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登輝媚日之行醜態百出 日語回答臺灣記者提問

2020-12-13 搜狐網

各地愛國人士到日駐華使館抗議李登輝訪日

  相關專題:中國強烈抗議日本允許李登輝訪日

  1月2日,李登輝攜妻子、兒媳和孫女結束了為期一周的媚日之旅。

  眾所周知,李登輝有強烈的媚日情結,自稱22歲前是日本人,那時的日本名字叫巖裡政男。2004年,李登輝還拍了身穿日本劍道武士服的宣傳畫,為其領導的政黨——「臺灣團結聯盟」的「立委」候選人拉票。

  雖然日本政府稱李登輝此行是「私人旅行」,不允許李登輝在日本搞政治活動,然而,李登輝抵日伊始便開始宣揚「臺獨」言論,到處賣弄他的媚日情結。

  縱觀李登輝此行,一舉一動儼然變成了一個「日本人」,對日本的一切都感到無比親切。在名古屋城參觀時,日本工作人員用日語進行講解,李登輝不要翻譯,急著用日語主動應答。

  在日本石川縣西田幾多郎紀念館參觀時,李登輝表現出了對西田哲學和思想的崇拜。西田紀念館負責人向媒體記者介紹,李登輝對西田哲學非常了解,是他知道的唯一對西田哲學如此清楚和崇拜的「外國領導人」。

  李登輝在京都銀閣寺舉行的臺灣記者會上甚至說,西田哲學和思想「對臺灣建設一個新國家很有幫助」。在會上,李登輝一開始竟用日語回答臺灣記者的提問,後在隨行人員提醒下,他才改用漢語。

  在即將離開日本之際,他在位於京都的司馬遼太郎墓地前,又用日語對日本媒體記者發表了講話。李登輝與已故日本作家司馬遼太郎有深交,他曾經在與司馬遼太郎交談時稱:「我為自己生為臺灣人感到悲哀。」他此行中曾提到,日本人的想法有助於「臺灣的國家建設」,日本這樣的國家真好。

  將臺灣記者會和日本記者會作個比較就會清楚,李登輝說漢語時很不情願,且語無倫次,表達能力極差,但說起日語來卻非常流利,不比日本人差。

  在從京都開往滋賀縣米原的新幹線列車上,李登輝時不時用日語自言自語,簡直忘了自己是哪國人。

  李登輝擺出一副重歸故土、撫今追昔的架式,賣弄他「豐富的日本歷史知識」。他聲稱:「我也在日本住過,對日本多一點了解。但是,我覺得這次的旅行對我幫助很大。來深刻地了解日本的想法和生活,還有很多方面。這次是自己來看看日本。日本這個國家還是很好的國家,秩序很好,各方面配合很好。這些方面對臺灣建立一個新的國家來說應該有很大幫助。」

  據臺灣記者說,李登輝有明年春天櫻花盛開時再到日本東北奧之細道等地旅遊的打算。臺灣記者多次向李登輝發言人彭榮次提問,但彭均回答,李登輝沒有提這件事。

  據說,李登輝是一個「虔誠」的基督教徒。但他對日本佛教卻非常感興趣,參觀了京都的銀閣寺、清水寺以及滋賀縣永濱市的渡岸寺。在京都銀閣寺參觀時,他還下跪拜佛。

  以上種種可見,李登輝對日本有著無限的嚮往,恨不得自己脫胎換骨變成日本人。

  儘管李登輝有媚日情結,但他在日本期間卻也受到京都大學的冷遇,吃了閉門羹。京都大學是李登輝60多年前曾經留學的地方,因此李登輝此次日本之行特別想去母校看看。據悉,京都大學婉轉拒絕了李登輝的要求。臺灣記者問李登輝此次未能去京都大學參觀有沒有遺憾,他只好託詞說,因為事先沒有跟京都大學聯繫嘛,所以沒有什麼遺憾。(完)

    對此,您有什麼看法,請進入《狐說百姓》論壇和大家一起討論

 

    相關新聞:李登輝媚日行動一廂情願 日本各方對其嚴加限制

      李登輝返臺即與扁會面 昨上午密謀「內閣」人事

               李登輝訪日爆出黑幕:操縱臺高鐵與日合作(圖)

     李登輝訪日黑幕曝光:花21億巨款換取籤證

相關焦點

  • 李登輝媚日之旅時刻不忘鼓吹「臺獨」(圖)
    近距離看李登輝媚日之旅(記者 吳谷豐)  1月2日,李登輝攜妻子、兒媳和孫女結束了為期一周的媚日之旅。  眾所周知,李登輝有強烈的媚日情結,自稱22歲前是日本人,他那時的日本名字叫巖裡政男。2004年,李登輝還拍了身穿日本劍道武士服的宣傳畫,為其領導的政黨———「臺灣團結聯盟」的「立委」候選人拉票。自12月27日起,記者對李登輝的日本之行進行了近距離採訪,看清了他媚日的真面目。
  • 李登輝訪日盛讚安倍 稱臺灣人感謝日本統治
    李登輝21日下午抵達東京,這是他卸任「總統」後第七次訪日,22日他在日本國會議員會館演講,聲稱要「擺脫中國法統約束」。報導稱,李登輝23日在日本外國特派員協會用日語讀了一份講稿,題目為「建立臺灣主體性之道」。他表示,臺日應該維持良好關係並加強交流,互相協助。他同時盛讚安倍力推的「安倍經濟學」及「新安保法案」。
  • 「臺獨」教父李登輝,曾因「媚日」被票選為臺灣發展的歷史罪人
    【文/觀察者網 李煥宇】7月30日,新華社援引臺北榮民總醫院消息稱,臺灣當局前領導人李登輝因敗血性休克及多重器官衰竭,於7月30日19時24分病亡。終年97歲。李登輝,曾拋出分裂祖國的「兩國論」,公然挑釁「一個中國」。還曾公然宣稱「我22歲以前是日本人」、「領導世界的只有日本」。
  • 旺報:李登輝媚日言論幫蔡英文拉選票 適得其反
    旺報:李登輝媚日言論幫蔡英文拉選票 適得其反 2015-08-24 15:40:28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吳合琴   中新網8月24日電 李登輝7月訪日演講掀起的冷震撼餘波未平,近日又爆投書日媒,引來鋪天蓋地一片痛罵之聲。
  • 為何臺灣現在有不少人媚日?和日本侵華時期在臺灣的一項措施有關
    前兩天台灣地區前領導人李登輝過世了,網上有很多人一提起李登輝,恨得牙根痒痒,為什麼,主要原因就是大家覺得他太媚日了。說實話作為一個中國人來講,你說你如果羨慕美國經濟發達,羨慕法國風景優美,甚至羨慕德國人的嚴謹踏實,這都沒大問題。
  • 觀點丨一位留學生對臺灣社會媚日情愫的觀察與思考
    很早便聽說臺灣人有「日本情結」,特別是從新聞中了解到李登輝等人屢屢爆出的「媚日」言論,以及部分臺灣年青人對日本的「無原則」好感後,十分不解島內有些人為何會有這等令人錯愕的言行
  • 大坂直美聽懂日語提問 卻拒絕用日語回答
    在澳網賽後的採訪中,大坂直美在面對日本記者的日語提問時,雖然聽懂了日語提問,卻在記者提出用日語回答的要求時,依然堅持用英語回答。澳網比賽的過程中,大坂直美曾經對媒體表示自己正在苦學日語,並且在澳網決賽奪冠後,她也用日語感謝了關注她的球迷。
  • 9成對白是日語 臺灣《海角七號》導演新片「媚日」?
    今天,魏德聖監製的電影《KANO》將在臺灣島內上映,預售票房已超3300萬(新臺幣),但是因大量起用日本演員、日語對白高達九成,在臺灣引起「媚日」的不小爭議。有人撰文指出「KANO腐蝕臺灣主體性」;還有網友表示,該片充斥日語對白,連金馬獎都報不了。魏德聖是臺灣知名導演,第45屆金馬獎年度臺灣傑出電影工作者。因2008年在內地公映的《海角七號》為大陸觀眾所熟識。
  • 看臺絮語:一些臺灣人媚日卻換來日本人鄙視
    看臺絮語:一些臺灣人媚日卻換來日本人鄙視 2017-03-20 09這種「哈日」,可理解為某位旅日華僑的書名:「哈,日本」。  然而,一些臺灣人「哈日」的實質是媚日。最近從朋友處聽來一段經歷,讓我感覺有些異樣。朋友出差住在某個日本旅館,遇到一隊臺灣人入住。裡邊有幾個人操著結結巴巴的日語激動不已地對服務員說自己是臺灣人,最喜歡日本,日本是「第二故鄉」……朋友開玩笑對我說:「還以為那幾個臺灣人在日本找到失散多年的親生骨肉呢。」
  • 評論:臺灣人媚日,換來的是日本人徹底的鄙視!
    評論:臺灣人媚日,換來的是日本人徹底的鄙視!這種哈日,就像某位旅日華僑的書名一樣:「哈,日本」。  然而,一些臺灣人「哈日」的實質是媚日。最近從朋友處聽來一段經歷,讓我感覺有些異樣。朋友出差住在某個旅館,遇到一隊臺灣人入住。裡邊有幾個人操著結結巴巴的日語激動不已地對服務員說自己是臺灣人,最喜歡日本,日本是「第二故鄉」……朋友開玩笑對我說:「還以為那幾個臺灣人在日本找到失散多年的親生骨肉呢」。
  • 李登輝就是「日本最喜歡的臺灣人」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環球網1月12日消息,臺灣《中時電子報》12日發表了一篇題為《李登輝,究竟是臺灣人或日本人?》的博客文章,文中提到,李登輝主張「釣魚島是日本的」,這已經不再是新聞了。儘管李登輝一開口就引發臺灣內部的反彈及爭議,但對日本而言,李登輝的說法,幾乎次次都是「深得我心」。
  • 九成對白是日語 魏德聖新片惹「媚日」爭議
    據海峽導報報導,本月27日,臺灣知名導演魏德聖監製的電影《KANO》將在島內上映,預售票房已超3300萬(新臺幣,下同)。不過,這部反映日據時期臺灣「嘉農棒球隊」故事的電影,因大量起用日本演員,並且日語對白高達九成,未上映就在臺灣引發不小爭議。有臺灣觀眾認為,這部電影充滿「媚日情結」;有人撰文指出「KANO腐蝕臺灣主體性」;還有網友表示,該片充斥日語對白,連金馬獎都報不了。臺觀眾誤以為是日本電影電影《KANO》因何引發爭議?這還得從劇情說起。
  • 李登輝是臺灣人,還是日本人?
    李登輝到底是臺灣人還是日本人?長久以來一直是臺灣人熱烈爭議的話題。李登輝自己都公開說過,他20歲以前是日本人。那麼,現在呢?  國族認同是一件很複雜的事,有個人層面的認知問題,也有整體的社會、文化層面的問題。
  • 一些臺灣人媚日卻換來日本人鄙視
    臺灣人的「哈日」有名,堪稱世界第一。既然同是東亞黃種人,年輕人因喜歡日本的動漫、服飾、化妝品等文化而「哈日」,自然情有可原。這種「哈日」,可理解為某位旅日華僑的書名:「哈,日本」。  然而,一些臺灣人「哈日」的實質是媚日。最近從朋友處聽來一段經歷,讓我感覺有些異樣。朋友出差住在某個日本旅館,遇到一隊臺灣人入住。
  • 媚日不改!綠營參選議員廣告驚現日文還辯稱"創意"
    據廣告板的主角、臺北市中正萬華區市議員參選人陳彥丞則辯稱這是「創意」,在廣告板加入日文字,是因為他曾在日本留學,又當過日語教師,故希望把個人背景放進廣告內。據悉,陳彥丞是臺北市前議員陳嘉銘的兒子,也是角逐臺北市中正萬華區市議員的綠營新人。對於陳彥丞的創意,有網友不表認同,認為這是「卑躬屈膝」的表現。
  • 臺灣某些政客如此「媚日」為哪般
    近來,臺灣政壇又颳起了「媚日」歪風。據臺媒報導,民進黨籍桃園市長鄭文燦打算將桃園市的忠烈祠恢復為「桃園神社」;也是綠營執政的臺中市已經把重建「臺中神社鳥居」(鳥居:類似牌坊,具有標示入口意象與區分內外之用)提上日程。「桃園神社」和「臺中神社」到底是什麼鬼?
  • 大公報:李登輝掀不起大浪 頂多給日右翼一絲安慰
    中新網7月28日電 7月26日晚,數百名臺灣民眾在臺北李登輝住處及桃園機場,強烈譴責李登輝一系列爭議言行。香港大公報28日評論稱,島內抗議之聲,反映出島內民眾對李登輝日本之行的極大憤慨。  文章摘編如下:  和歷次一樣,李登輝此次照例鼓吹「釣魚島是日本的」和「臺獨」主張。據報導,李登輝在日本期間受訪時,再次聲稱「釣魚島是日本的」,而回應馬英九聲明時,竟要馬英九好好去讀一讀歷史。  其實,最近十多年來,每逢圍繞釣魚島有論爭時,李登輝總會「及時」出來為日幫腔。
  • 媚日不改!綠營參選議員廣告驚現日文還辯稱「創意」
    海外網1月4日電 日前,綠營參選廣告版驚現日文,引來臺網友炮轟。據臺媒報導,臺北有民眾經過西門釘被一個競選議員的巨型廣告板吸引,原因是廣告板上除以中文寫上「題目:我的願望」的競選口號外,下方竟附上日文。
  • 李登輝擬6月底竄訪日本 紀念「為日本戰死的臺灣人」
    海外網5月27日電臺當局前領導人李登輝辦公室今天(27日)表示,李登輝受邀於6月24日前往日本衝繩,出席因二次世界大戰末期衝繩之戰而戰死的所謂「臺灣人戰亡者慰靈碑」的揭幕式,並將發表演說,詳細行程正在規劃中。這將是李登輝時隔2年再度竄訪日本,也是其下臺後的第9次「訪日」。
  • 學者:李登輝「賣臺」賺「小費」 蔡英文繼承衣缽?
    李登輝雖然曾任臺灣地區領導人,但一直視日本為祖國和母國。【環球網綜合報導】據香港中評社8月5日報導,近日,李登輝在「東京康奈爾之旅」中喊出「釣魚島是日本的」等赤裸裸的「賣臺」言論,以討取日本「主子」的歡心,而一向以「愛臺」自詡的民進黨和蔡英文卻態度曖昧,並未進行正面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