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精準扶貧系列報導之十】中國旅遊集團:

2020-12-25 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

十九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旅遊集團公司董事長張學武(左一)在雲南省孟連縣芒掌咖啡種植園調研。 

 

黨的十九大即將召開,回顧十八大以來砥礪奮進的五年,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打贏脫貧攻堅戰擺到治國理政的重要位置,並取得了階段性成績。

「十三五」期間,國家把旅遊業定位為新常態下經濟轉型升級的關鍵驅動力、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大民生工程、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引領產業、提升國家綜合實力的重要載體,並將旅遊業視為扶貧攻堅的生力軍。

中國旅遊集團作為中國最大的旅遊央企,黨的十八大以來,用於集團定點扶貧的貴州、雲南兩省五縣(市)旅遊主業幫扶、特色農業扶持、教育扶貧等相關工作,共計投入資金1753.34萬元。

同時,中國旅遊集團順應旅遊產業發展新趨勢,將扶貧工作與集團主業、集團資源、集團文化相結合,深挖貧困縣資源稟賦,喚醒貧困地區沉睡資源,逐步建立起了與集團旅遊文化主業相匹配的旅遊產業扶貧幫扶模式。

發掘自然資源稟賦提升旅遊硬實力

據中國旅遊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集團定點幫扶的對象包括兩個省五個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市)縣,分別是貴州黎平,雲南香格裡拉、德欽、孟連、西盟。其中,西盟縣是全國兩個佤族自治縣之一,素有「阿佤山」之稱。

「我到西盟之前對這裡有過很多遐想,我以為西盟作為貧困地區應該是生產力極為落後的窮鄉僻壤,這裡的生活應該是上一輩人口中的『當年』。但當我踏上這片土地時,感覺一切皆在意料中,卻又不同。西盟就像一個旅遊景區,生態環境非常好,自然資源稟賦也很豐富。」在接受本報採訪時,中國旅遊集團派駐西盟縣扶貧副縣長付俊國如是說。

據中國旅遊集團的重點梳理,他們發現西盟全縣共有單體旅遊資源188處,旅遊資源亞類22種,旅遊資源基本類型50種。「這樣豐富的自然生態資源和民族文化旅遊資源本身就是一種脫貧致富的資本,不需要抱著金飯碗等飯吃。」付俊國感慨地說。

但有了資源並不等於就能脫貧就能致富,正如十九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旅遊集團公司董事長張學武所說,貧困地區不是沒有資源,而是需要發掘資源的理念和眼光,用新視覺、新需求喚醒「沉睡資本」。

中國旅遊集團脫貧攻堅工作領導小組經過多次實地調研發現,貧困地區普遍存在旅遊配套設施建設起點低的現實問題。「此次調研,工作小組考察了西盟、孟連兩縣縣區規劃及西盟博航十組民族旅遊生態村、勐梭龍潭景區,孟連南壘河精品酒店、『神魚谷』項目點、娜允古鎮等旅遊項目,就項目周邊配套設施建設情況進行了摸底。我們發現,這兩個縣目前均沒有成熟的旅遊項目景區,旅遊產業要素也不完整。」中國旅遊集團脫貧攻堅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冉德章介紹說。

找到病處就要對症下藥。據了解,中國旅遊集團擁有國旅總社、中旅總社兩大旅行社品牌,在海內外已布局了2100多家分社,國內分社網點已覆蓋全國各省市。集團的扶貧縣集中在雲南、貴州兩省,像雲、貴兩省這樣的旅遊資源大省,集團在當地的分社具備很強的旅遊線路規劃、產品設計和聚客能力,地理位置和文化認同與貧困縣又都十分接近,貧困縣的旅遊文化資源稟賦能夠被及時、完整、高滲透性地發掘並打造成市場化的旅遊相關產品,旅遊產品又通過集團旅遊產業鏈條上不同的要素端對接不同的消費市場,很快就轉化成實實在在的經濟價值,能解決當地老百姓脫貧增收的實際問題。

「通過旅遊扶貧,不僅極大地促進了貧困群眾增收致富和生產生活方式的變革,而且深刻地影響著貧困群眾的思想觀念。貧困群眾以前過著農耕生活,交往範圍小,交往對象以親屬、鄰裡為主,現在通過發展旅遊扶貧,每天一開門就要面對來自天南海北、國內國外的遊客。貧困群眾愈來愈渴望文化知識,更加追求健康生活方式,環保意識也顯著增強。」雲南省普洱市副市長、西盟縣縣委書記楊宇說道。

挖掘文化資源

旅遊精準扶貧再升級

旅遊業可謂「一業興、百業旺」,有著天然的行業帶動優勢,旅遊景區成功開發的同時,餐飲業、農副土特產品加工和包裝銷售、旅遊紀念品開發,甚至房地產業、客運業等也蓬勃發展,民俗文化和民間藝術得到挖掘與展現,從而帶動了產業結構的調整。正是源於此,中國旅遊集團通過對扶貧地旅遊資源的開發為當地找到了一條能夠發揮貧困鄉村資源優勢、適合發展的新路子。

如西盟縣,除了擁有豐富的自然生態資源,還有著極具特色民族文化資源。據了解,作為從原始社會末期直接過渡至社會主義社會的阿佤人,至今仍保持著本民族傳統的文化藝術風格,在民族服飾、歌舞、建築等方面都獨具特色,形成了西盟最具個性、最具魅力的旅遊特性;同時隨著西盟縣民族文化藝術影響力的不斷擴大,西盟獨具魅力的民族民間歌舞也成為西盟文化的一張亮麗名片,被越來越多的人所肯定和喜愛。

「為了讓西盟極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傳揚並形成獨特的旅遊品牌文化,西盟縣委、縣政府根據50多年來的發展歷程,創作了一臺融合政治、歷史、民族、藝術為一體的具有濃鬱特色的民族舞蹈史詩《阿佤人民唱新歌》,但由於西盟財政困難,對工作隊的投入有限,隊員流失情況時有發生,給工作隊的正常運轉帶來很大影響,在中國旅遊集團作為出品方贊助歌舞劇的合作達成一致後,對劇目演員的穩定起了很大的作用,減少傳承佤文化人才的流失。」楊宇介紹說。

西盟縣的旅遊精準扶貧成果同樣在孟連縣得以顯現。「緊緊依託孟連縣當地豐富的自然生態資源和民族文化資源,再加上中國旅遊集團的旅遊產業重點幫扶,也為孟連縣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與全國人民一道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注入了強大動力。」雲南省孟連縣縣委書記刀鋒說。

據了解,2016年,孟連縣共接待海外遊客3.53萬人次,同比增長42.33%,接待國內旅遊人數220.35萬人次,同比增長32.57%,實現旅遊綜合收入18.71億元,同比增長57.09%。

集合各方優勢

滿足多重消費需求

走旅遊扶貧路子,把美景美食化為脫貧致富的「錢袋子」,已成為許多貧困群眾的渴望。借力中國旅遊集團在休閒旅遊、智慧旅遊平臺、特色精品酒店、自然生態景區等領域具有豐富的項目運作經驗,通過集團的精準幫扶,西盟縣、孟連縣等地區已經逐漸找到了一條旅遊資源脫貧的道路。但如何讓扶貧地的旅遊資源再升級,實現「接待型」向「產業型」轉變,成為了中國旅遊集團扶貧工作新一輪的重點。

「中國旅遊集團作為中國規模最大的旅遊央企,業務涵蓋旅行社、在線旅遊、酒店、景區、免稅、旅遊地產、旅遊金融、郵輪、旅遊客運、文化演藝、房車等相關旅遊業態和細分領域。藉助集團優勢,可以幫助扶貧地區旅遊產業相關產業鏈的全面開發。」張學武說。

普洱地區盛產普洱茶、咖啡、甘蔗等經濟作物,品質優良,產業初具規模。特別是孟連縣的咖啡已經成為當地的四大支柱產業之一,全縣咖啡種植面積10.5萬畝。同時,孟連縣的小粒咖啡品質高、口感好,多次在國內咖啡生豆比賽中榮獲大獎。但由於孟連縣咖啡產業重生產、輕營銷,沒有自主品牌,銷售仍以初級製品(咖啡原豆)為主。

據了解,中國旅遊集團已在酒店板塊創立了「逸派咖啡」品牌並與孟連咖啡種植產業在產品生產、銷售、品牌化發展等方面有切實的合作空間,利用好板塊咖啡業務平臺優勢,建立和發展集團扶貧公益咖啡品牌,推動當地咖啡經濟效益和板塊社會效益同步發展。

當下「網際網路+」也成為新時期扶貧工作中的重要方式之一,中國旅遊集團也在積極嘗試通過網際網路來實施精準扶貧。據冉德章介紹說,集團擬於今年完成設立「公益中旅」電子商務平臺項目,藉此挖掘兩省五縣(市)特色農業產品資源,集結集團7大板塊力量,開展「1幫1公益中旅心」。電商平臺上線結對幫扶工程,全面加強集團各板塊參與到集團脫貧攻堅戰役中來,善用電子商務銷售渠道優勢,擴大集團公益力量、傳播集團公益好聲音。

另據本報了解,孟連縣還擁有國家一級口岸勐阿通道,當下孟連(勐阿)邊境經濟合作區也正在籌建。中國旅遊集團未來將發揮旅遊線路策劃優勢,計劃推出瀾滄-西盟-孟連「邊三縣」旅遊線路,並結合孟連跨境車輛往來交通安排政策支持,策劃推出跨境自駕遊項目。同時中國旅遊集團的旅行社板塊、國旅集團和國旅股份還將找準結合點,共同參與和推動孟連邊境旅遊、口岸免稅業務的合作發展,以便在大眾旅遊時代,切實滿足人們對旅遊及購物消費的多重需求。

相關焦點

  • 中國航空集團大型精準扶貧推介活動在中國駐日使館舉辦
    人民網東京8月23日電(孫璐 李沐航) 23日晚,由中國航空集團(簡稱「中航集團」)和中國駐東京旅遊辦事處共同主辦的「人文國航,走進日本之相約內蒙古」大型精準扶貧推介活動在中國駐日本國大使館舉行。本次赴日本推廣宣傳活動,以公司開展結對扶貧的內蒙古自治區為重點,播放內蒙古全球推廣宣傳片,進行馬頭琴、蒙古長調、呼麥等非遺藝術形式表演,推廣扶貧地方的各類資源,自覺承擔起「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 孔鉉佑大使在致辭中說,今天,在使館舉辦「人文國航,走進日本之相約內蒙古」活動,充分體現了中航集團作為國家著名大型國有企業展現出的政府擔當和家國情懷。
  • 華僑城:精準扶貧的六大路徑|扶貧榜樣
    【編者按】2020,脫貧攻堅決勝之年,房企成為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僅恆碧融三家龍頭房企在精準扶貧事業上的投入,就已經超過300億元。它們創新扶貧模式,探索出一條條企業公民新途;它們不惜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創造出一個個扶貧攻堅的奇蹟。樂居財經特別策劃「2020中國責任房企」系列報導,發現中國「扶貧榜樣」。
  • 中國誠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發揮央企優勢開創對口扶貧的「誠通模式...
    由於三山六陵,交通不便,2012年確定為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全縣353個行政村中有88個貧困村,貧困人口7.1萬人。」7月27日,中國誠通集團外派在宜陽掛職近兩年的副縣長劉洋說起宜陽縣情如數家珍。 對口幫扶的五年時間裡,中國誠通一直奮戰在脫貧攻堅的最前線。通過匯聚力量、創新模式、精準發力、履責於行,全力助推脫貧攻堅取得新成效。
  • 央企精準扶貧的「山陽路徑」——中國鋼研集團的立體扶貧之路
    因山大溝深,耕地與河流相對較少,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說。"守著薄田度日、靠著天時吃飯",曾是這裡真實的寫照。儘管坐擁漫川古鎮(國家4A級景區)等"聚寶盆",是富有歷史意義的革命老區,但在經濟發展上卻"守著金飯碗要飯吃",幾乎享受不到紅利。從2002年開始,中國鋼研集團(簡稱中鋼研)對山陽縣進行定點扶貧。
  • 華僑城深東集團:在陸河縣歐田村精準扶貧,讓螺溪谷成網紅景點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也是「6·30廣東扶貧濟困日」活動十周年。6月30日,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從華僑城深東集團(以下簡稱深東集團)獲悉,過去3年以來,深東集團在陸河縣螺溪鎮歐田村打造以精準扶貧為核心導向的鄉村田園文化旅遊綜合體——華僑城螺溪谷,使得一個客家小山村舊貌換新顏,逆襲成為鄉村出遊網紅打卡地。
  • 華潤萬家打出精準扶貧組合拳 助力脫貧攻堅關鍵年
    為助力我國「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穩步實現「兩不愁三保障」的整體目標,華潤萬家積極履職央企責任,發揮多元零售業務優勢,打出精準扶貧「規定動作」和「自選動作」組合拳,探索可造血、可複製、可持續的精準扶貧長效機制,助力脫貧攻堅關鍵年。
  • 中冶建工:探索央企特色扶貧路徑
    【環球網綜合報導】精準扶貧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大舉措,也是黨和國家在新形勢下賦予中央企業的神聖使命。如今,扶貧開發已進入到啃硬骨頭、攻堅拔寨的衝刺階段,社會各界正按照中央的決策部署,凝心聚力,奮力開創扶貧開發事業新局面。
  • 國資央企「消費扶貧天團」發力三區三州
    ,中建集團幫扶的甘肅臨夏州康樂縣、卓尼縣、康縣和中國旅遊集團幫扶的雲南迪慶州香格裡拉市。中國黃金提供的「金紅包」、中國旅遊提供的西藏雲南深度遊、騰訊微信提供的電子相框等14輪抽獎大禮讓直播帶貨高潮迭起。通過將直播間小程序分享給好友,網友可以提升抽獎中獎概率;網友下單後,小程序自動生成「央企消費扶貧電子證書」,由「國資小新」、央企消費扶貧電商平臺、騰訊微信聯合具名,便於網友在朋友圈等社交平臺分享,邀約更多好友參與扶貧、共獻愛心。
  • 「牽手」上市公司 央企扶貧基金出產業化扶貧新路
    獨特的幫扶模式央企扶貧基金是根據國家脫貧攻堅戰略需要而發起設立的。經過梳理央企扶貧基金的A股投資案例,可以發現其參與的定增募資項目均與貧困地區或扶貧項目關聯密切。經過數次實踐,央企扶貧基金現已形成「產業基金+企業+貧困地區資源+貧困人口」的產業基金精準扶貧模式。
  • 國投入選2020中國品牌論壇精準扶貧優秀案例
    12月8日在北京舉行以「中國自信 品牌力量」為主題開展深層次對話交流論壇同期舉辦了「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精準扶貧論壇國投扶貧入選2020中國品牌論壇精準扶貧優秀案例論壇發言內容刊發在12月11日《人民日報》2020年中國品牌論壇特別報導
  • 中國奧園集團:聚力打造「造血式」精準扶貧模式
    2020年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也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在這場特別的「戰役」中,一批有責任有擔當的企業,成了扶貧道路上不可或缺的中堅力量。
  • 精準扶貧,愛心捐贈——津大盛源集團在阜蒙縣化石戈鎮開展精準扶貧...
    上午,一輛滿載功能性螯合肥的大卡車緩緩駛入活動現場,遼寧津大盛源集團為化石戈鎮捐贈肥料的儀式在這裡隆重舉行。本次捐贈的23噸螯合肥是遼寧津大盛源集團為化石戈鎮農耕土地專門配製的,並為受贈農戶提供了由津大盛源集團科普服務中心根據當地土壤特點為高粱、西瓜、花生等作物制定的全程營養施肥與管理解決方案。
  • 郭鶴立一行到華僑城集團、中國旅遊集團、華潤五豐公司等央企考察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中央企業助力臨夏州產業發展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推進會精神,加快推動合作項目進度,11月13日至14日,州委書記郭鶴立帶領州領導馬明傑、高永平、馬軍、尹寶山和州直有關部門主要負責同志,到華僑城集團、中國旅遊集團、華潤五豐公司等央企回訪考察,與企業負責人座談交流。
  • 雲南世博旅遊集團參展2020國際旅交會 文旅發展引人矚目
    雲南網訊(融媒體記者 李亞 上海報導)11月16日至18日,由文化和旅遊部、中國民用航空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2020中國國際旅遊交易會(以下簡稱「旅交會」)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舉辦。華僑城集團攜旗下文旅企業參展,雲南世博旅遊集團「旅遊產品」「文創產品」「扶貧產品」三大板塊亮相旅交會。
  • 峨眉山樂山大佛旅遊集團精準扶貧樂山馬邊縣
    【點睛】峨眉山樂山大佛旅遊集團和峨眉山旅遊股份有限公司精準扶貧國家級貧困縣籤約:共同建設一個國內創新的茶旅交易服務中心,實施「151」工程,即建設一個大宗有機茶葉精製加工廠,打造川西南有機茶交易中心、川西南土特產品交易中心、馬邊智慧旅遊服務中心、馬邊旅遊應急指揮管理中心及農村電商孵化中心等五大中心,建設一個茶文化體驗園,帶動實現馬邊茶葉的標準化、有機化、市場化
  • 中國三峽集團雷鳴山:在打贏脫貧攻堅戰中展現央企擔當
    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實現鄉村振興,央企應該發揮怎樣的作用?記者採訪了中國長江三峽集團黨組書記、董事長雷鳴山。 履行央企責任,助力脫貧攻堅,補齊農村發展短板 記者:決戰脫貧攻堅,作為國內最大的清潔能源集團,三峽集團肩負著怎樣的責任?
  • 多平臺"精準扶貧" 十八洞村成少數民族村寨發展典範
    中國經濟網湘西5月13日訊2016年5月11日下午,藍迪國際智庫平臺花垣縣十八洞村旅遊文化產業「精準扶貧」項目對接考察第三團造訪「洞天福地」的十八洞村,感受山清水秀的苗寨美景和歷史久遠的苗家文化。
  • 一篇文章讀懂「中國最大旅遊央企」的發展軌跡
    600平方米現代時尚的展臺設計,呼應著集團去年新推出的logo形象,開放、動感式的設計展示,也一改人們對於過往旅遊央企的機構化刻板印象,展現出其市場化的蓬勃活力。從「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旅遊產業集團」方向的提出,到「首席國民旅遊服務商」的漸進落地,近年來,中國旅遊集團屢屢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不斷刷新著人們對它的認知。時光不息,步履不止。
  • 中國旅遊集團的時光之禮
    關於扶貧,中國旅遊集團做了其中兩件事:發行了一本書,開發了一套旅遊扶貧線路。一本書是為我們的扶貧點雲南省香格裡拉市、德欽縣策劃製作發行了一本旅遊扶貧特刊,從歷史、文化、景觀、人文角度圖文並茂刻畫當地全域旅遊和鄉村振興給當地群眾生活帶來的重要變化,全面推介旅遊目的地。
  • 央企消費扶貧暨網絡直播帶貨扶貧高峰論壇在貴陽...
    在本次活動中,由國務院國資委科創局、貴州省扶貧開發辦公室、《中國扶貧》雜誌社、央企消費扶貧電商平臺邀請相關部門、知名央企、有關專家齊聚貴陽,舉辦央企消費扶貧暨網絡直播帶貨扶貧高峰論壇,共同探討消費扶貧和直播帶貨如何促進貧困地區農民收入增長,如何促進直播帶貨行業的健康發展,更好助力脫貧攻堅,以此為契機大力促進貴州的消費扶貧,充分展示貴州脫貧攻堅取得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