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平安帖》,雖只有4行27字,卻是臺北故宮博物院鎮館之寶

2020-12-09 小七聊書畫

文 / 小七

各位書法愛好者的朋友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老朋友小七,書法是我國的傳統文化,當名們談到中國的書法文化時,作為一名書法愛好者我們都非常的感興趣,要問我國的書法界哪位書法家最為有名氣,很多書法愛好者會想到書聖王羲之,的確王羲之的大名在書法界是無人能超越的,特別是他的代表作《蘭亭序》更是贏得了很多後世書法愛好者的喜歡,因此也被後人稱為是天下第一行書。

而王羲之一生當中書法代表作非常的多,比較有名的有《蘭亭序》、《喪亂帖》、《快雪時晴帖》等等,而我們今天介紹的這幅書法作品是王羲之的《平安帖》,這幅書法作品如今珍藏在了我國的臺北故宮博物館,雖然只是唐朝著名書法家的摹本,但是也是百分之百的還原了王羲之的真跡,所以我們通過唐朝摹本也能間接的也解到王羲之筆法的精妙。

這幅《平安帖》雖然只有4行27個字,但是卻寫出了中國傳統書法的藝術美,大家可不要小看了這27個字,王羲之通過這27個字給我們展示了中國書法的精妙之處,什麼樣的書法作品才算得上是好的書法作品呢?那就是要把每個字都寫藝術美,而且字與字之間的距離也是非常的重要,甚至每個字的大小,過渡都要處理得好,而王羲之顯然已經做到了這些,為我們呈現了一幅完美無缺的書法作品,堪稱是書法界的第一國寶。

作為一名書法愛好者,我們看到眼前的這幅《平安帖》以後肯定都被這精妙的筆法所吸引,這樣的字即使看一天也都不膩,很多書法愛好者甚至都會拿出高清相機拍下來回去也要好好研究,因為能親眼欣賞王羲之的《平安帖》真的是機會難得,所以很多書法愛好者都會利用展覽的機會去拍照收藏,回到家裡認真臨摹。

王羲之的《平安帖》為何能成為臺北故宮博物院的鎮館之寶呢?那是因為這幅書法作品寫出了書法藝術美,而且每個字中都寫出了書法的精髓,所以這樣的書法作品雖然字數不多,但是卻讓我們看到了中國書法藝術的博大精深。可能有些網友認為《平安帖》也沒有什麼藝術美啊,只是王羲之的名氣大所以這幅書法作品才這麼有名,如果你這樣認為的話,那只能說明你對中國的書法還是不夠了解,一幅好的書法作品筆法非常的精妙,顯然王羲之的《平安帖》是非常漂亮的,因此贏得了書法愛好者的喜歡。

欣賞完王羲之的《平安帖》以後大家是不是對中國的書法更加的感興趣了呢?如果你也喜歡中國的書法,那不妨每天堅持苦練,只要我們認真臨摹古人的書法作品,我相信你的書法作品也會得到大家的認可。最後大家對於練習書法有何不同的感想呢?歡迎大家在我們的評論區一起交流互動,讓我們共同學習中國的書法文化,把中國的書法傳承並發揚光大!

本文原創,不得抄襲,抄襲必究!

相關焦點

  • 王羲之《平安帖》,雖只有4行27字,卻是臺北故宮博物院鎮館之寶
    而王羲之一生當中書法代表作非常的多,比較有名的有《蘭亭序》、《喪亂帖》、《快雪時晴帖》等等,而我們今天介紹的這幅書法作品是王羲之的《平安帖》,這幅書法作品如今珍藏在了我國的臺北故宮博物館,雖然只是唐朝著名書法家的摹本,但是也是百分之百的還原了王羲之的真跡,所以我們通過唐朝摹本也能間接的也解到王羲之筆法的精妙。
  • 臺北故宮博物院的鎮館之寶:可以,這很中國!
    臺北故宮博物院,依託清朝宮廷珍藏的歷史文物而建。抗戰爆發後,國民黨政府為保護紫禁城文物不被戰火毀壞,曾挑選其中的部分藏品打包運往南京。敗逃臺灣之前,將其中的一部分運到臺北。臺北故宮博物院中,的確有相當一部分珍品,其中各個品類的鎮館之寶,也確實稱得上是國寶。
  • 臺北故宮博物院的鎮館之寶:可以,這很中國!
    臺北故宮博物院,依託清朝宮廷珍藏的歷史文物而建。抗戰爆發後,國民黨政府為保護紫禁城文物不被戰火毀壞,曾挑選其中的部分藏品打包運往南京。敗逃臺灣之前,將其中的一部分運到臺北。臺北故宮博物院中,的確有相當一部分珍品,其中各個品類的鎮館之寶,也確實稱得上是國寶。
  • 臺北故宮博物院三大鎮館之寶
    儘管這裡展出的文物是常換常新,但是有三件寶物始終沒有換過,這就是翠玉白菜、東坡肉形石和毛公鼎,它們被稱為臺北故宮博物院的鎮館之寶。毛公鼎鼎身只有30.75釐米高,卻銘刻了32行497個篆書文字,洋洋灑灑記錄了毛公輔佐周宣王,後來獲得天子賞賜而做此鼎的史實。鼎銘字跡清晰工整,篆文字字筆力遒勁,全篇一氣呵成。該銘文是一篇西周真實史料,是研究西周史最珍貴的文獻,同時也是我國「造字時代」最經典的作品。因此,毛公鼎可稱是價值無雙的瑰寶重器。
  • 臺北故宮博物院三大鎮館之寶
    儘管這裡展出的文物是常換常新,但是有三件寶物始終沒有換過,這就是翠玉白菜、東坡肉形石和毛公鼎,它們被稱為臺北故宮博物院的鎮館之寶。毛公鼎鼎身只有30.75釐米高,卻銘刻了32行497個篆書文字,洋洋灑灑記錄了毛公輔佐周宣王,後來獲得天子賞賜而做此鼎的史實。鼎銘字跡清晰工整,篆文字字筆力遒勁,全篇一氣呵成。該銘文是一篇西周真實史料,是研究西周史最珍貴的文獻,同時也是我國「造字時代」最經典的作品。因此,毛公鼎可稱是價值無雙的瑰寶重器。
  • 博物館 | 細數臺北故宮博物院裡的鎮館之寶
    臺北故宮始建於1962年,1965年落成,坐落於臺北市基隆同北岸士林鎮外雙溪,佔地面積1.03萬平方米。臺北故宮是仿照北京故宮樣式設計建築的宮殿式建築,共4層,白牆綠瓦。院前廣場聳立由6根石柱組成的牌坊。
  • 臺北故宮博物院鎮館之寶
    國民黨撤離前精選文物,珍寶質量要超越北京故宮國立故宮博物院(National Palace Museum),即為「臺北故宮臺北故宮館藏文物國寶無數,親身前去方能一睹舊藏之精華。下面來看看臺北故宮十大鎮館之寶:西周:毛公鼎這件西周的毛公鼎通高53.8釐米,清道光年間於陝西省岐山縣周原出土
  • 王羲之除了《蘭亭序》,還有這28個字的字帖,被臺北列為鎮館之寶
    並且也是有著許多寫出來的字帖流傳了下來,其中最有名的莫過於《蘭亭集序》了,而這個作品成為了中國書法史上的巔峰,這是王羲之在與自己的朋友交談時寫下的,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可見不一般了,不僅如此,王羲之寫下來的作品有許多,就比如《黃庭經》等,而今天小編要說的就是其中的一部字帖。
  • 兩岸故宮博物院的鎮館之寶
    一、書畫之寶《清明上河圖》  書畫之寶《清明上河圖》為故宮書畫代表作品,該畫為張擇端所作,以精緻的工筆記錄了北宋末葉、徽宗時代首都汴京(今開封)郊區和城內汴河兩岸的建築和民生。全圖分為三個段落。在5米多長的畫卷裡,共繪了550多個各色人物。
  • 我國有兩個故宮博物院,一個在臺灣,臺北故宮有哪些「鎮館之寶」
    著名節目主持人白巖松說:"由於歷史的原因,造成了海峽兩岸各有一個故宮博物院,兩個故宮博物院同根同源,都珍藏著大量代表了中華古代文化的奇珍異寶"。今天就來說說臺北故宮博物院。一、臺北故宮博物院的前世今生。
  • 王羲之真跡雖28字,卻是臺北博物館鎮館之寶,地位堪比蘭亭序!
    不過在我國的臺北博物館裡有一幅王羲之的書法作品,雖然只有26個字,但是地位堪比《蘭亭序》!如果你是書法愛好者,肯定也知道臺北博物館的作品是王羲之的哪一幅書法作品吧?這幅書法作品是《快雪時晴帖》,全長只有23公分,寬不足15公分,雖然整幅書法作品只有28個字,是1600多年前王羲之寫的一封信,便是這幅書法作品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非常的高,因此這幅王羲之的書法作品《快雪時晴帖》也被稱為是臺北博物館的鎮館之寶!當我們看到上面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以後,大家是不是也感受到了年代的久遠呢?
  • 博物館 | 細數臺北故宮博物院裡的鎮館之寶
    臺北故宮始建於1962年,1965年落成,坐落於臺北市基隆同北岸士林鎮外雙溪,佔地面積1.03萬平方米。臺北故宮是仿照北京故宮樣式設計建築的宮殿式建築,共4層,白牆綠瓦。院前廣場聳立由6根石柱組成的牌坊。
  • 臺北故宮博物院的書法重寶,是王羲之3作合一,無愧於書聖之名
    在中國浩瀚無垠的書法史上,有這樣一個人一直都是「天花板」級的存在,此人就是被譽為「書聖」的王羲之。自古以來,不管是哪行哪業,但凡有人被冠以「聖人」之名,那他基本上就是這個領域最頂尖的存在。這個時候的王羲之才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除了遍學諸家之外,他對於書法的刻苦也是常人所不能及的,他曾「臨池學書,使得池水盡黑」,足見其用功之刻苦努力。否則的話,他也寫不出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了。除了《蘭亭序》之外,王羲之還有一幅作品,亦是名揚天下,流芳百世,此作便是《平安何如奉橘》三帖。
  • 賞 王羲之行書《平安帖》
    平安夜,一起來欣賞王羲之《平安帖》! 行書《平安帖》為東晉王羲之書寫尺牘作品。今存墨跡本為唐代雙鉤摹搨,硬黃紙本。縱24.7釐米,4行27字。收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另有絹本墨跡草書《平安帖》,為宋臨摹本。縱24.5釐米,橫13.8釐米,共4行,41字。
  • 我國有兩個故宮博物院,一個在臺灣,臺北故宮有哪些「鎮館之寶」
    著名節目主持人白巖松說:"由於歷史的原因,造成了海峽兩岸各有一個故宮博物院,兩個故宮博物院同根同源,都珍藏著大量代表了中華古代文化的奇珍異寶"。今天就來說說臺北故宮博物院。一、臺北故宮博物院的前世今生。
  • 中國旅遊景區大全之臺灣臺北故宮博物院
    臺北故宮博物院是中國著名的歷史與文化藝術史博物館。 臺北故宮博物院位於臺北士林區,外觀為中國傳統宮殿建築,在臺北市基隆河北岸士林區外雙溪,依山傍水,氣勢宏偉,碧瓦黃牆。博物院集中華文物之大成,收藏各類文物珍寶約65萬件,素有「北京故宮看建築,臺北故宮看文物」的說法。
  • 臺北故宮九大鎮館之寶:由蔣介石帶來,圖9讓大陸專家們深感遺憾
    【臺北故宮博物院】據報導,臺北故宮博物院共有藏品約70萬件,分為書法、古畫、碑帖、銅器、玉器、陶瓷、文房用具、雕漆、琺瑯器、雕刻、雜項、刺繡及緙絲、圖書、文獻等14大類。這裡面絕大多數都是蔣介石從大陸帶來,國寶級文物數不勝數。
  • 臺北故宮書法展新看點:王羲之有爭議的10個字
    王羲之《大道帖》臺北故宮博物院藏2行,10字,一幅連貫的行草書。兩行10個字為:「大道久不下,豈先未然耶。」第一行從「大」字到「下」字,一筆連綿而下,第二行的最後一個「耶」字則是最後一筆一貫直下,後人也稱這種寫法為「一筆書」。
  • 臺北故宮鎮館之寶到底是什麼?可不是「翠玉白菜」和「肉形石」
    到臺灣旅行的重頭戲就是臺北故宮,依山傍水的臺北故宮博物院,氣勢宏偉、綠瓦黃牆,和北京故宮的宏大相比,它略顯小巧。但臺北故宮博物院最吸引人的地方,不是它的建築,而是藏品,這裡共收藏、展出的稀世珍品超過65萬件之多。
  • 王羲之除了《蘭亭序》,還有這28個字的字帖,被臺北列為鎮館之寶
    並且也是有著許多寫出來的字帖流傳了下來,其中最有名的莫過於《蘭亭集序》了,而這個作品成為了中國書法史上的巔峰,這是王羲之在與自己的朋友交談時寫下的,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可見不一般了,不僅如此,王羲之寫下來的作品有許多,就比如《黃庭經》等,而今天小編要說的就是其中的一部字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