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小陸發了一篇關於煮茶的小知識之後,有茶友問了小陸:「為什麼茶葉可以煮而不能久泡呢?」,這兩天小陸查閱了許多資料,整理好了素材,今天就來解答下茶友的疑問吧~
為啥茶葉不能泡太多次呢?
茶葉中含有大量的茶多酚、可降血糖的茶多糖、提神的咖啡因,以及多種胺基酸、維生素等營養物質。按道理說,衝泡的次數越多,析出的物質應該會更多。通常外形顆粒越大的茶葉,養分物質析出的速度越慢;顆粒越小,析出的速度越快。
然而茶葉一般在5泡後,茶湯的香氣逐漸低沉,滋味淡薄,而茶葉中苦澀成分也將逐步析出,最後口感會變得很差,繼續泡茶也沒有多大的意義。凡事都有兩面性,茶葉在泡的過程當中,泡的次數越多或者時間越久,茶葉的營養價值越低,而茶葉中的一些有害物質也可能會慢慢析出。
茶葉不宜泡太久,甚至隔夜的話,如果保存不當,茶葉還會變質,它們所含的少量碳水化合物與蛋白質會惹來細菌和黴菌,對健康極為有害。
那為什麼又可以煮呢?
之前發的「深秋雨聲寒,靜觀茶鼎沸。」這篇文章就有說明煮茶的好處哦,這裡小陸再補充一些細節吧。泡茶可以析出很多低沸點的營養物質,但是一些高沸點的有益元素就比較難泡出來了。煮茶能讓茶葉釋放出更多抗癌物質,茶葉中的茶多酚、咖啡因、茶色素等,從而使茶湯變得更加香醇。
煮茶需要注意的
1.不能用鐵壺直接煮茶
使用鐵壺直接煮茶的時候,鐵元素和茶葉中的酸性物質,會發生化學反應,會使茶湯變成黑色,喝了這樣的茶會刺激胃黏膜,引起嘔吐,消化不良等不良反應。建議使用陶壺、紫砂壺、玻璃壺比較好。
2.茶葉不能煮時間太長
煮茶的時間不能太長,以3-5分鐘為宜,太久就和泡茶過久差不多一個道理了。
3.煮茶的投茶量要適當的減少
煮茶的投茶量減少至平時衝泡的2/3,在煮茶器注入2/3容積的水,把水煮至微微冒泡還在沸騰的狀態,再把備好的茶放到茶器中,沸騰後即可飲用。
大家認為還有什麼原因呢?歡迎留言,小陸會認真看每條消息哈,喜歡的朋友可以關注收藏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