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秦嶺趕夜路,深山發現「無人村」,屋簷下還堆著柴火,卻不見人

2020-11-17 黃小黃走陝西

你有過天黑了還在秦嶺裡沒出山的經歷嗎?

前兩天我和朋友就遇到了這樣的事情。

那天,我們去長安區引鎮白道峪村爬嘉午臺,這座山海拔1800來米,不算很高,路程往返約十來公裡,也不算很遠。我們下山其實也還算早,下午不到4點鐘就開始往山下走。

但冬天天黑得早,眼看著夜色一點一點加重,將山谷完全籠罩,我們還在山路上苦苦跋涉,到最後,天完全黑了,我們只好打開手機的手電照著路深一腳淺一腳地向山外走。

我們走的這條路,並不是我們上山時的白道峪的路,而是一條之前從未走過的路,一條驢友穿越的野路——大峪廟溝的林間小道。

之所以這麼膽大,敢在天快黑時走一條陌生的野路,是因為我們在下山時遇見了兩個從大峪上山的遊客,聽他們說,走大峪比走白道峪近捷,而且聽說他們下山後有車來接,當他們出於好心說可以捎我們一程時,看他倆面目和善,我們便開心地和他們踏上了大峪下山之路——說實話,我也想看看大峪這條驢友走的路到底是什麼樣子的。

在這裡有必要介紹一下嘉午臺的位置。嘉午臺在大峪和白道峪之間,山腰海拔約1300米的地方有一道天然的山梁,隔開了大峪和白道峪,往西走就到了白道峪,往東走可以下山到大峪。

我們走的這條大峪的路,要穿過一條叫「廟溝」的山溝,溝道長約2公裡,海拔高差約500米,因為山體陡峭的原因,這條路的坡度也很大,山谷裡林木茂密,樹葉全落了,掉落在路上,鋪滿了厚厚一層。

路陡,加上落葉,導致路很滑,我們拄著好心旅友臨時為我們做的「拐杖」,小心翼翼地踩在落葉小道上往山下走,速度很慢,山谷剛走一半,已經到6點鐘了,暮色悄悄地把我們圍了起來。

往上看,是黑壓壓的高峰,往下看,是深不見底的山溝。山道上只有我們幾個人在趕路,只能聽見樹葉掉落的聲音和夜鳥歸林的喧鬧。

就在這時,我們突然看見了房子,還不止一棟,有七八棟的樣子,湊在山腰一個相對平坦的臺地上,形成一個小小的村子,被群山四裹著。

有人家!我和朋友加快了腳步,很快走到了村中,然而,到了這裡卻發現不對勁——村裡並沒有人,一棟棟泥牆房都黑著燈,大門緊鎖——竟然是個「無人村」。

這些房子屋簷下還堆著許多的柴火,而主人卻不知去處,看樣子,荒廢的時間也不算短了。

這是什麼地方?人都去哪兒了?沒有人氣的村子似乎讓山谷變得更寂靜了。

天要黑了,我們停留了一兩分鐘,繼續往下走,穿過一條十來米的村道,即將出村時,突然,我們發現有一個房間透出光亮,裡面有人,還有低低的聲音傳出,仔細聽,是節奏很快的念經的聲音。

難道是隱士?一個人住在這無人山谷裡,膽子可真大!

念頭轉著,我們腳底下沒停,繼續往山下「滑行」,沒多久,最後一絲光亮消失,我們還在山裡,打著手電,走過了山道,又進入了河道,踩著溪水的淙淙,走過亂石河灘,終於在半小時後抵達山下有公路的地方,謝天謝地謝謝好心的旅伴,果然有車在這裡等著,坐上車子的我們10分鐘就出了大峪,順利踏上歸家路。

因為有識路的旅伴和他們無私的幫助,這次秦嶺走夜路我們並沒有遇到什麼危險,也沒有感到害怕,但回想起來,還是覺得我和朋友太缺少戶外經驗、過於大意了,在這裡提醒大家,冬季進山一定要預留足夠的下山時間,不要走不熟悉的道路,萬一真的晚上在秦嶺裡迷路就麻煩了……

黃小黃走陝西:愛陝西,走陝西。

相關焦點

  • 露營河源龍川上坪鎮無人村,夜裡伸手不見五指,你們敢嗎?
    以前我會專程按圖索驥去探訪某個無人村,後來隨著爬山範圍的擴大我發現廣東的無人村實在是太多了,最起碼有幾百個。由於時間金錢有限,所以我根本就逛不完這些無人村,於是我就改變了策略,只有在爬千米山的時候才順便進村去逛逛這些無人村,這樣可以就可以省錢省力了!下面河源市龍川縣上坪鎮這個無人村就是如此。
  • 羅定市扶合鎮龍灣村,本以為是個無人村,逛到最後讓我感到失望!
    ,為了趕時間爬山所以就沒找路進村去看個究竟。但我很快就發現屋後有人在幹活,所以就退出來了,有的無人村雖然沒村民正常居住,但也會有個別村民白天回村種菜或者養蜜蜂的。本來以為這個村是一和無人村,其實只是一個空心村而已,這未免讓我有感到有一點點的失望!
  • 農村的夜晚,伸手不見五指,農村的夜路,抬腳不知落處
    只有在農村,你才能夠體會到真正的夜晚,那伸手不見五指的黑夜,也只有在農村能夠看見。通常情況下,在我們老家,大家一般都不會走夜路,除非是一些生意人,大清早出去,很晚才回來,也或者是在哪去吃了晚宴,也只能晚上趕回來。
  • 孤身探尋深圳七娘山馬料河無人村遺址,意外發現村口的土地公神壇
    據深圳解密檔案顯示,在上世紀60年代前後,深圳曾發生過兩次大規模的逃港風波,那時的深圳人生活還比較貧窮,而當時的香港正處於經濟高速發展時期,勞動力短缺,且與南澳隔海相望,於是當時很多人想方設法往香港逃。他們背井離鄉,僅僅是為了去香港打工賺錢,改善貧窮的生活。
  • 獨自一人進深山, 探尋古道上有點驚悚的無人村
    我也是一個旅遊愛好者,也喜歡探險,常去那些夠刺激有挑戰的地方,古道大家應該都知道,就是古人為了各個國家的商業,開闢了一條來往的道路,古道是一個歷史很悠久的路了,就像人們發現的商於古道、茶馬古道、徽杭古道、夏特古道等等。
  • 梅州蕉嶺金山筆深山中的無人村,房子前的風水池是客家村落的標配
    其中金山筆位於廣東省蕉嶺縣南磜鎮和文福鎮的交界處,海拔高度屬於蕉嶺眾山之首,我在爬金山筆的途中就遇到了下面這個無人村這個村交通方面很不方便,本來就位於深山之中地理位置很偏僻了,而且最後幾公裡入村的路還是黃泥路,這樣的山村在現代社會想留住村裡的村民真的太難了,所以成為無人村可能是大家都想得到的結果!
  • 探秘安徽深山裡的無人村,堪稱世外桃源,一北京小哥隱居在此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個十分漂亮的無人村,這是個比較有意思的無人村(後面防止有人對無人村產生其他想法,我就不說地名,不過這個村子比較特殊,可以說)。村子位於安徽黃山歙縣昌溪的倉山源,曾經比較繁榮的吳氏一族的祖宅地,如今因為交通等各方面的問題,村民基本上都下山了,也就在採茶季或者農忙季的時候才會偶爾到村裡居住,平時基本上無人居住在這裡,自然而然的成了一個「無人村」。
  • 村民秦嶺發現大面積「死亡之花」常被稱「神仙草」
    近日,在秦嶺北麓的深山中,村民徐德奎發了一種被稱為「死亡之花」的罕見植物,並且在方圓3公裡範圍內分布多達兩千多株。接到線索後,雲客視界編輯前往西安市周至縣揭開「死亡之花」的神秘面紗。是時,由於雨天地面溼滑,加之山中天色漸晚,秦嶺深山之中常有野獸出沒,小編一行只得原路返回。而一路上,據徐德奎講,這並非他第一次發現「死亡之花」,早在兩年前他就發現過「死亡之花」,只是當時只發現少量的幾簇。今年5月初,徐德奎再次上山探尋,有了令他驚喜的發現。
  • 秦嶺深山裡的思政課
    茂密的森林當教室,山裡的一草一木作教材,守護森林37年的護林員是客座教師……日前,一堂搬進秦嶺深山的小學生思政課,在秦嶺深處的陝西黑河國家森林公園開講。「孩子們,你們都吃過板慄和核桃吧,這就是板慄樹和核桃樹,你們吃的是它們的果實,它們的家就安在秦嶺山上。如果我們保護不好它們,好吃的果實就沒了,環境也不好了……」在山中不斷移動的思政課課堂上,客座教師李西峰,首先從山上高聳的經濟林木說起,給孩子們講解大秦嶺的神奇。
  • 挪威人把每年2月叫「早春」,復活節時,遊客湧向深山的旅舍!
    挪威人把每年2月叫做「早春」,復活節時,遊客湧向深山的旅舍!挪威人把每年2月開始的那個古怪季節叫作「早春」。那時太陽連日從纖無點雲、一碧如洗的高空照射下來。每天清晨,整個大地結上了一層閃閃耀眼的霜花。過不久,屋簷便滴滴答答化起水來。太陽舐去了枝頭的積雪,人們便可以看見白樺樹梢頭開始變成亮晶晶的褐色,白楊樹也出現了一片預兆春天的淺綠。道旁籬邊,積雪還堆得高高的,田野裡的雪塊在太陽底下像是堆堆白銀,滑雪板壓成的小轍,錯綜交叉,顯得格外清晰。成群的鴉鵲銜著細枝在天空飛翔,已經開始在修築去年的舊巢了,它們的聒噪不時劃破了冬日的寧靜。
  • 安徽深山裡的無人村,進去一個人也沒有,很像遠離喧囂的世外桃源
    這兩天似乎探尋黃山的無人村有點上癮了,但是不得不說在黃山歙縣,無人村真的很多,多的有點出乎我的想像。按理來說,一個地方有一兩個無人村已經算是很罕見了(比如封門村),但是一個縣級單位,卻有著接近10來個左右(目前所了解的,還有不少尚未了解的)還是挺令人意外的。
  • 浙江嵊山島上的無人村 面朝大海卻無人居住 詩和遠方都在記憶中
    這些無人村形成原因比較複雜,有的是因為在脫貧攻堅過程中進行整村建制地異地搬遷,而留下了原來的地方,就沒有了人居住,有的是因為村裡的年輕人幾乎都外出打工,或者離開村莊再也不回頭,後來隨著村裡的人口越來越少,逐漸成了無人村。
  • 福建也有無人村,村裡有村的無人之境,時光遺留的滄桑美
    前段時間在網上看到浙江的枸杞島有一條無人村,就已經對這個地方很感興趣了,被綠色植被覆蓋下的無人村落像是一個神奇的秘境,沒想到在福建也有一條無人村。誰能想到在聞名的福建霞浦,除了那些吸引人的漁村景點,還有一個默默無聞卻值得一去的無人村八堡古村。我想要不是朋友或是在當地旅遊時本地人推薦介紹,這條無人村也很難被人發現,但是慶幸這條古村被我發現了,才能窺探到時光在這條無人村裡遺留的滄桑美。
  • 秦嶺雪鄉|看社火、趕小集、嬉雪逐冰,秦嶺最好玩的滑雪場開園啦
    滑雪,是對冬天最起碼的尊重嬉雪,全家人雪中嬉鬧才算過了冬趕雪鄉小集:民俗表演,非遺手作,兒時零嘴,體驗傳統文化喝老酒、嘗土菜,感受秦嶺人家的實在    今年雪場還開放了夜滑,夜間人少,雪質更好。燈光下的雪道猶如盤旋在山間的巨龍,頭頂繁星,靜靜馳騁,和大自然融為一體。
  • 秦嶺深山「峽谷小鎮」,風光原生態,西安出發火車28.5元即到
    ,但對於遊客來說,一到鎮上,其實就到了一幅氣勢磅礴的秦嶺山地畫卷裡,高山峽谷、白雲人家,山很高大,而人那麼渺小。小河菸葉工作站旬陽北部的秦嶺大山又富含鉛鋅礦和汞銻礦,雞血石作為汞銻礦的伴生物,常常吸引很多人來小河尋寶。
  • 夜爬秦嶺看雲海,你準備好了嗎?
    臨走之前,李老師還發微信勸阻我別冒那個險,感嘆了一聲「還是老李對老王關心」,最終還是出發了。驚喜、驚險,風光、涼風,雲海、霧罩,一言難盡。二十多人浩浩蕩蕩來到終南山下,在農家樂,我和同伴老康吃了碗面,然後花30元休息了兩個來小時。
  • 夜宿秦嶺
    為了消夏避暑,很多人會選擇秦嶺深山。秦嶺山脈橫亙在西安城南面,山勢高大,連綿起伏,是我國南北地理分界線。秦嶺山與西安城有幾十公裡的距離,交通便利,山中植被豐富,空氣清新,氣候涼爽,實乃避暑勝地。我和家人有數次山中消夏的經歷,其中那次借宿湯峪的情景令人記憶猶新。七八月份是秦嶺山中農家樂最忙碌的時節,幾乎家家客滿,我們投宿的那家也是親友提前預訂的。
  • 對秦嶺深山的9處院落進行改造,竟然登上了民宿裡的中國
    文章分類|旅遊見聞文章字數|1051字,閱讀約3分鐘聽山裡溼冷,一旦下雨,整個人就會情緒低落。當車子載著我們穿過留壩縣城,進入秦嶺下的建築溝,然後繞過一條小路,停在一座小木質吊橋邊時,二喵此刻歡呼得差點跳下車。小溪對面的山坡下有一個庭院,在草木休憩的墨L綠中散發著山間最溫暖的氣息。我們此行的目的地建築溝已經到了。今天我們入住的小院是留壩樓溝10個特色小院之一。林西靠近森林。
  • 西安秦嶺徒步,深山偶遇不起眼小廟,竟保存數十枚舍利子
    初冬時分,與好友一起又開啟了一次秦嶺徒步之旅,這次我們的目的地為扯袍峪人頭山。扯袍峪位於西安長安區楊莊汪峪村,距離城區較遠,因而遊人相對較少、還處於完全原生態的狀態,自駕車依然可以直接開到山腳下。(PS.關於徒步扯袍峪的具體攻略,大家可以參考我上一篇遊記:
  • 秦嶺深山裡的思政課 在秦嶺深處的陝西黑河國家森林公園開講
    茂密的森林當教室,山裡的一草一木作教材,守護森林37年的護林員是客座教師……日前,一堂搬進秦嶺深山的小學生思政課,在秦嶺深處的陝西黑河國家森林公園開講。「孩子們,你們都吃過板慄和核桃吧,這就是板慄樹和核桃樹,你們吃的是它們的果實,它們的家就安在秦嶺山上。如果我們保護不好它們,好吃的果實就沒了,環境也不好了……」在山中不斷移動的思政課課堂上,客座教師李西峰,首先從山上高聳的經濟林木說起,給孩子們講解大秦嶺的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