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巧媳婦」,幸福來敲門 | 她行動

2020-12-21 澎湃新聞

原創 賈方方 姜秋芳 婚姻與家庭雜誌 收錄於話題#她行動2個

作者:賈方方 姜秋芳

來源:婚姻與家庭雜誌(ID:hunyinyujiating99)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之後,各地婦聯組織進一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在常規工作中求創新,在機遇和挑戰中謀發展,新時代家庭建設、促進婦女就業、脫貧攻堅等各項工作成果豐碩,亮點頻現,異彩紛呈,在這裡小編就帶領大家實地一一領略。

——小婚家

在農村,不少家庭是丈夫外出打工賺錢,妻子留守家中照顧老人和孩子。平日裡,除了照顧老人、孩子,她們也有一些空閒時間,想找份工作貼補家用。

可是,因為時間不固定且零散,又不能離家太遠,這樣的就業機會少之又少。這可把姐妹們愁壞了。

河南省周口市也曾存在這樣的問題,不過,自從市婦聯落實了「巧媳婦」工程後,姐妹們個個都忙了起來,生活也是大變樣。

01

鍛「巧手」:昔日貧困戶,如今老闆娘

周口市婦聯最先打的是思想牌,讓姐妹們自覺參與進來,比如在「巧媳婦」工程點建立「婦女之家」,開展「鄉村出彩巧媳婦」等評選表彰活動,引導廣大婦女長「志氣」。有「心」參與還不夠,更重要的是要有「技」傍身。

為此,市婦聯針對性地開展各類培訓,為姐妹們鍛造了一雙雙致富巧手。

2014年,鄲城縣寧平鎮安莊行政村趙樓自然村的陶坤霞家庭被定為國家建檔立卡貧困戶。

陶坤霞因為燒傷失去了右手,丈夫趙紅傑是聾啞人,雖然夫妻倆勤奮肯幹,但隨著照顧老人和孩子的開銷逐漸加大,家裡還是入不敷出。

針對這種情況,鄲城縣婦聯駐村工作隊對其進行幫扶。經過多方考察,最終幫陶坤霞選擇了高效經濟作物種植作為脫貧產業。

聽完專業介紹和講解,陶坤霞也覺得這個定位特別適合自己。考慮到陶坤霞先前沒有這方面經驗,幫扶隊還專門為她聯繫了技術人員上門一對一指導。

前期考察紮實,後期執行認真,陶坤霞的種植基地在當年就取得了不錯的收益。

陶坤霞邊種邊學習,為充分利用土地,她與時俱進地實施了瓜與辣椒間作套種,收入大幅度提升,2017年底成功脫貧。

如今,她已經發展種植辣椒20畝,草莓大棚3個,精品西瓜大棚12個,帶動周邊10多名留守婦女成功就業。

2015年,張園園的丈夫因車禍右腿截肢,一家老小的經濟支柱瞬間倒塌,他們被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

根據她家的實際情況,村「兩委」、村婦聯為其制定了專門的脫貧幫扶發展計劃,介紹她參加養殖技能培訓,發展肉兔養殖。

找到方向後,張園園幹勁十足,每日天不亮就開始忙活,深夜還到兔棚觀察肉兔的生長情況。

她還購買了許多肉兔養殖方面的書籍,利用一切空閒時間,一本本地啃,一點點地學。

功夫不負有心人,張園園終於在2017年賺到了第一筆錢,並於2018年成功脫貧。

如今,她正準備擴大養殖規模,將肉兔養殖技術和經驗分享給更多需要的農戶。

2017年,商水縣巴村鎮前黨村的王小紅患上了惡性腫瘤,被納入貧困戶。

在被幫扶的過程中,王小紅得知扶貧工作中缺少懂電腦的人員,電腦專業畢業的她二話不說,主動提出要來志願幫忙,分文不取。

就這樣,她白天跟村裡的扶貧責任組長一起入戶走訪,晚上回到家整理資料。

因為工作勤奮,能力突出,2018年村「兩委」換屆選舉時,王小紅被選舉為村委委員。

自己受了益,王小紅也希望能盡己所能讓更多的人受益。為此,她主動出擊,引進鼎晨電子廠的磁環加工項目,將手工繞線需要的加工材料分發到農戶家裡,針對不同年齡層次安排相應的工作。

眼見著大家的生活得到了改善,鄰村的姐妹們也紛紛加入這個行業。後來,王小紅還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成立了漁網編織合作社,帶動全村90餘戶農戶、10餘戶貧困戶就近就業。

在婦聯的幫助下,越來越多的貧困戶華麗變身為自立自強的「巧媳婦」,做起了老闆娘。她們不僅自己脫了貧,還帶領更多的人一起致富!

02

施「巧策」:外出攢經驗,回鄉放光芒

除了激發婦女內在動力,市婦聯還出臺了一系列「巧策」。

對婦女創業情況進行問卷調查,摸清婦女貸款需求,開闢貸款綠色通道,成功吸引許多外出婦女回鄉創業、居家婦女自主創業。

鹿邑縣丘集鄉夏莊村是典型的貧困村,一直以傳統農業為主。為了過上更好的生活,很多村民不得不外出打工,王巧就是其中一個。

雖然工作出色,也很受老闆器重,但她卻沒法陪在老人孩子身邊。

事實上,多年的積累,王巧已經有了很好的縫盤加工手藝,如果老家能有這樣的廠子,這個問題就解決了。

躊躇之際,恰好遇上了好政策,王巧決心回鄉創業,創辦了羊絨衫縫盤加工點。

為幫助王巧更好地發展,鹿邑縣婦聯帶她出去培訓,協調相關部門爭取政策、項目。

2018年初,在縣婦聯和當地政府的支持下,王巧建成了 200多平方米的生產場地,加工點也變成了加工廠,還被定為「巧媳婦」工程示範培訓基地。

如今,公司已順利完成孵化,面向市場獨立運營。王巧不僅自己成了老闆,生活水平大幅提升,更解決了85名姐妹的就業問題,人均月增收3000元。

不只有傳統手工業,更有熱門的電商行業。

沈丘縣的李彩霞很早就外出打拼,闖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

後來,在和家人的溝通交流中,李彩霞了解到家鄉的許多土地無人耕種,而種植的綠色產品也因為沒有銷售渠道賣不出去,她決定回鄉創業。

2019年,在多方支持下,李彩霞的支農寶電商成功上線,負責對接全縣種養場和加工基地,通過網絡讓農產品上線,網銷沈丘農特產品120多種。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在做電商的同時,李彩霞帶領講師們對3000餘名建檔立卡貧困戶進行培訓,包括如何做電商、種植、養殖等技術,幫助他們掌握一技之長,既可以就業,也可以創業。

在此基礎上,她還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62人在村級種養基地就業,確保他們不再返貧。

眼見著越來越多的人返鄉創業,居家的姐妹坐不住了,扶溝縣江村鎮的村民段麗敏也動了創業的念頭。

經過多方打聽了解,她發現編織漁具勞動強度小,入行門檻較低,是一項婦女能幹且輕巧的活兒。

於是,她果斷成立了麗敏漁具編織廠,專注於戶外地籠產品生產及銷售。

在經營中,段麗敏大膽創新,採取「車間+農戶+就業」的經營模式,以扶貧車間為依託,對員工免費進行技術培訓,實行計件工資,多勞多得。

考慮到大家不能長時間離家的現實情況,做工方式也非常靈活,既可以在車間內生產,也可以領料回家做,深受村民的歡迎。

在各項政策的扶持下,段麗敏的編織廠越做越好,目前已輻射帶動21個行政村300餘人就近務工,每人每天能拿到50~80元的工資。

人們常說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老窩,相信在好政策的吸引下,返鄉創業、自主創業的人會越來越多。

只有切實幫助農村婦女實現在家門口就業,才能真正做到老人不空巢、孩子不留守、婦女有錢掙、村村無閒人、家家有存款。

未來,周口市婦聯將繼續以實施「巧媳婦」工程為切入點和重要抓手,上下聯動,提檔升級,為脫貧攻堅、鄉村振興貢獻巾幗力量,也期待更多姐妹變身「巧媳婦」,書寫更多脫貧致富奔小康的美好故事。

(感謝河南省周口市婦聯對此次採訪的大力支持)

來源:婚姻與家庭雜誌:中國情感幫助全媒體平臺,關注女性自我成長、親密關係維護。溫暖風趣,與你聊聊愛情婚姻那些事兒;專業理性,力邀眾多心理諮詢師,為你解答情感困惑;線上線下,微課沙龍情感陪護。(微信/微博/今日頭條:婚姻與家庭雜誌)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我們尊重著作權所有人的合法權益,如涉及版權爭議,請著作權人告知我方刪除,謝謝。

投稿郵箱:1192562621@qq.com

轉載及商務微信:jiaodanhong003

親愛的小夥伴,

微信改版後還找得到我嗎?

原標題:《家有「巧媳婦」,幸福來敲門 | 她行動》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江蘇海安市:實施「幸福黨建來敲門」行動 「敲」開城市基層治理新...
    圍繞城市發展和城市治理對基層黨建提出的新要求,以實施城市基層「幸福黨建來敲門」行動為載體,以贈送「政治福袋」為承載,加強黨組織有效覆蓋、整合社區優勢資源、健全社區服務體系、提升社區治理能力,從根本上解決社區黨組織「看不見、摸不著」、政治功能發揮不突出、群眾身邊無黨員現象,有效提升了居民的存在感、獲得感和幸福感。
  • 【多彩田園裡的巧媳婦】河南省鄉村出彩巧媳婦——平橋區洋河百家...
    【多彩田園裡的巧媳婦】河南省鄉村出彩巧媳婦——平橋區洋河百家來超市楊偉(十七) 2020-10-30 17: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網絡媒體走轉改】總書記「帶」來的十八洞村「巧媳婦」
    翻開一頁頁結婚相冊,孔銘英臉上寫滿幸福。穿著豔麗苗裝的她,如今已是湘西自治州花垣縣十八洞村一名地道的苗家媳婦。不過,她當初嫁到這裡的過程卻頗為曲折。8月31日下午,「長徵路上奔小康」網絡媒體「走轉改」採訪團走進十八洞村,孔銘英向記者講述了她不一樣的愛情故事。
  • 【美麗綻放的五年 ·「她」家最美巧媳婦】淵泉鎮縣府街社區最美家庭巧媳婦萬海珍
    為人正直善良的丈夫和聰明可愛的兒子,組成了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她在工作之餘還喜歡製做絲網花、串珠、刺繡等手工製作,她用一雙巧手繪製幸福家,人人誇她「巧媳婦"。心靈手巧,扮靚生活。生活不僅需要實用,更需要創意,她用一雙巧手把家裡裝扮得溫馨和諧、生機勃勃,她用串珠製作的小瑞蛇,水晶龍、水晶簾、小兔,用絲網製作的玫瑰花、百合花、牡丹花、開屏孔雀、拖尾孔雀等作品,深受廣大婦女喜愛,多次參加了市縣和社區巧手作品展,她用絲帶製作的《花開富貴》、《馬到成功》、《竹》給家裡平添了一道靚麗的風採,裝扮了美麗的家庭環境,同時展現了瓜州女性勤勞淳樸的風採。
  • 山嶼海「幸福來敲門」三連擊,暖心解鎖「有溫度的企業,有力量的陪伴」!
    山嶼海身肩「大企業」責任與精神,挑戰防疫支援「新姿勢」,「幸福來敲門」三連擊,新式解鎖「有溫度的企業
  • 開封7家巧媳婦基地 被定為省級示範基地
    本報訊 全媒體記者劉延超 實習生韓煜報導 為深入實施巧媳婦工程推動巾幗脫貧行動,助力脫貧攻堅,將助力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巾幗行動有機結合,近日,省婦聯、省扶貧辦聯合下發《關於認定河南省巧媳婦創業就業工程示範基地的通知》,認定全省100家省級巧媳婦創業就業工程示範基地,我市7家巧媳婦基地獲此殊榮
  • 「幸福來敲門」讓阿依布拉克村成為幸福村
    原標題:「幸福來敲門」讓阿依布拉克村成為幸福村 如今,新疆烏恰縣黑孜葦鄉阿依布拉克村的村民,提起自己的村子都會情不自禁地說:「幸福村就是我們村。」 了解到馬熱西老人的孩子因平時工作忙無法照顧她的情況後,楊豔每天都會來馬熱西老人家一趟,每次來都會為老人梳頭、揉肩、洗衣服、做飯,邊忙家務邊和老人聊天,為老人送來關懷和溫暖。 楊豔所做的這項工作被大家稱為「幸福來敲門」。烏恰縣委辦公室駐阿依布拉克村「訪惠聚」工作隊隊長吳學平介紹,說起這項工作的由來,還要從村裡的另外一位老人說起。
  • 《當幸福來敲門》:得到幸福前的苦難,比幸福更有意義
    《當幸福來敲門》劇照一部電影中每一個鏡頭都有其獨特的意義,老人跌倒卻無人伸手這個情景,或許在詢問所有人:善與惡如何去定義?在冷漠的環境以及人心下,人們如何生存?《當幸福來敲門》劇照有些人善於嘲諷那些往錢眼裡鑽的人,認為他們滿身銅臭。但當自己有獲取金錢的機會時,又會亡命般向錢撲去,忘了自己批判過這類人的事實,荒誕卻又現實。
  • 讓幸福來敲門!北方新報攜手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圓你新年心願
    1月13日,北方新報正北方網聯合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發出「2021,讓幸福來敲門!」暖心公益行動倡議,號召全社會廣大志願者、愛心人士、普通市民及網友,在春節前後走近身邊的防疫醫護人員和志願者、特殊家庭、孤寡老人、春節值班無法回家的基層工作者等等,為他們圓一個心願,送一份溫暖。「2021,讓幸福來敲門!」
  • 看完《當幸福來敲門》,你有什麼感受!
    《當幸福來敲門》一部很勵志的電影。影片中的主人公克裡斯·加德納憑藉著自己的努力,脫穎而出,獲得了股票經紀人的工作,後來創辦了自己的公司。幸福來敲門了。
  • 《當幸福來敲門》:得到幸福前的苦難,比幸福更有意義
    《當幸福來敲門》劇照一部電影中每一個鏡頭都有其獨特的意義,老人跌倒卻無人伸手這個情景,或許在詢問所有人:善與惡如何去定義?在冷漠的環境以及人心下,人們如何生存?《當幸福來敲門》劇照有些人善於嘲諷那些往錢眼裡鑽的人,認為他們滿身銅臭。但當自己有獲取金錢的機會時,又會亡命般向錢撲去,忘了自己批判過這類人的事實,荒誕卻又現實。
  • 影評|《當幸福來敲門》:努力的向前奔跑啊,幸福總會來敲門
    今天給大家介紹這部電影,《當幸福來敲門》,在豆瓣上評分9.1分,也是豆瓣電影的top250,算得上是難得的最好的勵志電影之一。《當幸福來敲門》是由加布裡爾·穆奇諾執導,威爾·史密斯等主演的美國電影。影片取材於美國著名投資專家克裡斯·加德納的真實生活經歷。
  • 電視劇《幸福來敲門》落幕 撕破生活劇苦情俗套
    他不信這個邪,偏巧又碰上嚴歌苓的劇本,再敲下蔣雯麗的檔期,於是就有了現在我們看到的《幸福來敲門》。這部33集的「非典型」生活劇今晚在央視一套落幕,播出期間,其全國收視率一度突破6%。這種成功的背後,則是對「倫理劇創作規律」的全面顛覆:沒有哭天搶地,沒有半路「小三兒」、沒有累世情仇。
  • 《當幸福來敲門》正在熱映中 拉開「影院開門幸福敲門」觀影序幕
    由美國哥倫比亞影片公司出品的好萊塢經典勵志電影《當幸福來敲門》加入院線復映片單,已於7月20日上映,與全國影院同步復工上映,為期盼已久的全國觀眾和影院拉開「影院開門,幸福敲門」的觀影序幕。火線復映的《當幸福來敲門》作為備受期待的口碑佳作,電影從逆境中尋找希望,努力拼搏的主題與觀眾在疫情時期對希望和幸福生活追求的高度契合,「影院開門,幸福敲門」的期待感吸引了進入影院觀影的觀眾,復工當天上座率在同期上映及復映的電影中有著不俗表現。
  • 《當幸福來敲門》:城市打工人逆襲的故事,也是父愛與現實的較量
    《當幸福來敲門》就是這樣一部作品,這部作品拍攝於2006年,在上映之後成為票房的一匹黑馬,也成為金球獎和奧斯卡雙料提名,該片根據真實事件改編而成,由加布裡爾·穆奇挪指導,威爾·史密斯、賈登·史密斯、桑迪·牛頓等人主演。
  • 《當幸福來敲門》:能夠接受幸福的代價,幸福才會敲門
    點擊播放 GIF 0.2M文丨卿心君悅影片《當幸福來敲門》自2008年在中國上映後,始終備受觀眾喜愛,截止當前在豆瓣以9.1分位列「電影 Top因此,與其說我們可以從一部影片中汲取養分,反而不如說能在一部真實的人物傳記中得到啟發——如何讓「幸福」來敲門。
  • 《當幸福來敲門》重映,威爾·史密斯「翻紅」的機會來了
    《當幸福來敲門》重新上映,威爾史密斯能否絕地翻盤毫不誇張地說,最近幾年時間內威爾史密斯算是將自己「玩砸了」,因為在2009年到2017年之間,威爾史密斯幾乎是沒有拍攝過電影,恰巧這段時間又是「漫威電影」崛起的時代,好萊塢商業電影的格局開始被改寫。
  • 王麗達《幸福來敲門》 獻唱湖南衛視小年夜春晚
    湖南籍著名歌唱家王麗達以一曲《幸福來敲門》贏得了現場的陣陣掌聲,同時也敲響了2017年的幸福之門。­  本次2017湖南衛視小年夜春晚製作精良,連續多年的小年夜春節聯歡晚會、金鷹節開幕式晚會、《偶像來了》、《我們來了》等都出自這個團隊之手。
  • 大眾日報:「幸福來敲門」,蓬萊3500餘名幹部定期入戶走訪慰問
    、  1月以來,蓬萊依託「千名幹部聯社區」活動,組織社區黨員和社區志願者開展「幸福來敲門」包幫貧困戶送溫暖活動,每周定期入戶走訪慰問社區80周歲以上空巢、獨居、失能老人及困難群體,及時了解老人日常生活、精神狀況等。這種以「精神關懷」為主、以「實物關懷」為輔的探視服務,受到老人們的交口稱讚。
  • 當幸福來敲門——抓住追尋幸福的權利
    當幸福來敲門由史密斯父子主演, 2006年上映的電影《當幸福來敲門》,是一部真人真事改編的電影,在豆瓣評分9.1分,國人對這部作品如此喜愛,是因為這部電影講述的故事和觀眾產生了強烈的共鳴期間克裡斯和兒子因為拖欠房租而被掃地出門,破產後,銀行帳戶也只剩下21塊,晚上他領著兒子,躲在地鐵站,反鎖在衛生間裡,孩子疲憊地睡在懷中,門外不斷地有人敲門,他用手捂住孩子的耳朵,用一隻腳悄悄地頂住了門,作為父親的克裡斯的臉上寫滿了無奈,留下了眼淚。這一刻讓人看到了父親的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