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來無事到處走之匆匆一瞥巴爾幹(34)
王走天下
11點多到達錫比烏老城,這個城市建於12世紀,距今己800多年。當年這裡手
工業發達,共有19個行業協會,和布拉索夫類似。為抵抗奧斯曼帝國入侵,錫比
錫比烏的老城牆
烏建有6道城牆,都是各個協會負責承擔建設的,有木匠、鐵匠、金銀器、銅匠、
紡織等,目前尚存兩道城牆的一部分,成為市民休息的帶狀公園。
錫比烏東正教大教堂
我們參觀了東正教聖安德利亞大教堂,也可以稱為錫比烏東正教大教堂,裡
面和其它東正教堂一樣,顯得空曠,因為東正教除了有身份的教士外,普通信眾
教堂內
是不能坐著祈禱的。牆壁上都是聖像畫,而且是一層層排列的,在莫斯科旅遊時
聽說,排列幾層關係到教堂的地位,克裡姆林宮中的升天大教堂聖像畫有上下5層,
新教教堂
地位就比錫比烏這個只有3層的在東正教中的地位高。接著參觀了12世紀開始建設,
14世紀建好的新教教堂。這兩個教堂距離不遠,從東正教堂走過一個街區就到了
華麗的哥德式鐘樓
有華麗的哥德式鐘樓的新教教堂。傳說當時這個鐘樓的高度也就是教堂的高度想
超過東正教大教堂的高度,但設計師喝醉了後沒量準,那時又沒有精密的測量工
新教教堂內一角
具,一直到建好才發現還是比東正教堂矮了一點點,也算是趣聞吧。我們去時新
教教堂正在維修,只能看到一點局部,鐘樓裡面也在維修,只能上到一半。在新
新教教堂對面的另一個教堂
教教堂西側,有一群約三四十人在集會,每人手裡舉著一張紙,排成二三排,也
不說話,他們面對一堵牆,有人說那裡可能是市政廳的後牆,附近停著一輛警車,
手舉一張紙的集會
有兩名警察在車旁站著,並不管抗議的人們。導遊說現在羅馬尼亞是社會民主黨
執政,可能要修改憲法,這些人是反對黨民主黨的支持者,在這裡抗議修法。我
維持秩序的警察
們從教堂參觀出來,抗議的人己三三兩兩散去了,可能該吃午飯了,警察也走了,
一直在現場拍錄像的新聞從業人員也走了,就好像從未有過似的,一點痕跡都沒
拍照的記者
有,可能在當地新聞上提上一提。
接著參觀了謊言橋和大小市政廣場,這一帶是老城的中心,以謊言橋為分界,
市政廣場一角
分為上城和下城部分,但現在已統稱為老城。謊言橋的說法有兩個版本,一個是
傳說,說是有一對青年男女戀愛,男孩兒在橋上對女孩兒海誓山盟,剛說完,橋
遊人走過「謊言橋」
就晃動起來,女孩兒就明白男孩子說的是假話,這是傳說版。另一個版本是說,
橋旁有拱門的建築過去是個市場,在這裡面做生意的都是有執照的,童叟無欺,
在「謊言橋」留個影
而在橋上的都是遊商,既無執照又不誠實,久而久之人們就稱這座橋為謊言橋,意
思是在橋上做生意的沒有真話,這是現實版的。錫比烏的大市政廣場和上面的一些
過去的市場
建築包括市政廳的一部分也在維修,看來是要加大旅遊的力度,把這些著名的旅
遊點都好好修繕一番,以爭取更多的遊人來此。導遊說市政廳旁邊的一座3層建
小市政廣場
築是位男爵的房子,奧匈帝國時期,他是這一帶的省長,後來他把房子開闢為博
物館,展覽各種藝術作品。導遊說他的博物館建於19世紀,比羅浮宮還要早,是
歐洲最早的博物館(紅頂房)
歐洲最早的博物館,可惜因時間關係我們未能進去參觀一番。
錫比烏這裡的房屋頂上都有一些小小的窗戶,人們管它叫屋頂上的「眼睛」,
房頂上的「眼睛」
遠遠望去確實很像一隻隻眼睛,其實它只是因這裡冬天雪比較大,所以閣樓上的
窗戶建得小而已。
「眼睛」很多
(旅遊於2018.6)
(寫於2018.10)
(改於2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