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界面新聞
記者:徐詩琪
掃碼出行、無現金付款、政務服務線上化……科技便利了大部分人,但也讓小部分無法享受科技紅利的人被逐漸邊緣化,例如不會用手機的老年人。
11月23日,據多家媒體報導,一老人因用現金交醫保被拒而引發廣泛討論並登上微博熱搜。據報導,這位湖北宜昌的老人獨自冒雨交醫保,卻被工作人員拒收現金:「不收現金,要麼告訴親戚,要麼你自己在手機上支付。」
圖片來源:視頻號@封面新聞
事件發酵後,宜昌市醫保局回應:醫保徵收主體是稅務部門,鄉鎮和村一級有代收代繳職責,可以用現金、銀行卡、手機APP等,方式有很多種。這反映了當地最基層的村一級社區工作人員,辦事不夠靈活,圖簡單。
當地政府也做出反應,秭歸縣茅坪鎮人民政府於11月24日發布通告稱,事情發生後,秭歸縣相關部門工作人員上門為老人辦理了居民醫保。
無獨有偶,今年以來因疫情的健康碼要求,許多不會用健康碼的老人在出行時遇到巨大困難,因「碼」難行的案例也接連登上微博熱搜。
今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解決這類問題的文件——《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實施方案的通知》。文件指出,我國老齡人口數量快速增長,不少老年人不會上網、不會使用智慧型手機,在出行、就醫、消費等日常生活中遇到不便,無法充分享受智能化服務帶來的便利,老年人面臨的「數字鴻溝」問題日益凸顯。
方案提出,到2020年底前,集中力量推動各項傳統服務兜底保障到位,抓緊出臺實施一批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最迫切問題的有效措施,切實滿足老年人基本生活需要。到2021年底前,圍繞老年人出行、就醫、消費、文娛、辦事等高頻事項和服務場景,推動老年人享受智能化服務更加普遍,傳統服務方式更加完善。
針對老年人日常生活遇到的困難,文件中將重點任務分為七類:突發事件應急響應狀態下對老年人的服務保障;便利老年人日常交通出行;便利老年人日常就醫;便利老年人日常消費;便利老年人文體活動;便利老年人辦事服務;便利老年人使用智能化產品和服務應用。
首先提出的重點任務是完善「健康碼」管理。方案顯示,各地不得將「健康碼」作為人員通行的唯一憑證,對老年人等群體可採取憑有效身份證件登記、持紙質證明通行、出示「通信行程卡」作為輔助行程證明等替代措施。對需查驗「健康碼」的情形,也要簡化操作以適合老年人使用,優化代辦代查等服務。
此外,針對老年人打車難、乘坐公共運輸工具難的問題,方案提出,要優化老年人打車出行服務,保持巡遊計程車揚召、電召的服務;公共運輸在推行行動支付的同時,也保留使用現金、紙質票據等的方式。
lanjingzhuli
商務合作
上海:13262550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