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登輝媚日之旅時刻不忘鼓吹「臺獨」(圖) | ||
NEWS.SOHU.COM 2005年01月05日18:04 來源:光明日報 |
頁面功能 【我來說兩句】【我要「揪」錯】【推薦】【字體:大 中 小】【列印】 【關閉】 | ||
免費最經典的幽默小段子 掌握第一手軍事情報 搜狐新聞,告訴你正在發生什麼。 點擊進入>>> | ||
1月2日,李登輝攜妻子、兒媳和孫女結束了為期一周的媚日之旅。 眾所周知,李登輝有強烈的媚日情結,自稱22歲前是日本人,他那時的日本名字叫巖裡政男。2004年,李登輝還拍了身穿日本劍道武士服的宣傳畫,為其領導的政黨———「臺灣團結聯盟」的「立委」候選人拉票。自12月27日起,記者對李登輝的日本之行進行了近距離採訪,看清了他媚日的真面目。 雖然日本政府稱李登輝此行是「私人旅行」,不允許李登輝在日本搞政治活動,然而,李登輝抵日伊始便開始宣揚「臺獨」言論,到處賣弄他的媚日情結。 媚稱「賓至如歸」 去年12月29日上午,李登輝及其家人一行包下了一節車廂,從名古屋乘列車前往石川縣金澤市和七尾市參觀。從入住飯店步行到車站的十幾分鐘的路程中,日本出動大量便衣警察,為李登輝擔任警戒。 石川縣金澤車站檢票口外,由「日本李登輝之友會」和日本當地「獅子會」等團體組織的約200人(大部分是日本人),舉著「歡迎李登輝一行來訪」的標語牌,猖狂地高喊「李登輝萬歲」和「臺灣萬歲」的口號。 抵達金澤市後,李登輝先去了金澤市立故鄉偉人館(館內陳列了金澤市許多歷史偉人的史料)。隨後,他又去日本聞名的金澤市兼六園(日本庭院)參觀。有臺灣記者為了拍攝靠近李登輝,而與警察發生了摩擦。 29日下午5時左右,李登輝離開金澤市,乘車前往石川縣七尾市和倉溫泉的「加賀屋」旅館(日本最好的溫泉旅館)入住。離開旅館前,李登輝為旅館題字「賓至如歸」「一誠天下無難事」。 30日上午10時半,李登輝一行離開旅館,此後,乘車先去了李登輝非常崇拜的日本哲學家西田幾多郎紀念館,並在紀念館吃午飯。 然後,李登輝去了在日本對臺灣實行殖民統治時期為臺灣南部修建水庫作出過重要貢獻的工程師八田與一故居參觀。 下午3時28分,他從金澤車站乘列車返回名古屋。傍晚抵達名古屋車站。據李登輝發言人彭榮次向日本記者介紹,李登輝入住飯店後不再外出,將在飯店會見八田與一的長子。 由於28日日本對幾名臺灣隨行記者發出過警告,不許他們太靠近李登輝,29日和30日臺灣記者沒有怎麼提問。29日、30日,日本和臺灣共有約100名記者跟隨採訪。由於日本政府稱李登輝此行是「私人旅行」,所以一切行程都不公開,令臺灣記者十分頭疼,深怕錯過了重要新聞。 不忘鼓吹「臺獨」 12月31日上午,李登輝一行從名古屋乘坐新幹線前往京都。新幹線抵達京都時,由「在日臺灣同鄉會」等團體組織的旅日臺灣人和日本人約200人在出站口手持日本國旗和「在日臺灣同鄉會」會旗,高舉分別用中文和日文寫的「歡迎李登輝」標語,高喊「李登輝萬歲」和「臺灣萬歲」的口號。 離開京都車站後,李登輝路過京都大學,在校門口停留了一會兒。京都大學是李登輝60多年前曾經留學的地方,因此李登輝此次日本之行特別想去母校看看。據悉,京都大學以李登輝可以來校但不許警察入校為由,婉轉拒絕了李登輝的要求。 但是,據日本記者說,京都大學是由於與中國大學的交流頻繁,不願與中國大學的交流因李登輝來訪受到影響,而拒絕了李登輝的要求。 接著,李登輝去了銀閣寺,與該寺的住持進行了長時間交談。參觀結束時,李登輝特意安排了他來日後的首次臺灣記者採訪,時間持續了約6分鐘。 李登輝擺出一副重歸故土、撫今追昔的架式,賣弄他「豐富的日本歷史知識」。他聲稱:「今天下雪,對你們(臺灣記者)和我來說,都是很有意義的。這次到日本來,完全是以文化方面的目標來參觀的。我在這裡念過書。今天來銀閣寺,昨天、前天去了西田幾多郎紀念館、八田與一故居和金澤,日本的建築和園林非常好。昨天的西田紀念館非常有意思。今天對銀閣寺的歷史有了一個了解。我也在日本住過,對日本多一點了解。但是,我覺得這次的旅行對我幫助很大。來深刻地了解日本的想法和生活,還有很多方面。這次是自己來看看日本。日本這個國家還是很好的國家,秩序很好,各方面配合很好。這些方面對臺灣建立一個新的國家來說應該有很大幫助。」 臺灣記者問李登輝新年有什麼新希望,他鼓吹說:「臺灣新一年的希望就是加強臺灣的認同問題。你們要了解西田哲學。日本明治維新時期出了很多的思想家,西田先生在這些思想家的影響下,找到了日本的發展方向。我為什麼對西田哲學感興趣、關心,原因是臺灣正處於一個轉變時期,所以需要我們大家在思想上、文化上有一個新的開始。」 此後,李登輝去了他在京都大學留學時的老師柏佑賀家。 由於京都下大雪,通往滋賀縣琵琶湖的高速公路禁止通行,李登輝一行臨時改乘新幹線,前往日本鐵路東海公司在琵琶湖的一個療養所住宿。記者和其他日本、臺灣記者趕到這個療養所門口,均被警察擋回。 據臺灣記者說,李登輝有明年春天櫻花盛開時再到日本東北奧之細道等地旅遊的打算。臺灣記者多次向李登輝發言人彭榮次提問,但彭均回答,李登輝沒有提這件事。 「媚日」醜態畢露 縱觀李登輝此行,一舉一動儼然變成了一個「日本人」,對日本的一切都感到無比親切。無論是在參觀訪問中,還是與日本人的言談中,他的媚日情結表現得淋漓盡致。 在名古屋城參觀時,日本工作人員用日語進行講解,李登輝根本不需要翻譯,就流利地用日語主動應答。 在日本石川縣西田幾多郎紀念館參觀時,李登輝表現出了對西田哲學和思想的崇拜。西田紀念館負責人向媒體記者介紹,李登輝對西田哲學非常了解,是他知道的唯一對西田哲學如此清楚和崇拜的「外國領導人」。 李登輝在京都銀閣寺舉行的記者會上甚至說,西田哲學和思想「對臺灣建設一個新國家很有幫助」。在此次臺灣記者會上,李登輝一開始竟用日語回答臺灣記者的提問,後在隨行人員提醒下,他才改用漢語。 在即將離開日本之際,他在位於京都的司馬遼太郎墓地前,又用日語對日本媒體記者發表了講話。將臺灣記者會和日本記者會作個比較就會清楚,李登輝說漢語時很不情願,且語無倫次,表達能力極差,但說起日語來卻非常流利,不比日本人差。 從京都開往滋賀縣米原的新幹線上,李登輝時不時用日語自言自語,簡直忘了自己是哪國人。 李登輝與已故日本作家司馬遼太郎有深交,他曾經在與司馬遼太郎交談時稱:「我為自己生為臺灣人感到悲哀。」他此行中曾提到,日本人的想法有助於「臺灣的國家建設」,日本這樣的國家真好。 據說,李登輝是一個「虔誠」的基督教徒。但他對日本佛教卻非常感興趣,參觀了京都的銀閣寺、清水寺以及滋賀縣永濱市的渡岸寺。在京都銀閣寺參觀時,他還下跪拜佛。 以上種種可見,李登輝對日本有著無限的嚮往,恨不得自己脫胎換骨變成日本人。 儘管李登輝有媚日情結,但他在日本期間卻也受到京都大學的冷遇,吃了閉門羹。臺灣記者問他此次未能去京都大學參觀有沒有遺憾,他只好託詞說,因為事先沒有跟京都大學聯繫嘛,所以沒有什麼遺憾。 共同社說李登輝把日奉為實現「臺獨」的樣板 日本共同社2日報導說,李登輝決心加強日臺關係,把日作為「臺灣建國」的樣板。 評論說,李登輝2日結束了為期一周的訪日活動,他在離開日本前重申了要加強日臺關係的決心。他在京都對媒體發表簡短講話中,對日本社會給予了高度評價,並說要把日本當成「臺灣建國」的樣板。稱他這次日本之行「不僅僅是一次懷舊的旅行,更是一次思索的旅行。」李登輝自己說他「20歲之前是日本人」,就是說他訪問了自己思想形成的起點,再次認識到了他所強調的「確立臺灣的主體性」的重要性。 評論說,中國當批判小泉首相參拜靖國神社等,通過李登輝訪日可隱約看出日本想把李登輝當成「牽制中國的牌」的想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