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化已重塑美國:氣溫上升、極端天氣暴增、動物遷移

2020-12-11 前瞻網

氣候變化已重塑美國:氣溫上升、極端天氣暴增、動物遷移

 Emma Chou • 2018-11-27 16:22:58 來源:前瞻網 E1737G0

都在用的報告小程序

寫文章、做研究、查資料【必備】

圖片來源:NASA

備受期待的第二卷國家氣候評估(NCA)對氣候變化未得到控制的國家的未來提出了嚴峻警告:供水量減少,農業減產,傳染病爆發,破壞性的海平面上升,某些自然災害和數十億增加美元在經濟損失中,僅列舉一些後果。

但同樣引人注目的是聯邦報告對美國已經發生的氣候影響的描述。

來自全美各地的觀察清楚地表明,氣候變化不僅僅是未來的問題,它已經深刻地重塑了這個國家。在包括總統川普在內的聯邦政府的許多重要官員表示懷疑氣候變化是否發生的時候,這是一個有意義的發現。

上周五發布的報告提供了明確的證據,表明要否認氣候變化,不僅需要否認科學家對未來的預測,還需要否認幾十年來對美國已經發生的變化的真實觀察。

報告發現,氣候變化已經塑造了今天的美國,以下是其中幾個重要的方面:

氣溫上升

溫度記錄通常表明,自19世紀末以來,整個地球已經升溫了大約1攝氏度,或大約1.8華氏度。在整個美國,溫度的平均增長情況類似,儘管因地區而異。一般來說,西部各州的氣候變暖更為嚴重,僅阿拉斯加一州的氣溫就比平均水平高出一倍。

不出所料,與高溫有關的事件越來越嚴重。在全國範圍內,熱浪季節 - 即觀察到熱浪發生的一年中的大部分 - 正在擴大。在許多美國城市,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這個季節延長了大約40天,或者超過整整一個月。而這並不是唯一一個正在發生變化的季節:在大多數州,春季來得更早,秋季結束得更晚。

溫度上升的下遊後果也很明顯。在長期遭受災難的阿拉斯加海岸附近,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海冰每十年下降超過10%。在西部山區,積雪在過去的60年中急劇下降。

災難和極端天氣事件

風暴、火災、洪水和其他極端事件已經開始發生變化。例如,暴雨正變得越來越普遍;該報告發現,與一個世紀前相比,這些事件影響了美國土地總面積的更大比例。

本季在加利福尼亞州的營火造成了難以想像的破壞,並引發了許多關於氣候變化對野火影響的討論,這也是有充分理由的。在西部各州和阿拉斯加州,過去幾十年來大型森林火災確實增加了。與20世紀80年代相比,它們現在正在燃燒數百萬英畝的土地。通常很難解析氣候的影響與人類土地使用和管理對野火的影響,但科學家們普遍認為,更熱和更乾燥的氣候條件是原因的一部分。

由於強降水事件的增加和海平面上升的持續增加,洪水也在增加。在東海岸,科學家觀察到海平面上升速度甚至超過全球平均水平,報告指出,許多城市已經被迫安裝水泵和其他形式的適應基礎設施。在東南部 - 該國最脆弱的地區之一 - 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一些城市的漲潮沿海洪水事件增加了十倍。

野生動物和生態系統

為應對這些氣候影響,植物和動物群落也已在一些地區轉移。在東北部的海岸線以及阿拉斯加海岸附近,科學家們觀察到魚類和其他海洋動物已經遷移到較涼爽的海洋部分,無論是向北遷移還是向更深的水域移動。至少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這種情況一直在發生。

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佛羅裡達州和夏威夷以及加勒比海沿岸的珊瑚礁近年來經歷了嚴重的漂白事件,因為受到溫暖水域的刺激,部分受厄爾尼諾現象強烈影響,部分受氣候變化影響。在北極地區,海冰的減少已經在改變為生態系統提供食物的年度藻類大量繁殖的時間,並將其推向更遠的北方。

在陸地上,氣溫升高導致寄生山松甲蟲在以前太冷而無法生存的地方爆發。在過去八年中,它們在2500萬英畝的西部各州殺死成片樹木,並且據認為僅僅在加利福尼亞就造成了大約1.29億棵受乾旱影響的樹木死亡。

在過去的60年裡,北美的鳥類向北移動了它們的範圍。有些物種改變了它們每年遷徙的時間,可能是因為季節的變化。已觀察到許多其他類型的植物和動物在全美國範圍內改變其活動範圍或改變其遷徙、繁殖季節或其他重大年度事件的時間。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相關焦點

  • 氣候變化影響下,候鳥遷移已是「步步驚心」?
    無論如何,候鳥遷徙都與天氣氣候,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2020年9月,在美國及墨西哥多地出現大批鳥類死亡的情況,據估計可能有數十萬隻。通過對部分鳥類的屍體進行分析和檢測,美國新墨西哥州獵物和魚野生動物管理局發布了調查結果,指出所有送檢的個體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消瘦,控制飛行的大塊胸肌嚴重萎縮、胃及腸道內沒有食物、脂肪儲備已耗盡……這一系列症狀都表明,它們可能是被餓死的。那背後的原因究竟是什麼呢?
  • 美英兩國3月氣溫破紀錄 氣候變暖或加劇極端天氣發生
    據美國天氣網報導,由於3月氣溫偏高,地面吸收大量熱浪,造成空氣上升劇烈,與北方南下的冷空氣相遇,易出現風暴、龍捲風等極端天氣。2月末至3月初,美國中西部地區遭遇兩撥龍捲風的襲擊就在不久前的3月28日,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發布了題為《通過極端事件和災害風險管理促進適應氣候變化》的特別報告。這份報告長達594頁。報告中預測全球變暖致未來熱浪和洪水發生的頻次會越來越高,一些地區會經歷更多地乾旱;熱帶氣旋數量也會增加。各個國家都應做好準備,應對造成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的空前天氣災害。
  • 極端天氣將造就美國「氣候難民」?
    (上接B01版)  專家  氣候變化將重塑美國  美國政客們承諾進行災後重建,承諾會讓受災的城市比原來更好。但近些年來,由於高溫記錄頻頻被打破,海平面持續上升,風暴來得更強烈,這些承諾越來越不靠譜了。
  • 五年間全球氣溫持續上升極端天氣氣候事件頻發
    中國氣象報記者郝靜報導 9月22日,世界氣象組織發布2011-2015年氣候狀況評估摘要,指出2011-2015年間,隨著溫室氣體排放的增加,全球平均氣溫一直持續上升,不斷刷新紀錄,極端天氣氣候事件頻發。
  • 氣候變化致極端天氣 今年北半球春季會更早
    解讀過去這個冬天北半球多個地區出現極端天氣,氣象專家認為,與氣候變化不無關聯。專家進一步預測,今年北半球春季會比往年更早到來,一些地區可能出現春季洪水等自然災害。因暖而寒「關注全球問題科學家聯盟」1日舉行電視電話會商,總結北半球這個冬天出現的一系列「瘋狂天氣」。
  • 2019年極端天氣已席捲全球!
    而在青藏高原,過去幾十年的春季積雪量和大雪天氣次數都有增加。高原的遊牧生活將會越來越難,高原野生動物面臨的挑戰也會越來越多。02極端天氣席捲全球各國不止是玉樹地區的雪災,2019年剛開始,極端天氣已席捲全球多國,甚至打破多項歷史紀錄。玉樹雪災、罕見寒潮、極端高溫,2019年極端天氣已席捲全球!
  • 氣候變化,澳大利亞極端火災的「推手」
    3月5日,世界天氣歸因組織 (WWA)發布最新研究指出,氣候變化助長了澳大利亞山火爆發的天氣條件,要對這次山火負一定責任。  來自澳大利亞、歐洲和美國研究人員共同參與了研究。他們發現,人為因素導致的氣候變化使澳大利亞遭受極端火災的可能性至少增加了30%。研究同時指出,如果全球平均溫度升高2℃,出現類似此次山火爆發時天氣條件的機率將增加四倍。
  • 全球氣候變壞 極端天氣頻發
    在受厄爾尼諾現象影響的年份中,對美國進行肆無忌憚襲擊的颶風平均每年造成的損失為8億美元,而與厄爾尼諾現象相反的拉尼娜現象造成的損失則多出一倍,高達16億美元。 統計數據表明,2009年6月1日至8月2日,全國有355個氣象站點達到了極端高溫事件標準,67個站點日降水量達到了極端強降水事件標準。
  • 氣候變暖導致極端天氣頻現,弱國承受最重災難
    就在這周,澳大利亞大火的消息在網絡上發酵:持續4個月的山火仍在繼續,截至5日山火過火面積已超5.25萬平方公裡,死亡人數上升至24人,有近5億動物喪生。救援直升機在艙外只見一片「血色」,全境濃煙甚至已經穿越塔斯曼海影響到了紐西蘭。除開小部分的人為縱火因素,更多討論指向了潛在的背後元兇:全球碳排放導致的氣候變化。
  • 美國上半年極端天氣頻發,專家稱跟氣候變化不大
    對美國而言,2011年上半年可謂多災多難,各種極端天氣接踵而來。幾個月來,龍捲風破壞了東南部很多城鎮、機場,造成幾百人死亡;密西西比河洪水暴漲,西南部大面積乾旱;東部前幾日遭遇高溫天氣,多地逼近或超過歷史同期紀錄;亞利桑那的森林大火已蔓延到新墨西哥。而從今年6月開始,美國又進入了颶風季。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氣候預測中心的首席颶風預報員格裡?
  • 美國2020年8月的極端天氣頻發,是氣候變化還是美國的厄運?
    2020年8月是美國大片毀滅性的月份:8月27日,強大的颶風蘿拉(Laura)襲擊美國墨西哥灣沿岸,加利福尼亞大火繼續燃燒。同時,在8月10日突然發生颶風「 derecho」後,美國仍在評估颶風對中西部地區農作物的普遍破壞。這些極端天氣事件中的每一個都是一組特定的大氣條件(對於蘿拉而言,是海洋條件)的結果。
  • 2019全球天氣已「爆表」 多國極端天氣打破紀錄
    2019剛開年 全球天氣已「爆表」 多國極端天氣打破歷史紀錄2019年僅僅開始一個月,極端天氣已席捲全球多國,甚至打破多項歷史紀錄。美國中西部經歷罕見風寒,澳大利亞遭受極端高溫,氣候變化再次引發廣泛擔憂。北半球,美國中西部寒氣逼人。
  • 2019 全球天氣已 「爆表」,多國極端天氣打破紀錄
    IT之家2月2日消息 據科技日報報導,美國芝加哥上月底最低溫度降至零下32攝氏度,密西根湖宛若災難片《後天》中場景。據了解,2019年以來,全球多地均出現極端天氣,甚至打破歷史紀錄。
  • 《柳葉刀》報告:疫情與極端天氣事件並存,氣候變化影響令人擔憂
    2015年,《巴黎協定》確定長期發展目標:全球平均氣溫上升幅度相對於工業化前水平不超過2℃ [2]。195個成員國共同參與,應對著全球氣候變化。同年,《柳葉刀》也以國際合作形式啟動健康與氣候變化倒計時行動(Lancet Countdown),以跟蹤不斷變化的氣候對健康的影響。
  • 美國研究報告:北極地區氣溫上升較其他地區快一倍
    美國研究報告:北極地區氣溫上升較其他地區快一倍 航拍北極地區格陵蘭島東北海岸線起伏的山巒。資料圖據外媒報導,美國國家海洋及大氣總署(NOAA)12月13日發布年度報告,警告北極地區氣溫上升較其他地方快一倍的現象,已成為新的常態。氣候暖化將加快海平面上升的速度,並會加劇極端天氣出現的頻率。年度報告指出,北極在21世紀經歷史無前例的變化,海上浮冰的消失及海平面溫度的下降速度均是過去1500年前所未見的。
  • 極端天氣時代_極端天氣時代是什麼意思-天氣網氣候百科
    極端天氣 人們一直在關注和討論極端天氣。在2009年的冬季,歐洲、亞洲和北美洲被極端寒冷大範圍籠罩著,美國多個地方不斷出現最低氣溫紀錄;歐洲的暴雪中斷了空中和陸路交通。中國當時也有多個地方高溫打破了歷史極端紀錄,因此中國有了史上最熱的夏季。 2011年年初,世界氣象組織全球天氣研究計劃負責人卡西姆·阿斯拉爾接受記者採訪,在歸納極端氣候時說,不可能預測到2011年會有什麼極端氣候出現。
  • 極端氣候變化是人為引起的嗎?
    2021年7月,我們聽到了很多極端天氣發災的壞消息:美國、加拿大出現歷史上罕見的極端高溫和乾旱、俄羅斯的強降雨和高溫達到了歷史最高峰值。   極端天氣和由此產生的災害,展示了人和自然關係中殘酷的「另一面」。   所以,關於人與自然的關係,大家應有更客觀理性些的認識。
  • 今年韓國天氣極端異常,專家警告,朝鮮半島還將遭遇更為惡劣氣候
    中韓通訊社 韓國金禪子 今年韓國天氣氣候極端異常。全國範圍內長達54天的梅雨季和接連而來的5個颱風,直接影響到人們的餐桌,白菜蘋果等日常果蔬價格暴漲。但這僅僅是開始,專家們警告,韓半島還將很快遭遇更為惡劣的極端氣候。
  • 2019剛開年全球天氣已「爆表」 多國極端天氣打破歷史紀錄
    來源:科技日報2019年僅僅開始一個月,極端天氣已席捲全球多國,甚至打破多項歷史紀錄。美國中西部經歷罕見風寒,澳大利亞遭受極端高溫,氣候變化再次引發廣泛擔憂。北半球,美國中西部寒氣逼人。1月30日,美國芝加哥早上的氣溫降到-23℃,打破了1966年創紀錄的-15℃。美國國家氣象局數據顯示,芝加哥風寒指數達到-52,即考慮風速影響,芝加哥最低溫度相當於無風狀態下的-52℃。明尼蘇達州則創造全美寒冷新「巔峰」,氣溫低至-38℃,風速35英裡/小時,風寒指數-70,突破美國最低紀錄。芝加哥已經關閉主要景點和學校,伊利諾伊、威斯康星和密西根州已經進入緊急狀態。
  • 氣候難民_氣候難民是什麼意思-天氣網氣候百科
    未來的地球 淪為「氣候難民」,往往只是一瞬間的變化。全球變暖引發人類生活的轉變,有時是潛移默化的。這些轉變,是逐漸將人們從熟悉的環境中逼走、背井離鄉的根源。 英國《衛報》的環境記者大衛·亞當根據目前對氣候變化的科學研究,指出如果人類不對目前的情況作出改進,任由全球氣溫上升,英國在未來的80年裡會有怎樣的變化。他的分析有趣而令人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