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的一泡茶,為什麼茶葉店的茶總比自己泡的好喝?

2020-12-14 響品有約

在小約公司的樓下,有一家茶館。要說熱鬧麼,在這條步行街上,它的所在真的能給人一種靜謐的感覺,要說它僻靜吧,又不斷有人進進出出。不管是上班時間還是下午茶時間又或者是其他的時間,總是能看到茶館裡坐著一些人聊著什麼。

小約自是不屬於那種坐在茶館裡與人談工作企劃,談生意的一類人。卻很喜歡與朋友在中午的時候去茶館裡坐上一坐,看看茶館裡的「店小二」們給人衝泡茶。他們茶館的茶根據人群分,說的世俗一點也分三六九等,有的人進去是為了飲一杯好茶,有的人進去可能僅僅是為了蹭一蹭茶香。

所以總有人也問,為什麼他們衝泡出來的茶,感覺就用語言形容不出的好,而自己泡的茶卻僅僅只能用「不算太難喝」來形容呢?其實,這不是一日功夫而成的。如果真的用心觀察,就會發現,人家茶館裡的這些小二們在歇店之後還會坐在一起切磋茶藝,時間久了,無論是衝泡的手法還是其他,都會較於我們來說更厲害幾分。不然他們靠什麼攏得住茶客們的心呢?

要說茶葉店裡的茶總比自己泡的茶好喝,你知道嗎?就算同等品級的茶,使用一樣的水源,衝泡的時間也相同,但最後仍然可能得到兩杯截然不同口感的茶。這看起來很奇怪,要真說起來,一點點都不奇怪,這就是人家的「道行」比自己的深得多。

泡茶有時候不只是取一個杯子,放入一些茶葉,然後開始一衝,泡一泡了事,這可真的是太不講究了。想要喝上一杯好茶,除了擁有與茶相配的茶具之外,還有許多需要注意的事項。比如水源、比如衝泡時間的把控,再比如衝泡時所需要注意的手法等等。

有一些技法,的的確確是需要靠經驗來累積,可能三個月,五個月,也可能三年五載。不過如果真的是愛茶,這些小小的困難也就不是困難了,等到將來別人喝著自己的茶讚不絕口的時候,就會由衷的感覺到成就感。

相關焦點

  • 茶葉店泡的茶總是比自己泡的好喝?是不是有坑,聽聽茶店老闆實話
    從我賣茶以來啊,有一個問題是一直被大家問到的,那就是同一款茶,為什麼在茶葉店喝的很好喝,但買回家卻覺得很一般,懷疑自己是不是被騙了,那今天阿凱就來跟大家聊一聊這個問題:為什麼茶葉店泡的茶和自己在家泡的不一樣,我們可以分3點來聊一聊:
  • 家庭實用泡茶指南:一杯茶放多少茶葉?泡多久?
    要泡好一杯茶或一壺茶,因素有很多,投茶量、器具選擇、衝泡時間、衝泡次數等等都很重要,大家看多了茶藝師高超的泡茶技藝,往往覺得泡茶好難,其實把握訣竅也很簡單。今天就要和大家分享一下,在家裡如何用簡單的玻璃杯泡好一杯茶。01.
  • 自己泡的茶沒有茶館的好喝,這幾個技巧讓你泡茶技術提高不止一級
    我想很多人在茶館喝茶的時候肯定也覺得喝得特別舒心,甚至是買茶之時,老闆泡的茶,濃淡、香氣什麼都剛剛好,自己一泡就沒那個感覺了,總覺得差點什麼。和我幼時鄰居小女孩不同,我家的飯不一定比她家好吃,但她覺得不吃白不吃。然,茶館的茶口感滋味都在自己所泡之上。那麼自己泡茶要注意些什麼呢?
  • 為什麼我泡不出好喝的茶,原來問題出在這!來看看正確的泡茶方法
    在生活中,我們為什麼熱衷於喝各種茶?我想尋常人很少會將喝茶與問道參禪聯繫在一起吧。當然喝茶也不再純粹為了解渴,而是將其當成如吃飯睡覺一般的尋常小事,一件自己喜歡,並願意為其付出時間的小事。懷著這種欣喜和樂趣,衝泡出的茶滋味兒和香氣一定要恰到好處,符合心中所想才好。如果衝泡出的茶不好喝,這種好心情便被浪費了。
  • 茶葉店的茶不同的人泡出的味道不一樣
    有沒有覺得買回來的茶總是沒有在店裡喝的好喝?茶被換掉了嚒?其實,泡茶的辦法關於茶葉質量的展示至關重要。茶藝師或許茶葉店老闆經過長時刻的操練往往能夠稱心如意地衝泡茶葉。怎樣快速地變身泡茶達人,這些技術你值得具有。
  • 茶葉買回家就覺得沒那麼好喝了?秘密或許在……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驗,感覺在店裡喝茶口感挺好,結果買回家自己一泡,發現差距蠻大。於是心裡可能就會暗罵:奸商。在很多人眼裡,茶葉就是暴利。看起來都一樣的茶葉,還不是你說多錢就多錢。說實話,早年茶行業野蠻生掙的時期裡,確實會存在這種現象,這也是絕大多數行業都會面臨的問題,因為大多數生意人的模式本質就是靠信息的不對稱賺錢。而對於茶行業而言,這樣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所以大多數時候,現在的茶商不會為了幾百元就把自己的信譽毀了,以次充好、甚至賣假茶給你。那麼為什麼同樣的茶葉拿回家自己泡感覺就差了很多呢?
  • 國內各種茶怎麼泡才好喝?泡茶時候這些細節要注意
    國內各種茶怎麼泡才好喝?泡茶時候這些細節要注意。我國自古以來就是喜歡喝茶,這個習慣更是保留至今,福建和廣東一帶更是如此,而茶到底要怎麼處理才好喝,首先關注的是茶的種類,不同的茶,煮泡的時間和方式都是不一樣的,要是按照發酵程度來分,黑茶、紅茶、白茶、黃茶、綠茶等等是主要的類別,比如說紅茶,在發酵程度上高達百分之九十五,而紅茶就比白茶高了百分之九十個百分點,黃茶是百分之八十五,黑茶是百分之八十,綠茶直接是不需要發酵的,烏龍茶一般保持在百分之六十到七十之間
  • 泡茶易混詞彙:留根、悶泡、坐杯、煮茶,你知道幾個?
    隨著喝茶人數的增多,越來越多的人通過實際操作豐富了自己的泡茶技法,於是衍生出了許多泡茶的專業詞彙。 如:留根泡茶法、悶泡法、坐杯法、煮茶法等方法。對這些專業詞彙,你能認識幾個呢? 今天我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這些泡茶方法,有興趣的茶友也可以多多嘗試哦!
  • 還在用85度溫水泡茶?別荒唐了,這種溫度白茶壓根泡不開
    茶用溫水泡,別的不說,壓根就泡不開啊!一語驚醒夢中人。在茶圈中,關於茶葉用什麼樣的水溫來泡,是個長久以來的爭議。有人說,白茶是要用沸水泡的。好茶不怕開水燙,連沸水都經不住的茶葉,如何能夠算的上是好茶?也有人說,茶葉要用溫水從衝泡。不為什麼,茶葉店裡的小妹就是這麼說的,人家專業的,說出的話還能有假?在這個問題上,村姑陳是傾向於前者的。理由很簡單,白茶衝泡若是不用沸水,根本就泡不開,泡不出好茶應該有的滋味!
  • 為什麼一泡好茶衝泡不得法很容易淪為二三流茶葉?
    義芳君說茶 | 每日原創深度精彩茶說,告訴你一個真實茶世界!俗話說「三分茶葉七分泡」,意即茶葉品質再好,如果衝泡不得法,一流茶葉也有可能淪為二流或三流茶葉。正所謂「臺上十分鐘,臺下十年功」,泡茶功力的爐火純青並非一朝一夕能夠練成的。一泡好茶講究形、色、香、味的出類拔萃。要做到如此,需要從茶葉採收、精製、包裝等環節步步緊跟。
  • 茶知識|泡一杯茶,你要放多少茶葉?
    平時喝茶經常會出現每泡茶的茶湯滋味都不同,或太濃,或太淡。那為什麼?十有八九是因為投茶量不準確造成的。究竟要放多少茶葉呢? 一撮茶的茶水比例就是你根據自己喜歡的口感來控制投茶量,淡了就加多一點,濃了就適當的拿一點茶葉。只是注意儘量不要喝太濃的茶,但如果你不怕失眠、頭痛的話,我也不阻止你。
  • 泡茶這麼出湯,甘鮮醇爽,好喝!
    ●把茶倒盡衝茶之後,把茶湯倒入公道杯,壺身垂直,耐心地等壺裡面最後幾滴茶湯滴盡,也有人習慣上下點幾下的。這樣有兩個好處,一是最後幾滴茶是最濃的,可以說是精華成分,如果沒倒盡,茶湯濃度不夠;二是把茶倒盡可以避免茶葉一直泡在水裡,等到下一泡茶的時候因為泡得過久而苦澀。
  • 白茶、巖茶、綠茶、紅茶、普洱茶,六大茶類裡,哪一泡茶好喝?
    一泡茶葉的舒展情況,不可能完全一樣。對壓制過的黑茶磚,沱茶,或者是形態捲曲如螺的綠茶(碧螺春等),在衝泡時茶味緩緩釋放。若是用快出水的泡法,那經過前幾次的泡茶後,茶葉還沒達到徹底舒展的狀態。故而,茶味的釋放還未達到頂峰。
  • 泡茶用水的差異,直接影響茶葉的口感
    泡茶用水的差異,直接影響茶葉的口感在茶葉店或者茶館,試過一款香氣滋味較滿意的茶,往往買回家,泡不出在茶葉店或者茶館喝時的香氣與滋味。同樣的一款茶不同的人泡出不一樣的滋味這是正常的。其中最為關鍵的是水,雖然同樣是過濾水,我們喝不出其中的區別,但茶不一樣,茶對於水是很敏感的,只要有一點區別,茶葉就會呈現不一樣的香氣與滋味。同樣的茶,泡出不一樣的滋味重點在於【用水的差異】品茶用水亦非常講究?陸羽在《茶經五之煮》中云:"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揀乳泉、石池漫流者上,其江水,取去人遠者,井,取汲多者。"
  • T三說茶 丨泡茶出湯時為什麼要把茶湯倒盡?
    2Q:出湯時為什麼不把茶湯倒乾淨?出湯時不倒盡,而是保留一點茶水在茶壺中留給下一泡,簡稱「留根法」。留根的好處在於:前幾泡都把茶湯滴盡,到後面幾泡幾乎就沒味了,尤其是味淡的茶。留根法可以保留一些濃茶湯在壺裡,留給下一泡,這樣可以讓連續幾泡茶濃度下降不會太快。比如綠茶,出湯時適量留一些「底料」。尤其是較為鮮嫩的綠茶,如果每泡出湯時都把茶湯倒盡,你會發現第二泡的茶香茶味比第一泡都遜色了很多,過了第三泡,幾乎就沒什麼味了。
  • 泡茶注意這幾個細節,讓你的茶更好喝!
    泡茶,是一門技術活,要泡出茶的本色和本味,不僅需要了解不同茶類的特性,還需要長期的經驗積累。從水器選擇到衝泡,都可能對茶湯造成影響,注意以下幾個細節,讓泡出的更好喝。01擇水自來水,不是首選。但自來水的硬度偏大,水中可能含有消毒後殘留下來的氯氣,泡茶可能會對茶味、香氣有影響,如用自來水,要煮久一點,沸騰時,將燒水壺的蓋子打開,保持沸騰一分鐘左右,以除去部分消毒殘留的氯,降低異味。井水,深層水宜泡茶。因為淺層地下水容易被地面汙染,水質較差,用來泡茶會有損茶味;而深層地下水有耐水層的保護,汙染少,水質甘美,是用來泡茶的好水。
  • 為什麼茶葉能煮著喝,卻不能久泡?
    進入冬天,不少茶友都開始煮茶喝。而不少人也在疑惑茶葉既然不能久泡,又為什麼可以煮呢?別著急,小葉子這就給你答案。 喝茶切記不可一把茶葉放進保溫杯或大茶缸,一杯茶從早喝到晚,這樣的喝法不僅會大大降低茶葉的口感,留下很不好的喝茶體驗,而且對身體健康是很不好的。 有些茶為什麼又能煮呢?
  • 為什麼茶放涼了不好喝,冷泡茶卻甘香甜爽?
    很多茶友在喝茶的時候,都會發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茶湯涼了之後,顏色變得渾濁,茶湯也沒有剛泡出來那時候好喝了。而用冷泡法泡出來的茶湯,卻依然甘香甜爽,這是為什麼呢?放久了之後,自然也就沒有剛開始那麼好喝了。我們經常會看到這樣都現象,一杯橙紅透亮的茶湯放置久了後,顏色會變得黃褐、渾濁。這主要因為溫度降低後茶水中的咖啡鹼同兒茶素及其氧化產物結合成絡合物。但是這些產物是無毒的,不會對人體產生危害。
  • 為什麼自己做出來的奶茶沒有奶茶店好喝?
    很多有過親制奶茶的人都會有這個疑問,為什麼自己做出來的奶茶沒有奶茶店的好喝?其實很簡單,很多奶茶自製視頻裡面的奶茶製作方法都是他們認為奶茶應該怎麼做。實際上不會有幾個內部人員告訴你奶茶店的製作方法。大部分人的認知都是:奶茶啊,很簡單啊,就是糖+奶+茶嘛!很難?幾乎所有的奶茶視頻都告訴你這麼做,最多給你加點淡奶,再就像阿曼達那樣加煉乳的。然而,事實上,真正的奶茶店根本就不是那麼做的,至少在我認知的奶茶店裡面基本上沒有這麼做的或者說也許有這麼做的,但是他選的物料肯定不是這樣。
  • 泡茶新方法!給你的茶葉加點「料」!
    為了豐富茶葉這種飲品的味道,我經常往茶葉裡面加一些「添加品」。以前經常把這些「添加品」拿來和茶葉一起煮著喝。今天,給大家介紹一個有別於「一鍋亂燉」的方法。冬日來臨,天寒地凍,也到了我們傳統的進補時節。這個時候,我泡茶就喜歡往茶葉裡面加一些能進補的東西,比如枸杞、大棗、陳皮一類,既能豐富茶湯的滋味,也能達到冬日進補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