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來無事到處走之匆匆一瞥巴爾幹(32)
王走天下
原來的羅共總部和布加勒斯特大學一帶是布加勒斯特的市中心。面對羅共總
部,左手是布加勒斯特大學,門前有一騎馬雕像,是羅馬尼亞的國王,他下令把
左側建築是大學,右側建築是原羅共總部
皇宮改成大學,後人為紀念他把其雕像從院內移至大門前。這個國王是個德國人,
1866年,當時的羅馬尼亞聯合王國作出決定,請德國親王卡羅爾出任羅馬尼亞國
原羅馬尼亞安全部
王,他也就欣然上任了,來了沒多久就把皇宮改成了大學,受到好評。
大學側面靠羅共總部近一些的地方有一個上面是玻璃幕牆,下面是古建築的
羅馬尼亞國家博物館
奇怪樓房,導遊說這裡是羅國家安全部舊址,民主革命時人們放火將其總部燒掉,
很多檔案也燒掉了,但這建築還是個文物,後來就用玻璃幕牆將殘存部分保護起
廣場附近的街道(車拍,不清晰)
來。羅共總部斜對面是國家博物館,除羅共總部帶有明顯的蘇聯建築風格,其餘
建築都是歐洲古典風格。
羅馬尼亞議會宮
乘車去羅馬尼亞議會宮,也叫議會大廈,更是蘇聯風格式的大樓。導遊介紹
說,這座大廈是僅次於美國五角大樓的世界第二大單體建築,也是世界第一大的
雨中的議會宮
民用單體建築,總面積為36.5萬平方米,有房屋1000多間。這座大廈位於布加勒
斯特西南部的一個小山坡上,在羅馬尼亞號稱是社會主義時期叫「共和宮」或「人民
廣場的另一側
宮」,高84米,地上有11 層,地下有7層,據說耗資達20多億美元。現在羅馬尼亞
的參眾兩院、憲法法院等一些重要機關都在這座龐然大物中辦公。據說這座外表
面對議會宮右側半弧形辦公樓
灰黃色的建築如今被認為是羅馬尼亞最偉大的建築,其設計、建造都出自羅馬尼
亞人之手,建築大廈所用的建材、裝飾材料也多為羅馬尼亞本國生產。雖然外表
面對議會宮左側弧形辦公樓
看上去不豪華,但裡面卻由白色大理石、手工地毯、水晶吊燈以及實木大門組成,
極其富麗堂皇。大廈對面是個不小的廣場,目測約有三分之一個天安門廣場大。
聯合大道
廣場正對著聯合大道,路兩側大多是政府機關,馬路分上下行,中間是條狀花園,
有很多噴水池,有人說這是羅馬尼亞的香榭麗舍大街,這也不奇怪,布加勒斯特
布加勒斯特建築
在世界分為東西方兩個陣營時就就號稱「小巴黎」。可惜我們在布加勒斯特待的時間
短又趕上下雨,遊覽少,有些遺憾,布加勒斯特這座城市還是很美的,歐洲建築
布市的街景
風格濃鬱,也有一些蘇聯式建築,比較多樣化。
晚飯是在一家叫卡拉古貝拉的餐館吃飯,中文意思是啤酒與啤酒乾杯的餐廳,
餐廳大門
簡單說就是乾杯餐廳,德國風格濃厚,前來就餐的人很多,餐館也較大,目測可
容納幾百人同時就餐。都知道法國巴黎有座著名的「凱旋門」,沒想到在布加勒斯特
布加勒斯特的凱旋門
也見到一座,而且從規模上看,也不比巴黎的小多少,據說也是為了紀念第一次
世界大戰而建的。
(旅遊於2018.6)
(寫於2018.10)
(改於2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