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人發現,臺灣企業都「跑到」了大陸

2020-12-17 每天知守觀

導讀:據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表示,臺資企業在大陸上市沒有任何政策障礙,享受和大陸企業完全一樣的同等待遇。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採取有效措施為臺企在大陸發展營造更有利環境,支持臺企利用大陸資本市場做大做優做強,更好分享大陸發展機遇。

臺企紛紛前往大陸

據悉,近幾年以來,大陸資本市場改革成效逐漸顯現,吸引了很多臺灣企業前往大陸市場發展。正是因為大陸資本市場的改革措施和制度,讓很多臺灣地區的企業發現了很好的發展機遇,才逐漸形成當前臺灣地區企業不斷向大陸資本市場靠攏的局面。

據相關專業人士表示,自從企業在大陸上市之後,公司以及企業取得了更多的資金,得以發展的更好。臺灣地區的企業通過找尋在大陸的發展機遇,從而進入大陸的市場,不斷發展壯大,通過資本市場進行投資,企業也建立了更好的市場知名度,降低了企業自身的經營成本,企業經營能夠更加良好發展。

在陸臺企不斷發展壯大前景廣闊

據相關專業人士表示,當前,大陸市場的註冊制度以及相關考核條件相對來說比較寬鬆,能夠鼓勵更多的臺灣地區企業來到大陸的資本市場進行發展。據相關數據顯示,近四年來,已經有將近20家臺灣地區的企業在大陸發行上市,這些企業主要涉及電子、精密儀器以及材料等等較為廣泛的行業,其中也包括一些知名的企業。

今年以來,已經有6家臺灣地區的企業在大陸上市,還有幾家仍處於審查階段。毋庸置疑的是大陸的市場前景非常好,有利於臺灣地區企業得到很好的發展,同時也給予了臺灣地區企業一個很好的發展機遇,能夠促進兩岸之間的經濟以及貿易方面的合作和往來,對兩岸之間關係發展來說是有一定好處。

文丨阡陌 審丨萬裡

本文由《每天知守觀》原創創作,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

部分消息參考:海外網/臺海網

相關焦點

  • 臺灣交換生:到了大陸才發現臺灣人的短視
    同時我也驚覺,對大陸的各種誤解,是臺灣人自己心中所高築的圍牆!  大陸學生真誠相待  第一堂課,我同一位境內生並坐,桌上沒有課本,我害臊許久才開口:「同學……課本能借我看嗎?謝謝!」「你是境外生吧?沒事!沒事!你看吧!」
  • 臺灣人在大陸:上海處處臺灣味 讓我備感溫馨
    臺灣人在大陸:上海處處臺灣味 讓我備感溫馨   中新網12月21日電 臺灣《旺報》21日刊登投稿文章《臺灣人看大陸——上海的臺灣味》,文章作者是一位在北京工作的臺北人,她為躲避嚴寒跑到上海休假,卻發現兩三年不見的上海處處有臺灣的痕跡,臺灣的飯店、臺灣的便利店、臺灣的小吃……讓她備感溫馨。
  • 臺灣人認為臺灣是時尚之都,臺灣比大陸潮?到上海才發現早已過時
    今天小編要帶給大家更多的精彩內容,希望大家看到覺得好的話給小編點讚哦,您的每一份肯定都是小編的動力,祝大家每天都有好心情。臺灣人認為臺灣是時尚之都,臺灣比大陸潮?到上海才發現早已過時大家都了解大陸和臺灣在很多地方是有著非常多的差異的,提起臺灣不知道大家有什麼印象呢?
  • 大陸人在臺灣,臺灣人在大陸,冰火兩重天
    大陸人赴臺旅遊年年創新高,大陸媒體盛讚臺灣最美的風景是人。對於蜂擁而來的大陸遊客,臺灣民眾偶有抱怨,但也主要集中在大陸客高門大嗓、不守秩序這些小節上,總體上,大陸遊客展現出的強大的消費能力,讓臺灣民眾尤其是旅遊業者笑逐顏開。蔡英文執政後,兩岸人文交流開始降溫,直到今年,氣氛最冷。
  • 臺灣IT企業在大陸開枝散葉:我們的未來在大陸
    而且臺灣經濟越來越依賴大陸,統計顯示,1991年臺灣對大陸的"出口依存度"為9.1%、1996年升至16.5%,目前為25%。        無法"戒急",更不能"用忍",臺灣IT企業的外移旨在尋找新的生存空間,無論是"高歌猛進",還是打"同文同種"牌,都是要獲取先機,佔領大陸市場,最終開枝散葉,果實纍纍。
  • 臺海觀瀾|臺灣人在大陸,大陸人在臺灣,冷熱兩重天
    大陸人赴臺旅遊年年創新高,大陸媒體盛讚臺灣最美的風景是人。對於蜂擁而來的大陸遊客,臺灣民眾偶有抱怨,但也主要集中在大陸客高門大嗓、不守秩序這些小節上,總體上,大陸遊客展現出的強大的消費能力,讓臺灣民眾尤其是旅遊業者笑逐顏開。蔡英文執政後,兩岸人文交流開始降溫,直到今年,氣氛最冷。
  • 臺海觀瀾 | 臺灣人在大陸,大陸人在臺灣,冷熱兩重天
    大陸人赴臺旅遊年年創新高,大陸媒體盛讚臺灣最美的風景是人。對於蜂擁而來的大陸遊客,臺灣民眾偶有抱怨,但也主要集中在大陸客高門大嗓、不守秩序這些小節上,總體上,大陸遊客展現出的強大的消費能力,讓臺灣民眾尤其是旅遊業者笑逐顏開。蔡英文執政後,兩岸人文交流開始降溫,直到今年,氣氛最冷。目前,大陸人在臺灣主要是兩部分人,陸配和陸生。陸配是指臺灣人的大陸配偶,其中以大陸新娘為主。
  • 臺灣半導體企業合併案在大陸碰壁,殺雞儆猴?
    >臺灣半導體企業合併案在大陸碰壁,殺雞儆猴?   臺灣兩家從事半導體封裝測試業務的大型企業的經營整合在中國大陸的審查方面受阻。
  • 臺灣文創小微企業組團拓展大陸市場
    10家臺灣的文創小微企業組成「臺灣館」參展上海國際品牌授權展。 張亨偉 攝中新網上海10月16日電 (記者 李佳佳)在16日開幕的上海國際品牌授權展上,10家臺灣的文創小微企業組成了「臺灣館」,在臺灣貿易中心的牽頭下挺進大陸市場,推廣他們的原創角色圖像和創意軟實力。雖然在大陸市場屬於新面孔,但仔細了解會發現其中不少品牌在臺灣地區已經是「老字號」。
  • 臺灣人:願有更多的臺灣年輕人 都能來大陸
    臺灣《旺報》15日刊登臺灣作家於綻的文章稱,期待能有更多的臺灣年輕人,都能來大陸,看看這個跟你想像的不一樣的地方,一個只要站到時代風口上,就有飛黃騰達機會的地方。我站在頤和園的冰湖上,冷,但我心是熱的,我來大陸工作一年了。
  • 大陸企業進駐臺灣,南航在臺成立辦事處
    經濟觀察網 記者 嚴鈺 就在兩岸直航包機運營恰滿一個月後,南航在臺灣成立辦事處,成首家在臺掛牌運營的大陸企業。南航公關部副部長楊德峰稱,由於政策上的限制,目前辦事處只能從事諮詢等不贏利業務,在臺灣的售票業務還只能全權由臺灣本地旅行社辦理。國臺辦:支持大陸企業投資臺灣隨著兩岸關係轉暖,中國政府開始積極支持大陸企業投資臺灣。
  • 「大陸比臺灣先進說」引熱議 臺灣的軟體實力不容小覷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張雯雯】一名自稱在大陸生活的臺灣網友「中華阿靚」日前發文,稱他和妻子久居大陸,當地相當先進發達,所以每次回臺灣過年都不能適應,「上帝大概是把臺灣給遺忘了吧?」他還列出12項臺灣「原始又落後的地方」,在島內引發熱議。
  • 呷哺呷哺:臺灣餐飲企業大陸成長的典型
    12年前,臺商賀光啟在北京成立呷哺呷哺餐飲公司,開始了他在大陸的創業之路。如今,呷哺呷哺已在京津地區開設門店上百家,年銷售額約4億元人民幣,書寫了臺資餐飲企業乘大陸市場「東風」成長壯大的又一個「傳奇」。     20多年來,伴隨著兩岸經貿交流合作的大潮,眾多臺灣餐飲企業踴躍投資大陸,且大多數經營狀況良好。
  • 臺灣藝人:大陸的餐廳高級到不行,去過大陸才發現臺灣是鄉下
    中國臺灣省的一些綜藝節目裡總是有一些自視甚高的人,總是覺得大陸窮的要死,各種奇葩吐槽真是讓人看得目瞪口呆。最著名的莫過於高志斌在綜藝節目中吐槽大陸老百姓連茶葉蛋都吃不起,還說臺灣人在深圳火車站吃泡麵都能引起大陸人的圍觀。
  • 在大陸生活了十來年的臺灣人,講出了臺灣經濟的真相
    關於臺灣的經濟總量、人均GDP、物價、健保等等方面,很多大能已經回答過了。但我想以一個2004年就到大陸,每年只回臺灣幾周,現在快搞不清楚自己是臺灣還是大陸人(確切地說是我回臺灣時,所有人聽我說話都問「你是大陸/中國來的吧?」
  • 臺灣人衣食住行早就離不開大陸了 蔡當局「去中」陰謀無路走
    儘管民進黨長期以來「去中國化」的「小動作」不曾停止,但事實上,不管是藍營還是綠營,或者未具政黨顏色的臺灣民眾,在生活起居、飲食旅遊、影劇娛樂等各個層面,處處都已離不開大陸了,不誇張地說,大陸產的各形式商品如今已遍布全臺灣!
  • 臺灣網友發問:為何大陸網友都認為大陸生活水平超過了臺灣?
    近日有一臺灣網友在大陸某知名論壇發帖詢問:為何大陸網友都認為大陸生活水平超過了臺灣?他表示:大陸最低工資標準普遍不到二千元,臺灣最低工資22k約4500元。所以臺灣生活水平高於大陸。但是我媽媽開理髮店的時候,一個月收入有八千以上了,收的員工都是3000 。我縣城同學家庭很普通的爸爸廚師5000 ,媽媽會計7000 ,爸爸幹廣告商幹苦力(聽他說的,應該是小工頭)10000 ,城管3500 ,政府公務員3000 。臺灣的物價應該遠沒低到一天生活費只要15塊吧(70臺幣)。內地不管在哪個地方都有好的有壞的,沒有臺灣一樣的底薪,低的工資可能比臺灣低。
  • 大陸石化代表走訪臺灣企業
    來源:中國化工報    2014年08月13日 收藏   中化新網訊  上周,在第九屆海峽兩岸石油化工科技經貿交流大會期間,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會長李勇武、常務副會長李壽生與參會代表走訪了臺灣林園工業區
  • 臺灣連鎖10企業 加速大陸布局
    正在上海舉行的「2015國際特許加盟(上海)展覽會」上,臺灣福氣塘海華國際事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林恭正,忙著推薦自己的產品。    新華社報導,有著13年歷史的福氣塘,是臺灣頗具知名度的休閒餐飲集團。憑藉自有的愛文芒果山和兩座茶山,福氣塘主打天然茶品和雪花冰的直營店在臺灣有著不少粉絲。    林恭正透露,公司打算把市場拓展的主軸放在大陸市場,年內計劃在上海開設3至5間門店。
  • 臺商大舉回臺,為何臺灣企業卻在大陸賺更多?
    美中貿易戰打了2 年,臺商紛紛回流臺灣地區設廠,但從數據看,臺灣企業2020 年出口大陸金額,以及從大陸取得的投資收益卻雙雙創下新高。為何兩者數字互相悖離?數據顯示,大陸大陸持續在狂吞臺灣供應鏈產能。2020 年臺灣出口傳來好消息,全年出口總金額為3,452.8 億美元,打破紀錄為歷年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