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吃野味以後怎麼罰?

2021-02-23 中國搜索

隨著全國人大常委會「禁野」決定的出臺,各地立法「禁野」的進程不斷加快。據記者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廣東、深圳、珠海、天津、福建、湖北、青海、甘肅、重慶、江西、湖南、山西等12個省市出臺或修改地方性法規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動物,北京、廣西正就修法徵求意見。

各地均明確了禁止食用的野生動物範圍,包括人工繁育、人工飼養在內的陸生野生動物被全面禁食,部分地區也將列入保護名錄的水生野生動物納入禁食範圍。針對非法食用等行為,不同地區按動物價值倍數和罰款金額兩種方式論罰,部分地區增加信用懲戒措施。

全面「禁野」後,人工繁育野生動物產業何去何從備受關注。廣東、山西等省份將非食用目的人工繁育管理寫入法規。這也意味著,這些省份不會全面禁止野生動物人工繁育,部分人工繁育的陸生野生動物將可以用於科研、藥用等。


【禁食範圍】


各地均明確禁食陸生野生動物

全國人大常委會決定明確,全面禁止食用國家保護的「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以及其他陸生野生動物,包括人工繁育、人工飼養的陸生野生動物。

記者注意到,大多數地方法規與決定規定的禁食範圍一致,湖北、青海直接規定全面禁止食用所有陸生野生動物。山西列舉了納入禁食範圍的陸生野生動物品類,包括黑鸛、大天鵝、獼猴等重點保護陸生野生動物,野豬、草兔、原鴿等三有野生動物,以及蝙蝠、田鼠、蟬等野外環境自然生長繁殖的其他陸生野生動物。

此外,湖北、江西明確規定禁止食用國家重點保護的水生野生動物;青海則進一步將本省重點保護的水生野生動物也納入禁食範圍。北京在《野生動物保護管理條例(草案修改稿)》中,也擬禁止食用列入相關保護名錄的水生野生動物及其製品。

中國綠髮會副秘書長馬勇認為,立法禁食列入保護名錄的水生野生動物是有必要的。他指出,與目前陸生野生動物凸顯的諸多問題相比,水生野生動物方面相對少一些,但從物種保護的角度來看,對所有珍稀瀕危動物的保護都刻不容緩。「如果不禁食,放任水生野生動物繼續被食用,沒有相關的處罰依據,對動物保護極其不利。」

個別地區出臺可食「白名單」

與禁食範圍相對應,深圳、珠海還明確了哪些動物可以食用。兩地規定,納入《國家畜禽遺傳資源目錄》以提供食用為目的飼養的家禽家畜,依照法律、法規未禁止食用的水生動物都可以食用。這意味著,此前爭議不斷的甲魚、牛蛙等動物在深圳和珠海也將不禁食。

對此,深圳市人大常委會相關負責人解釋說,3月4日農業農村部已明確,中華鱉(甲魚種類)等大部分養殖龜鱉,以及牛蛙、美國青蛙等列入《國家重點保護經濟水生動植物資源名錄》和農業農村部公告的水產新品種等名錄,按照水生物種管理,可養殖食用。

人與生物圈中國國家委員會委員周海翔此前接受記者採訪時指出,對於這類明確可養殖利用的物種,更應加強監管,避免形成危害公共衛生安全的灰色地帶。「不論是兩棲和爬行類,還是鳥類、獸類或者魚類,但凡開了可繁殖利用的『口子』,就必須將監管落到實處。」

在馬勇看來,出臺可食動物白名單不失為一種實用的做法。他解釋說,野生動物種類太多,要清楚明白地告訴大家哪些動物不能吃有一定難度,也會給普通公眾造成困擾。另外有些動物的食用風險存在不確定性,有待更多研究,目前仍無法判定是否可食。「從最大程度保證公共衛生安全角度出發,制定目前成熟的可食用動物名單,是一個比較好的操作方式。」

【處罰標準】


深圳珠海最高可處貨值30倍罰款

各地關于禁食野生動物的法規中,均不同程度地規定了非法食用以及非法生產、經營、交易禁止食用的野生動物等相關行為的法律責任。處罰標準方面,主要分為按動物價值倍數論罰和直接規定具體罰款金額兩種方式。

針對非法食用禁止食用的野生動物,廣東、深圳、珠海的處罰最為嚴厲,針對「食野味」者最高處動物貨值30倍罰款,對組織者要求從重處罰,也因此被稱為「最嚴禁野令」。

其中,廣東規定,食用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及其製品的,處野生動物及其製品價值2倍以上20倍以下的罰款。深圳和珠海規定處價值或者貨值金額5倍以上30倍以下罰款。

山西、青海、江西等地則直接規定了罰款金額。例如,山西規定,食用的陸生野生動物價值不足1萬元的,處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的罰款。青海針對非法食用處2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罰款;江西處500元以上2萬元以下罰款。

就兩種處罰標準,北京林業大學生態法研究中心主任楊朝霞指出,按野生動價值倍數論罰比較真實客觀,針對已售出的動物或製品,懲罰會比較有力度,但如果交易尚未發生,或者針對一些禁止交易或沒有市場定價的野生動物及製品,比如象牙等,就會出現罰款數額的難以確定或者針對不同違法行為的罰款差異。

直接規定罰款金額,比較具有可操作性,但一般罰款金額會有最低罰款額和最高罰款額的區間差,如果沒有行政處罰的裁量基準,容易造成自由裁量權的濫用,也有可能對行政違法者處罰過度。

他認為,制定處罰標準應當因地制宜,從各地野生動物保護的實際情況出發。「比如,廣東作為野生動物市場比較繁榮的地區,價格容易裁定,可以適用按動物價值倍數處罰。但在相對落後的地區,野生動物無法定價,更適合直接規定罰款數額。另外,各地行政執法能力等,也是制定相關處罰標準的參考因素。」

【人工繁育】


部分省份允許非食用目的人工繁育

全國人大常委會決定將人工繁育、人工飼養的陸生野生動物納入禁食範圍,現存龐大的的人工繁育產業也將被叫停。

在嚴格執行禁食決定的同時,廣東、山西等省份率先將野生動物人工繁育管理寫入法規。這也意味著,這些省份將不會全面禁止野生動物人工繁育,部分人工繁育的陸生野生動物將可以用於藥用和科研。

廣東提出,人工繁育保護野生動物應當有利於物種保護及其科學研究,須具備相適應的固定場所、設施、技術、人員,並符合防疫要求。北京和廣西在《野生動物保護管理條例(草案修改稿)》中也提出了類似規定。

山西還明確,人工繁育國家和省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三有動物須申領人工繁育許可證。廣西擬規定,人工繁育法律法規規定保護的野生動物實行分級許可制度,應當依法取得人工繁育許可證。

值得注意的是,廣東首次提出「人工繁育非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人工繁育技術成熟穩定的非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經評估後可納入名錄,實行與野外種群不同的管理措施。

廣西也擬規定,對人工繁育技術成熟穩定的自治區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和三有陸生野生動物,經科學論證後,納入當地制定的人工繁育野生動物名錄。對列入名錄的野生動物及其製品,可憑人工繁育許可證和專用標識出售和利用,保證可追溯。

非食用目的的商業性人工馴養繁殖是否應該允許存在?馬勇認為,允許商業性的利用可能導致管理漏洞再次出現,使得修法初衷大打折扣,應該逐步予以規範,乃至全面取締。

「允許商業目的的人工繁育,給一些非法利用製造了很大空間,比如一些科研或者藥用消化不了剩餘的野生動物或製品,可能繞幾圈後再被拿去食用,野生動物『洗白』現象就再次出現了。」馬勇說。

在他看來,有需要的科研單位或保護單位可以自己進行人工繁育,或者與有資質的機構合作,但大規模的所謂「非食用目的」人工繁育一定要嚴格管制。

楊朝霞認為,野生動物是一種不能濫用但可以合理利用的資源,可以通過立法加強人工繁育管理,用於科研、製藥、展示等非食用性利用。

「野生動物濫用,既有立法上的原因,也有執法上的原因。在執法層面,重點是要確保不出現管理漏洞,解決執法不力的問題,這就要加強對野生動物監管部門的約束和監督,不能指望立法解決一切問題。」楊朝霞解釋。

(原標題:12省市已出臺「禁野令」,亂吃野味以後怎麼罰?)


特別推薦

來源:新京報

監製:駱之明

編輯:牛   昊

校對:田   娜

喜歡就點個「在看」吧!

相關焦點

  • 不要吃野味!不要吃野味!不要吃野味!
    這些漂洋過海來的烏龜到死都沒有想到,中國人看中了它們身上紅色和金色的斑紋,相信吃了他們性能力能大增[4]。在我們國家,愛吃野味兒的有著非常龐大的民間基礎。痴迷野味的人,當然不僅僅是為了「內野味兒」,更多的是迷信這些野生動物的藥用價值。
  • 拒吃野味我接力丨5月1日起,再食野味最高要罰動物價值的20倍!
    從5月1日起再吃野味,最高要罰動物價值的20倍!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表決通過《廣東省野生動物保護管理條例》,條例進一步提高非法獵捕、交易流通、食用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的懲罰力度,其中食用者最高可處罰野生動物及其製品價值的20倍罰款。
  • 合肥動物園驚現「野味飯店」 虎肉熊掌「想吃就吃」
    近日有網友反映,在合肥市大蜀山的野生動物園裡竟然開了一家野味飯店,飯店裡出售虎肉、熊掌、鱷龜、穿山甲、蟒蛇等各種「野味」,讓人感到吃驚。有錢的顧客只要提前半天或者一天預定,便可「想吃就吃」。野生動物園究竟是野生動物的家園還是墳墓?為什麼在合肥野生動物園裡會出現野味飯店?「山味館」都有啥「山味」?
  • 問吧精選|古人吃野味與瘟疫
    【編者按】在我國古代,很多食譜中都記載著大量野味的烹飪方法,但與此同時,關於吃了野味猝發重病的記錄也是不絕於書。近日,古代筆記研究學者、推理小說作家呼延雲做客澎湃問吧,解答網友有關古代野味史的問題。古代的野味是指哪些?古人為什麼迷戀於吃野味?在歷史記載中,因吃野味鬧出了怎樣的命案?我們精選了部分問答。
  • 【曝光臺】米線門店亂倒汙水!難看!罰!
    縣住房河城鄉建設局法規科 李鵬這家店違反了屏邊縣城市管理條列第25條的規定,在城市規劃區域內禁止亂排亂放,我們將對他處以3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罰款。米線店老闆認識到了自己的違法行為,並表示將會儘快處理掉路面上的汙水,在以後的經營活動中會注意此類問題的發生。
  • 野味真的好吃嗎,為什麼有人喜歡吃野味?看完你就明白了
    野味真的好吃嗎,為什麼有人喜歡吃野味?看完你就明白了!我是一個美食博主,平時就愛好在廚房裡倒騰各種美食。以前最大的愛好,就是希望有大把的空閒時間,好在廚房裡折騰一些喜歡的美食,然後看著家人把它們都吃光光。這次因為這個肺炎,算是遂了心願,但是卻讓我有點厭倦廚房了。
  • 新型肺炎疫情起源於亂吃野味!再次回味舊約聖經中關於飲食潔淨的智慧
    可是,伴隨著新型肺炎疫情的調查,人們發現或許我們國人的飲食習慣要變得更注意些了,尤其是面對野生動物不要總想著把它變為「盤中餐」,「今天,一起轉發呼籲:為了你我的健康,支持禁絕野味市場! 」也成為越來越大眾的呼籲。因為,人們發現此次疫情的背後和人們亂吃野味有脫不開的關係。
  • 「吃野味鬧出人命案」,古代就有
    呼延雲(推理小說作家)為了戰勝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全國人民都在眾志成城,共同努力。
  • 靈魂拷問:野味到底有什麼可吃的?為什麼很多人賭命也要吃野味?
    而這些,不過是中國野味市場的冰山一角。為什麼中國人這麼愛吃野味?其實吧,中國人從古代開始就吃野味了。這又是怎麼回事?「上有所好,下必效焉,」日後有了權勢的人物有樣學樣,逐漸成了慣性,吃野味代表著身份的尊貴。
  • 【野味】起底福州野味行業 百家野味館全是無證經營 大部分主人為詔安人
    不少讀者也致電95060,想了解福州到底有多少家野味館,這些野味從哪裡來,是哪些人在吃。近日,海都記者多方調查,接觸多名野味館老闆,起底福州野味行業。老闆們坦言,目前,福州有百餘家野味館,但全是無證經營。自從「八項規定」執行後,有一半以上野味館經營慘澹,瀕臨關門。
  • 今起行人亂穿馬路、闖紅燈等罰20元或50元!已有人收...
    以後保證不會了。」這樣的情況似乎在杜佳俊預料之中。「之前我們都在採取先教育再處罰的方式,大多數都樹立了遵法守法的意識。現在處罰你,也是對你的教育,我相信以後你不會再闖了。」見賴不掉,兩名男子最終配合民警,接受了處罰並分別繳納了20元罰款。9時38分許5分鐘,又一名年輕男子犯了同樣的錯誤。「我知道不能闖紅燈的,有點著急,不好意思。」這個男子解釋說。
  • 封城、亂吃野味、隱瞞疫情下場
    別再亂吃野味了「無論他是家人還是孩子,死後都只是肉而已」第二季中我們可以發現最早使用生死草而變成喪屍的「初代喪屍」並不具有傳染力,瘟疫一直到持律軒的百姓吃下帶有病原的屍體才開始大量傳染。《李屍朝鮮》中百姓因為生活困苦,在飢不擇食的情況下吃了人肉,這次肺炎疫情的起源正好也是從「吃野味」開始。雖然疫情的真正起源還有待調查,但這次的新型冠狀病毒經過比對後,發現跟一種叫「中菊頭蝠」的蝙蝠身上的冠狀病毒有96%的相似程度,武漢肺炎的第一批染病案例皆來自華南生鮮批發市場,真是讓人覺得滿滿既視感。
  • 日本人吃什麼樣的野味?
    和別的國家一樣,日本人吃的野味主要是飛禽走獸,如國內違法的野熊,以及野鹿,野豬,雉雞等等。 同時,有權吃野味的可不局限於人,寵物也有口福。 2016年4月6日,本州島山梨縣甲州市首間將鹿肉加工為狗糧的「甲斐之鹿寵物食品加工廠」落成。這是由於當地的鹿主要是梅花鹿,而日本人很少吃梅花鹿肉,為了最大化利用鹿肉,只好加工給狗吃了。
  • 蝙蝠刺身都敢吃,為什麼野味交易是一座灰產冰山?
    在飯桌閒談上,我大概能了解到,他們這些年飯桌上的野味品種是逐漸變化的:最早的時候,大部分是本地的一些野味兒:麻雀,鵪鶉,野雞,野鴨,野兔,當地經濟起來以後,這些就有些不上檯面了。前幾年,南方流行的一些「生猛野味」開始傳過來,路子廣的人可以搞到一些,主要是果子狸,大蝸牛,孔雀,駝峰一類的。
  • 和朋友出去玩遇到一隻鳥,他要捉了吃,網友:別亂吃!
    ,野生動物身上攜帶的某些病毒在它們身上沒有事,一旦到了人體內就會出問題,所以大家都不要吃野味,拒絕一切野味。我也和身邊的不少朋友都是這麼做的,前幾天,和朋友一起出去玩,在外面遇到一隻鳥,那隻鳥長得挺好看,平時也沒有見過,朋友當時隨口說了一句捉了吃。我以為他只是說說而已,沒想到真的朝著那隻鳥去了。
  • 吃野味?來自李時珍的警告
    晚唐五代人劉恂所撰的《嶺表錄異》同樣記錄了當時嶺南地區的一大堆野味食材:鳥類有越王鳥、貓頭鷹、鷓鴣;蟲類有蛇、蜈蚣、螞蟻……其中最有名的當然還算是「蛇饌」。這種野味的名氣是如此之大,以至於魯迅先生說過,「或者他是廣東人,想吃蛇肉。」也就是說,蛇肉已經成為廣東菜的一大特色。
  • 夏至後這種野味上市了,南方人不敢吃,在北方卻要幾元錢一隻
    夏至後農村這種野味上市了,南方人不敢吃,在北方卻要幾元錢一隻!文/農夫也瘋狂夏至節氣到了有幾天時間了,這也意味著酷暑天氣來臨了。說到盛夏季節,你最先想到的是什麼呢?不過對於很多北方的人來說,在夏至節氣以後,有一種野味也開始上市了。這種野味在南方多數人都不敢吃,而在北方卻是論只賣,一隻要賣好幾塊錢呢!你們吃過嗎?金蟬就是在夏至節氣以後上市的野味,在有些地方也叫它知了猴、爬拉猴、知了龜、爬蚱等。
  • 團洲鄉對吃野味說不
    以往人們熱衷於吃「野味」,似乎餐桌上任何菜品冠上個「野」字都讓人覺得營養價值更高,吃野味成了一些人的飲食癖好,本地和外來人員到團洲鄉私自捕殺野生動物的行為時有發生。 「鄉裡鄉親聽我說,野生動物吃不得。洞庭湖畔風光好,野雞野鴨少不了。和諧溼地人有責,亂捕亂吃是缺德。飛禽走獸是朋友,和合共生手牽手。
  • 哪些屬於野味,不能吃,當心!
    那麼,話又說回來,到底哪些才算是野味。只有知己知彼,我們才能做到,早堤防,早排查,早斷絕。野味全知道。野味的鑑定要看是不是野生動物,從動物保護的角度來說一般在野外生存的保護動物,如穿山甲,果子狸,各種各樣的珍惜蝙蝠等被人拿來壯陽養顏換口味的動物皆是野味。
  • 吃野味後,他下半輩子有了難以啟齒的痛!
    為什麼非得吃野味?廣東人常說「秋冬起,三蛇肥」,吃蛇一直是廣東和香港地區的最愛。美食家蔡瀾甚至將蛇列為香港文化之一。可是現代社會豐衣足食,根本不需要通過打野裹腹,即使田鼠禍害農田,也不能靠吃光來消滅啊!如果說鄉間吃野味是陋習,那專門到郊野餐館,重金求野味的富人更多是獵奇和炫耀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