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在生活中大都喜歡與積極樂觀的人相處,因為人的情緒是容易相互感染的。與一個負面情緒較多的人接觸時間長了,自己也容易變得憂傷敏感;而經常與積極樂觀的人相處,自己也更容易變得豁達開朗。那我們如何遠離負面情緒,讓自己變成一個積極樂觀的人呢?我覺得應該做到以下三點。
一、不要經常抱怨
負面情緒較多的人最明顯的特徵就是經常抱怨。對生活工作中面對的各種問題和困難,只能通過語言來宣洩自己的不滿和無奈。抱怨或許讓自己的心情好一點,但對於事情本身沒有任何的幫助。所以與其花費大量的時間在抱怨上,不如以積極的心態想辦法去解決問題,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克服困難。相信那些能夠以積極心態應對問題和困難的人一定比那些只知道抱怨的人收穫更多,進步更大。
二、不要總是糾結。
雖然現在有人崇尚三思而後行,但是很多事情過度的糾結不僅對工作的完成沒有任何幫助,更會為別人帶來很大的困擾。筆者的一個朋友就是很糾結的人,買一個東西常常要反覆幾次,退了換,換了退,搞得所有人都不勝其煩。有句話說得好,當斷不斷必受其亂。人在很多時候應該有自己的決斷力。反覆的糾結,對事情的本身沒有任何好處,只能白白浪費別人的時間和精力。譬如筆者的那個朋友買一件衣服,總會糾結於這個顏色好,還是那個顏色好?其實每一種顏色之所以存在都有它存在的理由,都可以搭配不同的衣服,又有哪一種顏色是比其它顏色都好的呢?只是看你如何搭配罷了。
三、不要老是後悔
一個人總是對做過的事情感到後悔。這也是很嚴重的負面情緒。人在後悔的同時,往往伴隨著抱怨和糾結。一個人後悔,表示這個人在做決定的時候沒有思考清楚,對已有的結果並不滿意。其實人生是沒有後悔藥可吃的,做過的事情即使再後悔也已經是過去的事情。我們唯一能做的事是總結經驗,爭取下次做得更好。與其陷入在過去的事情當中後悔,不如積極面對結果。從中吸取經驗,找出做的好的地方繼續發揚,找出做的不好的地方改正錯誤,下一次不要再犯。如果能做到這一點,那麼就已經從事情本身有所收穫,也算是錯得有意義。人生的路程很漫長,一次錯誤換來永不再犯豈不是很值得,又何必花費時間去後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