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登輝到陳水扁 228事件如何被變成「臺獨」牌?

2020-12-16 人民日報海外網

今年是228事件發生70周年紀念日,大陸為了「粉碎『臺獨』論述」,今年也加入紀念行列。那麼,這件原先是在臺灣還沒有出現「臺獨」思想時所發生的悲劇事件,是如何被綠營改造成「臺獨」的敲門磚呢?

228事件在「兩蔣」統治時期,原本是一件歷史禁忌,在蔣經國統治末期,他解除戒嚴,讓臺灣的許多歷史禁忌,逐漸被媒體掀開它們的神秘面紗。從1987年起,每逢228事件發生的前幾日,臺灣媒體就開始連篇累牘的加以深入報導,試圖找出事件發生的真相。

蔣經國過世以後李登輝接任臺灣地區領導人,他為了還原事件真相,開始委託「中央研究院」近史所研究員賴澤涵等人研究228事件發生的經過,後來編寫成一本《悲劇性的開端:臺灣二二八事變》專書。這本書的出版,並沒有真正揭開歷史真相,但是在當局的鼓勵之下,228事件從那以後變成了研究「臺灣近代史」的顯學。

由於《悲》書只是討論到當時臺灣省行政長官陳儀的責任問題,至於蔣介石是否是事件真正的元兇並沒有定論,這反而引起以後研究者的更大興趣。一直到今年臺灣的歷史學者在「國史館」最新的《二二八事件檔案彙編》中,找到陳儀給蔣介石發出的「寅冬亥親電」,希望蔣介石能調派兵力來臺。這份「親電」的出現讓研究者如獲至寶,不過「親電」中並沒有提到「平亂」。因此,蔣介石是否是228事件的真正元兇,還是無法定論。

歷史事實還未釐清,李登輝已平反了228受害者並向家屬道歉,1995年2月28日,李登輝代表臺當局首次為228事件向受難者家屬及全體臺灣民眾道歉。同年3月23日,「立法院」制定「二二八事件處理及補償條例」,第四條第二項規定「定每年2月28日為和平紀念日,為『國定』紀念日」。

另外,1995年12月依照「228事件處理及補償條例」,「行政院」成立「財團法人228事件紀念基金會」,該基金會的目的是為了秉持物質補償與精神撫慰並濟的原則,受理228補償申請、核發補償金。此外,更積極透過舉辦各種紀念活動、回復受難者名譽、真相調查與實地訪察等事宜,以撫慰受難者及家屬之心靈創痛。2007年陳水扁當局更把該基金會改組為常設性機構,並朝向紀念、教育、文化等方向轉型。

1996年2月28日,臺北市「新公園」改名為「二二八和平紀念公園」,這件事是由時任臺北市長陳水扁所主導,並於來年在公園內設立臺北二二八紀念館,成為一個追溯歷史、撫平傷痛的紀念公園。

2000年陳水扁接任臺灣地區領導人以後,臺灣「教育部」在大學裡廣泛設立「臺灣文學」系、「臺史所」、「臺灣文化所」等學術教學機構,除了從學術上掌握228事件的解釋權之外,也從大學生中灌輸許多「自然獨」的思想,臺灣青年偏向支持「臺獨」的聲音,正是教育機構被當成政治工具使用的成果之一。

至於,228事件的元兇雖然還無法完全確認是蔣介石本人,但是陳水扁為了達到實現「臺獨」的目的,主動認定蔣介石就是元兇,於是開始大舉進行「去蔣化」,在臺灣各地拆除蔣介石銅像。

而從「去蔣化」,陳水扁更進一步透過「正名、制憲」,企圖以「臺灣共和國」取代「中華民國」,走向「去中國化」。

陳水扁的激進「國家」改造行動雖然未能實現,但是整個228事件變成是綠營通往「臺獨」之路的定位已成,國民黨拿不回228事件的解釋權,也只能配合民進黨的行動一起唱戲,讓228事件變成是民進黨「反中」與主張「臺獨」的神主牌。

所以,從原先對於228事件的平反與道歉,這本是臺灣走向「民主化」的一部份,但是在陳水扁時期把228事件連結成激進的「去蔣化」與「去中國化」,228事件就逐步的變成是一支「臺獨」的大旗。

(作者為臺灣戰略學會名譽理事長、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教授、海外網特約評論員王昆義)

相關焦點

  • 從「父子」到死敵,李登輝和陳水扁的恩怨情仇「全透析」
    雖然連任失敗,但是陳水扁並沒有收回他對李登輝的尊崇,因為他有下一個更大的目標。「臺獨教父」與「臺灣之子」扁李二人因為有著「臺獨建國」的共同理念,一度關係甚篤。而兩人真正的密切交往始於1998年。當時,陳水扁在與知名媒體人胡忠信的一次會面中,表示他和李登輝約好在當年的12月24日見面。
  • 一個臺灣70後的自述:我目睹228起義如何被扭曲
    島內的一些「獨」派分子藉此炒作族群矛盾「去中國化」,將無數先烈的鮮血變成謀求政治利益的手牌,還原歷史真相打擊「臺獨」活動勢在必行。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臺籍博士生王裕慶從個人經歷出發,向海外網投稿,講述「二·二八事件」如何在島內一步步被人為扭曲。
  • 聯合報:李登輝除了抱陳水扁大腿外已別無去處
    中新網香港6月17日消息:臺北訊,身為臺灣兩大報系之一的《聯合報》今天刊登文章指出,如今,天下之大,李登輝除了去抱陳水扁的大腿,難道還有其它容身之處?  「臺獨」色彩濃厚的「臺灣北社」昨天舉行成立大會,陳水扁與李登輝一年來首次同臺演出,一路互相扶持進會場。死硬「臺獨」分子、臺灣的「總統府資政」彭明敏也與李扁同臺,使北社成立「獨」味十足。
  • 利用228事件撕裂臺灣 可以休矣
    臺灣《中央日報》網絡報28日發表點評文章說 ,島內各種「臺獨」團體利用228事件撕裂臺灣、謀取政治利益的行徑,數十年如一日。民進黨兩度執政的助力來源,即包括了藉該事件鼓動社會對立,以達到仇恨及拉下國民黨的目的。今天又逢蔡英文上任、民進黨二次執政的第一個228,且為該事件的70周年。
  • 還原228事件真相 不能讓「臺獨」把持話語權
    2月28日即將到來,今年是「228事件」發生70周年,大陸將舉辦相關紀念活動。大陸為什麼要高調紀念「228事件」?連日來外界有不同分析。香港中評社23日發表快評文章認為,大陸是要取回「228事件」的歷史解釋權,不被「臺獨」所「劫持」。
  • 「臺獨」教父李登輝,曾因「媚日」被票選為臺灣發展的歷史罪人
    對於這位「臺獨」教父,《人民日報》早有評價——「站到了全體中國人民的對立面 ,成為中華民族利益的出賣者。」新華網也毫不客氣地評論稱,李登輝「必定會被牢牢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二戰期間,他受武士道影響自願參加日軍,並稱「為了自己的國家,就算戰鬥到死也無怨無悔」。由於身心高度「精日」,在臺灣光復後,他甚至對國民黨去日本化政策感到氣憤,稱「國民黨在臺灣灌輸中國觀點的歷史文化,企圖把臺灣人變成中國人」。
  • 94歲李登輝不「臺獨」改養牛了?遭批:放過那些牛吧
    海外網11月23日電 據臺媒報導,「臺獨大佬」李登輝近期被曝已改行養牛。據悉,他目前已培育出首批「臺灣和牛」,取名「源興牛」。但事實上並不那麼單純。臺灣深綠媒體報導稱,94歲的李登輝擁有農經博士學位,卻嘗試投資生技公司發展養牛事業,多了「畜牧業者」的身份,租用花蓮新光兆豐農場牛舍養20頭「臺灣和牛」,他還聲稱:「3年內要讓臺灣牛上市。」近日,李登輝逐一參觀牛舍,還詢問每一頭牛的健康狀況。評價稱,「牛都很健康,很好!」但他也提到,「牛大便很臭,要清一下」;被問到「什麼時候可以吃到臺灣和牛」?
  • 臺商許文龍的「臺獨」嘴臉
    在2000年和2004年的臺灣「大選」中,他不遺餘力地公開支持陳水扁。在福布斯雜誌公布的2004年全球10億美元富豪榜上,臺灣有10人上榜,許文龍排在第六。奇美集團主要經營石化和電子,其拳頭產品ABS是一種生產電腦、家用電器及通訊產品外殼的原料,產量居世界第一,許文龍因此被吹捧為「世界ABS大王」。他自己也表示:若不是到大陸投資設廠,奇美根本無法做到今天的規模。
  • 李登輝一生演繹背叛,註定他是真臺獨,註定他遺臭萬年
    李登輝死亡的消息每年都要爆出幾次,但是老而不死是為賊,活到98歲的李登輝,終究還是抵擋不住閻王老爺的親切召喚。終於,30日晚上,一切消息塵埃落定,李登輝果然病亡!李登輝,臺灣前領導人,自詡民主推手,實則「臺獨」教父,臺灣內鬥二十年的始作俑者。
  • 李登輝其人,精日、「臺獨」、背叛……
    「我習慣用日語寫作思考,這讓我吃盡苦頭,忽然被要求講北京話,也講不出口,國民黨在臺灣灌輸中國觀點的歷史文化,企圖把臺灣人變成中國人。」縱觀「巖裡政男」的一生,對日本確懷一份「真愛」。蔣經國越來越賞識李登輝,不斷考察他,也覺得通過自己的言傳身教,能讓李登輝擺脫日本「皇民化」的陰影。1978年,李登輝被認命為「臺北市市長」。1981年,李登輝升至「臺灣省主席」,不久後,他前往臺灣省議會備詢,語氣鏗鏘地駁斥一些本土省議員的「臺獨」言論:「中國歷史沒有拋棄臺灣,臺灣怎能脫離中國大陸!」1984年,李登輝被「欽定」為「第二把手」。
  • 「臺獨教父」李登輝葬入五指山
    編輯:葉風 校對:陳城 「臺獨教父」李登輝病亡之後,關於他死後葬在哪裡引起了島內黨派的爭執,有人說遵從李登輝生前的遺願,葬在該葬的地方。
  • 賴嶽謙:李登輝死前早已失勢,蔡英文現在只想保住權力
    臺灣現在的年輕人大部分對李登輝是不熟悉的,也不是很了解,所以當他病亡的消息出來的時候,臺灣的相關新聞流量並沒有因此增加,也就是臺灣的年輕人對他的關注度並沒有那麼的高,所以事實上比較關注它的是屬於年紀比較大的、五六十歲以上的這一年代的人,也就是經歷過臺灣政治激烈轉型、國民黨從執政到在野的重大動蕩不安的年代,除此之外還有經歷過兩岸關係從緊張到和緩再到緊張的人,才會去關注這個新聞
  • 綠營歪曲228事件真相意欲何為
    綠營和民進黨為何屢打228事件悲情牌?228事件真相到底是什麼?為何屢次被綠營所炒作所利用所消費?  2月23日,臺盟中央紀念臺灣人民228事件起義70周年座談會在北京舉行。  228事件的真相和性質如林文漪所言,是臺灣人民反對國民黨當局獨裁統治的愛國民主運動,是中國人民解放鬥爭的一部分。然而,此事件真相卻被民進黨和「臺獨」分子給篡改了,歪曲成爭取「臺灣獨立」的反抗事件,為其走「臺獨」路線找到了一個「理由」。
  • 臺灣學者潘朝陽:杜正勝或被列入「臺獨」分子清單
    據海峽導報報導(海峽導報記者 吳生林)「陳水扁時期的『教育部長』杜正勝,被綠營支持者稱為『臺獨教育總工程師』,實質上也是李登輝至陳水扁任上的『臺獨教育的操盤手』,大陸制定『臺獨』頑固分子清單時,有可能會把這個人列入。」
  • 香港《文匯報》:陳水扁走向僵硬的「臺獨」胡同
    主要內容如下:   「扁馬會」如期開場,在記者室內看著直播的記者們,每當畫面出現陳水扁,都不時爆發笑聲,與馬英九氣定神閒的凌厲相比,陳水扁的表情顯得太過僵硬。僵硬的還不僅僅是外表,陳水扁一句:民進黨和國民黨不是敵人,「我們共同的敵人是對岸」,更顯示了這位臺灣執政領導的「臺獨」固執。
  • 蔡英文借228事件煽動族群仇恨 「臺獨」路上難回頭
    中國臺灣網3月2日消息 臺灣228事件陰影揮之不去,民進黨又一次利用228事件去催化「臺獨」意識,挑動族群對立與仇恨。文章說,「臺獨」人士經常試圖用228事件來證明所謂「中國人壓迫臺灣人」,228事件於是成為他們要求「臺灣獨立」的正當性基礎。
  • 臺灣學者潘朝陽:「臺獨教育」操盤手杜正勝或入「臺獨」分子清單
    杜正勝吳生林 「陳水扁時期的『教育部長』杜正勝,被綠營支持者稱為『臺獨教育總工程師』,實質上也是李登輝至陳水扁任上的『臺獨教育的操盤手』,大陸制定『臺獨』頑固分子清單時,有可能會把這個人列入。」大陸有關方面正在研究制定「臺獨」頑固分子清單,將終身追責。如何擬定這份清單,島內知名統派史地學者、長期公開反對「臺獨課綱」的臺灣師範大學國際與僑教學院前院長潘朝陽教授,今天(11月6日)接受筆者採訪時,談到「臺獨教育」問題,點名「臺獨」分子杜正勝。杜正勝在推行「臺獨教育」中扮演了怎樣推波助瀾的角色?
  • 務虛「善意」 務實「臺獨」 陳水扁「金門談話」(圖)
    」 陳水扁「金門談話」(圖) 2002年5月15日12:01            新聞事件  陳水扁「金門談話所以,如果中共領導人願意,阿扁也願意邀請他們到神泉茶坊來喝茶、談天。」  另據臺灣「中央社」報導,陳水扁「總統」5月9日晚間與「國內」媒體主管在小墾丁座談時說,現在是兩岸互訪互談的時候了。兩岸是有政治歧見,非短時間可化解,8月1日他接任民進黨主席後,身份較方便,將推動由民進黨的中國事務部到中國大陸訪問,一方面促進彼此了解,另外推動政黨和解。
  • 李登輝病亡_新聞頻道_中華網
    對於李登輝的病亡,島內網民的態度出現不同聲音。有人稱感謝李登輝對臺灣的「付出」,讓他「一路走好」。但很多人則認為,李登輝是臺灣最大的罪人,稱李登輝病亡自己心中的怒火終於散了。還有島內評論人士認為:此人任內亡了國民黨、帶來黑金政治、心甘情願日本佔有釣魚臺(大陸稱「釣魚島」)、造成臺灣分裂、奠定「臺獨」坐大基礎……危害中華民族,罄竹難書。
  • 李登輝媚日之旅時刻不忘鼓吹「臺獨」(圖)
    雖然日本政府稱李登輝此行是「私人旅行」,不允許李登輝在日本搞政治活動,然而,李登輝抵日伊始便開始宣揚「臺獨」言論,到處賣弄他的媚日情結。  媚稱「賓至如歸」  去年12月29日上午,李登輝及其家人一行包下了一節車廂,從名古屋乘列車前往石川縣金澤市和七尾市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