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緣,結緣,點點「關注」吧!此文「一千一百餘字」閱讀預計需要5分鐘!
在影視劇和文學作品中,每當有佛家弟子出場,「阿彌陀佛」永遠是最經典的出場白之一。實際上,在現實當中,我們也經常見到出家人念這聲佛號。那麼,「南無阿彌陀佛」究竟是什麼意思,為何眾多佛子行住坐臥不離口呢?
簡單來講,阿彌陀佛與釋迦牟尼佛一樣,他是一位「有無量功德覺悟者」的名號。「阿彌陀佛」為梵文音譯,「阿」意為「無」,「彌陀」意為「量」,「佛」意為「覺」。也就是說,阿彌陀佛的含義即無量覺,自覺,覺他,覺行圓滿。
南無,發音作「nā mó」,意為歸命、皈依,引申作恭敬、頂禮的意思。南無阿彌陀佛,在佛門中稱作「六字洪名」,稱念這六個字,就是念佛法門。
所謂「一歷耳根,永為道種」,念佛被祖師讚嘆作最為簡單、方便、穩當的修行法門,不管男女老幼,甚至鸚鵡學舌,也可以念。但是,十方三世有無量諸佛,為何提倡專念阿彌陀佛呢?
據《無量壽經》講述,昔日阿彌陀佛未成道時,為一國之主,當時有佛住世,佛號世自在王如來。這位國王被佛的莊嚴相好攝受,發心出家,求證菩提,得號法藏比丘。
法藏比丘悲憫眾生,弘發四十八大願,誓願成就無上稀有佛土,令苦海眾生皆願往生。此後無量劫的時間,法藏比丘難行能行,難忍能忍,廣修六度萬行,匯集成彌陀功德海。終於,在距今十劫之前,圓滿佛果,得報佛土,號阿彌陀佛。
《無量壽經》雲,阿彌陀佛乃「光中極尊,佛中之王」,念阿彌陀佛就是念十方三世一切諸佛。若人但念阿彌陀佛,十方諸佛、無量菩薩的一切行為,盡數含攝其中。為什麼這樣講呢?
「阿彌陀佛」意為「無量覺」,將其展開,就是《無量壽經》中的四十八大願。整部《無量壽經》,又是在為四十八願作註解。但是,《無量壽經》仍然不究竟,它只是略說彌陀大願,而八十《華嚴經》,就是在詳說《無量壽經》。所謂不學華嚴,不知佛家富貴,佛陀一代時教,都是圍繞這部《大方廣佛華嚴經》展開。
從這個意義來講,佛陀說法四十九年,大小三百餘會,一聲「阿彌陀佛」便是其總綱。譬如,持念佛號,口誦佛號而不講惡言,心憶佛號而不作惡想,身行佛號而不造惡業,便是持戒;一聲佛號念到風雨不透,無量三昧不求自得,便是修定;身口意三業清淨,福德智慧自然增長,便是開慧。難怪淨宗的印光祖師讚嘆,「一句彌陀三根普被,統攝三藏十二部經咒之王。」
明白了「南無阿彌陀佛」的字面含義,知曉了它背後的甚深意涵,也就懂得為何這聲佛號會被眾佛子六時繫念。《法華經》雲,「一稱南無佛,皆共成佛道」,敬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
嘈雜紛擾的塵世間,人生需要一雙看透假象的慧眼。
蓮荷居士每天帶你一起學佛悟道,破解人生迷局。
圖片來自於網絡,配合說明文意,侵聯刪。作品均為作者原創,隨喜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