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觀瀾|臺灣人在大陸,大陸人在臺灣,冷熱兩重天

2020-12-06 經濟觀察報

王義偉/文 臺灣人在大陸如魚得水,大陸人在臺灣處境尷尬。這是現階段兩岸關係的一個特殊現象。

僅僅5年前還不是這個樣子。5年前再往前推8年,是馬英九執政時期(2008年至2016年)。那個時候的兩岸關係,不但經貿交流進展順利、兩岸籤署了20多項協議,兩岸人文交流也非常熱絡。大陸人赴臺旅遊年年創新高,大陸媒體盛讚臺灣最美的風景是人。對於蜂擁而來的大陸遊客,臺灣民眾偶有抱怨,但也主要集中在大陸客高門大嗓、不守秩序這些小節上,總體上,大陸遊客展現出的強大的消費能力,讓臺灣民眾尤其是旅遊業者笑逐顏開。

蔡英文執政後,兩岸人文交流開始降溫,直到今年,氣氛最冷。

目前,大陸人在臺灣主要是兩部分人,陸配和陸生。陸配是指臺灣人的大陸配偶,其中以大陸新娘為主。陸生是大陸赴臺學習的學生,都是年輕人。年初疫情爆發後,蔡英文當局在對待陸配和陸生方面的做法,讓這些大陸人寒心了。

首先是陸配不但赴臺無門,還造成骨肉分離。一家人,因為是兩岸家庭,戶口不在一個地方,有的在大陸,有的在臺灣,於是不得團圓。其次是陸生無法返臺上課,臺灣有關方面反覆阻撓,大陸這邊,國臺辦持續呼籲,對岸就是不理。這讓赴臺學習還未完成學業的陸生情何以堪。

更讓陸配和陸生難以忍受的,是臺灣民眾尤其是深綠支持者對大陸人的態度。這種態度幾乎可以用「敵視」來形容。

這種敵視帶來的後果之一,就是陸生在接受採訪時,都不願意曝光自己的名字。一位化名D的陸生在接受臺灣媒體採訪時表示:「面對那些質疑,我不在意。很多在網上批評陸生的人,可能一輩子都沒來過臺灣或沒去過大陸,但我來了,我相信我看到的、我了解到的,別人說什麼,都沒關係的,不要理會就好了,他們在網上敲碎鍵盤也不會真正傷害到什麼。」

網絡上是洶湧而來的對大陸的敵意,但在現實生活中,當兩岸的學生面對面時,敵意就少了。上述D同學就說:「我身邊的、我所有認識的臺灣同學,他們對陸生都沒有太大的歧視和偏見,不會在意你的身分,不會說因為你是陸生就不跟你來往。」這一點還是令人欣慰的。

既感受到了友好,也感受到了敵意,有的陸生撰寫的文章,題目就是「求學臺灣,半是蜜糖半是傷」。這算是真實寫照吧。

與大陸人在臺灣的遭遇和感受相比,臺灣人在大陸的境況則不一樣。

臺商是臺灣人在大陸最大的一個群體,這個群體基本上已經完全融入了大陸的社會和生活中,某種程度上可以稱得上「同呼吸、同命運」。

11月23日,大陸832個貧困縣全部摘帽,標誌著扶貧工作取得決定性勝利。這個成果中,也有臺企和臺商的貢獻。根據國臺辦的介紹,臺企和臺商以直接投資、技術引進、助力就業等形式參與了各地的扶貧攻堅工作。其中的典型是位於「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的甘肅省廣河縣。在這個縣的脫貧攻堅中,臺企和臺商在產業、就業、教育、醫療衛生等方面實施了160多個扶貧項目,投入和捐贈超過6000萬元人民幣。

與耕耘大陸幾十年的臺商相比,西進登陸闖天下的臺灣學生,是一個年輕的群體。這個群體數量雖然不大,但在最近幾年爆發出了強大的能量。就在昨天(12月2日),一位年輕的臺灣學生李偉國獲得了四川省勞動模範的稱號。這個李偉國,以合伙人和總經理的身份經營著一個指導學生創業的平臺華燦工場,在北京、珠海和成都設有創業基地,先後孵化企業700餘家,其中臺企62家。這樣的成績,讓人刮目相看。

筆者在之前的評論中曾經指出,在兩岸關係中,政治對經貿交流的影響是有限的,即使綠營執政、努力阻撓,兩岸經貿交流依然會按照市場規律強勢推進。

上述情況則說明,在臺灣,政治人物雖然無法影響經貿交流,但可以深度影響民意和民心。

他們尤其善於影響年輕人。

即便是這樣,大陸學生赴臺灣求學,依然有其積極意義。

他們是兩岸關係中一股彌足珍貴的、細細的暖流。

相關焦點

  • 臺海觀瀾 | 臺灣人在大陸,大陸人在臺灣,冷熱兩重天
    王義偉/文 臺灣人在大陸如魚得水,大陸人在臺灣處境尷尬。這是現階段兩岸關係的一個特殊現象。僅僅5年前還不是這個樣子。大陸人赴臺旅遊年年創新高,大陸媒體盛讚臺灣最美的風景是人。對於蜂擁而來的大陸遊客,臺灣民眾偶有抱怨,但也主要集中在大陸客高門大嗓、不守秩序這些小節上,總體上,大陸遊客展現出的強大的消費能力,讓臺灣民眾尤其是旅遊業者笑逐顏開。蔡英文執政後,兩岸人文交流開始降溫,直到今年,氣氛最冷。目前,大陸人在臺灣主要是兩部分人,陸配和陸生。陸配是指臺灣人的大陸配偶,其中以大陸新娘為主。
  • 大陸人在臺灣,臺灣人在大陸,冰火兩重天
    臺灣人在大陸如魚得水,大陸人在臺灣處境尷尬。這是現階段兩岸關係的一個特殊現象。僅僅5年前還不是這個樣子。5年前再往前推8年,是馬英九執政時期(2008年至2016年)。大陸人赴臺旅遊年年創新高,大陸媒體盛讚臺灣最美的風景是人。對於蜂擁而來的大陸遊客,臺灣民眾偶有抱怨,但也主要集中在大陸客高門大嗓、不守秩序這些小節上,總體上,大陸遊客展現出的強大的消費能力,讓臺灣民眾尤其是旅遊業者笑逐顏開。蔡英文執政後,兩岸人文交流開始降溫,直到今年,氣氛最冷。
  • 大陸頻繁臺海軍演,新加坡專家竟稱:臺灣人不會因此「贊成」統一
    @銳看臺灣報導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近日宣稱臺海不存在"海峽中線",解放軍也頻繁派戰鬥機巡視臺海,此舉受到外界關注。有新加坡專家唱起反調,指稱大陸反覆使用"越境"和"軍事飛越"的做法只會"事與願違",臺灣人不會因此"贊成"和大陸統一,也不會因此放棄"現有體制"。
  • 「大陸人說話,臺灣人要好好聽」
    在談到臺海問題時,他表示不認為中國大陸領導人「擔心」臺海局勢,北京已做好了準備,「他們所說過的話,臺灣人一定要好好地聽。」  在回答關於中國大陸領導人如何看待臺海問題時,李光耀說,他不認為他們「擔心」臺海局勢,「他們思考這個問題很多次,也很長久」。
  • 臺灣官方稱大陸漁船「挾持」臺海巡員 圍追大陸漁船
    據《環球時報》3月17日報導,臺灣海巡隊登船處理漁事糾紛時,遭大陸漁船以技術故障為由強行「挾持」,臺灣為此出動多艘艦艇圍追,15日將涉事的9名大陸船員逮捕。這一新聞傳出後,兩岸漁業糾紛再度引發關注。上海臺灣研究所常務副所長、《臺海研究》主編倪永傑16日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稱,此事或許可以成為兩岸籤署漁業協定的契機。
  • 臺海觀瀾|患難見絕情,這一次臺灣對大陸人的感情傷害著實不輕
    這個詞語不是筆者的發明,是臺灣媒體一篇評論的題目。的確如此,自從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爆發以來,民進黨當局、臺灣朝野、乃至於相當一部分臺灣民眾的表現,確實可以用冷漠、絕情來描述。這種冷漠和絕情,不但給臺灣人主要是臺商群體造成傷害,也給大陸人主要是大陸新娘和他們的家屬造成傷害。
  • 光纖模塊:大陸冰火兩重天、風景臺灣獨好
    也即,臺灣光模塊價格在上漲。而據小編調查發現,大陸這邊的模塊價格卻在下調,為何兩岸區別甚明顯?難道真的是風景臺灣獨好?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47989.htm  一石激起千層浪  焦點源於華為5月底標案未開。
  • 臺灣人發現,臺灣企業都「跑到」了大陸
    臺企紛紛前往大陸據悉,近幾年以來,大陸資本市場改革成效逐漸顯現,吸引了很多臺灣企業前往大陸市場發展。正是因為大陸資本市場的改革措施和制度,讓很多臺灣地區的企業發現了很好的發展機遇,才逐漸形成當前臺灣地區企業不斷向大陸資本市場靠攏的局面。
  • 沒了大陸也可以?臺灣人後悔了
    顯然沒有了「兩岸一家親」的宣傳,臺灣的農產品也沒有那麼好吃,這也難怪臺灣人後悔了。泰國椰子「三連跳」,臺灣水果成肥料反觀泰國在參加進博會上就贏得了自己的「貴人」。2018年,泰國椰青工廠偶然間邂逅了中國的電商人員,並以每顆椰青9.9元的價格出售給電商。而2019年的時候,中國消費者就吃掉了2000多萬顆泰國椰青。
  • 臺海巡隊強行登檢大陸船隻,並扣押6人
    臺海巡隊以「越界」為由強行登檢根據11月21日臺海網的相關報導稱,臺灣地區與大陸同屬於一個國家,本就是一家人,應該相親相愛,和睦相處。但蔡英文偏偏喜歡跟大陸對著幹,民進黨當局討好美國的事例數不勝數。臺灣地區與大陸本就是一家人。
  • 來大陸圓夢,還是與大陸開戰,越來越多臺灣人作出選擇
    近日,由於美臺接連挑戰大陸底線,解放軍頻頻飛越臺海中線以警告「臺獨」勢力,這讓多位軍事專家、評論家感到憂心,也讓開戰問題成為臺灣民眾,特別是中青年熱議的話題。在臺灣中年人中,普遍認為,臺灣應避免與大陸開戰,大陸實力強臺灣太多,開戰也不會加入。
  • 臺海隧道可連接中國大陸與臺灣 世紀夢想將實現
    臺海隧道可連接中國大陸與臺灣 世紀夢想將實現構建一條跨越臺灣海峽的通道,把祖國大陸和臺灣直接相連,是近年來兩岸專業人士持續關注和多次探討的課題。2005年初,交通部公布的中遠期(今後20年內)國家高速公路網建設規劃中已包括了從北京到臺北的高速公路一線,首度表明臺灣海峽通道建設已列入國家長遠交通規劃。專家認為,儘管由於種種原因和諸多條件的制約,臺海通道工程的具體實施尚待時日,但目前有必要開展一定的前期調研、籌劃和論證工作。那麼,「十三五」期間,這條臺海隧道能成形嗎?
  • 吳成典:建議大陸讓臺灣人「赴陸疫苗」
    文丨南國一品 審丨安瀾席捲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仍然在世界各地肆虐,臺灣地區的疫情形勢也相當嚴峻。然而民進黨當局不顧臺灣2300多萬民眾的健康福祉,仍將「臺獨」作為當前首要任務。因此,不但大肆進行破壞臺海地區和平穩定的行為,更嚴令所有當局體制人員禁止出席一年一度的海峽論壇。
  • 臺海觀瀾|三大原因,臺灣對大陸出口佔比升至44.9%
    經濟觀察網 王義偉/文這大概是臺灣島內某些人最不願意看到、卻不得不面對的數字:剛剛過去的5月份,臺灣對大陸(包括香港)出口121.2億美元,同比增長10.3%,為歷年同月新高,佔總出口比重高達44.9%。
  • 臺灣人在大陸工作也有錯?綠媒惡意宣傳大陸,黃智賢:不做替死鬼
    編輯:葉風校對:陳城臺灣是美國牽制中國大陸的一張底牌,在疫情嚴峻的當下,美國意圖小範圍的操控臺海軍事衝突,轉嫁國內的疫情壓力張經義是臺灣人,他說自己來臺灣根本沒有錯,民進黨當局完全是一副奴才的做法。臺灣有政策規定,臺灣人不能在中國大陸從事跟政治,黨派有關的工作,像公務員之類的,這個政策在馬英九時期並沒有廢除,因此現在看起來這完全是不合理的。
  • 這次,大陸還沒笑,臺灣人就忍不住了
    導讀:臺灣地區的很多所謂「軍事專家」,其實很大部分不過是井底之蛙罷了,對大陸並沒有徹徹底底的認識。臺灣地區所謂的「軍事專家」,早前就曾出現過諸多鬧劇,例如:大陸吃不起榨菜的「榨菜哥」,大陸民眾窮的只能吃田鼠的「田鼠哥」。而如今,又因為解放軍公布的「96A坦克巷戰畫面」,出現了「土房哥」。
  • 王洪光:2020年前定會爆發臺海戰爭 大陸很可能一舉統一臺灣
    (新華社發 楊勇 攝)(環球時報12月19日報導)茫茫雲海之上,一架轟-6K戰機掛彈飛行,遠方兩座山峰清晰可見……剛過去的周末,大陸網絡上流傳的一張照片引來島內的大量目光。島內媒體先是援引大陸網友的話稱,山峰可能是臺灣南投縣境內的玉山主峰,後又推測更像是屏東縣的南北大武山。
  • 大陸民眾致電陳揮文:臺灣人很友好,希望兩岸能慢慢融合
    大陸軍機近來頻繁出沒臺海周邊空域,密集程度已經升高臺海危機。島內資深媒體人陳揮文接受聽眾叩應(call in),一位去過高雄等地的大陸民眾表示,他希望透過時間去消除兩岸文化上的衝突,然後慢慢去融合。陳揮文在《飛碟晚餐-陳揮文時間》接受聽眾叩應,一位來自大陸杭州的沈先生表示,身為大陸人,能了解臺灣青年人對於「獨立」的想法,因為他們接受到的教育跟環境,決定他們對於「獨立」的看法。
  • 與大陸開戰,臺灣沒有勝算
    》(作者於澤遠)    臺海爆發軍事衝突的可能性真是越來越大,否則臺灣也不會咬牙撥出6000    長期以來,臺灣在與大陸的對抗中依然保持了經濟增長和政治進步,這是不容否認的事實。但很多人由此產生了一種錯覺,以為臺灣在各個方面都優於大陸,甚至在軍事上也比大陸強。阿扁讓行家笑話的「境外決戰」口號就源於這種盲目的「臺灣優越論」。
  • 大陸人看臺灣:從「大S嫁給大陸人」說起
    大S敬上」新華網消息,臺灣《旺報》今天在「大陸人看臺灣」欄目發表了文章《從大S嫁給大陸人說起》,文章如下:有好幾次,身邊的大陸朋友都問及我對大S嫁給大陸人的看法,言談之間,似乎很是興奮,我猜測這種高興透露出很強烈的信號:大陸人的自豪感開始膨脹。你想想看,一個曾經多麼知名的臺灣女明星,最後也不嫁給了一個大陸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