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智能一體高效 浙江「四港」聯動構建智慧交通發展新格局

2020-12-10 央廣網

圖為第三屆浙江國際智慧交通產業博覽會「四港」聯動發展論壇現場

第三屆浙江國際智慧交通產業博覽會「四港」聯動發展論壇5日在杭州舉行。與會專家學者深層次研討了海港、陸港、空港、信息港(以下簡稱「四港」)聯動的體系建設、平臺搭建及市場實踐等,為智慧交通、綜合運輸體系建設提供智力支持。

圖為浙江省交通運輸廳黨組成員、副廳長蔡洪致辭

浙江省交通運輸廳黨組成員、副廳長蔡洪表示,近年來,浙江圍繞「陸上、海上、天上、網上四位一體連通」的戰略部署,充分發揮特色優勢,著力推進「四港」高效聯動,發展以海港為龍頭、陸港為基礎、空港為特色、信息港為紐帶的現代化交通體系,多式聯運等各項工作走在全國前列。

位於浙江沿海的寧波舟山港貨物吞吐量已連續十一年穩居世界第一,全省內河貨櫃吞吐量已從2010年的2700標箱增長至2019年的95萬標箱。近年來,浙江打造以寧波舟山港為核心、環杭州灣港口和浙江東南沿海港口為兩翼的空間布局,同時聯動義烏國際陸港和內河港口形成多式聯運,為「四港」聯動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浙江省交通規劃設計研究院副總工、水運院院長金國強指出,「四港」聯動對海河聯運提出了更高要求,首先要優化海河聯運內河航道網絡,加強設施裝備標準聯接,同時要推動綜合交通信息聯網,打造聯運服務信息樞紐,培育各類市場運營主體。因此,要通過智慧航運賦能海河聯運高質量發展,推動浙北高等級航道網、海河聯運樞紐等智能設施建設。

陸港是「四港」聯動的基礎,要打通物流體系的最後一公裡、中間一公裡,就要勇於突破大膽創新。傳化智聯執行總裁陳堅表示,多式聯運是現有物流體系重構的關鍵突破點。傳化智能公路港網絡通過引貨入港,將海港功能延伸至傳化公路港,提高各種運輸方式綜合效率,目前已在浙江沿海港口得到有效應用。

圖為浙江省海港集團、寧波舟山港集團副總經理孫大慶主持論壇

浙江的外貿依存度較高,是外貿大省。2019年浙江省進出口總值突破3萬億元大關,跨境電商零售進出口總額位居全國第二,經濟的外貿依存度高達49.5%,國際航空貨運發展潛力巨大。

「浙江省機場貨運總量90萬噸,全國排名第五,航空貨運總體發展態勢向好,但仍存在國際化程度較低,國際貨物流失嚴重等問題。」浙江省機場集團總經理鄭向平表示,「四港」聯動為浙江航空貨運發展提供了標準化、信息化的多式聯運保障,貨主可自由組合貨物去往目的地的海陸空運輸方式,實現綜合成本最優化。

浙江「四港」聯盟秘書長滕亞輝指出,隨著傳統模式向電商模式的轉變,市場對物流響應速度和服務效率要求不斷提高,物流全程一體化、產品多樣化趨勢明顯。目前,浙江正在建設智慧物流雲平臺,通過信息互聯互通、構建面向客戶的物流信息服務、物流資源數位化,為「四港」聯動賦能。

浙江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王立忠表示,「兩個循環」和現代流通業對交通物流提出新要求,信息技術與人工智慧技術為「四港」聯動創新發展提供新手段。「四港」聯動的創新發展不僅要支撐重大變革的「主動脈」,也要深入日常運行的「毛細血管」。

「四港」聯動是浙江省綜合交通發展的重要戰略舉措。本次論壇上,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副總經理趙麗建、上海圓通蛟龍集團副總裁葛程捷、Tradelens 亞太區負責人關威、Flexport(飛協博)亞太區董事總經理高學亨等也從創新發展、長三角多式聯運、物流信息共享、區塊鏈、全球貿易數位化平臺等角度進行了深層次研討。

未來,浙江省將持續推進高水平交通強省建設,實質性推進多式聯運「一單制」,建成綜合交通「數字樞紐」,實現「四港」高效聯動。

相關焦點

  • 「四港」聯動 浙江構建智慧交通「數字樞紐」
    第三屆浙江國際智慧交通產業博覽會「四港」聯動發展論壇5日在杭州舉行。與會專家學者深層次研討了海港、陸港、空港、信息港(以下簡稱「四港」)聯動的體系建設、平臺搭建及市場實踐等,為智慧交通、綜合運輸體系建設提供智力支持。
  • 「四港」聯動 浙江構建智慧交通「數字樞紐」
    原標題:「四港」聯動 浙江構建智慧交通「數字樞紐」 第三屆浙江國際智慧交通產業博覽會「四港」聯動發展論壇5日在杭州舉行。與會專家學者深層次研討了海港、陸港、空港、信息港(以下簡稱「四港」)聯動的體系建設、平臺搭建及市場實踐等,為智慧交通、綜合運輸體系建設提供智力支持。
  • 綠色出行更便民,構建全域公交發展新格局
    上月21日,市政府發布《鹽城市全域公交發展和市區客運功能調整實施方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按照「政府主導、公交模式、公車公營、財政託底」的基本原則,加快實現市區公交一體化、市域公交全覆蓋,讓公共運輸惠及千家萬戶,讓群眾綠色出行更安全、更便捷、更舒適。民生關切,立說立行。
  • 「四港」聯動 邁向現代港口城市
    以港興城,港城聯動,黃石堅持水港空港「雙港」驅動、公鐵水空「四港」聯動,加快打造多式聯運帶,建成全國大宗工業產品集散地,實現由運輸港向貿易港轉變。打通通道,貫通路網,連接節點,加快建設現代綜合交通運輸網,打造貫通南北、連接東西的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和國內大循環重要節點城市。
  • 未來浙江交通將更便利這份《方案》你最關心什麼?
    數字交通建設基礎進一步夯實,統一的基礎平臺初步成型;「掌上辦事部門」「掌上辦公部門」建設基本完成;繞城西複線智慧高速試點任務完成;「四港」聯動示範工程啟動。到2022年底數字交通框架體系基本形成。統一的基礎平臺全面建成;「掌上辦事部門」「掌上辦公部門」建設全面完成;杭紹甬智慧高速公路等應用試點基本完成階段任務,梅山港區等一批大型貨櫃碼頭的智慧化改造實施應用,杭申線智能航運工程取得階段性進展;「四港」聯動有效促進運輸結構調整和物流降本增效,運輸服務向需求響應型轉變。到2025年底數字交通框架體系全面形成,應用場景豐富多元。
  • 浙江發布數字交通建設方案 未來出行將更便利
    數字交通建設基礎進一步夯實,統一的基礎平臺初步成型;「掌上辦事部門」「掌上辦公部門」建設基本完成;繞城西複線智慧高速試點任務完成;「四港」聯動示範工程啟動。  到2022年底,數字交通框架體系基本形成。
  • 未來浙江交通將更便利 這份《方案》你最關心什麼?
    到2020年底數字交通框架體系初步搭建。數字交通建設基礎進一步夯實,統一的基礎平臺初步成型;「掌上辦事部門」「掌上辦公部門」建設基本完成;繞城西複線智慧高速試點任務完成;「四港」聯動示範工程啟動。到2022年底數字交通框架體系基本形成。
  • 基於創新,關積珍、郭海峰、汪俊如何預判智慧交通發展新格局?
    在智慧交通平行論壇現場,中國智能交通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關積珍發表了「新技術背景下的智能交通創新發展」主題演講。關積珍指出,新技術的迅速發展,對交通系統的運行和服務帶來變革,也為智能交通系統創新發展帶來了機遇和挑戰,智能交通系統在傳統的智能化管理、智能化服務、智能化決策等基礎上,內涵、理念和重點技術都在變化。
  • 端到端智能供應鏈幫助企業降本增效 傳化智聯再度亮相國際智慧交通...
    12月4日,為期三天的第三屆浙江國際智慧交通產業博覽會路未來交通大會在杭州國際博覽中心盛大開幕。本屆展會以「交通強國新徵程產業發展新動能」為主題,重點展示國內外綜合交通產業的「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新業態」。
  • 「2020年中國城市軌道交通綠色建造與智慧運維高峰論壇」峰會報導
    特別感謝在此特別感謝中國工程院,北京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有限公司,廣州地鐵集團有限公司,廣州軌道交通建設監理有限公司,上海申通地鐵集團有限公司,港鐵技術諮詢(深圳)有限公司,金華市軌道交通集團運營有限公司,昆明地鐵運營有限公司,青島地鐵集團有限公司,深圳地鐵運營集團有限公司,無錫地鐵集團有限公司,常州市軌道交通發展有限公司,杭州市地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 以港興市、智慧建港 濱州打開「面向大海」發展新格局
    塔吊林立的濱州港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張爽 孫佃瀟 濱州報導「港為城用,城以港興」,港口是一個城市的寶貴資源,對於城市發展來說至關重要。6月5日下午,「經略海洋 向海圖強」網絡媒體海疆行採訪團走進濱州港,看新時代背景下,濱州如何以港興市、智慧建港,逐步打開「面向大海」發展新格局。再次來到濱州港,記者的第一感覺是它更繁忙了。碼頭上門機往復運動,前沿堆場上裝載機來回奔波,成排的貨車排隊進出著港口……裝滿貨品的貨櫃和代加工的鋁土等也被整齊碼放在碼頭。
  • 聚焦「四個一」 蕭山構建智慧交通產業體系
    前不久,浙江發布「交通強省」三年行動計劃,投資超萬億元、新建裡程近萬公裡。蕭山積極響應這一目標,以「交通強省示範區」的創建為抓手,打出「一會一館一園一鎮」為載體的智慧交通組合拳,深入推進智慧交通產業發展。
  • 海陽市構建「兩區一帶一體」旅遊新格局
    海陽市堅持「旅遊興市」,按照「旅遊產業高點起步、景區建設高速推進、品牌效應高效發揮」思路,持續放大亞沙效應,逐步構建「兩區一帶一體」旅遊空間發展新格局,傾力打造獨具特色的度假休閒旅遊目的地城市。        一、兩區齊飛,差異發展,打造旅遊產業發展新亮點。
  • 山東綜合交通網中長期發展規劃發布 構建「四橫五縱」綜合交通大通道
    《規劃》提出,緊緊立足山東發展實際,儘快補齊交通短板,全力推動航空優先發展,積極推進高速鐵路、高速公路接續發展,實現各種交通方式統籌一體布局。上述鐵路機場辦負責人表示,《規劃》提出全力構建一體銜接城市綜合交通樞紐,以高鐵、機場建設為重點,統籌布局鐵路、航空、公路、城市軌道交通等各種交通方式,建立重要綜合客運樞紐之間快速、便捷的直達通道,形成多層立體、高效便捷、零距離換乘的綜合客運樞紐。  《規劃》提出,推進「2+4+N」城市綜合樞紐建設。
  • 金華綜合交通建設打響「百團大戰」
    金華緊抓這個交通發展的重要窗口期和機遇期,依託全球化商貿優勢,以「四港」聯動試點為抓手,全面加速金華市綜合交通樞紐建設。高效銜接 立體多元 拓展「米」字型對外通道金華地處浙江之心,歷來是水陸交通要衝。聚焦「四港」聯動 打造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8年前,義烏被亞太經合組織認定為國際陸港城市,金華正式開啟了國際陸港城市建設的探索之路。經過8年努力,義烏國際陸港從小到大、由弱到強,推動金華逐步形成了以義烏國際陸港為核心載體,聯動金華市區、蘭溪、東陽、永康發展的新格局。
  • 臨滄市構建綠色發展新格局
    原標題:我市構建綠色發展新格局 在建設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範區中,臨滄市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雲南要努力成為「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的定位要求,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以「邊疆多民族欠發達地區創新驅動發展」為主題,實施發展與保護並重的綠色產業推進行動等「五大行動」,構建可持續發展新格局
  • 浙江嘉興道路交通管理邁進智慧時代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陳東升 通訊員 徐丹芬 陶建國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統籌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建設交通強國,推進能源革命,加快數位化發展。智慧交通是建設交通強國、推進交通運輸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
  • 秀洲桃園數字小鎮構建智慧產業生態圈
    無論是智能顯示屏、智能汙水處理加藥機器人,還是智慧公交候車亭,其研發企業都來自秀洲國家高新區的桃園數字小鎮(浙江嘉興數字經濟集聚區)。自去年3月揭牌以來,秀洲國家高新區堅持創新發展理念,與中國電科36所等積極合作,致力將桃園數字小鎮打造成為以智慧應用為核心,相關數字經濟產業項目為載體,生產、生活、生態相融合的全國領先的智慧應用產業集聚區。
  • 五部門:推進粵港澳智慧港口、智慧航道、智能船舶和智慧海事建設
    來源:金融界網站交通運輸部辦公廳、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貴州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雲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關於珠江水運助力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實施意見》。《意見》提出,推進粵港澳智慧港口、智慧航道、智能船舶和智慧海事建設。
  • 北京西城:構建金融街與西單聯動發展新格局
    1月13日,北京金融街服務局副局長盧五星在西城區「兩會」新聞發布會上介紹,今年,金融街服務局的重點工作之一,是構建金融街與西單聯動發展新格局。盧五星介紹,「金融街的空間比較有限。除開商超等建築,現在金融街有64棟樓宇,哪怕在新冠疫情期間,空置率也不到5%,需要拓展空間。一部分是向金科新區拓展,另一部分是去到菜市口附近的廣安金融中心,我們現在也聚焦往東去,就是西單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