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二禁忌
大年初二,出嫁的女兒都要帶女婿回娘家,稱為「回門」。民諺有「正月初二路上看,儘是小生和小旦」,這正與如今正月初二上午滿街巷攜夫牽兒回娘家的景象相映成趣。出嫁女回門有下列禁忌。
第一:忌帶回的禮物是單數
出嫁的女兒在初二這天回娘家時攜帶的禮物必須是雙數,單數是晦氣的。在廣州,正月初二,嫁出去的女兒們便紛紛帶著丈夫、兒女回娘家拜年。女兒回娘家,必備辦一大袋的禮餅和糖果,由母親分送鄰居及親友,一如過年的情景,此禮雖輕,但反映的情意卻甚濃,是真正的「禮輕情意重」,表達了外嫁女對娘家的殷切思念。
按傳統風俗,此日外嫁女及丈夫只是中午在娘家用餐,稱為「食日晝」。顧名思義,僅僅是吃中午飯而已,女兒必須在晚飯前趕回婆家吃開年飯。
第二:忌不發紅包
出嫁的女兒回娘家還須由娘家兄弟前來迎接,進家後要給小輩每人一個紅包。
正月初三的禁忌
正月初三的禁忌是較特殊的,也很有特色。大年初三俗稱為「赤狗日」。人們認為這是一個不吉利的日子。傳說中赤狗是「熛怒之神」,會帶來不順利,因此農曆正月初三是兇日。
第一:忌外出和拜年
「赤」字有「赤貧」之意,外出衝犯赤狗會招致貧窮。所以人們一般在這天足不出戶,留在家中,以免遇上兇煞,因此不宜外出也不宜拜年,不管是親戚還是朋友家都不可以。萬一以後這家出了什麼不好的事情,會怪你一輩子的。如一定要外出拜年,可放一道化口舌符袋在身上,來化解口舌。
在中國南方,大年初三的早上要貼「赤口」(禁口)。所謂「赤口」,一般是用約長七八寸、寬一寸的紅紙條,上面寫上一些出入平安吉利的話(內容有一定格式,例如「公元一九九四年歲次甲戍正月初三日當對神前香火前門釘斷四方男女赤口賊盜火星一切禍災歸天大吉大利」),貼在前門和後門的門頂上。總之,貼「赤口」,是使人們心理上覺得一年到頭都能出入平安,不與人發生口角或各種不幸的災難,家中多多招財進寶,萬事如意。
第二:忌吃米飯
大年初二為穀子生日,這一天祝祭祈年,且禁食米飯。
第三:忌掃地、乞火、汲水
大年初三又稱為小年朝,即天慶節。在這一天不掃地、不乞火、不汲水。傳說宋代宮廷節日一
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因傳有天書下降人間,真宗下詔書,定正月初三日為天慶節,官員等休假五日。後來稱小年朝,不掃地、不乞火、不汲水,與歲朝相同。
第四:忌打擾老鼠娶親
這一條比較有意思,傳說初三晚是「老鼠娶親」的時間,這一天不要開箱櫃,並且一般人都會儘早睡覺,以免打擾鼠輩親事,俗稱「你打擾它一天,它就打擾你一年」。
第五:忌不給老鼠「米妝」
當晚也會有「老鼠分錢」的習俗,即在家中角落撒鹽、米、糕餅供鼠輩們享受。這些給老鼠的「米妝」,表示新一年裡與老鼠共享收成。
大年初三稱為「豬日」又叫「小年朝」
農曆正月初三,又稱為「豬日」。自秦漢以來,傳統的看法是正月初一日為雞日,初二日為狗日,初三日為豬日,初四日為羊日,初五日為牛日,初六日為馬日,初七日為人日。傳說這是因為女媧創造萬物生靈的時候,先造的六畜,後造的人,因此初一到初六都是六畜之日。
年初三,又叫「小年朝」。清顧祿《清嘉錄·小年朝》「(正月)初三日為小年朝,不掃地,不乞火,不汲水,與歲朝同。」是日,凡宅旁有井之家,早晨拿香火、素菜供於井欄,並將井上除夕所封的紅紙條揭去,名曰開井;有些地方,人們掃積塵於箕中,加上敝帚,倒在三岔路口,以示送窮。
小年朝又為穀子生日,民間有忌食米飯的習俗,以為如有犯者,會導致穀物減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