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令亞:秋遊皇甫山

2020-12-12 定遠文學

秋遊皇甫山

作者:高令亞

我的家鄉藕塘鎮是皖東一個邊遠小鎮,地處江淮之間,屬於丘陵地帶。皇甫山就位於藕塘鎮東南角約15公裡處。天氣晴朗時,遠望皇甫山,山色青青,其上樹木蔥蔥蘢蘢,依稀可辨;陰天多雲時,山色朦朦朧朧,其上煙霧繚繞,烏雲漫漫,山和天接壤處,空出一段白色的空隙,蜿蜿蜒蜒,似長龍起舞。倘若在晴朗的夏季,有時白雲縹緲山巔,雲白,天藍,山青,如同仙境一般。你會不由得遐思,此時神仙降界,難得一遇,欲身臨其境,以睹為快!

皇甫山上最具標誌性的景點是望火樓。看山跑死馬。打小時候記事起,我對望火樓就非常神往。從我老家方向看去,望火樓不過就是一個煙囪一樣大小的黑點。那時,我覺得望火樓特別神秘,不知道它的具體的模樣,也不了解它是幹什麼用的。後來,聽說望火樓的主要作用,可以用來瞭望火情,因為地勢最高,俯瞰山林、平原,一覽無餘。據說,望火樓還作為飛機航標使用多年。那時,我們還常常看到農用飛機在皇甫山附近飛來飛去,原來,飛機在為山裡的松林噴灑殺蟲藥的。

我的老家附近有兩座高大的山峰,一座就是東南角的皇甫山,海拔399.2米,屬於皖東最高峰;一座是東邊的岱山,同樣高大,只是山不像皇甫山那樣綿延。在藕塘鎮境內,皇甫山西南山麓,有一條風景秀麗的郎峰湖,蜿蜒曲折,好似一條白練,徜徉其間,周邊以山為鄰;皇甫山北麓,距離藕塘鎮東2公裡處,就是水面開闊的新集湖,湖水清澈,水波粼粼,悠悠閒閒。皇甫山有藕塘東南的令狐山、郎峰湖附近的大小涼亭山互為依託,形成地勢上「金三角」,又有湖水相依,可謂山清水秀,風光旖旎。難怪在戰爭時期,這裡成為兵家必爭之地。抗戰時,新四軍津浦路西以藕塘為路西根據地,江北指揮部就設在藕塘附近的永寧山黃村和大橋灣楊村,劉少奇主持的著名的中原局三次會議就分別在瓦屋薛、山黃、灣楊召開的。在皇甫山、錐子山(藕塘令狐山)附近,新四軍跟日寇、國民黨頑固派多次交手,戰鬥十分慘烈,留下了許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在皇甫山距離將軍嶺不遠處,有座座新四軍無名烈士碑,碑下躺著為這片土地而犧牲的英靈。為了紀念這些死難的烈士,黨和政府在山間開出一塊平地,建了一個「皇甫山新四軍無名烈士廣場」,供後人瞻仰和憑弔。廣場一面牆上是巨幅金色浮雕,描繪了新四軍當年與日寇英勇戰鬥的情形,精雕細刻,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浮雕前,是一個紅色巨型雕塑,由「N4A」字母和數字組成一個不規則的五角形,而N4A代表的是這支部隊當時的番號。廣場平曠,莊嚴肅穆。我立在廣場前,向烈士默默致哀,表示對革命者的崇高敬意和深切懷念。

今天是國慶假期的第二天。昨晚,我和妻商量趁著假期,到皇甫山去玩一玩。畢竟去皇甫山已經是多年前的事了。在此之前,皇甫山我確實去過兩次。一次是在初三那年中考後,1984年,距今已經35年了。那年夏天,幾個要好的同學到我家玩,歇了一夜後,第二天早晨,天剛下過雨,遠看皇甫山上飄著幾朵祥雲。一個同學建議,今天我們步行去爬皇甫山。那時個個年輕氣盛,都說這個主意不錯,一拍即合。我們帶著雨傘,穿著雨靴,就匆匆上路了。沒有熟識的路,我們就穿越田野小道,望著皇甫山的方向進發。山看起來很近,其實走起來還很遠。沒有關係,我們有的是力氣。接近中午時,我們終於來到了皇甫山腳下。我們沿著山路攀行,目的地當然是望火樓了。皇甫山樹多林密,荊棘叢生,又是在夏季,知了噪鳴,鳥雀啾啾,林中十分喧鬧。攀山是件很辛苦的事情,但我們不知疲憊,興趣盎然。一路上,我們的手腳被荊棘劃破了,我們的臉上有了淡淡的血痕,但我們沒有一個人氣餒。我們遇到了高大的杉木林,邂逅了清幽的竹林,還在毛竹林裡小憩。最終,我們到達了將軍嶺,攀上了皇甫山的最高峰望火樓,那個曾經讓我們感到神秘而朝思暮想的地方。遺憾的是,當時的望火樓一片荒蕪,只剩下坍塌的破陋不堪的角樓的牆垣,儼然是一處廢墟了。不過,儘管如此,我們還很高興,畢竟我們登上了最想去的地方。那時,我們沒有任何留影工具,只能把遊山的情景印在記憶裡。

這次攀山,最讓人後怕的就是我們下山時找不到出口。為了尋找出山方向,我們只好登上附近高山觀察,看準了方向下來,可是,走來走去還在原地。我們迷路了!這個時候,已經接近傍晚。當時,從我家出發時,我們缺乏經驗,沒有帶任何吃的,喝的水也早已經沒有了。飢餓襲擊著我們,恐懼向我們逼近。記得我們見到了山上的野桃子,慌忙的摘下充飢,儘管又苦又澀,但還是緩解了我們的饑渴。期間,我們抓到一隻受了傷的大鳥(叫不出名字),可是,因為沒有了力氣,只好放了它。就在我們愁眉不展、手足無措時,我們遇到了一個老人,就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似的,趕忙上前問路。老人說,往藕塘方向,走過這條小路就可以了。他邊說邊指著前邊一條緩緩而上的只容得一個人身位的羊腸小道,夾在灌木叢中,路上到處是石塊。按照老人的指點,我們沿著小路攀援,很快出山了。大家這才長舒了一口氣。早就聽說,皇甫山上的野獸多,蛇多,如果天黑了還在山裡,那麼我們就很危險了,最怕的就是野狼了。

出了山,我們還要走很遠的路程。一天沒有吃東西,我們餓得很,尋到了人家的菜園,青青的西紅柿果了我們的轆轆飢腸。還遇到一塊山芋地,我們急不可耐的拔起來,可惜的是,山芋結的只有手指頭一樣的大小。那天晚上,我們直接到仁和南面的大陸村歇腳的,到了那裡已經是晚上12點多了。我們幾個人的腳磨起了血泡,累得腰酸背痛。現在想來,回味無窮,至少是我們一次難忘的經歷。同遊的幾個同學,胡玉貴,王國新,欒習斌,初中時最要好的。

第二次去皇甫山,是前幾年的事情。因為去的人多,反倒沒有了多少印象了。那時,皇甫山旅遊還在還在開發中,景點沒有現在這麼多。將軍嶺、望火樓都去了,彌陀寺也去了,還體驗了高山索道的驚險和刺激。

這次遊皇甫山是我今年以來的願望。因為身體不太好,又不能出遠門,所以,假期來了,在家裡很是寂寞,就央求愛人帶著我到皇甫山走一走。一切如願,妻弟有時間,開著車子將我們一行四人送到了皇甫山。

在鐫刻著「皇甫山」金色大字的山門前,我們下了車。在山門的南側,有一條寬闊的河流,蜿蜒曲折,一直向東邊延伸,這就是有名的金甲溪。金甲溪水清澈明亮,岸邊綠樹蔥蘢,倒影其間,十分可愛。溪水北岸,有座畫亭,遊人閒坐其間,靜觀溪水。恰巧,岸邊有兩人垂釣,高大的楊柳點綴映襯,形成一幅絕妙的風景畫。山門外圍,有幾株年代久遠的銀杏樹、楓楊樹、古槐樹、松樹等,顯示皇甫山歷史久遠。皇甫山是國家森陵公園,野生植物種類豐富,屬於原始次生森林景觀。樹上懸掛的紅色的燈籠,增添了節日的喜慶氣氛。

秋天的皇甫山,顯得格外幽靜。雖然趕上國慶假期,但是,遊人分散開來,山上就顯得冷清。進了山門,我們順著主道前行。在山門的右側,一排高大的杉木矗立在眼前,直聳雲天。道路兩邊,月季花正在綻放,紅色的,白色的,粉色的,黃色的,紫色的……色彩斑斕,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這不,遊人經過這裡都要彎腰拍照,想留下花朵的麗影。

秋天的皇甫山,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古樹很多,樹高林密。秋天的樹,雖然不像春夏季那樣繁盛茂密,葉子不像那樣綠的逼你的眼睛,但是,稀疏的黃葉雜陳其間,並不影響人們對樹茂的觀感。倒是那幾片黃葉,點綴在繁茂的枝葉間,宛如少女衣物上的飾品,可貴可愛。

很奇怪,這次在皇甫山幾乎沒有聽見鳥叫,是我的錯覺,還是因為我沒有深入林間?這還是秋天的啊,在我的小鎮上,每天還可以聽得見麻雀的啾啾鳴叫和樹鳥的悅耳的和曲呢!

皇甫山有「鳥的王國」的美譽。每年春夏季,候鳥從南方飛來,各種鳥雀都有,尤其以白鷺居多。黃昏時,白鷺棲息在綠樹間,如繁星點點,閃著光芒,如白色梨花盛開,綴在枝葉間,如白雪掛在樹枝上,別具靈動的色彩。這不禁讓我想起了杜牧詠《鷺鷥》的詩句:「雪衣雪發青玉觜,群捕魚兒溪影中。驚飛遠映碧山去,一樹梨花落晚風。」這用來形容皇甫山的鷺鳥也是最恰當不過的了。皇甫山的原始次生林多,自然吸引了各種鳥雀前來「度假」。春天氣候溫和,夏季涼爽,古木參天,藤蘿翠蔓,環境清幽。僅僅鷺鳥就有多種。據專家統計,每年來這裡的鷺鳥多達10萬隻,龐大的鷺群實為罕見,鷺鳥有白鷺、鷺鳥、池鷺、牛背鷺、中自鷺、大白鷺、夜鷺、蒼鷺等。皇甫山的鳥雀,除了鷺鳥,還有錦雞、棕背伯勞、

貓頭鷹、黃鸝、翠鳥、斑鳩、杜鵑、啄木鳥等珍禽。春夏季的皇甫山,樹間鳥語清脆,不絕於耳,像在賽歌,像在絮語,像在訴說衷情,像在歡迎遊客。這是一個人和自然和諧共處的天地,也是一個熱鬧的季節。坐在一個僻靜的石階上,靜靜的傾聽鳥的歌唱,心中將是一種怎樣的寧靜啊。此時,你才真正體會到什麼叫「忘我之境」。

可今天的皇甫山,鳥聲沉寂了。我暗暗地在心中揣摩,細尋緣由,茅塞頓開,深秋的鳥兒已經飛到南方去了,要到那裡過冬呢。沒有聽到鳥鳴,固然是一種遺憾,不過,也是一種期待,唯留有遺憾,才有明年春夏季的再思重遊了。那時,鷺鳥和它們的夥伴就會重新飛到這裡,讓我們飽飽的享受一次歌舞大餐,彌補我們的遺憾的。

皇甫山上的動物很多。在小的時候,我就聽說過皇甫山上野狼多,每到夜間就會下鄉覓食,那時,農村來的狼多半是從皇甫山下來的。在我的印象中,狼最兇狠了,不僅吃豬啊羊啊鵝啊等家畜,還吃孩子呢。秋冬之夜,狼經常光顧鄉裡,怕是餓的不行,就冒險來找吃的。我們鄉下的孩子,在夜間玩耍時,不敢太晚,唯恐碰著野狼。現在,人煙稠密,汽車也多了,據說,皇甫山上的野狼也少多了,估計逃到更遠的大山裡了。皇甫山還有野豬、豬獾子、狗獾子、羊獐子、河麂、小靈貓、豹貓、花面狸等動物。以前,人們缺少保護動物觀念,經常到山裡獵殺動物,破壞了生態平衡,使得一些珍稀動物越來越少。現在,國家出臺了動物保護法,嚴禁人們獵殺動物,人和動物和諧相處。皇甫山裡蛇很多,有各種各樣的,在叢林中穿行。有烏梢蛇、青梢蛇、竹葉青、蟒蛇、花斑蛇等。

我們一路前行,遊覽了「野生動植物科普館」和「野生動物園」。在科普館內,我大開眼界,看到了很多動物、植物和鳥類的標本,還有各種蝴蝶的標本以及昆蟲類的標本。其中,有的蝴蝶和甲蟲在皇甫山裡已經找不到了。沿途,我們觀看了一些休閒娛樂項目,像射箭場、攀援牆、蕩千秋、木晃神、叢林穿越等。許多孩子很勇敢,在家長的協助下,敢於挑戰自己。這是對孩子的膽量和能力最好的鍛鍊。我很佩服這些孩子。

在野生動物園,我們觀看了老虎、獅子、棕熊、猴子、山羊、犛牛、鴕鳥、梅花鹿、馬、孔雀、驢等動物。動物園內的動物,被關在了籠子裡,供人賞鑑、拍照,失去了它們的山林,失去了它們的天性,這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對動物的身心最大的戕害。我很同情這些失去自由的動物。你看,老虎在角落裡閉著眼睛睡覺,那頭犛牛一直躺在最裡邊的屋子裡不肯現身,那隻梅花鹿將自己的角使勁的在自來水鐵管子上摩擦,倒是幾隻小猴子很活潑,在鐵桿子上爬來爬去,做著滑稽的動作。

出了動物園,沿山而上,我們決定到彌陀寺走一走。深山藏古寺,不錯的,彌陀寺距離皇甫山門比較遙遠了。一路上,兩邊古樹繁多,溝壑幽邃,古道曲折而上。樹木枝幹瘢痕累累,寫滿了滄桑,偃臥,欹側,枝虯,各具情態,隨自然而生。葉子黃綠相間,在微風中窸窣作響。偶爾可見路旁高處層石裸露,石上依附青苔,陰暗潮溼。

彌陀寺就在眼前。寺廟的建築是白牆灰瓦的徽派寺廟風格。彌陀寺緊鄰金甲溪源頭,依傍彌陀貢茶園。彌陀寺很古老,始建於元朝至正元年(1341年),據今已近700年歷史,初名為彌陀庵,明朝後改名為彌陀寺。在歷史風雨中,彌陀寺經過多次興廢。1942年冬天,新四軍二師把彌陀寺作為一個戰地救護所,救治傷病員,可是,後來遭到叛徒出賣,日軍縱火焚毀了彌陀寺,一些來不及撤走的新四軍傷病員也在烈火中光榮犧牲。我們現在看到的彌陀寺是1986年皇甫山林場在原廟的舊址上重建起來的。

彌陀寺門前有一顆古樹,樹幹足足兩人環抱,枝幹繁茂,延伸兩丈有餘,蔭蔽彌陀寺南院牆半面。據介紹,這課古樹是楓楊,樹齡124年。寺的院門是圓形,門楣上鐫刻「彌陀寺」三個字。走進寺內,出現在眼前的是一個銅鑄的大型「興福寶鼎」,三足兩耳,寶鼎背面鐫刻銘文。在寺廟的正殿前,立著一個銅鑄的「彌陀寺萬福香爐」,四足方形。遊客可以在這裡燒香許願,香爐裡的青煙繚繞不絕。寺內陳設不像其它廟宇寶殿那樣恢宏壯麗,只在寺內正堂立著三座菩薩塑身,供臺上放著香爐。其它的偏殿很冷清。

彌陀寺能夠享譽四方,不僅因為它曾經是佛教聖地,而且因為「南譙貢茶」的傳說。高山產好茶。皇甫山土地肥沃,雨量充沛,四季分明,高山腹地適合茶樹生長。據說,朱元璋當了皇帝後,到處攤派貢品,可家鄉鳳陽府的貢品沒有茶葉。朱皇帝不高興。皇甫山彌陀寺的和尚悟真聽說後,就決心在皇甫山培育好茶獻給朝廷。為培育名茶,就必須有好種子,於是,悟真就手託缽盂,雲遊天下,邊化緣,邊尋種子。歷盡千辛萬苦,後來在高山上睡覺,夢見了「茶神」。醒來後,追尋他的足跡,在雲霧繚繞的高峰的背面山坡上,發現一株與夢中所見的茶樹西裝相似。悟真採了幾片茶葉細嚼,清香爽口,就採了幾斤種子,帶回彌陀寺。第二年春天,就在彌陀寺前山坡種植此茶。朱元璋和大臣們品評此茶,認為是佳品,遂欽定為滁州歲貢皇甫山茶葉。皇甫山茶葉經沸水衝泡,葉片漸漸舒展,上下浮動,清香嫋嫋升騰,茶水透明清澈,綠色清瑩。輕啜呷飲,入口綿軟,香氣純正,爽口潤舌,肺腑甘醇,神清氣爽。據說,朱元璋當時大讚:「好茶!好茶!」

茶園面積很大,呈坡形。即使在秋天,也是綠葉青青。我站在茶樹前,俯下身子,手撫綠葉,採摘一片,放在嘴裡細細咀嚼,想要品出「貢茶」的汁味來,可惜的是,這已經不是採茶的季節,只有春季和初夏,那些採茶的女子會興高採烈的來採茶呢。即使沒有山歌,也是很美的一個畫面:農家姑娘採綠茶,茶香景美人更美。茶園緊鄰金甲溪源頭。清幽的山泉,在這裡淙淙流淌了不知多少年月。好茶配好水,好水遇名茶,難怪彌陀寺的「貢茶」名震江湖,享譽600多年。在茶山上,還建有一個「彌陀亭」,可供採茶人和行人休憩,也為茶園增添了古樸的情調。引人注目的是在低洼的茶園前,有一個巨大的茶壺道具雕塑,上書「皇甫山南譙貢茶園」字樣,茶壺是褐紅色,狀似紫砂壺,字是綠色的,色彩搭配非常和諧。

在彌陀寺東西對望的兩山上,建有「高空索道」。我在第二次來皇甫時,曾經體驗過滑索道的滋味,的確驚險刺激。工作人員為你系好安全帶和裝備,你就可以雙手緊握系帶,隨著滑輪快速前行。膽小的閉著眼,膽大的微睜雙眼,耳邊只有呼呼的風聲和滑輪與鋼索摩擦的哧拉聲,一忽兒,幾乎還沒有來得及感覺的時候,就滑到了對山。解下繩索後,心兒還在怦怦的亂跳,人好像懵在那裡一般,過後,細細回味,那驚險刺激的一幕還真有趣。這一次,我只好做一個旁觀者了,觀看了幾個孩子溜索道的壯觀場面,徒有羨魚情。因為,我的身體的緣故,無法在索道上一試了。

金甲溪源頭岸邊建有亭子,池子裡植有睡蓮。兩岸怪石嶙峋,淺溝處堆放了好多鵝卵石。睡蓮早已花開已過。令人驚喜的是,妻告訴我睡蓮裡開了一朵花。我趕忙尋去,不錯,一朵紅蓮正在獨秀,在秋光中怒放呢!粉紅的花瓣,黃色的蕊點,在綠葉的陪襯下,顯得格外豔麗動人。

皇甫山既有優美的自然生態環境,又有獨特的人文景觀。皇甫山的名稱就大有來歷。皇甫山古稱曲亭山、北將軍山,因南唐大將皇甫暉在此屯兵而得名。

相傳南唐中主李璟,令大將皇甫暉領兵十五萬,鎮守滁州城外清流關。為刺探北方後周兵南下情況,他在皇甫山最高峰北將軍頂上建造一個烽火臺,監視周兵。後周柴世宗派趙匡胤帶兵南下,在清流關與皇甫暉激戰。趙匡胤初戰失利,後來乘月色,走山背小路,出其不意,打敗皇甫暉,並生擒之。皇甫暉被斬於滁州城外。南唐兵退守烽火臺上,趙匡胤帶兵攻打,因這裡地勢險峻,難以攻克;勸降,南唐兵又不歸順。於是,趙匡胤斷其水道,包圍南唐兵,欲渴死他們。當時正是夏天,天氣炎熱,士兵被困三日後,饑渴難忍,甚至昏迷。

皇甫暉得知後,就在夜裡顯靈,來到部下被困山頂,掄起鐵釺,撬開土石,挖出泉水,喚醒士兵,喝水下山。皇甫暉挖出的泉水清涼好喝。士兵們喝飽水,皇甫暉又顯起靈來,頃刻間把南唐兵送出敵人包圍圈。南唐兵轉移後,趙匡胤帶兵搜山,也來到泉邊喝水,趙匡胤一喝,水就立即渾濁了。後來大宋朝建立,天下太平了,皇甫暉成了這個山的山神。泉水晴天清亮透明,雨雪來臨就變得渾濁,山裡人在泉眼周圍用石塊砌成井,名字就叫「將軍井」。人們為了紀念皇甫暉,就把此山叫皇甫山。那個山嶺叫將軍嶺,並且在山上建有將軍閣。

這次遊山,我們沒有到將軍嶺和望火樓,這也是挺遺憾的。不過,來皇甫山機會有的是,下次再來,一定要登上望火樓看看,體驗一下「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快慰。

當依依不捨的告別皇甫山時,我就在心裡想,皇甫山這樣一個風景絕佳處,是假日修身養性的好地方,可以放鬆心情,悅目愉神,閒暇的時候常來走走,豈不美哉!

別了,皇甫山!我會再來的,在陽光明媚、春風駘蕩的陽春三月裡!

作者檔案:高令亞,筆名,天都劍千仞。安徽定遠人,1968年出生,1987年參加工作。現定遠縣藕塘中學教師,教導主任,長期從事高中語文教學工作。滁州市第五批中青年骨幹教師,大學本科學歷,漢語言文學教育專業,中學高級教師。平時愛好寫作,曾在《滁州日報·定遠新聞》《皖東晨刊》《新滁周報》等發表數篇作品,在《定遠文學》《楚天風華》《江南文學》《定遠朗讀者》等平臺發表詩歌和散文作品。人生格言:努力做好自己,做一個有社會責任感的人。

相關焦點

  • 高令亞:那一樹白玉蘭
    那一樹白玉蘭 文/高令亞 作者檔案:高令亞,筆名天都峰,安徽定遠人,1968年出生,1987年參加工作。定遠縣作家會員。
  • 皇甫山,向您盛情邀約!
    活動當天,皇甫山制定密集場所的防控措施與管理流程夏末初秋皇甫山的彼岸花開正豔
  • 皇甫山的樹葉黃啦~
    皇甫山古稱「曲亭山」,昔因南唐大將皇甫暉在此屯兵而得名。最高峰北將軍嶺海拔399.2米,為皖東北第一峰。霜降來了冬天不再遠了這個冬天讓我們一起相約皇甫山賞紅葉吧!
  • 高令亞:獻給60、70的歌·山鄉巨變
    獻給60、70的歌·山鄉巨變 高令亞 6070的我們,現在都住上了瓦房或樓房,這本沒有什麼值得炫耀的。可我們還記得小時候住的茅草屋吧。
  • 滁州皇甫山國家森林公園:天然氧吧 如美畫卷
    皇甫山公園大門轉變:利用森林資源惠及周邊百姓2003年的皇甫山,是典型「一根木頭撐天下」的國有林場,可利用森林資源少,經濟收入低,職工生活條件差,現任滁州市皇甫山國有林場黨總支書記、場長的劉緒香,03年5月剛上任時,面對這樣一塊貧困林場,毅然決然帶領職工轉型開發森林旅遊業。
  • 滁州皇甫山國家森林公園:藏在深閨的「中國森林氧吧」
    初夏時節的滁州皇甫山國家森林公園,山巒綿延,古木參天,溪水潺潺,藤蘿疊嶂,鮮花盛放,原始森林的空氣中瀰漫著一股股草木的芬芳,令人心曠神怡。遊客多了,也引發了許多新問題:當時皇甫山沒有一個像樣的餐廳,只有一個職工小食堂,最多一次容納遊客二三十人就餐;公園內除了看原生態大樹外幾乎沒什麼精彩看點;公園裡連一個簡易公廁都沒有,遊客怨聲載道。於是,林場從2006年開始,每年擠出資金來發展森林旅遊,相繼建成了能容納300人同時就餐的白鷺大酒店、鼓勵和支持職工開辦了多家森林人家和農家樂,現在公園可同時接待上千名遊客就餐。
  • 滁州皇甫山文化旅遊節引來千餘長三角遊客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9月19日上午,在疊翠流金的金秋時節,滁州市第二屆國有林場職工文化節暨第三屆皇甫山彼岸森林文化旅遊節在皇甫山國家森林公園隆重舉辦,來自長三角地區專家、遊客及當地群眾共千餘人參加活動
  • 皇甫雨軒傳 第一章
    這說話的看書男人便是這座莊園的主人——皇甫天銘!而他身側的男人是皇甫天銘的貼身保鏢傅正文,也是莊園的總管事,他是特種部隊中的精英,精英中的神化!而且,此人乃清朝富察氏後人!皇甫天銘讓他傳喚的雨軒,便是皇甫天銘的兒子皇甫雨軒!「好的家主」傅正文答道!
  • 皇甫嵩—精於算計的東漢名將
    皇甫嵩字義真,安定朝那人,前度遼將軍皇甫規哥哥皇甫節的兒子,出生於將門世家。皇甫嵩年少便習武修文,稍長時被推舉為孝廉、茂才。皇甫嵩這一生主要的成就是平定黃巾起義與王國之亂;讓後人最為遺憾的是,他沒有在董卓已顯露不臣之心時滅掉他,導致後來的天下大亂。
  • 秋遊爬山的作文:秋遊登山的作文
    秋遊爬山的作文:秋遊登山的作文 2012-10-25 17:20 來源:新東方網整理 作者:
  • 丹陽二皇甫詩聲滿京都
    自詡為「五言長城」、亦得時人認可的劉長卿與皇甫曾相友善。長卿有名詩《送皇甫曾赴上都》:  帝鄉何處是?歧路空垂泣。  楚客暮愁多,川程帶潮急。  潮歸人不歸,獨向空塘立。皇甫兄弟除上引有關京師之作外,詩名亦非蜚聲東都。皇甫曾即有《萼嶺四望》詩:  漢家仙仗在鹹陽,洛水東流出建章。  野老至今猶望幸,離宮秋樹獨蒼蒼。  皇甫冉亦有《歸渡洛水》詩:  暝色赴春愁,歸人南渡頭。
  • 漢末第一名將·驃騎將軍皇甫嵩
    《後漢書·皇甫嵩列傳》以上就是皇甫嵩在亂世來臨之前的一切。皇甫嵩,出身在邊地將門世家皇甫家。他的父親皇甫節,是當時的雁門太守,為帝國駐守北方;他的叔叔為度遼將軍皇甫規;為帝國安撫羌族,揚名塞外;他的祖上,也皆為漢帝國一時之虎將,名聞四海。所以,皇甫嵩一出生,就肩負著家族的榮光。
  • 《天涯明月刀手遊》皇甫蹊案案件攻略
    《天涯明月刀》遊戲中捕快玩法中又有疑案尋蹤這一類任務,其中皇甫蹊案便是其中一案,相信還有很多小夥伴不是很清楚皇甫蹊案要怎麼做,下面小編就給大家帶來《天涯明月刀》皇甫蹊案案 《天涯明月刀》遊戲中捕快玩法中又有疑案尋蹤這一類任務,其中皇甫蹊案便是其中一案,相信還有很多小夥伴不是很清楚皇甫蹊案要怎麼做,下面小編就給大家帶來《天涯明月刀》皇甫蹊案案件攻略,感興趣的小夥伴們一起來看看吧。
  • 皇甫立新:精準發力
    沈丘縣委書記皇甫立新在接受訪談 中國搜索周口11月24日訊 11月23日,河南新聞廣播《為了美好生活》第四期節目在鄭合高鐵沈丘段施工工地進行現場直播,沈丘縣委書記皇甫立新和中鐵一局鄭阜鐵路河南段項目經理部指揮長高虎軍受邀做客直播室
  • 秋遊野炊作文:秋遊野炊作文500字
    秋遊野炊作文:秋遊野炊作文500字 2012-10-25 17:19 來源:新東方網整理 作者:
  • 北魏《皇甫驎墓誌》:天真樸拙,饒有隸意,別具一格
    《皇甫驎墓誌》書法結體樸拙,書寫自然,饒有隸意。康有為《廣藝舟雙楫》評此志說:「奇古則有若《劉玉》、《皇甫驎》。」 又說:「安雅之《王僧》,豈若《皇甫驎》、《高湛》。」
  • 孤峰山下杏花雨,皇甫袁家好去處!
    杏花謝了春紅一一皇甫袁家記行孤峰山下杏花雨,皇甫袁家好去處。三月十八日,隨縣文化督導組一行,行車孤峰山麓,觀賞漫山遍野的千畝杏林,下得車來抬頭看:山披黛色
  • 秋遊帽盔山之偶遇雲海
    看到我太業餘,群友們就恨鐵不成鋼,忍不住給我科普:帽盔山,咱們家鄉的這座山,在雞冠山鎮境內,位於丹東岫巖接壤處。屬於千山山系,長白山餘脈,是典型的山嶽型風景區。主峰海拔1143米,就其海拔而言,應該是我們鳳城境內最高的山了,鳳凰山也才八百多米高呢,網上有介紹說帽盔山在遼寧的山峰高度排名中位列第三。最重要的是山區未經大規模開發,人工雕琢痕跡少,基本上還保持著原林風貌,山巒疊幛,巍峨屹立。深得自然造化之鬼斧神功,匠心獨運。
  • 論林則徐與歐陽詢《皇甫君碑》的淵源
    他留存下來的墨跡並不算少,而去年在福州市動力機廠機修車間發現的他臨幕和翻刻的唐歐陽詢《皇甫君碑》,卻是頗具特點的稀有之物,值得很好研究。如果以上的推想和分析大致不差,那麼,林則徐臨摹翻刻《皇甫君碑》,當在他晚年回鄉養病期間無疑。林則徐為什麼要選擇歐書《皇甫君碑》來臨摹翻刻呢?要回答這個問題,就要對寫碑人歐陽詢和碑主人皇甫誕的生平和為人有所了解。歐陽詢生活於隋唐兩代,為唐初四大書法家之一。《皇甫君碑》是他年輕時代的代表作。
  • 《皇甫府君碑》-歐陽詢楷書的代表作
    碑額上的篆書是「隋柱國宏議明公皇甫府君碑」。這塊碑在明代分為兩部分。其中,清代拓本為石刻拓本,北宋拓本翻刻還原刻制,字跡完整。封底上有《同治甲戌五月上澣紀》唐于志寧撰文,歐陽詢書,碑文沒有寫日期。楷書28行59字。碑額篆書中有十二字,即「隋柱國宏議明公皇甫府君碑」。碑文記載了皇甫誕的事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