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半導體企業合併案在大陸碰壁,殺雞儆猴?

2020-12-15 華強電子網

臺灣半導體企業合併案在大陸碰壁,殺雞儆猴?

  臺灣兩家從事半導體封裝測試業務的大型企業的經營整合在中國大陸的審查方面受阻。日本經濟新聞)6月6日獲悉,關於相關領域的全球最大企業日月光半導體製造(ASE,下稱:日月光)與全球第三的矽品精密工業(SPIL,下稱:矽品)的合併一事,中國商務部延長了基於《反壟斷法》等的審查時間。有觀點認為,這可能是大陸面對臺灣屢次組織大陸紫光集團收購意向的一種回應。

  宣布實施經營整合的日月光董事長張虔生(左)與矽品董事長林文伯(2016年5月,臺北市內)

  日月光於6月6日發布公告稱,與大陸商務部協商後,已撤回與矽品進行結合申請,並再行送件提出申請。兩家公司在2016年8月申請對合併案進行審查。從啟動審查至今已經過去9個多月,並將於6月11日迎來審查期限。不過,商務部稱審查還需要一些時間,今後的合併計劃變得不透明。

  中國商務部花較長時間對全球企業併購(M&A)案進行審查本身並不稀奇。但此次之所以令人生疑,是因為大陸屢次的海外擴張都碰壁,這是釋放出一種信號?

  矽品當初並不同意日月光提出的收購方案。而是採取了接受中國大陸國有半導體企業紫光集團出資的防衛對策,一度因此而受到關注。不過,2016年5月,提出擺脫對大陸依賴的蔡英文政權上臺。因難以通過臺灣當局對兩岸間企業併購的審查等,矽品放棄接受紫光出資的方案,轉而接受了與日月光的合併方案。

  紫光除此之外還預定向臺灣大型半導體企業南茂科技和力成科技出資,但都因為臺灣方面的審查時間變長等而受挫。臺灣某半導體供應商的高管指出,「(大陸)可能是想通過報復向蔡英文政權加強施壓」。今後也可能會對兩岸之間的企業併購產生不良影響。

  警惕中國大陸企業併購的不單單是臺灣。紫光2015向美國美光科技提出的收購方案以及參股威騰電子的方案也都因美國主管機構的調查等而受挫。

  東芝出售半導體記憶體業務子公司一事也將面臨中國的審查。這是在警惕技術會外流到中國的情況下推進的收購案,因此以普通的方式可能難以順利通過審查。

  一方面,川普政權下的美國在國際社會的向心力方面已經被投上陰影,相反,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則提出了反保護主義和尊重自由貿易規則,想加強在國際社會的影響力。臺灣企業日月光與矽品的合併案的走向或將成為試探中國大陸態度的試金石。

  相信這也會給高通和NXP的收購審核帶來阻礙。



關注電子行業精彩資訊,關注華強資訊官方微信,精華內容搶鮮讀,還有機會獲贈全年雜誌

關注方法:添加好友→搜索「華強微電子」→關注

或微信「掃一掃」二維碼

相關焦點

  • 臺灣知名半導體企業大陸「試水」智慧養豬
    中新社蘇州5月18日電 (記者 朱曉穎)臺灣知名半導體企業在大陸「試水」智慧養豬。連日來,江蘇省臺辦組織兩岸記者走訪江蘇多地。在江蘇省漣水縣,記者看到,臺灣穩懋集團在這裡打造的智慧豬舍已初具規模。地板「告別」又潮又臭,它們的乾濕排洩物會被分類,固體做成有機肥,液體通過半導體薄膜技術濃縮以後,在大循環農業中再利用。「我們的口號,是讓這裡的豬成為世界上最舒服的豬」,全穩生技農業科技公司執行董事張覺前告訴記者。這只是臺灣穩懋集團一體化智慧養豬場的「冰山一角」。
  • 臺灣IT企業在大陸開枝散葉:我們的未來在大陸
    然而,臺灣企業家們為了自救,只好開動腦筋,繞到第三地再轉而投資大陸,即使如此麻煩,投資大陸的熱情不減,除了對電腦及附屬設備的投資迅速增加外,筆記本電腦、手機,軟體等產業也向大陸轉移,就連臺灣政府一直勒住不放的半導體企業也在加入WTO之後,開始突破限制向祖國大陸飛奔而去。有臺灣"半導體之父"之稱的臺積電集團董事長張忠謀說,"對大陸投資應該要提早、全面開放",否則"臺灣企業的生機將被扼殺"。
  • 臺灣日月光半導體在大陸取得更充裕的資金,擴大日月光封測布局
    張虔生強調,大陸子公司整合,或整合為新公司在當地掛牌作業目前沒有確切時間表,要等到取得政府同意後,才會有更具體的動作。業界認為,近來鴻海、聯電等重量級企業大陸子公司,都紛紛完成或規劃在大陸上市,日月光半導體身為全球半導體封測龍頭,加上整並矽品後,在大陸的事業版圖愈加壯大,若能進一步擴大當地規模與上市作業,對日月光集團業務面與資金面都有正面幫助。
  • 臺灣這麼多厲害的半導體企業,你只認識臺積電、聯發科?
    大家都知道著名的臺積電與聯發科總部落在臺灣,但是臺灣省還有很多你不知道的實力半導體企業。「最強王者」臺積電,「起死回生」聯發科說起半導體行業,臺積電無人不知不人不曉,手握全球最先進的5nm工藝,幾乎壟斷了高端晶片市場,蘋果、高通、華為等大家熟知的科技巨頭都是臺積電的客戶,臺積電的實力不言而喻。
  • 半導體顯示行業洗牌,中國大陸企業趕超機遇
    綜合來看,目前,中國大陸企業已經憑藉高世代產能逐漸主導大尺寸面板行業,而下一個階段,中國大陸企業將憑藉高世代產能切入小尺寸面板市場(京東方8.5代線切割手機面板),去衝擊臺灣地區等的低世代產能,臺灣等地區廠商的市場份額將進一步被擠壓。
  • 投資大陸氣候已到 臺灣半導體雙巨頭出走上海過冬
    終於,我們開始聽到臺灣半導體業兩大巨頭,臺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及聯電董事長曹興誠想投資大陸的消息 。兩巨頭矚目大陸,其實是蓄謀已久的。現在世界半導體產業進入調整期,由於訂單的減少,生產成本的上升,一直欣欣向榮的臺灣半導體業即將迎來一個寒冷的冬季。
  • 面對大陸半導體行業崛起 臺灣日月光董事長:臺廠還有5年優勢
    【觀察者網 綜合報導】據臺媒《經濟日報》7月30日報導,面對大陸半導體勢力崛起,日月光集團董事長張虔生認為,大陸人才不足,雖然砸重金全力發展半導體產業,但臺灣半導體業從IC設計、製造到後段封測,還有五年以上的優勢,臺廠要持續增強研發並投入更先進的製程,才能維持領先。
  • 大陸晶片自給率要達70%,臺灣半導體人才或有外流潮
    據臺媒報導,臺灣半導體產業界擔憂更多人才因此西進大陸。聯發科等企業近期不斷向臺灣地方政府呼籲「開放政策工具」,例如針對半導體研發人員,取消分紅費用化,讓公司可以用分紅配股,留住珍貴的人才,否則臺灣腦力被買完,半導體業也沒了競爭力。
  • 臺灣半導體產業的繁榮,給了我們哪些啟示?
    在上世紀九十年代,中國臺灣曾經一度成為全球IC產業最發達的地區之一,期間,聯發科、臺積電、聯電、日月光、聯詠、瑞昱等企業迅速發展,讓臺灣半導體在全球產業鏈中佔有一席之地。如今,在全球電子產業轉移、大陸半導體崛起的形勢下,臺灣的IC產業仍舊活躍於一線,尤其是晶圓代工方面,臺積電、聯電一直位列全球十大晶圓代工廠商之中,讓人驚嘆不已。
  • 這些牛逼的臺灣半導體企業 中國大陸怎麼追
    2015年,中國紫光已經成為全球半導體的熱門金主,背上扛著似乎是整個中國的先進,到處買半導體公司,企圖通過美元戰略買下整條產業鏈,尤其是在臺灣,紫光的做法感覺是想用金錢將臺灣發展幾十年的半導體產業鏈收歸囊中,我們這裡不討論紫光的收購是否能成功,我們來盤點一下臺灣這些牛逼的半導體公司,看看我們究竟差他們多少年。
  • 臺灣憂心半導體人才外流潮
    據臺媒報導,臺灣半導體產業界擔憂更多人才因此西進大陸。聯發科等企業近期不斷向臺灣地方政府呼籲「開放政策工具」,例如針對半導體研發人員,取消分紅費用化,讓公司可以用分紅配股,留住珍貴的人才,否則臺灣腦力被買完,半導體業也沒了競爭力。
  • 臺灣半導體產業鏡鑑
    「在晶圓代工上,臺積電處在第一陣營;在第三方封測上,臺灣企業也處於第一陣營,有著像日月光這樣很強的企業。」王豔輝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在IC設計上,臺灣總體來看也不弱,有聯發科等企業。」  集邦諮詢拓墣產業研究院研究經理林建宏5月4日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指出,從全球半導體產業布局來看,臺灣的強項在於製造和封測。
  • 臺灣半導體產業整體實力有多強?除了臺積電,這些企業不可不知
    臺灣半導體工業強在臺積電,已經天下皆知。不過臺灣半導體工業可不僅僅只有一家臺積電,比如在晶片代工領域,能排進全球十強的中國臺灣企業就有4家之多,除臺積電外還有聯電(排名第四),力晶(第七),世界先進(第八)。
  • 封殺臺灣半導體紫光為啥這麼硬氣?
    日前,清華紫光董事長趙偉國提出要以更大力度扶持本土重點企業,並向臺灣施壓放開晶片產業,否則禁止臺灣晶片在大陸銷售的提議。具體可參考雷鋒網消息:紫光真強硬,臺灣半導體廠商要服軟了那麼,問題來了,萬一真的實行對臺灣企業進行封殺,禁止臺灣品牌和臺灣生產的晶片在大陸銷售,中國大陸企業是否能夠頂替呢?
  • 大陸30個主要城市半導體產業及企業盤點(上)
    半導體每年為全球經濟貢獻幾千億美金的產值,已經發展成為經濟的幾大支柱產業之一。近年來,中國大陸的半導體發展迅速,逐漸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產業鏈體系,東、西、南、北、中幾大區域各有特色,有做材料的,也有做設計、製造的,還有做封裝、測試、設備的企業,它們一起撐起中國強大的產業。本文列舉了目前中國大陸主要的半導體城市和企業,一起來看看吧。
  • 臺灣半導體公司薪資排名出爐
    臺灣半導體公司薪資排名出爐   根據臺灣證交所最新資料顯示,IC設計公司聯發科去(2018)年平均員工薪資為新臺幣272.1 萬元(約合59.78萬人民幣),成為臺灣半導體行業平均薪資最高的企業
  • 中國臺灣的半導體,是怎麼發展起來的?
    在前面的文章中可以看到,日本半導體在消費領域大勢已去,韓國半導體除了財閥巨頭應者寥寥,而起步最晚的臺灣地區,在產業上中下遊都有企業盤踞,甚至相對韓日廠商更具影響力,如今更成功反超英特爾,這也成為半導體產業由西向東遷移時,獨特的觀察樣本。
  • 2018國內半導體設計、製造、封測十大企業
    去年大陸集成電路這三塊的營收佔比分別為38.3%、26.8%、34.9%。依據世界集成電路產業三業合理佔比3:4:3的局勢來看,中國集成電路產業比例趨勢愈加合理。  從下圖大陸和臺灣地區IC產業對比也可以看出該趨勢愈加合理。
  • 臺灣中華電信與大陸企業攜手進軍雲端市場
    臺灣中華電信與大陸企業攜手進軍雲端市場 2010年12月17日 08:19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臺灣,有全球第一的半導體企業,為什麼沒有一家像樣的網際網路公司
    2017年3月20日,臺積電市值超過英特爾,成為全球第一大半導體企業。截止2018年4月19日,美股TSM,市值2174億美元。 富士康,專業生產3C產品及半導體設備的高新科技集團(全球第一大代工廠商),是全球最大的電子專業製造商,擁有120餘萬員工及全球頂尖IT客戶群。富士康在中國大陸、中國臺灣、日本、東南亞及美洲、歐洲等地擁有上百家子公司和派駐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