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啟動全面摸底館藏祁連山和黃河流域生態環境檔案

2021-01-15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蘭州1月13日電 (記者 丁思 李亞龍)「甘肅省館藏祁連山及黃河生態環境檔案調查與敘錄」項目首席專家、蘭州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張景平研究員13日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稱,該項目將首次對甘肅各級政府檔案館和行業性檔案機構收藏的祁連山與黃河流域生態環境檔案全面調查摸底,系統編研整理,挖掘體現近幾百年中國西北生態環境演化歷程的稀見史料。

該項目受國家檔案局委託,由甘肅省檔案館、蘭州大學共同實施,當日在蘭州舉行了啟動儀式。

祁連山是黃河上遊重要的水源涵養地和河西走廊諸多河流的主要產流區,其生態環境保護是國家生態安全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黃河流域是中國重要生態屏障和重要經濟地帶,在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安全方面具有重要地位。

「甘肅各級檔案館關於祁連山等生態方面的第一手資料非常豐富,但挖掘有限,猶如『沉睡的寶藏』。」甘肅省檔案館研究員、編研處處長陳樂道接受採訪說,此次通過檔案系統與高等院校深入合作,將充分發揮檔案工作對國家戰略與各項事業的支持作用。

該項目以祁連山與甘肅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治理具體工作,以及相關學術研究對檔案文獻的需求為導向,圍繞相關檔案文獻的收藏狀況、文獻源流、文獻價值、文獻內容、文獻特點等撰寫敘錄並公開出版。

該項目敘錄的編制將為甘肅省館藏祁連山及黃河生態環境檔案的刊布整理提供方向,為講好甘肅黃河故事不斷挖掘新素材、提供新資料。

「生態環境檔案是生態文明建設與相關學術研究的寶庫,甘肅館藏生態環境檔案對於祁連山與黃河上遊生態保護事業具有特殊意義。」張景平說,項目成果既可為政府部門和學術工作者提供全面、準確、方便檢索的檔案文獻指南,又可為全國生態環境類檔案的編研提供有益借鑑,兼具現實意義與學術價值。(完)

相關焦點

  • 「甘肅省館藏祁連山及黃河生態環境檔案調查與敘錄」項目啟動
    1月13日,受國家檔案局委託,由省檔案館、蘭州大學共同實施的國家重點檔案保護與開發項目「甘肅省館藏祁連山及黃河生態環境檔案調查與敘錄」在蘭州啟動。該項目以祁連山與甘肅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治理具體工作,以及相關學術研究對檔案文獻的需求為導向,計劃對我省各級政府檔案館、行業性檔案機構收藏的祁連山與黃河流域生態環境檔案進行全面系統的調查摸底,並針對其收藏狀況、文獻源流、文獻價值、文獻特點等方面的問題,撰寫敘錄並出版。
  • 蘭州市完成黃河流域生態環境及汙染現狀調查
    我市完成黃河流域生態環境及汙染現狀調查每日甘肅網1月19日訊 據蘭州晚報報導 1月18日,記者從市生態環境局了解到,該局成立項目驗收領導小組,組織專題會議對蘭州市黃河流域生態環境及汙染現狀調查項目進行驗收。
  • 2020年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與高質量發展生態環境(甘肅)高峰論壇在...
    中國甘肅網6月5日訊(本網記者 錢文智)6月4日下午,由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甘肅省生態環境廳和慶陽市人民政府聯合舉辦的「2020年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與高質量發展生態環境(甘肅)高峰論壇」在甘肅省慶陽市開幕。
  • 全面推進青海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
    (上) 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是千秋大計。由中共青海省委黨校、中共青海省委改革辦和青海省發展改革委聯合主辦、青海改革發展研究院承辦的第四屆青海改革論壇,緊扣時代脈搏,深入探討重大理論與實踐問題,與會專家學者緊緊圍繞「源頭責任、幹流擔當——全面推進青海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與高質量發展」主題,傾智傾力、建言獻策。現刊發主要觀點,以資參考。
  • ——長江流域和黃河流域生態環境司法保護綜述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滿懷對母親河的赤子之情,多次深入長江、黃河沿線視察調研,為母親河生態治理和流域經濟社會發展掌舵領航。  把脈母親河,司法智慧的強效注入不可或缺。為充分發揮審判職能作用,為長江、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提供公正高效的司法保障,2016年2月、2017年12月,最高人民法院先後出臺《關於為長江經濟帶發展提供司法服務和保障的意見》《關於全面加強長江流域生態文明建設與綠色發展司法保障的意見》;2020年6月5日環境日當天,發布《關於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提供司法服務和保障的意見》,不斷滿足母親河永續發展的司法需求。
  • 武山縣召開全面落實河長制加強渭河流域生態環境治理工作推進會
    武山宣傳網12月6日上午,武山縣召開全面落實河長制加強渭河流域生態環境治理工作推進會。市政協副主席、縣委書記索鴻賓出席會議並講話。他強調,全縣各級各部門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的...
  • 打造祁連山生態環境保護高端智庫——記甘肅省祁連山水源涵養林...
    同時,該院今年開展的祁連山北麓灌木林群落與土壤養分耦合關係研究、祁連山排露溝流域不同植被類型地表徑流規律研究、黑河流域荒漠化定位監測、青海雲彬無性系遺傳多樣性及親緣關係研究、典型脆弱生態修復與保護研究等20多項國家和省級在研項目正在順利推進。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保護生態環境,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 甘肅:築牢黃河上遊生態屏障
    定西的生態變遷,是黃河甘肅段生態變化的一個縮影。2019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甘肅考察時曾殷殷囑託,甘肅是黃河流域重要的水源涵養區和補給區,要首先擔負起黃河上遊生態修復、水土保持和汙染防治的重任。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確立為重大國家戰略以來,甘肅作為黃河上遊省份,以「哪怕是犧牲一些GDP,只要能把黃河保護好治理好,就是對國家和民族最大的貢獻」的擔當,堅持把生態環境保護作為政治任務和底線任務來抓。
  • 甘肅解決生態環境突出問題 祁連山正逐步恢復活力
    甘肅動真碰硬解決生態環境突出問題祁連山正逐步恢復活力(守初心 擔使命 找差距 抓落實深入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整改落實)處於祁連山自然保護區實驗區的甘肅天祝縣祁連重晶石粉礦,是1985年開始開採的一座露天礦。
  • 祁連山國家公園 西北大地的生態秘境
    祁連山是我國西部重要生態安全屏障,是黃河流域重要水源產流地,也是我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域。甘肅片區3.44萬平方公裡,佔國家公園總面積的68.5%,涉及肅北蒙古族自治縣、阿克塞哈薩克族自治縣、肅南裕固族自治縣、民樂縣、永昌縣、天祝藏族自治縣、涼州區7縣(區),包括甘肅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鹽池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中農發山丹馬場等。
  • 甘肅省完成黃河流域省級自然保護區管理成效評估
    我省完成黃河流域省級自然保護區管理成效評估每日甘肅網11月20日蘭州訊(新甘肅·甘肅經濟日報記者燕春麗)日前,記者從省生態環境廳獲悉,甘肅省黃河流域省級自然保護區管理成效評估工作順利完成。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進一步加強自然保護地監管,助推黃河流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省生態環境廳於2020年啟動全省省級自然保護地保護成效評估工作,先行選擇黃河流域14個省級自然保護區作為試點。
  • 我市完成黃河流域生態環境及汙染現狀調查工作
    1月18日,記者從市生態環境局了解到,歷經8個月的艱苦奮戰,「蘭州市黃河流域生態環境及汙染現狀調查」順利完成,並組織專題會議對項目進行驗收。為了做好全市黃河流域調查工作,我市各級生態環境部門調集精兵強將全力配合流域汙染源調查工作。
  • 祁連山生態破壞事件通報:祁連山生態環保的重要性
    中新網北京7月21日電(記者 闞楓)20日,中辦、國辦就甘肅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問題的通報對外公布。通報措辭嚴厲,包括3名副省級官員在內,甘肅諸多官員被問責。對於祁連山生態環境破壞問題,上個月,甘肅省委書記已表態,要深入反思檢討,汲取深刻教訓,知錯就改、知恥奮進。》》中央就祁連山生態破壞調查處理結果通報全文 多名官員被問責
  • 【生態文明 美麗甘肅】 古老黑河翻開新篇章 ——走進大美祁連山...
    它就是我國境內主要的山脈之一、古匈奴語意指「天山」的祁連山。  千百年來,由於特殊的地形和氣候,加之冰雪融水形成河流,這裡「草木生而暢茂,牛羊牧而滋蕃」。冰川、雪山、森林、草甸、溼地……較為完整的生態系統,養育了河西綠洲,孕育了絲綢之路,構成了我國西北地區不可替代的生態安全屏障。同時,這條河西走廊的「生命線」,也是黃河流域重要水源產流地,我國生物多樣性優先保護區域。
  • 探討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生態環境問題關鍵在水
    考察的第二站,是到黃河吳忠城區段了解當地保護黃河生態情況。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努力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  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已上升為重大國家戰略。今年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出,要加快落實區域發展戰略,編制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  本月,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趙英民帶隊赴九三學社中央座談交流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工作。
  • 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大家談——守護母親河 建設幸福河...
    總書記提出五方面具體要求,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加強生態環境保護,保障黃河長治久安,推進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推動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黃河水勢變化、沿岸植被生長和水旱災害防禦,無不與天氣氣候密切相關,在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過程中,應如何考量氣象因素?
  • 「甘肅生態環保媒體行」蘭州市築牢黃河流域水汙染防治和水源地...
    蘭州市城市生活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工程一期改造項目新甘肅·每日甘肅網記者 楊紅麗6月1日上午,「美麗中國 生態甘肅」——黃河流域生態環境汙染現狀調查工作全媒體主題採訪團走進蘭州市城市生活飲用水源保護區。在西固區柴家臺村的飲用水取水口附近,河畔看不到生活垃圾和漂浮物,成片的水源涵養林在河灘地茁壯成長,清澈的黃河水從吊橋下一路奔騰,「保護飲用水源,造福蘭州人民」的標牌在河畔的蘆葦叢中引人注目。這是蘭州市城市生活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工程建設的一個縮影。
  • 甘肅召開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問題整改工作推進會
    他強調,要認真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深入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對甘肅的重要指示和殷切期望,提高政治站位,堅持系統觀念,牢牢扛起肩負的政治責任、領導責任、工作責任,堅決打好生態環境保護攻堅戰和持久戰,努力推動祁連山生態保護以及全省生態文明建設邁上新臺階,加快建設「山川秀美」新甘肅。
  • 中辦國辦嚴批祁連山生態事件背後
    祁連山經濟觀察網 記者 董瑞強7月20日,經濟觀察網記者獲悉,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就甘肅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問題對外發出通報,對包括分管祁連山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甘肅省副省長楊子興在內的3名副省級官員以及相關責任單位和責任人進行了嚴肅問責。
  • 祁連山生態破壞問題,甘肅100名黨政幹部受到問責!
    甘肅省祁連山東大河自然保護站站長楊開恩被問責後,主動作為、敢於碰硬,全力以赴投入到祁連山自然保護區永昌縣境內生態環境問題整治整改工作中。去年7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就甘肅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問題發出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