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生態環保媒體行」蘭州市築牢黃河流域水汙染防治和水源地...

2020-12-24 每日甘肅

蘭州市城市生活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工程一期改造項目

新甘肅·每日甘肅網記者 楊紅麗

6月1日上午,「美麗中國 生態甘肅」——黃河流域生態環境汙染現狀調查工作全媒體主題採訪團走進蘭州市城市生活飲用水源保護區。在西固區柴家臺村的飲用水取水口附近,河畔看不到生活垃圾和漂浮物,成片的水源涵養林在河灘地茁壯成長,清澈的黃河水從吊橋下一路奔騰,「保護飲用水源,造福蘭州人民」的標牌在河畔的蘆葦叢中引人注目。這是蘭州市城市生活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工程建設的一個縮影。

蘭州是黃河唯一穿城而過的省會城市,位於西固區的蘭州市城市生活飲用水源保護區沿河道總長度23.8公裡,總面積57.26平方公裡,承擔著全市360萬人口的飲用水供給。蘭州市城市生活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工程(一期)是由國家環保部、財政部確定的重點流域水汙染防治重點項目。

蘭州市城市生活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工程(一期)綠植景觀帶

蘭州市城市生活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工程(一期)總投資1.6億元,採取EPC(工程總承包)模式進行招投標及施工管理,2015年12月30日正式開工,目前已全面完工。建成汙水處理站4座,對西固區柴家臺、梁家灣、岸門村生活汙水進行收集處理,設計日處理汙水能力250噸;沿西行線設置防護網1900米,修建防撞牆1530米、防滲渠710米、事故應急池2座;沿一級保護區南岸修建防護景觀林帶6.8萬平方米,涵養林帶7.9萬平方米,河灘、溼地防護林帶15.8萬平方米。

經多年整治,目前蘭州市岸門橋水源保護區一級保護區內無工業企業、無排汙口;二級保護區內無工業企業排汙口,建成防護圍網、圍欄、界標、交通警示牌、水源涵養林、汙水收集處理設施、雲攝像監控裝置及道路穿越應急設施等。

據蘭州市西固城投水源地項目技術負責人許德春介紹,一期工程還加強了環境風險防控和自身能力建設,有力保障了水源地保護區的供水能力和供水品質,改善了保護區周邊生態環境。

據了解,該項目二期工程採取設計施工一體化模式,已完成岸帶生態涵養林種植11400餘棵,清理溝道、灘地並植草約14萬平方米,安裝防撞護欄1100米,完成保護區監控8處,建設鹹水村汙水處理站一座及相關的管道,並同步開展了石籠護岸及對應的水質監測等工作。

二期莊浪河

二期綠植景觀帶

截至目前,項目承包單位正在開展相關播撒草種、正式電接入等附屬工程。計劃今年內整體驗收並完成相關工作。

昔日的荒灘變成了灘涂溼地,土路也變成了水泥硬化路,說起這一變化,當地群眾感觸頗深。柴家臺村民王宏偉說:「以前雨天一腳泥,走路很費勁,現在水源地保護區不僅改變了我們的生活環境,還方便了出行,公交站也被移到了路邊,真是個好工程!」

蘭州市西固城投水源地項目技術負責人許德春說:「隨著兩期水源地保護項目的持續實施,這裡將成為一個景觀帶,逐漸成蘭州市民的備用水源地,為黃河流域水汙染防治和水源地保護打下堅實的基礎。」

相關焦點

  • 守護生命之水——探訪蘭州市城市生活飲用水水源地
    6月1日上午,「美麗中國 生態甘肅——黃河流域生態環境汙染現狀調查工作」全媒體主題採訪活動走進蘭州市城市生活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工程項目現場,實地調查了解蘭州市民用水安全防護措施。為了長久治理,確保水源地不受汙染,在省、市環保部門的大力支持下,蘭州市西固區環境保護局專門編制了《蘭州市城市生活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工程實施方案》。蘭州市城市生活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工程一期項目總投資16179.42萬元,於2015年12月30日正式開工, 2017年10月25日全面竣工。
  • 蘭州西寧攜手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
    新華社西寧12月11日電(記者李佔軼)日前,蘭州市生態環境局與西寧市生態環境局共同籤訂《蘭州-西寧城市群生態環境聯防聯治專項合作協議》,兩地將攜手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助力蘭西城市群建設。
  • 蘭州市完成黃河流域生態環境及汙染現狀調查
    我市完成黃河流域生態環境及汙染現狀調查每日甘肅網1月19日訊 據蘭州晚報報導 1月18日,記者從市生態環境局了解到,該局成立項目驗收領導小組,組織專題會議對蘭州市黃河流域生態環境及汙染現狀調查項目進行驗收。
  • 任振鶴在蘭州市調研時強調 負起黃河流域上遊責任 扛起省會城市...
    原標題:任振鶴在蘭州市調研時強調  負起黃河流域上遊責任 扛起省會城市使命擔當  中國甘肅網12月6日訊 據甘肅日報報導
  • 甘肅:負起黃河流域上遊責任 扛起省會城市使命擔當
    甘肅省委副書記、代省長任振鶴12月5日在蘭州市調研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蘭州城市規劃、重大項目建設、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等工作。他強調,要把習近平總書記對甘肅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作為一切工作的統領統攬,全面把握新發展階段的新任務新要求,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切實扛起省會城市的使命擔當,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上當表率,在全省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中作示範。任振鶴首先來到黃河治理蘭鐵泵站項目點,認真聽取了有關匯報,詳細了解泵站綜合治理及黃河流域蘭州段生態保護情況。
  • 讓群眾喝上放心水——探訪蘭州城市生活飲用水水源地
    2014年,蘭州水源地遭受汙染,5年過去了,承載著蘭州市360萬市民生活飲用水水源地究竟怎樣?6月17日上午,「美麗中國 生態甘肅」2019全國網絡媒體甘肅生態環保行大型採訪活動記者走進水源地實地探訪,感受這項民生工程的偉大之處。
  • 2020年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與高質量發展生態環境(甘肅)高峰論壇在...
    中國甘肅網6月5日訊(本網記者 錢文智)6月4日下午,由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甘肅省生態環境廳和慶陽市人民政府聯合舉辦的「2020年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與高質量發展生態環境(甘肅)高峰論壇」在甘肅省慶陽市開幕。
  • "黑龍江省松花江流域水汙染防治條例"5月起施行
    21日,從省政府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黑龍江省松花江流域水汙染防治條例》已經省第十一屆人大第七次會議審議通過,將於今年5月1日起施行。  這標誌著黑龍江省松花江流域汙染防治正式步入法制化、規範化軌道,養育了代代龍江兒女的母親河將在法律保護下再現一江清流。
  • 立法保護長江及其支流 漢江流域水汙染防治條例修訂
    11月26日,《湖北省清江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條例》出臺兩月後,《湖北省漢江流域水汙染防治條例(修訂草案)》提請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審議。這是現行《湖北省漢江流域水汙染防治條例》時隔19年後首次修訂。
  • 甘肅:築牢黃河上遊生態屏障
    定西的生態變遷,是黃河甘肅段生態變化的一個縮影。2019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甘肅考察時曾殷殷囑託,甘肅是黃河流域重要的水源涵養區和補給區,要首先擔負起黃河上遊生態修復、水土保持和汙染防治的重任。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確立為重大國家戰略以來,甘肅作為黃河上遊省份,以「哪怕是犧牲一些GDP,只要能把黃河保護好治理好,就是對國家和民族最大的貢獻」的擔當,堅持把生態環境保護作為政治任務和底線任務來抓。
  • 蘭州打造生態性水源地保護區,「趕緊走」變成「想進去看看」
    「美麗中國 生態甘肅」黃河流域生態環境汙染現狀調查工作全媒體主題採訪活動——蘭州篇黃河流域生態環境汙染現狀調查工作全媒體主題採訪活動走進蘭州城市生活飲用水水源地飲用水安全問題長期以來都是的蘭州市居民關注的焦點
  • 【我國將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 環保增量空間可觀】中共中央政治局...
    【我國將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 環保增量空間可觀】中共中央政治局8月31日召開會議指出,審議《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等文件。要求因地制宜、分類施策、尊重規律,改善黃河流域生態環境。要大力推進黃河水資源集約節約利用,把水資源作為最大的剛性約束,以節約用水擴大發展空間。
  • 關於印發河南省水汙染防治攻堅戰
    各省轄市、省直管縣(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門:  《河南省轄淮河流域水汙染防治攻堅戰實施方案(2017—2019年)》《河南省轄海河流域水汙染防治攻堅戰實施方案(2017—2019年)》《河南省轄黃河流域水汙染防治攻堅戰實施方案(2017—2019年)》《河南省轄長江流域水汙染防治攻堅戰實施方案(2017—2019年)》《河南省城市黑臭水體整治工作實施方案(2017
  • 「甘肅生態環保媒體行」涇川縣涇河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項目即將...
    涇川縣涇河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項目現場每日甘肅網平涼6月3日訊(新甘肅·每日甘肅網記者 楊紅麗)今日上午,「美麗中國 生態甘肅——黃河流域生態環境汙染現狀調查工作全媒體主題採訪活動」採訪團,走進平涼市涇川縣涇河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項目現場
  • 《湖北省漢江流域水汙染防治條例(修訂)》開始公示徵求意見
    與2000年5月1日起施行的《湖北省漢江流域水汙染防治條例》相比,徵求意見稿在很多方面進行了進一步的修改和細化。禁止在沿江河灘內進行農業種植寫進防治條例在水汙染防治措施上,徵求意見稿進行了較多的細化。如徵求意見稿在第三十三條作出新規定,禁止在漢江流域內沿江河灘內進行農業種植。
  • 「兩會會客廳」唱響「黃河大合唱」 奏好甘肅新樂章
    【兩會會客廳】唱響「黃河大合唱」 奏好甘肅新樂章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是重大國家戰略,事關民族復興和永續發展。黃河甘肅段地處黃河上遊,是重要的水源涵養地、水源補給區和國家生態安全屏障。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甘肅後,我們第一時間認真學習領會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進一步審視白銀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中的歷史使命和功能定位,積極銜接國家有關部委,多次邀請省內外專家調研論證,重新修編了《黃河白銀段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工程實施方案》,啟動了《白銀市黃河上遊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總體規劃》,積極籌備一批水源涵養、生態廊道、高效節水、汙染防治、生態產業等項目工程,力爭更多項目納入國家和省裡的
  • 生態環境部公布2018年度《水汙染防治行動計劃》重點任務實施情況...
    自2015年4月國務院發布實施《水汙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來,在黨中央、國務院堅強領導下,生態環境部會同各地區、各部門,以改善水環境質量為核心,出臺配套政策措施,加快推進水汙染治理,落實各項目標任務,切實解決了一批群眾關心的水汙染問題,全國水環境質量總體保持持續改善勢頭。
  • 施懿宸:關於黃河流域生態補償機制建立的建議
    在開展流域內各項水汙染控制工作的同時,生態補償作為一種重要的有效管理資源與環境的措施,已有一些如三江源區生態補償、陝甘渭河跨省流域上下遊橫向生態補償等實踐。這些實踐在取得一定成果的同時,也暴露出流域生態補償機制建設存在的一些問題。
  • 甘肅啟動全面摸底館藏祁連山和黃河流域生態環境檔案
    中新社蘭州1月13日電 (記者 丁思 李亞龍)「甘肅省館藏祁連山及黃河生態環境檔案調查與敘錄」項目首席專家、蘭州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張景平研究員13日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稱,該項目將首次對甘肅各級政府檔案館和行業性檔案機構收藏的祁連山與黃河流域生態環境檔案全面調查摸底,系統編研整理,挖掘體現近幾百年中國西北生態環境演化歷程的稀見史料
  • ——長江流域和黃河流域生態環境司法保護綜述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滿懷對母親河的赤子之情,多次深入長江、黃河沿線視察調研,為母親河生態治理和流域經濟社會發展掌舵領航。  把脈母親河,司法智慧的強效注入不可或缺。為充分發揮審判職能作用,為長江、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提供公正高效的司法保障,2016年2月、2017年12月,最高人民法院先後出臺《關於為長江經濟帶發展提供司法服務和保障的意見》《關於全面加強長江流域生態文明建設與綠色發展司法保障的意見》;2020年6月5日環境日當天,發布《關於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提供司法服務和保障的意見》,不斷滿足母親河永續發展的司法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