」  臺海網2月28日訊 臺灣的「中央研究院」院士黃彰健、研究員朱宏源、民間史學學者武之璋、戚嘉林27日上午聯合發表研究新發現。他們表示,日本人蓄意放棄對糧食配給管制,造成光復後臺灣糧食大災難才是二二八事件的元兇;美國人則為自身利益,企圖掌控、佔據臺灣,屬於幫兇。二二八事件,其實是「民逼官反」。  據臺灣東森新聞報導,臺灣的中研院研究員朱宏源、民間史學學者武之璋、戚嘉林27日上午在「立法院」,以「中研院二二八研究增補小組」為名,在臺灣二二八事件60周年前夕,聯合發表事件源由的研究新發現。
  • 守護歷史真相 反對「臺獨」史觀——臺灣各界紀念「二二八」起義70...
    反抗腐敗統治的正義行動   有關「二二八」起義爆發的原因眾說紛紜,但歷史學者邱士傑認為當時國民黨當局的腐敗無能是主要原因。「國民黨當局接收臺灣後,軍政風紀敗壞,治理無方,導致社會秩序混亂、經濟發展停滯,讓民眾越來越失望。」邱士傑在參加中華兩岸和平發展聯合會舉辦的座談會上表示,當時國民黨政權在大陸和臺灣都施行專制獨裁,「二二八」事件不是孤立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