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人在大陸:臺灣人根本沒有什麼好優越的

2020-12-13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12月17日電 臺灣《旺報》17日刊載文章《第一份工作在大陸 不全然是好事》,文章作者是一名曾在大陸航空公司工作的臺籍空乘人員,她回憶了曾與她共事的另一位臺籍空乘捏造學歷、專注人際而非做事等行為,寫道「從她身上我看到了一些現象,其實,臺灣人根本沒有什麼好優越的,如果沒有經過良好的教育跟環境,其實臺灣人跟大陸人根本沒有任何差異。」

  文章摘編如下:

  以前,我看到第一份工作就在大陸的人,都會覺得蠻羨慕,覺得一開始工作就有這麼大的舞臺,這是我剛畢業時沒有的機會。

  但經過在上海的這一年,我的想法改變了,有的時候我覺得還是先在臺灣一段時間,再過來大陸會比較好。

  學歷亮眼卻非事實

  我的上一份工作是在一個純陸企當乘務主管。剛來大陸的時候,我對陸籍的乘務員沒有信心,覺得很多都是靠關係的女孩,一直很想要招聘臺灣人進來,後來尋尋覓覓一段時間,讓我找到一個曾經在大陸航空公司飛過的組員。

  面試的過程很愉快,她也很有想法,又曾經在大陸的區域航空工作過快6年,我一直很期待她的加入。

  面試結束之後,我跟公司其它的領導都很滿意,決定要錄用她,接下來就開始了身家調查跟繳交學經歷證明的過程。因為公司規定,要進集團當乘務員至少要是大專學歷,我想這對她沒什麼問題,因為他的履歷寫著在舊金山念大學,又在大陸念了民航學校,學歷很傲人。

  結果請她繳交學歷複印件的時候,她才支支吾吾說,她兩個學位都沒有拿到,是高中畢業生。

  當時我真的崩潰了,因為人是我引薦的,她居然在履歷表上載明不實內容,一般人通常如果大學沒畢業不會寫在履歷表上,如果寫了也會標明在學或是肄業。

  此時,她建議她有關係,可以讓一個權威人士幫她寫推薦信,後來這一封推薦函的確幫她過了這一關。

  然後,人來報到了,更多的問題就出現了,除了學歷之外,工作經歷也多報了6個月。接著,我帶她上線飛,才發現號稱過往是客艙經理的她,居然連最基本的座椅調整都不會,一問之下才知道,她過往因為打著臺灣人在大陸當空姐名號,很快就高升了,所以很多基本工作都沒做過,就開始當起了管理階層。

  帶她的3天,我發現她的基本知識比跟她一樣資歷的大陸空乘還不如。

  以前在臺灣的某航空,剛上來的新人,遇到問題,會找資深的組員問,大多數臺灣小孩會問:「那個……我不知道,你可以跟我說怎麼做嗎?」

  而大陸的空乘比較常說:「姐,那個……我不知道,你去幫我做。」而她,也是跟一般大陸的空乘一樣,一發生問題就要我去解決。

  飛過那一趟之後我深刻體會到,因為不一樣的環境會造成不一樣的思考模式,而培訓則會加強對問題的處理能力。

  專注人際而非做事

  從她身上我看到了一些現象,其實,臺灣人根本沒有什麼好優越的,如果沒有經過良好的教育跟環境,其實臺灣人跟大陸人根本沒有任何差異。

  其次是,第一份工作很重要,因為在學校接受的教育都差不多,但工作環境卻以最現實方式去型塑一個人。

  她因為一開始就在大陸工作,所以她的一些價值觀跟想法都跟我完全不一樣,像是遇到問題就要找關係;像是在履歷表上灌水跟造假她也覺得沒有問題。因為在一個積非成是的環境,她的確不是最過分的,但因為她沒有接觸過正規的人事錄用經驗,不了解必須要對自己的信息負責,所以她就像是一般的大陸人一樣,覺得灌水的履歷表是可以被接受的。

  而她後來的工作環境,把她變成一個做人大過做事的組員,她對基本工作其實並不上心,但是對於人際關係還有與客人的相處,她非常的用心。

  用心不是不好,只是要用對地方,我一直都認為,一定要把自己的工作先做好,有餘力了再來想其它的事情,但她因為在大陸久了,比我更了解做人的道理,所以一開始就先專注於做人而不是做事。

  那次飛行,我跟她是如此的不同,所以到達目的地後,客人請全組組員去晚餐,當晚冠蓋雲集,她裝扮得花枝招展坐在兩個大老闆之間,而我默默的在最角落吃著飯。

  結束後,她開心地拿著客人跟機長送她的禮物張揚地回家了。我只默默地跟她說,希望她了解,我們做這一行的,你是個服務員就要把自己的角色做好。她說她明白,但我覺得她可能還是沒有聽懂。

  3個月後,我離開了那間陸企,我依舊是一個服務生,但我到一個更簡單更快樂的地方去當服務生了;而她卻被客人客訴,客人要求將她替換掉不再讓她上那一家飛機服務,理由是,對客艙設備不熟悉,擔心發生事情的時候她無法應變。

  教育環境至關重要

  我並不覺得有因果報應的開心,更多的是覺得可惜,她其實是一個很聰明的人,如果她一畢業之後,是在一個相對簡單或是有組織的環境,也許她就會建立起一套正規的職涯規劃跟正確的價值觀,但當她還懵懵懂懂的時候,她去了一個相對不成熟的公司,養成了另一種不是很踏實的觀念,所以才有今天這樣的情況。

  所以第一份工作在大陸,我覺得不見得全然是一種好事,如果第一份工作不得不在大陸,儘量挑選有組織有規範的公司,同時必須時時提醒自己,道德還是做人的底線,千萬不要眾人皆醉也一起醉。因為身為臺灣人,倘若真的要說我們還跟大陸人有什麼不同,其實最珍貴也最僅剩的是,我們是儒家傳統下的中國人。

  (原文作者:瑞塔羊/高雄市)

相關焦點

  • 臺灣人為何對大陸優越優越論究竟是什麼?
    原標題:臺灣人為何對大陸優越優越論究竟是什麼?   臺灣人何以對大陸有優越感?   臺灣聯合報舉辦臺灣人對大陸觀感的民調,結果,超過一般的臺灣人對大陸沒有好感,有學者說:「大陸若要獲得臺灣民眾的好感,還要多所努力」。
  • 梁文道:臺灣沒有大陸人說的那麼好,也沒有臺灣人說的那麼壞
    日本是這樣:國產貨一定是最好、最貴的,日本人愛用國貨,覺得日本出產的是最好的。現在臺灣也有這種趨勢了,臺灣人為自己的農產品驕傲,反而美國來的牛肉可能更不放心,覺得會有狂牛症或者有基因改造。對比大陸的食品安全問題,這一點讓人感慨萬千。當然,你也可以說目前臺灣農村是社會發展到一定程度,社會相對比較富裕了,農村不用養活那麼多人口,開始向另外一個方面發展了。
  • 梁文道:臺灣沒有大陸人說的那麼好
    開始研究農村政治和公民社會的建立,因為一般來講,公民社會就是城市,農村有自助、互助的傳統,這些學者會研究這類傳統有沒有問題,怎樣去改造它,讓它變得更好。​​最近十年,全世界由農村向城市的人口流動的趨勢沒有變,但是在很多老牌資本主義國家,這個趨勢減緩了,甚至倒流了。臺灣也出現了這樣的狀況。城市的生活壓力很大,年經人開始發現,很難像父輩一樣在職場上一直往上走,機會不是那麼多。
  • 大陸人在臺灣,臺灣人在大陸,冰火兩重天
    大陸人赴臺旅遊年年創新高,大陸媒體盛讚臺灣最美的風景是人。對於蜂擁而來的大陸遊客,臺灣民眾偶有抱怨,但也主要集中在大陸客高門大嗓、不守秩序這些小節上,總體上,大陸遊客展現出的強大的消費能力,讓臺灣民眾尤其是旅遊業者笑逐顏開。蔡英文執政後,兩岸人文交流開始降溫,直到今年,氣氛最冷。
  • 國民黨副主席大陸人對臺灣人惡感增加 不是好現象
    針對兩岸關係,他認為,最近大陸人對臺灣人的不友善與惡感增加得很明顯,這不是好現象。吳敦義訪美期間質疑中國國民黨主席洪秀柱的新政綱只提「九二共識」刪除「一中各表」引發紛爭,與吳出席同一場合的郝龍斌先行返臺,4日下午與前「總統府」副秘書長羅智強出面說明,強調洪秀柱、黨中央都已言明沒有刪除「一中各表」,因此他與吳敦義、黨中央及洪秀柱在兩岸關係的立場並沒有不同。
  • 廖信忠:臺灣人眼中的大陸| 鳳凰副刊
    但是現在畢竟他們在臺灣這同一條船上,命運共同體,沒辦法。所以要不你離開臺灣去別的地方努力奮鬥,要麼你留在臺灣繼續沉浸在現在臺灣人說的小情小調中。比如我跟你講我小時候,也跟外省的小朋友玩兒,這種感覺反而沒有那麼明顯。倒是父母會說咱們家外省人什麼的。因為臺灣80年代就是本省人被外省人壓迫,國民黨是外來政權,為了要打倒國民黨本省的要出頭這種。
  • 大陸人眼中的臺灣為何那麼好
    核心提示:最近大陸有些知識分子,有些文人作家去臺灣,比如說像韓寒,回來之後一片讚美。過後又被人說,怎麼就把臺灣說的麼好,而且在韓寒的筆下那個臺灣好到一個程度是連臺灣朋友都覺得不可思議,臺灣真的有那麼好嗎?
  • 「臺灣人眼中的大陸」系列圖片引熱議 網友笑談「大陸人眼中的臺灣」
    《臺灣人眼中「貧窮」的大陸》系列圖片出爐後,引發觀察者網讀者諸多討論。在中國經濟不斷發展的今天,部分臺灣人的思維似乎停滯了,他們仍然用一種刻板的眼光來看待大陸。一些大陸網友指出,這種刻板印象不僅令人「啼笑皆非」,同時也反映了臺灣的現狀:經過臺媒一系列高度意識形態化的宣傳和報導,一些臺灣民眾已經無法觸摸到這個時代的脈搏。
  • 臺灣人受得了大陸的創業節奏嗎?(我在大陸看臺灣)
    &nbsp&nbsp&nbsp&nbsp臺灣資深媒體人到尾傾情獻聲——《我在大陸看臺灣》&nbsp&nbsp&nbsp&nbsp最近和一個朋友聊起一個話題:大陸的創業生活是不是步調太快了?
  • 趙立堅:臺灣在斐濟根本沒有什麼所謂「外交官」
    據報導,兩名駐斐濟的中國外交官出現在臺灣方面主辦的一個招待會上,一個中國(大陸)外交官和一名臺灣「外交官」出現肢體衝突。據臺方報導,臺灣「外交官」是被中方毆打。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在10月19日的例行記者會上表示,首先臺灣在斐濟根本沒有什麼所謂「外交官」,斐濟政府長期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正確立場。
  • 臺灣人吵架真的都「啊不就好棒棒」?(我在大陸看臺灣)
    我的理解是這樣:臺灣人其實不喜歡和人正面衝突,他們表達不滿的方式,就是各種試探,例如問對方「幹嘛?生氣哦」?其實生氣的是自己。或者他們用一種嘲諷的態度說,「拜託,我才沒有生氣」,但看他們的語氣和表情,很明顯在生氣。更強烈一點的,還會「以退為進」,以自貶的姿態來證明自己有理。例如「對啦,就是我錯好不好」?或者「我該死好不好」?
  • 臺海觀瀾|臺灣人在大陸,大陸人在臺灣,冷熱兩重天
    大陸人赴臺旅遊年年創新高,大陸媒體盛讚臺灣最美的風景是人。對於蜂擁而來的大陸遊客,臺灣民眾偶有抱怨,但也主要集中在大陸客高門大嗓、不守秩序這些小節上,總體上,大陸遊客展現出的強大的消費能力,讓臺灣民眾尤其是旅遊業者笑逐顏開。蔡英文執政後,兩岸人文交流開始降溫,直到今年,氣氛最冷。
  • 臺海觀瀾 | 臺灣人在大陸,大陸人在臺灣,冷熱兩重天
    王義偉/文 臺灣人在大陸如魚得水,大陸人在臺灣處境尷尬。這是現階段兩岸關係的一個特殊現象。僅僅5年前還不是這個樣子。大陸人赴臺旅遊年年創新高,大陸媒體盛讚臺灣最美的風景是人。對於蜂擁而來的大陸遊客,臺灣民眾偶有抱怨,但也主要集中在大陸客高門大嗓、不守秩序這些小節上,總體上,大陸遊客展現出的強大的消費能力,讓臺灣民眾尤其是旅遊業者笑逐顏開。蔡英文執政後,兩岸人文交流開始降溫,直到今年,氣氛最冷。目前,大陸人在臺灣主要是兩部分人,陸配和陸生。陸配是指臺灣人的大陸配偶,其中以大陸新娘為主。
  • 臺灣原形畢露,曝光,這次沒有大陸人背鍋了
    臺灣原形畢露,曝光,這次沒有大陸人背鍋了臺南黃金海岸線淪為「垃圾海岸」。
  • 大陸人臺灣旅遊買了個甜筒,臺灣大媽感嘆:大陸人真有錢!
    本文由華子愛旅遊啊獨家發布,歡迎大家翻閱往期文章~大陸人臺灣旅遊買了個甜筒,臺灣大媽感嘆:大陸人真有錢!臺灣還是有著非常豐富的旅遊景點的,也是被我國稱為「寶島」的臺灣,但是前幾年的茶葉蛋事件,相信大家還是銘記於心的,所以導致了臺灣的朋友對大陸人有的很多的誤解,一些臺灣人他們覺得中國大陸人窮到連茶葉蛋都吃不起。
  • 差異好大!不同年齡段大陸人對臺灣的看法……
    得益於網際網路的飛速發展,如今海峽兩岸的交流越來越多,大陸人對臺灣的了解也越來越多。隨著了解的逐漸加深不同年齡段的大陸人對臺灣的看法也有了很大的差異,小熊喵訪問了身邊不同年齡的大陸人,聽他們講述他們心中的臺灣。
  • 大陸人呀,你們永遠不會懂臺灣
    臺灣市井我會拍拍他的肩,孩子,你可以說臺灣好吃,但是別說便宜,尤其你是大陸人。聽著一個大陸人美滋滋地說「臺灣好便宜」,真是扎我的小心肝。當一個大陸人和臺灣人在聊臺灣新聞,通常會是如下畫面:大陸人:如果馬英九再出來選「總統」,臺灣會不會比較好?
  • 你看過臺灣人的身份證嗎?(我在大陸看臺灣)
    臺灣資深媒體人到尾傾情獻聲——《我在大陸看臺灣》  畢竟臺灣人在大陸的越來越多,所以你可能看過臺灣人的臺胞證,也就是「臺灣同胞來往大陸地區通行證」,但你應該沒看過臺灣人的身份證。因為在大陸,我們臺灣人根本沒有機會使用這個玩意兒。可是它在臺灣卻是非常重要的,重要度就像是大陸人的身份證一樣,做什麼事都需要它。  當然也不是每個臺灣人都有,像小孩如果不滿14歲,那麼也可以戶口簿或戶籍謄本代替。但14歲之後就一定要申請身份證了。
  • 「臺灣不能想賺大陸人的錢,又要罵大陸!」
    編輯:拾遺 自民進黨當局上臺以來,大陸和臺灣之間的關係一直比較微妙,對於臺灣的某些政客來說,其一方面指責大陸不夠好,想要以權謀「獨」;另一方面臺灣又依靠大陸發展經濟
  • 高雄官員:高雄人對大陸人根本沒有敵意(圖)
    高雄市裡長促進會理事長蔡松雄希望大陸各界與臺灣基層往來,才能真正了解臺灣民意。環球網消息,高雄市裡長促進會理事長蔡松雄接受香港中評社專訪時表示,臺灣南部民進黨「執政」縣市為了政治目的反大陸,不代表民間真的就反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