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延年 中國嘉德國際拍賣有限公司2010秋季拍賣會3136萬
收錄於:齊白石全集(普及版)
《齊白石全集(普及版)》記載了《和平延年》這幅畫是白石老人極其獨特表達自我情懷的作品。正因為他的畫強烈地表達了生活與自然的美好,一九五三年,白石老人在他九十六歲時獲得國際和平獎,得到了世界最崇高的讚譽。絢麗的菊花、高壇的美酒、象徵和平的鴿子,在白石老人的筆下宣示出一種強烈的精神上的和諧,這種和諧也正是白石老人一生追求的人類最樸素的情感。
十二生肖圖冊
上海恆利拍賣有限公司2010秋季藝術品拍賣會3080萬
這套《十二生肖冊》全面展示了他作為一個全能型畫家的造型能力和概括能力。在已有的成交記錄中,尤其以2010年香港蘇富比春拍的《虎》圖創下了3202萬港元的天價。可見齊白石動物畫作品的市場價值是其它類型畫作所難以比擬的。
這十二開的生肖圖後,有白石老人自書的題記,講到其學生姚石倩向他索繪這件生肖作品的原委,並另附一張便籤,說到姚石倩向白石老人借臨四件扇面的事,印證了師徒間頻繁的交流和深厚情誼。同時,藏家還請徐邦達、楊仁愷、蘇庚春、梅墨生等著名鑑家或書畫家作了尾跋,凡論畫作之精彩、流傳之承緒、佳品之難得以至於幽默調侃,都於跋語中一一展現,於中可見跋者性情、學養和文採,又從另一側面旁證作品的真偽和精詣程度,集眾名手於一冊,亦可稱難得難覩的勝緣。
畫作十二件生肖動物,尤以鼠、猴、蛇、兔、豬幾幀最為精彩。兔子紅眼有神,純用淡墨勾勒,線條柔和溫順;鼠一件用筆輕鬆,濃淡互參,立體感極強,燈草燈花的線條爽健而有韻律感;猴子一件則色彩鮮明豔麗,動態儼然,神情似有所注,寓意吉祥而富民俗趣味;蛇一件一筆而成,卻於粗細變化中神契生活中的實體,如聞活蛇吐信之聲;老人在描繪亥豬的時候一定聯想起他七十年前放牧的情景,因此落款用老屋的名稱;豬的形態神氣而有幽默感,雖用大筆塗抹而筆筆交待清楚,充分發揮了生宣的滲化效果,筆道特具書寫的意味,尾巴一筆尤見其妙味。
畢卡索曾經幽默的婉拒來中國的理由:「因為中國有個齊白石。」看到這件作品。我們想像,也許畢卡索是真的有驚異的原由的了。
松鷹圖
北京保利國際拍賣有限公司2010年5周年秋季拍賣會2856萬
收錄於:朵雲真賞苑·名畫抉微·齊白石花鳥
《朵雲真賞苑·名畫抉微·齊白石花鳥》裡講述了齊白石在此畫作上以淡而潤的墨色寫松幹,疏朗的松針結滿松果,雄鷹靜立於畫面上部松幹之上,昂首望向畫外。濃墨幹筆皴擦出翎毛的結構大要,再以闊筆畫出正羽和尾羽,落筆沉著有力,層次分明,又以淡墨濃點羽翼,使之質感增強,後復以淡赭石染鷹身體某些部分,更添生動自然之氣;以焦墨勾喙和點睛,更覺雄鷹神態炯炯;鷹爪以挺勁堅實的線條勾勒,雄健之氣躍然紙上。松樹以淡墨寫枝幹,復以淡赭染,松針刻畫也為精彩,以少勝多,雖細如髮絲,也具有如屈鐵般的堅韌。樹幹的粗率、灑逸,與表現松針的細膩形成對比;墨色濃淡乾濕運用自如,富於變化。蒼鷹與同樣挺拔不凋的巨松,再配以用尖毫畫出細勁挺秀的松針,整體氣勢非同一般。
綠天野屋
北京傳是國際拍賣有限責任公司2010春季拍賣會3136萬
齊白石一生五次出遊,三次到欽州。分別是1906年,1907年和1909年。在第二次到欽州時,恰巧中越邊疆不靖,兵備道派兵巡邏。齊白石趁此機會,隨軍到東興。他站在高處,環視越南芒街,便走過鐵橋,到達北崙河岸,遊覽了越南山水。他親眼看到中越一帶山清水秀,野蕉數百株,叢立成林,映得滿天成為綠色世界,人行其中,連影子都變作了綠顏色。他對此絕佳美景念念不忘,屢以此題材作畫,是幀作於1925年的《綠天野屋》便是其一。
此畫構圖布局獨特,一片密密麻麻的芭蕉從近景到中景,包圍著幾間野屋,一直伸延到遠景,與幾座山峰連接,作者將十多年前所見的而在腦海中揮之不去的美好景觀用線和墨巧妙地重現於讀者眼前,美不勝收。正如傅抱石所言:「白石老人的每一幅作品,都是一件崇高的藝術品,是一首排奡縱橫的詩,是一曲令人難忘的交響樂章。畫面上的每項東西都生動地成了藝術品的不可分割、有機的一個組成部分。」
多壽
北京歌德拍賣有限公司2011春季藝術品拍賣會1840萬
中國有祝壽的傳統,祝壽的文化,祝壽的藝術。松、柏、鶴、石、桃、靈芝等多種自然景物,都被視為長壽的象徵。它們進入畫面,成為祝壽畫經久不衰的主題。
齊白石在其畫中表達此層意思,經常以桃為最多。他愛畫桃,求畫者也喜歡請他畫桃。畫面中用色用墨,信手拈來,既熱烈又沉著,既濃豔又和諧。桃實依舊施以鮮豔而飽和的洋紅潑寫,具有鮮明的民間藝術特色,樹幹用淡墨寫出,並皴出表面斑駁質感。葉子用重墨點寫,最後用濃墨勾勒葉筋;筆墨上縱橫淋漓,超脫奔放,生動活潑,他善於運用墨彩乾濕、虛實、濃淡的特點,表現空間感和對象的質感、量感;其筆力勁健純熟,豪放已極,似亂非亂,似柔實剛,似拙實巧;物象造型均以最為簡潔的構成。
大富貴亦壽考
尺寸:95.5×36cm 約3.1平尺
北京都市聯盟國際拍賣有限公司2011年春季藝術品拍賣會1552.5萬
此畫作於抗戰後的1946年,齊白石時居京城鐵柵屋,恢復鬻畫。同年8月,被徐悲鴻聘為北平藝術專科學校的名譽教授。此時,齊白石名聲已享譽全國,求畫之人紛至沓來,因此,該期間,白石多有寓祝福、寓吉祥內容入畫,此幅即是。
畫面上端,石上立一雙綬帶鳥,其一,瞪眼張嘴,稚趣盎然;另一,眼含笑意,憨態可掬。長長的冠翎與尾羽交錯自然,雖各自相背,卻靈犀相通。 畫面中段,以淡水墨暈染出了獨秀的一峰山石。其筆淋漓,其勢危高。從布局上講,山石成為了連接牡丹和綬帶鳥的紐帶。
畫面下端,以沒骨大寫意法,直接用胭脂紅彩潑寫出了盛放的牡丹。顏色的深淺濃淡表現出了花瓣的陰陽向背。水墨的濃淡勾畫出了枝葉的肥瘦曲直。 此畫款識為「大富貴亦壽考」,綬帶鳥因其音同「壽」而寓意長壽;自古牡丹被視為富貴的象徵,兩者入畫,寓意「富貴長壽」。
清韻(四幀)
上海天衡拍賣有限公司2011春季藝術品拍賣會2185萬
這套四屏分別描繪的是紫藤,梅花和水仙,玉蘭以及白菜。白石老人認為畫藤最難,要掌握藤蘿生長紊而不亂的規律,加以取捨美化,要畫出春意來。他還曾記到:「畫藤若真,不成藤矣。然,欲亂不易,昔人畫藤皆去此病。」對於畫梅花白石老人認為宋代楊補之,當代尹和伯和吳昌碩畫梅花最好。
至於畫玉蘭花,玉蘭花是木筆花的一種,白色的叫玉蘭,紫色的叫幸夷。因為這類花朵未開時好像毛筆的筆頭,所以叫做「木筆」。花有九瓣和六瓣的,老人畫六瓣的居多,玉蘭花瓣極厚,老人用禿筆把它厚重的質感表達出來,並且花朵的花萼上,有細茸毛,一般畫家也表達不出來,就是畫上許許多多的細毛,並沒有原花的趣味。白石老人用溼墨畫花萼,溼墨向外暈出,自然就表達出萼上有細毛的感覺。
而對於白菜的描繪,老人的筆力特別健壯,更加以用墨濃淡相生的變化,所以能夠將白菜描繪得十分肥壯,我們看他畫白菜幫,僅是聊聊幾筆,就有白菜潔白厚重的質感,他畫白菜葉子,都是團聚的樣子,也更能表現出白菜的精神。
松鷹圖
北京保利國際拍賣有限公司2009秋季拍賣會1456萬
松鷹是齊白石最喜畫的題目之一。作為猛禽,鷹體現著一種剛健有力之美。把鷹畫得真實生動,筆墨蒼勁有味,不題詩人們也能獲得某種精神享受。
齊白石畫鷹,追求真似生動,把鷹畫得精氣活現,有雄視蒼茫大地之慨。把鷹與松畫在一起,不僅是因為鷹常落松枝,也因為松元身具有一種挺拔不凋、不懼風雨的品質。齊白石畫的鷹就是鷹本身,它們與蒼松巨石為伍,是人的自然對象。
齊白石畫松鷹體現著力量,有時還洋溢著對英雄的渴望頌美之情。但老人筆下的松鷹,從來不一味強悍,而總是在強悍中含著清峻、颯爽,和某種程度的孤獨感。
此外,白石老人特別用情於勾畫那些尖細的松針,它們繁密、修長,似有風動,如聞濤聲。不因寄寓崇高之意而淡化大自然的多姿多彩與真實感,是齊白石藝術很可注意的特色。 白石有畫松詩曰: 本大根深高不危,九霄鱗爪縱橫飛。 千年雪色不凋壤,任汝寒風盡力吹。
此作品在1932年齊白石畫展展覽當時,是唯一一件參展時重要的大幅精品,也是現在存世眾多齊白石作品中唯一一件超大超長尺幅、並在齊老在世時出版並展覽過的力作。
據考證,此幅松鷹圖被徐悲鴻收藏後,一直被當做至愛之物留存。當他與蔣碧薇解除婚約後,自己心愛的收藏和百餘件精品力作都一併留給了蔣碧薇。蔣碧薇將松鷹圖帶到臺灣,又轉給了臺灣收藏家邱聰龍先生(邱先生是臺灣書畫收藏泰鬥級人物、名震海外),後又輾轉成為了臺灣另一重要藝術機構的收藏品。
春柳奔馬
北京都市聯盟國際拍賣有限公司2011年春季藝術品拍賣會1380萬
齊白石不僅是二十世紀最為傑出的畫家之一,也是一位在繪畫題材上多產的畫家,可謂無一不能入畫。題材之豐富,造型描繪能力之強,在近代美術史上堪稱罕見。
在白石老人眾多的繪畫題材中,「馬」這一題材稀見異常,郎紹君先生在《齊白石的世界》一書中指出:「在中國人的思想中,馬始終與徵戰相關,是驍勇和勝利的象徵。白石畫馬,與徐悲鴻畫馬大異,徐氏重其形真,白石重其意氣,徐氏以墨當色,筆墨服從於造型,白石全出之以勾勒,寫其大意而已。」
此幅《春柳奔馬》,上款「秀芳」即東北抗日名將馬佔山。此作創作於1946年,正值馬佔山調任東北保安副司令長官之際。從中不難看出,白石老人贈予抗日名將馬佔山的「奔馬」有著雙重美好的含義。一則,「馬」是勝利和驍勇的象徵,送給抗日名將,自然實至名歸。二是,受贈人恰好姓「馬」,寓意著畫中這匹勇猛善戰的「千裡馬」即為馬佔山本人,取其一語雙關之意。
從構圖上看,馬的姿態非常有趣與別致。前蹄有力地伸向前方,粗壯的後蹄則高高躍起,好似剛剛用力的向後蹬去,整體造型呈穩固的四十五度角。極富白石老人精湛篆書筆意的馬鬃與馬尾向著奔跑反方向迎風飄擺,足見奔馬的精神與風採。系在馬鼻上的韁繩更起到了點睛之處,有如脫韁之勢的「千裡馬」正從高處以千裡之速向下俯衝。寥寥數筆,雖為「寫其大意」,但這匹「千裡馬」卻在白石老人筆下卻描繪的飽滿而又賦有動感。畫面上方垂下的柳條,看似只是為了豐富構圖的無心之筆,實則正為白石老人構圖的巧妙與高明之處。正是因為這幾筆位於「千裡馬」後方的柳條,使得畫面的遠近層次瞬間拉開,好似日行千裡的奔跑鏡頭中稍縱即逝的一瞬,畫面突然定格在此一處,如同攝影師捕捉運動員「臨門一腳」時的鏡頭。真可謂神來之筆!
鐵拐李
上海天衡拍賣有限公司2011春季藝術品拍賣會1207.5萬
鐵拐李是齊白石最喜愛的人物題材之一。他依照民間傳說塑造鐵拐李的形象,垢面蓬頭、手執鐵拐,肩串葫蘆,亦丐亦仙。郎紹君認為齊白石畫中不同姿態的鐵拐李形象配上不同的題跋,總能表達不盡相同的寓意。
其一曰:「形骸真箇能瀟灑,我笑神仙屍未解。天下從來多妄妖,葫蘆有藥人休買。」——「天下從來多妄妖」一句語義雙關,既指宗教中的邪門歪道,也指人世間的種種欺騙行為,這真是對人生世界尖銳而深刻的觀察!
其二曰:「盡了力子燒煉,方成一粒丹砂。塵世凡夫眼界,看為餓殍身家。」——這是批評俗人俗眼不識仙身,只把李鐵拐視作乞丐。世間一切只看外表、不究真相的人和事,不都這樣嗎?
其三曰:「還屍法術也艱難,應悔離屍久未還。不怪世人皆俗眼,從無乞丐是仙般。」 ——這是對世人俗眼的「同情之理解」,說仙人既裝進了乞丐皮囊,也難怪世人不識真仙。
其四曰:「臥不席地,食不炊煙,添個葫蘆,便是神仙。」——這是說畫中人,也是說世上人,只要「包裝」一下,乞丐與神仙就可以轉換身份。
從中亦不難看出齊白石隱蔽的自喻因素。在他看來,自己的藝術長期不被理解,是一些人只看他的出身和外表,這正如把鐵拐李看作「餓殍身家」。但這類含自喻之意的繪畫與詩歌,鮮有憤懣之情,而更多的是幽默和無奈,以及寓於這種幽默無奈中的智慧。
貝葉草蟲
上海天衡拍賣有限公司2011春季藝術品拍賣會1150萬
收錄於:齊白石·草蟲
《齊白石·草蟲》裡講述了齊白石筆下的草蟲可謂神形兼備,栩栩如生,他曾有詩云:「從師少小學雕蟲,棄鑿揮毫習畫蟲。莫道野蟲皆俗陋,蟲入藤溪是雅君。春蟲繞卉添春意,夏日蟲鳴覺夏濃。唧唧秋蟲知多少,冬蟲藏在本草中。」可謂一草一蟲總關情。
畫中菩提枝下螳螂長足的挺拔,關節的精準,一隻蓄勢待發的螳螂躍然紙間。從中不得不嘆服齊白石深厚的線條功力,以及對細節的把握往往信手捏來。更令人嘆服的則是畫中隱約表現出了蟬棲身枝頭「高處不勝寒」所隱藏的一絲畏懼與擔憂與樹下螳螂之躍躍欲試間的呼應。真可謂妙到毫顛,亦足可見齊白石的草蟲絕對是小中見大的。
再看畫中的貝葉,貝葉就是菩提樹葉。他畫像紗一樣的貝葉用極細的筆,先把葉的主莖畫出,然後再添網狀脈,最後再薄施淡彩。老人所畫工筆貝葉,用的是寫意筆法,筆筆見力,生動可愛。老人曾說:「客論作畫法,工粗孰難,予曰筆墨重大,形神極工,不易也。」這句話提醒我們工筆草蟲貝葉最終應該將筆墨和「形神」都展現出來。工筆貝葉並不是一味纖細的描摹,更要進行剪裁,提煉和概括。
再將貝葉和草蟲放入整幅畫中欣賞,全畫以「s」形構圖,而那隻螳螂則是其中「似斷還連」的部分,不僅營造了畫面的動勢,提升整幅畫作的趣味性,畫面中的疏密同時也為草蟲提供了足夠的活動空間,也讓觀者有無盡的想像。
「精細中求生機,嚴謹中富變化」,齊白石筆下,無論是輕柔淡寫,還是濃墨重彩都讓人流連再三。正如徐悲鴻先生所常說的:「盡精微,然後致廣大」的境界。這幅畫充分體現了白石老人繪畫功力,學養,敏銳的觀察和表現能力多方面完美的統一,不愧為一件巧思精構的佳作。
花果四屏
北京匡時國際拍賣有限公司2010年12月06日1176萬
款 識:△菊酒延年。白石並篆。 △璜也。 △仲森先生之屬,庚午,白石。 △八硯樓頭久別人制。 鈐 印:木人、齊大(2次)、人長壽、白石(2次)、老白、雕蟲小技有聲(2次)、老齊(2次)、白石翁、甄屋 出 版:《齊白石全集》卷三P146-149,湖南美術出版社,1996年。
大壽圖
尺 寸:137×34cm 約4.2平尺
北京都市聯盟國際拍賣有限公司2011年春季藝術品拍賣會1092.5萬
齊白石的桃不同於吳昌碩的金石趣味,顯得十分清新和質樸。白石老人誇大了桃與葉子的比例,這種誇大的手法,借鑑了民間藝術。而他又能融文人畫筆墨於民間趣味之中,使得這幅畫既具有民間藝術生動活潑的特色、又具有文人畫疏朗清新之氣,達到了「妙在似與不似之間」的藝術境界。
這幅作品中鮮豔欲滴的大壽桃均用沒骨畫法呈現,洋紅和藤黃與墨色勾勒的葉子形成的鮮明的對比。白石老人在此直接使用了原色作畫,並偏愛暖色,洋紅的桃子在他的筆下顯得有筆意,有筆痕,有重輕,有濃淡。其以水墨葉子作為畫面背景,從墨與色的對比中強化了審美的張力。他雖喜用純度較高的顏色,但又主張「古豔絕倫」、「豔不嬌妖」,以追求豔中求雅,雅俗共賞的效果。
人物 四屏
從70歲到90歲,是齊白石藝術的盛期,個性風格完全形成,題材、體裁、形式風格也相對穩定。盛期時代的齊白石人物畫,將八大山人、石濤和金農的畫風融為一體,用筆減省而富有意趣,形象簡括而不草率。特別是一些自寫性質的人物以及各種各樣的鐘馗、羅漢、佛像等,表達了畫家的慈愛之心、不平之氣、幽默智慧和鞭撻醜惡的精神傾向,形成了稚拙而純樸、凝練而平和的個人風貌。齊白石人物畫筆簡而意足,縱筆揮寫,畫中充滿幽默、智慧和諷刺,以詩畫結合的方式直率地表達了對社會人世的看法。
觀此幅人物神態安詳,所畫老翁形神兼備,風趣幽默,衣紋簡勁流利,用線一氣呵成,拙樸連型、皮膚略施赭色熱烈明快的色彩設色濃而不俗,工與寫的極端合成,平正見奇的構成,作為齊白石獨特的藝術語言或視覺形狀,整件作品體現了齊白石「簡括而不草率」的人物畫特徵。
(圖文/少白公子)
註:以上圖文節選自講座《少白公子趣說齊白石》 主講人:湯發周
庚子年 【鼠年】記於中國齊白石藝術研究會(上海浦東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