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地搬遷話幸福 美麗橘鄉小康路

2020-12-16 身邊24小時

(通訊員:蔣晨 王美 羅亞嵐 李世峰)回龍圩管理區位於湖南省南部邊境,是一個典型的農業大區。全區總面積107平方公裡,轄1個鎮、6個辦事處、1個國有林場。現有人口3.5萬人,其中農業人口2.5萬人;貧困村8個,佔全區行政村的 88.9 %;共有貧困戶662戶,貧困人數2108人,「十三五」時期全區搬遷任務244人,其中集中安置81戶240人,分散安置1戶4人。截至目前已完成搬遷任務。

2016年以來,回龍圩管理區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上級各部門的關心和指導下,認真落實精準扶貧政策、精心組織、強化舉措、落實責任、積極穩妥的開展易地扶貧搬遷的各項工作。通過各級各部門近五年的共同努力,目前全區所有易地扶貧搬遷戶都已搬遷入住。

易地扶貧搬遷是解決「一方水土養不好一方人」、實現貧困群眾跨越式發展的根本途徑,也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途徑。回龍圩管理區黨委、管委對易地扶貧搬遷高度重視,結合實際,將5年的建設規劃,提前2年實施完成。重點幫助貧困戶搬窮窩、斷窮根,這一決定,科學的避免了後期可能因政策的變動帶來的不利影響,促進了易地扶貧搬遷項目建設。

「我們將全區所有易地搬遷戶81戶240人,集中安置在回龍圩鎮朱家觀一組,G538國道旁。小區內配套設施完善,做到綠化、亮化、美化,安置小區打造成為本鎮最亮麗的景點。小區距離回龍圩中小學0.5公裡、回龍圩醫院1.2公裡、回龍圩管理區行政中心、商務中心1.3公裡,交通便利,各項服務設施齊全。為減少搬遷戶的日常開支,管理區安排了一塊菜地,給搬遷戶種蔬菜。」回龍圩管理區易地搬遷工作人員說道。

「以前我住在山裡,去哪裡都要走很遠很遠的山路,環境也惡劣,做什麼都不方便,搬出來之後,現在鄰居都很熟了,大家有事都會相互幫忙,照看一下小孩啊或者幫忙做點農活之類的,看病就醫、小孩讀書這些問題都不成問題了。」搬遷戶唐大爺樂呵呵地說。

2016年以來,回龍圩管理區集全區之力,展開了史無前例的易地扶貧搬遷大決戰,建成了工業園集中安置點,貧困戶已全部搬遷入住。

按照項目建設要求,結合搬遷戶的意願,回龍圩管理區還實施分散自建設1戶4人。

「易地扶貧搬遷工作是新生事物,沒有以前的經驗可以參考,我們只能一邊摸索一邊 推進。我區堅持以問題為導向,採取「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監管督查的方式,推進易地扶貧搬遷整改工作,確保政策執行到位,工作落實不走樣,不斷提升搬遷工作質量和成效。」回龍圩管理區易地搬遷工作人員說道。

「沒有搬遷的好政策,我一家人還在山裡靠吃救濟過日子,全靠黨的好政策,才有我今天這樣的幸福生活,非常感謝政府為我們解決了住房問題。」搬遷戶盧大姐激動的說道。搬出大山,入住集鎮,這是困難群眾一生的心願。如今,這一願望夢想成真。

易地扶貧搬遷工作責任重大,為確保搬遷群眾能致富,回龍圩管理區還採取了產業扶持、低保兜底等措施,全力做好易地搬遷後續幫扶工作。「工作沒有最好,只有更好。」這是回龍圩管理區易地扶貧搬遷工作人員在問題整改上追求的目標。

「易地扶貧搬遷工作量大,情況複雜,需要進行前期摸底調查、精準識別搬遷對象、合理選址、社區化管理服務全覆蓋、完善生活配套設施、後續幫扶脫貧等一系列工作,將易地扶貧搬遷項目設計好、規劃好,既要符合整體風貌,又要體現民族特色,讓村莊增色、農村更美」回龍圩管理區易地搬遷工作負責人說道。

回龍圩管理區堅持立足安置點的資源和產業優勢,創新模式,做好後續產業文章,真正讓易地扶貧搬遷對象「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

「政府將我們一部分有就業能力的人安置在回峰柑桔合作社做事,我進合作社後通過努力,現在負責桔子的選果分級。合作社慮到我的家庭狀況,又把我老婆安排來了,我們兩人現在生活得很幸福。」貧困戶老何很滿意目前的工作,他認為搬遷新居只是幸福生活的開始,往後的日子更需要努力打拼。

回龍圩管理區扶持方法主要是以柑桔產業為基礎,加大柑桔產業扶持力度,對貧困戶(個別病災戶除外),一律不予現金扶持,對無承包經營橘園的貧困戶,幫助他們每戶至少承包經營三畝橘園以上,並免費提供種苗、肥料農藥、種植技術等;對有承包經營橘園的貧困戶直接免費提供種苗、肥料農藥、種植技術等,確保戶戶貧困戶有三畝以上的橘園。其次是與管理區精準扶貧就業政策相結合。將易地扶貧搬遷與扶貧小額信貸、雨露計劃、管理區公益性崗位、農村電商平臺等有機結合起來。

2018年3月,由管理區農業委對搬遷戶按柑橘黃龍病受災面積免費發放無毒柑橘10萬餘株,免費配套黃龍病防控藥物、化肥等種植物質。2018年-2020年每年兩次飛機防控噴灑藥物,全區統一防治柑橘黃龍病。管理區每年編制《回峰柑橘》期刊4期,免費發放給搬遷戶進行柑橘種植技術培訓。每年由區農業委、經作辦、扶貧辦聘請湖南農業大學等高校柑橘種植專家來區裡對貧困戶進行柑橘種植技術培訓、柑橘新品種引進等授課。

搬出深山天地寬,易地扶貧搬遷工作在路上。下一步,回龍圩管理區將進一步完善相關措施,抓實抓細各項工作,讓更多的貧困戶把家從大山深處搬出來,走向美好的新生活。

【來源:紅網永州站】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西藏日喀則市易地扶貧搬遷:搬出窮窩窩 邁上小康路
    明瑪村易地扶貧搬遷是日喀則市易地扶貧搬遷工作成效的一個縮影,拉開了日喀則市易地扶貧搬遷群眾過上幸福生活的序幕。  日喀則市高度重視易地扶貧搬遷工作,主要領導親自部署督辦,形成了由市委、市政府負總責,縣區黨委、政府為實施主體和地方責任主體的工作機制,層層籤訂目標責任書,構建了市、縣、鄉、村各級主體責任體系。同時,全面加強工作專班建設,抽調精幹力量組成市脫貧攻堅指揮部易地扶貧搬遷工作專班,縣級也成立了相應機構,為開展易地扶貧搬遷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保障。
  • 搬出窮山窩 走上幸福路?宕昌縣山背羅灣村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
    搬出窮山窩 走上幸福路——宕昌縣山背羅灣村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見聞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陳飛9月3日,全省新聞戰線夜班編輯培訓採訪團深入宕昌縣兩河口鎮山背羅灣村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和騰達實業宕昌扶貧車間進行實地採訪。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 昭通鹽津水平村:易地搬遷新生活!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 昭通鹽津水平村:易地搬遷新生活!為進一步壓實責任、鞏固成果、提升質量,確保脫貧成果經得起歷史檢驗,昭通鹽津縣柿子鎮水平村切實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後續幫扶工作,堅決貫徹落實上級精神,抓好蝴蝶谷安置點後續幫扶各項工作。
  • 幸福生活從這裡開始——沅陵縣七甲坪鎮易地扶貧搬遷工作紀實
    幸福生活從這裡開始——沅陵縣七甲坪鎮易地扶貧搬遷工作紀實孫國好「搬遷到這裡,不僅住上了新房子,還能在集鎮上務工,這不,集鎮上有好幾家私營企業和個體戶都 要招我們進廠務工。」近日,沅陵縣七甲坪鎮集鎮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搬遷戶張柳英激動地對筆者說。
  • 走出深山走向幸福小康生活 雲南祥雲易地搬遷見證山村「華麗轉身」
    黃開影在自家在建小樓房前向記者講述他的易地搬遷故事。長江商報公益記者 李璟 攝長江商報消息●長江商報公益記者 李璟 發自大理祥雲「我理解的小康,就是要住得好,過得好。」祥雲縣雲南驛鎮大坡村村民老黃在接受長江商報公益聯盟記者採訪時如是說。
  • 桂林全州:易地搬遷讓貧困戶有了「穩穩的幸福」
    ,以務實的舉措幫助困難群眾搬出窮窩,拔掉窮根,讓貧困戶實現了安居樂業的夢想,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從深山老林搬到縣城新區,這是全州縣全州鎮易地扶貧搬遷戶文金鳳以前做夢也想不到的事。「我們現在居住的小區,有幼兒園、有醫院、有超市,吃住方便、工作地點也近,我覺得很好很幸福!」文金鳳在採訪中笑容滿面。與文金鳳同樣生活在全州鎮老鄉家園的搬遷戶唐喜華,對搬遷到縣裡後的生活也感到十分滿足和幸福。
  • 新化縣西河鎮:易地搬遷挪窮窩 精準扶貧奔小康
    近日,記者從新化縣西河鎮了解到,為確保小康路上一個不掉隊,住房安全人人有保障,該鎮多措並舉展開精準扶貧工作,全力實施河西點易地扶貧搬遷項目和雙蹄點易地扶貧搬遷項目,首批12戶54名貧困人口已於11月拎包入住了集中安置的「1+3」模式試點新房,徹底挪出了窮窩
  • 易地搬遷戶 走上幸福路!《人民日報》點讚昭通鎮雄縣
    掌上春城訊 今天(11月22日),《人民日報》3版頭條刊登題為《異地搬遷戶 走上幸福路》的文章,聚焦雲南昭通鎮雄縣異地搬遷戶住進新房子、有了新產業,開啟了蒸蒸日上的日子的脫貧之路。挪出窮窩、斬斷窮根,雲南實施大規模易地搬遷扶貧工程,數十萬貧困群眾實現從深山到城鎮的跨越。住進新房子、有了新產業,在貧困群眾面前開啟的,不僅有蒸蒸日上的新生活,還有廣闊的奮鬥新天地。
  • 廣西田東易地搬遷譜寫幸福故事:新年有了新氣象
    「新年有了新氣象」——廣西田東易地搬遷譜寫幸福故事  新華社南寧1月13日電 題:「新年有了新氣象」——廣西田東易地搬遷譜寫幸福故事  新華社記者黃慶剛  早上6時,廣西田東縣思林鎮龍邦村卡括屯的吳光親匆匆起床,給家人準備好早餐後,和妻子來到江南安置小區的扶貧車間組裝耳機。
  • 「新年有了新氣象」——廣西田東易地搬遷譜寫幸福故事
    新華社南寧1月13日電題:「新年有了新氣象」——廣西田東易地搬遷譜寫幸福故事新華社記者黃慶剛早上6時,廣西田東縣思林鎮龍邦村卡括屯的吳光親匆匆起床,給家人準備好早餐後,和妻子來到江南安置小區的扶貧車間組裝耳機。
  • 央視《新聞聯播》頭條報導婁底易地扶貧搬遷村民過幸福年
    新湖南客戶端2月20日訊(記者劉芾 通訊員 吳曄)正當舉國歡慶新春佳節之時,2月18日,農曆正月初三,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頭條報導《不放鬆不停頓 不懈怠 打贏脫貧攻堅戰——習近平總書記在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引起熱烈反響》,報導了湖南婁底市錫溪村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小區裡的村民們過幸福年的喜人場景
  • 雲南百萬群眾易地大搬遷 激情點亮幸福新家園
    百萬貧困群眾搬進新家園,「農民」搖身一變成「市民」,到扶貧車間打工、就近就業就學就醫,老鄉們對未來充滿期待,易地扶貧搬遷吹響了廣大群眾幸福新生活的號角。挪窮窩,搬出一片新天地;斷窮根,跨越前行奔小康,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全省各族群眾不負韶華、奮進跨越,把日子過得越來越紅火,把家鄉建設得越來越美好。
  • 雲南瀾滄:易地搬遷拔窮根 安居樂業奔小康
    讓貧困人口和貧困地區同全國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是我們黨的莊嚴承諾。 雲南省瀾滄縣國土面積大,山區面積佔98%,貧困人口分散,交通閉塞,自然災害頻繁、資源承載嚴重不足、建設成本過高、公共服務嚴重滯後等現象突出,一座座大山像一道道屏障,貧困趕不走,小康進不來。 深山村寨咋脫貧?
  • 【展望十四五 忻城新開局】忻城:易地搬遷群眾跳幸福廣場舞
    【展望十四五 忻城新開局】忻城:易地搬遷群眾跳幸福廣場舞 2020-12-06 19: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楊柳鋪鄉:易地扶貧搬遷打造群眾「幸福家園」
    在打好打贏脫貧攻堅戰中,楊柳鋪鄉一批又一批的貧困群眾沐浴著易地扶貧搬遷政策的春風,挪窮窩、換窮貌、改窮業、拔窮根……居住環境越來越美,幸福生活越過越甜。走進楊柳鋪鄉塘坊安置點,一排排整齊劃一的住宅樓,乾淨整潔的環境讓人賞心悅目。今年79歲的搬遷群眾陳克富從老宅子搬來後,閒不住的老倆口在屋後種上了蔬菜,閒時還在家裡做起了手工花,一天也能賺個幾十塊錢。
  • 「小題大作」幸福來——懷化市系統性謀劃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工作剪影
    夜幕降臨,辰谿縣錦濱家園,易地扶貧搬遷戶楊銀娥來到小區廣場跳舞。「搬到城裡來了,廣場舞越跳越起勁,生活在這裡真的很舒服。」楊銀娥臉上洋溢著幸福。初冬時節,記者走訪懷化市易地扶貧搬遷部分安置點,處處都有這樣的小廣場。
  • 【新春走基層】「新年有了新氣象」——廣西田東易地搬遷譜寫幸福...
    新華社南寧1月13日電 題:「新年有了新氣象」——廣西田東易地搬遷譜寫幸福故事早上6時,廣西田東縣思林鎮龍邦村卡括屯的吳光親匆匆起床,給家人準備好早餐後,和妻子來到江南安置小區的扶貧車間組裝耳機。這一天,他們可以賺取近百元,這樣的收入並不算多,但他們可以隨時照顧家人。
  • 【新疆脫貧攻堅 · 易地搬遷】走出窮窩窩 開啟新生活
    同時,農村人口多、人均資源佔有量少,加之水、電、路、通信等基礎設施建設滯後,公共服務短板突出,地方病高發等因素,成為新疆脫貧攻堅的難點。  黨的十八大以來,全疆各族幹部群眾勠力同心,奮勇拼搏,譜寫了一曲又一曲扶貧開發的華美樂章。易地扶貧搬遷,無疑是新疆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一戰。
  • 「決戰脫貧攻堅 決勝全面小康」易地扶貧搬遷 雲南昭通搬走「窮根...
    家住雲南省昭通市魯甸縣卯家灣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的向天材高興地向記者說。向天材坐在自家沙發上向記者講述搬進新家的感受。中國青年網見習記者 呂佳璐 攝走進魯甸縣卯家灣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牆體上「跟黨走 搬出大山謀發展」「感恩黨 遷入城鎮奔小康」兩行大字映入眼帘。
  • 山南加查縣易地扶貧搬遷見聞
    6月,雅魯藏布江峽谷進入雨季高峰,但其律卓瑪已不再對雨季的到來而提心弔膽——隨著當地易地扶貧搬遷工作的展開,其律卓瑪一家徹底告別住房漏雨危機。其律卓瑪。王淑攝「搬下來後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房屋漏雨成為過去式,看著一應俱全的別墅其律卓瑪滿是感激,「一切全靠黨和政府,感謝黨和政府!」。其律卓瑪是山南市加查縣冷達鄉瑪尼村的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