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出家的僧人還是在家的居士,口中常念佛號「南無阿彌陀佛」。那麼,「南無阿彌陀佛」是什麼意思?為什麼人們以之為佛號?這些問題恐怕是一些佛教的信眾也沒有搞清楚。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南無阿彌陀佛」的真實含義是什麼?
首先,我們來看「南無阿彌陀佛」是什麼意思。要搞清楚這句佛號的意思,理解「南無」二字是關鍵。因為阿彌陀佛大家很容易想到,是一尊佛的名號。類似於道教的「三清」,佛教也有「三尊」之說,阿彌陀佛就是佛教的三尊之一,而另外兩位尊佛是釋迦摩尼佛、藥師佛。能與這二人平起平坐,可見阿彌陀佛在佛教中的地位是非常高的。
首先我們來看「阿彌陀佛」的含義,因為佛教是古印度傳入中國的,所以「阿彌陀佛」是梵語的音譯,我們不能用漢語來理解。在梵語中,「阿」表示「沒有」的意思。「彌陀」是「限量」的意思。最後「佛」就是我們理解的覺悟的人,智慧的人、聰明的人這樣的意思。那麼阿彌陀佛合起來就是無限量智慧的人,所以,阿彌陀佛又被稱為無量佛,無量就是無限量,廣大無邊的意思。這裡的無限量,包括壽命、光、智慧和覺悟,所以阿彌陀佛又稱為無量壽佛,無量廣佛,無量覺佛,無量智佛。
那麼「南無」是什麼意思呢?這也是很多人不解的地方,這裡的南不能按照我們一般的理解,它不是表示方位的「南方」的意思,無也不是「沒有」。南無是是梵語的音譯,實際上是「拿摩」,意思是歸命,把自己的身家性命都歸於佛,表達了對佛的忠心,也就是皈依佛的教導。
最後,將「南無」和「阿彌陀佛」聯繫在一起講就是是「歸命於阿彌陀佛」。在佛教中,廣義上表示為:皈命世間一切有覺悟的人,即佛。相傳,阿彌陀佛臨近命終,被接引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時,已經有十三個名號。其中十二個與「光」有關,一個與「壽」有關,所以阿彌陀佛也被稱為「無量光佛」、「無量壽佛」。
那麼多佛,為什麼只念「南無阿彌陀佛」而不是其它佛呢?
我們知道佛有很多,單拿三尊來說,就有佛祖釋迦摩尼佛,還有藥師佛兩尊佛,那麼,為什麼不念「南無釋迦摩尼佛」呢?這得從阿彌陀佛生前所發的四十八個大願說起。
阿彌陀佛出家前,與佛陀釋迦摩尼一樣,也是一位尊貴的王子。為了普度眾生,讓眾生遠離生老病死之苦,他投身於清苦的佛教事業。在《阿彌陀經》中有記載,在他還是比丘的時候,為了表示自己獻身佛教的決心,發了十四八個大願。
這四十八個大願包括:只要清淨無妄想的連念十遍他的佛號,就能往生去極樂世界。只要長期堅持念他的名號,且心中不亂,不染雜念,就能得到無量無邊的功德,消除人生中的一切罪障……。在他發願之後,奇蹟發生了,大千世界為之震動,虛空中天神散花,天樂飄揚。自此之後,佛教信眾都相信他的大願一定能夠實現,於是就口中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方面是為了得到無量功德、滅無邊罪業,另一方面也為了往生極樂世界。而阿彌陀佛後來也被尊為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
「南無阿彌陀佛」成了一切佛的總代表
隨著佛教傳入中國後,「南無阿彌陀佛」成了常用的佛號,後來逐步演變為一切佛的統稱或者代表。中國佛教史上著名的高僧智者大師曾在他所著作的《十疑論》中說:「念阿彌陀佛,即念一切佛;生一淨土,即生一切淨土。」
智者大師的意思就是說,念「阿彌陀佛」,就等同於將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佛教三藏十二部都念到了。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就生了一切淨土。所以,信眾念「南無阿彌陀佛」並沒有厚此薄彼的意思,念著一句佛號的同時,心中已經頂禮過了所有佛。並且,由於阿彌陀佛所發下的大願,心中相信多念「南無阿彌陀佛」,心中常有佛,就能為自己帶來福祉。
小結:
以上就是,為什麼佛教信眾常念「南無阿彌陀佛」的原因,我們要還原其在梵語中的本來意義,並且要了解佛經中的故事。當然,對於佛子來說,並不是口念就一定能得福,更重要的是要心中有佛,口念只是一種方式,用口念來提醒自己的內心,或者這才是阿彌陀佛的本意。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