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茶用水的差異,直接影響茶葉的口感

2021-01-21 小周同學茶葉

泡茶用水的差異,直接影響茶葉的口感

在茶葉店或者茶館,試過一款香氣滋味較滿意的茶,往往買回家,泡不出在茶葉店或者茶館喝時的香氣與滋味。同樣的一款茶不同的人泡出不一樣的滋味這是正常的。其中最為關鍵的是水,雖然同樣是過濾水,我們喝不出其中的區別,但茶不一樣,茶對於水是很敏感的,只要有一點區別,茶葉就會呈現不一樣的香氣與滋味。

同樣的茶,泡出不一樣的滋味重點在於【用水的差異】

品茶用水亦非常講究?陸羽在《茶經五之煮》中云:"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揀乳泉、石池漫流者上,其江水,取去人遠者,井,取汲多者。"既說明山泉水優於江水、井水,更對取水之源要求亦明確,很符合科學道理。更講究者,用久貯之雪水,特別梅花盛開期,落於梅花朵上之雪,以潔淨鵝毛於花瓣上掃下,貯入小陶罐中,密封罐口,深埋於花樹旁土中,隔年後取出用以泡茶則最佳。

現在泡茶用水,也沒有所謂的泉水、江水、井水了,現在有的是自來水、過濾水、純淨水、礦泉水。

通常來說,各位茶友泡茶用過濾水的較多,但過濾水也不是一成不變的,這主要歸咎於過濾器與自來水(過濾水源)。

小周經常碰到這個問題,同樣是過濾水,泡出來的茶還是有差異,小周經常拿焙好的茶,跟朋友的茶進行PK(鬥茶:制茶人之間的一種茶葉交流),因為用水不一樣,經常碰到泡出的茶葉香氣滋味存在區別。

水對於泡茶的影響主要在於"水中的礦物質、水的酸鹼性。雖然從化學的角度來說,水都是一樣的,但水中含有的各種"微量成分與酸鹼性都是有細微的差別。這些細微的差別,對於茶葉所含物質的相互作用對茶的香氣滋味有著重要的影響。

水有硬水軟水之分

硬水與軟水的區別在於其含有的礦物質豐富程度,礦物質的含量越高,水就越"硬",反之,則水就越"軟"。

如何識別硬水與軟水?

用燒杯加熱,在杯壁留下較多水垢的是硬水。因為硬水是含有較多的可溶性鈣,鎂物質的水,加熱後,這些可溶性的鈣鎂物質轉化成不可溶性的物質,沉澱雜質多的是硬水,雜質越多,水的硬度越大。

影響茶葉滋味的原因

在泡茶的過程中,茶葉中的很多可溶性物質,比如:茶多酚、咖啡因、胺基酸、維生素等物質,茶的口感就由這些可溶性物質的成分決定。硬水因礦物質含量較高(可溶性鈣、鎂化合物),這些礦物質能影響茶葉中可溶性物質溶於水中的含量,或者跟茶葉水溶性物質發生反應,從而影響茶葉的香氣與滋味。

茶葉店一般使用的是純淨水(非礦泉水),純淨水一般是乾淨的軟水,有的還會帶有一點點甜味,所以有利於釋放茶香茶味。

如果你是一個追求細緻的喝茶之人,泡茶時用純淨水一定是最好的選擇。

真實、不作假一個純粹的制茶人:小周同學

專制武夷巖茶

歡迎關注小周同學茶葉

相關焦點

  • 泡茶用水有講究嗎?
    話說回來,既然水對一泡好茶如此重要, 那我們要怎樣來選擇我們的泡茶用水呢?水作為茶色、香、味的載體,是茶各種物質體綜合體現;一杯茶好不好喝,除了茶本身和衝泡手法之外,最重要的就屬泡茶用水了。如果水質不好,那可能會直接導致茶湯渾濁,既聞不到茶香,也品不到甘醇,那就失去了品茶的樂趣和享受了呀。
  • 自來水、礦泉水、純淨水、山泉水,哪種泡茶更好?泡茶用水闢謠!
    《紅樓夢》中,廟宇為了求得好水泡茶,特意收集了寺院梅花上的雪,藏在瓷翁裡,埋在地下,時隔五年才嘗一回。今時,我們恐怕再難嘗到這大自然恩賜的佳水了,單泡茶之水,也需好好抉擇一番才好。可以用自來水泡茶嗎?自來水是城鎮居民飲用最方便的水源,現在就連農村也家家戶戶都安裝上了自來水,為了方面很多人就直接用燒開的自來水進行衝泡茶葉。
  • 泡過的茶葉可以直接吃嗎?
    如果直接吃可以嗎?答案肯定是可以的。 在最早神農嘗百草的時候,茶葉就是作為藥用咀嚼的方式食用的。再之後,人們將茶葉煮成羹湯來食用,稱之為「茗粥」,到了這時人們都是會將茶葉直接吃下去的,直到唐朝才發展出了「煮茶」、「煎茶」等品嘗茶葉的方式。
  • 泡茶用水需要的標準
    水是生命之源,烹茶用水,古人是把它當作專門的學問來研究的。明人許次紓在《茶疏》中說「精茗蘊香,借水而發,無水不可與論茶也」。清人張大復在《梅花草堂筆談·試茶》中講得更為透徹:「茶情必發於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試十分之茶,茶只八分耳」。
  • 圖文詳解影響茶湯口感的五大元素!
    同一泡茶,在不同的人手裡泡,泡出來是不同的味道。在不同的城市泡,泡出來也是有差異的味道。可能有看官會問,不就是一泡茶麼,為何會生出如此這麼多不同來?要知道,衝泡時,影響一泡茶湯的口感的因素,是很多的。如果是巖茶,水容易漫上來,能瞬間同時浸沒那些沒有被定點的水柱澆溼的茶葉,它們便能與被澆溼的茶葉,同時釋放出養份到茶湯裡,這樣,茶湯的口感便會均勻、飽滿。
  • 這5個泡茶小細節,就是你和茶藝師的差別
    從不溫杯燙壺 室溫低時茶具的溫度相應也會變低,會影響泡茶的水溫,水溫溫度不足,茶湯口感自然就會沒室溫高時的韻味足。 溫杯燙壺,一方面是洗淨茶具,去除異雜氣味,另一方面,主要是減少茶具溫度對茶的影響。溫杯燙壺能提高水溫,有助於激發茶香。
  • 泡茶是學問,敬茶是修養,存茶是技巧!
    茶聖陸羽有「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的用水主張。而在當代科學試驗下,得出用於泡茶的水質評價結果——泉水第一,深井水第二,蒸餾水第三,自來水最差。水溫的不同,決定著茶湯的色、香、味,也關乎著茶葉中的化學成分釋放。一般水溫會根據茶葉品類、制茶原料去調整溫度。
  • 茶葉店的茶不同的人泡出的味道不一樣
    其實,泡茶的辦法關於茶葉質量的展示至關重要。茶藝師或許茶葉店老闆經過長時刻的操練往往能夠稱心如意地衝泡茶葉。怎樣快速地變身泡茶達人,這些技術你值得具有。 一定要溫杯燙盞無論什麼茶,在泡茶之前都要用燒開的水燙一下茶具。這樣之後再將茶葉投入蓋碗或許茶壺中。
  • 淺談泡茶中的用水與煮水
    茶離不開水,水是茶味的載體,在泡茶中茶的有益成分溶解於水中。因此茶的色、香、味只有在溶於水後才能顯現出來,水的質量直接影響到茶湯的質量。古人在泡茶時,特別注意煮水跟用水,有「水為茶之母,器為茶之父」一說。
  • 泡茶新方法!給你的茶葉加點「料」!
    很多人喝茶的基礎原因可能和我一樣,一開始就是單純的想找一個白開水的代替品,既能解渴又能不影響健康,雖然味道更好的其他飲料,對健康的影響比較大。所以,最終我選擇了茶葉來作為白開水的代替品。既然初始目的就是想喝點有味道的飲料,那麼,我喝茶也就沒那麼「規矩」了。
  • 水為茶之母,器為茶之父,茶具、用水對於茶的品質影響非常大!
    每個人的喝茶習慣都是不一樣的,有喜歡濃茶,有喜歡淡茶,有喜歡清香,也有喜歡濃香,而泡茶和煮茶也是有區別的,只有對的沒有最好的。是煮茶還是泡還是要根據茶葉的特徵來看,如果用反了既影響口感,又浪費茶葉那些茶葉適合煮茶?那些適合泡茶?
  • 好水成就好茶,泡茶為什麼首選山泉水呢?
    有笑言他愛喝普洱已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影響許多圈內人都愛上了普洱茶,甚至還先後認養了兩棵古茶樹。一直以博學多識被大眾喜愛的汪涵,更是資深的愛茶人,而且他的泡茶用水都非常講究——每個月託朋友從廣西巴馬長壽村運十幾箱水過來,因為那裡的水純淨,用來泡茶能真正體味其中的茶味。
  • 人們人道:茶葉用好水。泡茶時有什麼講究水?
    在愛茶人眼中,有看茶泡茶、看水泡茶的說法,意思能力就是我們除了可以根據要泡的茶類來進行泡茶方式方法的選擇,也要能夠根據學生使用的水來進行分析選擇一個適合的茶葉。普洱茶屬工夫茶,工夫茶顧名思義就是要消耗以及一些工作時間管理方可品得好的普洱茶。說好了茶,深知道是誰都知道,茶估值相當合理,水質,如果選不合適,茶葉會在最後提出差強人意,更甭說了茶的味道。
  • 燒開後的自來水,能夠達到日常飲用的標準,為什麼不能用來泡茶?
    泡茶用水對於茶味的影響,關係密切。乾燥的茶葉需要通過水的浸泡,才能夠將茶葉中的有效成分浸出。匯成一杯有香有色有味的茶湯。泡好茶,要用好水。而所謂的好水,對於泡茶用水的水質要求很嚴格。取清澈的活水泡茶,更能泡出好茶的清爽風味。宋代的趙佶提出的這五點泡出用水標準,對於今時今日,仍有著借鑑的意義。從實現好茶的風味而言,現代社會泡茶不建議用自來水衝泡。然而,有人說,自來水不能直接泡茶,但燒開後就可以。
  • 泡茶是學問,敬茶是修養!
    待客用茶應做到:茶葉質量好、沏茶水質好、茶具質地好、泡茶調製好、待客禮貌好。泡茶是技術更是學問:人人都會喝茶,但不一定會泡茶。如今茶葉品類繁多,水質差別明顯,衝泡技術各不相同,每個人泡出的茶色、茶香、茶味必定不同。即便擁有好茶、好水、好茶具,若沒有掌握好泡茶工藝和技術,也難真正泡出一杯好茶。
  • 衝泡18式4 水對泡茶有多重要?揭秘泡茶用水的終極治理方案!
    但這並不一定是在地最佳的泡茶用水方案。由於所含礦物質微量元素有所差異,不是所有礦泉水、礦物質水適合做泡茶水,要嘗試。最懶的辦法是選「農夫山泉」,這之中「浙江千島湖」水源最佳,也最貴。「農夫山泉」不一定是最好的,有興趣的茶友可多對比試驗。
  • 泡茶該用什麼水泡比較好?
    在唐代陸羽在《茶經·五之煮》中就指出了泡茶用水的排名:「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大概意思是最好的是山上的溪水,其次是江河中的河水 最次是井水。為什麼呢?但也並不是所有的泉水都適合用來泡茶,例如含鹽量太高的或者滲有硫磺的泉水就不適合煮茶,所以只有含有二氧化碳和氧的泉水才最是適宜煮茶的。現在山溪也不一定啦 看環境要是山上都是原始的雜木林那還是非常好的。像我們這邊除了景區和保護區很多都改種松樹或者杉木對水質還是有比較大的影響的。您當地有好的山溪水還是可以淘寶買2個桶去裝的。
  • 教你如何描述一泡茶
    然而即使是同一款茶,不同的泡茶方式、不同的泡茶人口感滋味都會有細微的差異,更何況不同的茶香氣、口感、喉韻等都不一樣的。然而正是要如何詳細描述這份差異,以讓人切身體會這是一款好茶苦了許多人。其實只要我們知道茶的各種香氣、湯色、滋味、喉韻,再帶點文藝的風格加以描述,其實要描述一泡茶並不困難。簡單介紹,可從「色香味」、「口感」、「韻味」,這三個角度評一泡茶。
  • 古人如何用水泡茶?
    提示:點擊上方茶情報一鍵關注茶情報——茶品牌展示第一平臺古人非常講究泡茶用水  一、洗水  山泉泡茶固然是好,但名泉之水不易得,所以古人認為普通的水或是水質變劣的泉水,只要「洗水」得當也可以泡茶。「洗水」即潔水,其實就是提高水質。  一曰「石洗法」,即讓水經石子過濾後再飲用。田藝蘅《煮泉小品》說:「移水以石洗之,亦可去其搖蕩之濁滓。」
  • 泡茶用水大有講究,無論綠茶、紅茶、白茶、黑茶、武夷巖茶!
    在泡茶過程中,要用什麼水,類型是五花八門的,最為直接省事的,是擰開龍頭就能出來的自來水,講究些的,用冷冽的山泉水,最為常見的,是市面用購買到的純淨水、礦泉水等。那麼,在泡茶的過程中,不同類型的水,對於茶味來說,有什麼影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