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過天黑了還在秦嶺裡沒出山的經歷嗎?
前兩天我和朋友就遇到了這樣的事情。
那天,我們去長安區引鎮白道峪村爬嘉午臺,這座山海拔1800來米,不算很高,路程往返約十來公裡,也不算很遠。我們下山其實也還算早,下午不到4點鐘就開始往山下走。
但冬天天黑得早,眼看著夜色一點一點加重,將山谷完全籠罩,我們還在山路上苦苦跋涉,到最後,天完全黑了,我們只好打開手機的手電照著路深一腳淺一腳地向山外走。
我們走的這條路,並不是我們上山時的白道峪的路,而是一條之前從未走過的路,一條驢友穿越的野路——大峪廟溝的林間小道。
之所以這麼膽大,敢在天快黑時走一條陌生的野路,是因為我們在下山時遇見了兩個從大峪上山的遊客,聽他們說,走大峪比走白道峪近捷,而且聽說他們下山後有車來接,當他們出於好心說可以捎我們一程時,看他倆面目和善,我們便開心地和他們踏上了大峪下山之路——說實話,我也想看看大峪這條驢友走的路到底是什麼樣子的。
在這裡有必要介紹一下嘉午臺的位置。嘉午臺在大峪和白道峪之間,山腰海拔約1300米的地方有一道天然的山梁,隔開了大峪和白道峪,往西走就到了白道峪,往東走可以下山到大峪。
我們走的這條大峪的路,要穿過一條叫「廟溝」的山溝,溝道長約2公裡,海拔高差約500米,因為山體陡峭的原因,這條路的坡度也很大,山谷裡林木茂密,樹葉全落了,掉落在路上,鋪滿了厚厚一層。
路陡,加上落葉,導致路很滑,我們拄著好心旅友臨時為我們做的「拐杖」,小心翼翼地踩在落葉小道上往山下走,速度很慢,山谷剛走一半,已經到6點鐘了,暮色悄悄地把我們圍了起來。
往上看,是黑壓壓的高峰,往下看,是深不見底的山溝。山道上只有我們幾個人在趕路,只能聽見樹葉掉落的聲音和夜鳥歸林的喧鬧。
就在這時,我們突然看見了房子,還不止一棟,有七八棟的樣子,湊在山腰一個相對平坦的臺地上,形成一個小小的村子,被群山四裹著。
有人家!我和朋友加快了腳步,很快走到了村中,然而,到了這裡卻發現不對勁——村裡並沒有人,一棟棟泥牆房都黑著燈,大門緊鎖——竟然是個「無人村」。
這些房子屋簷下還堆著許多的柴火,而主人卻不知去處,看樣子,荒廢的時間也不算短了。
這是什麼地方?人都去哪兒了?沒有人氣的村子似乎讓山谷變得更寂靜了。
天要黑了,我們停留了一兩分鐘,繼續往下走,穿過一條十來米的村道,即將出村時,突然,我們發現有一個房間透出光亮,裡面有人,還有低低的聲音傳出,仔細聽,是節奏很快的念經的聲音。
難道是隱士?一個人住在這無人山谷裡,膽子可真大!
念頭轉著,我們腳底下沒停,繼續往山下「滑行」,沒多久,最後一絲光亮消失,我們還在山裡,打著手電,走過了山道,又進入了河道,踩著溪水的淙淙,走過亂石河灘,終於在半小時後抵達山下有公路的地方,謝天謝地謝謝好心的旅伴,果然有車在這裡等著,坐上車子的我們10分鐘就出了大峪,順利踏上歸家路。
因為有識路的旅伴和他們無私的幫助,這次秦嶺走夜路我們並沒有遇到什麼危險,也沒有感到害怕,但回想起來,還是覺得我和朋友太缺少戶外經驗、過於大意了,在這裡提醒大家,冬季進山一定要預留足夠的下山時間,不要走不熟悉的道路,萬一真的晚上在秦嶺裡迷路就麻煩了……
黃小黃走陝西:愛陝西,走陝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