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計程車司機,教會我如何更多的賺錢

2021-01-19 大鵬與你聊職場

今天這篇,是關於一位讓我差點跪下的計程車司機。這位司機思維之強大,簡直可以跟特斯拉&SpaceX創始人馬斯克、亞馬遜創始人貝佐斯相提並論。

一、讓我差點跪下的計程車司機

上周出差,叫了一部計程車去虹橋。

上車之後,司機就跟我閒聊,說:「我從來都不做揚招的,滴滴都很少做,咱們倆碰上真的是緣分。」

我猜他應該是做熟客的機場生意,就問:「有了滴滴,熟客還願意電話叫你去機場嗎?」

他大笑,說:「我的生意好到來不及接,昨天一天就去了6趟機場。上個月還去了3趟舟山。」

這勾起了我強烈的好奇心,於是問他:「是有什麼高招嗎?」

他沒回答,只問我:「你覺得,我的車跟別人有什麼不一樣?」

我四處看了看:「哦,很乾淨,但也沒什麼特別啊。」

他:「你再看。」

我:「貼了防曬膜、有窗簾,但是,有些計程車也有啊。」

他:「看看你座位前面是什麼?」

然後,我看到了一隻電腦包,問他:「上車的時候就看到了,這是讓乘客放雜誌的嗎?」

他:「你在用電腦吧?你拉開拉鏈,我這個不是簡單的電腦包,它是個簡易電腦桌,你不用把電腦放腿上了,放在裡面就好,穩定、舒服。往返機場的客人,都是商務客,這個特別受歡迎。」

(下圖是我在車上拍的:拉鏈電腦桌)

我開始覺得,嗯,這個司機有點意思

他接著問:「你有沒有覺得,我車裡的味道很特別?」

我上車的時候就覺得有點香味,但又不是那種車用芳香劑的味道,就是很自然。

他說:「你抬頭看。」

我驚喜地發現一束白蘭花。

(就是下圖,是我寫文章的時候,跟他要的照片)

他說:「我每天都買一小束掛上的,客人都覺得特別舒服。」

如果說乾淨衛生、防曬貼膜和窗簾讓我覺得不錯,而電腦桌和白蘭花讓我覺得有意思的話,接下來看到的東西,簡直讓我驚嘆!

他說:「你喝水嗎?」

我以為是礦泉水,說:「不用了,一大早喝涼水不好。」

他說:「我這兒熱的、冰的、常溫的都有。」

接著他竟然拿出了一隻便攜燒水壺!

(就是下圖,也是我寫文章的時候,跟他要的照片)

他得意地說:「這個是熱的。冰的嘛,後備箱有個小冰箱,壓縮機的,裡面啤酒飲料一應俱全。」

如果不是坐車,我大概真的要給這師傅跪下了!

但是……還沒結束。

等紅燈的時候,他突然從副駕駛座下拿出一個包,說:「這是功夫茶的茶具,如果你長途包車,收費站休息的時候,我可以給你泡茶,普洱、鐵觀音、烏龍、金駿眉,想喝什麼都有。」

還沒結束……

他說:「你朝右後方看一下。」(我坐在副駕後面的座位)

我轉頭一看,發現了……一個電源插座……

我幾乎要顫抖了。

他說:「一般的車,提供充電寶給手機充電就算難得了,我有發電機,可以給電腦充電,長途客人肯定用得上。」

接下來,他又展示了其它打死我也想不到的東西,比如:日本產的暈車藥,風油精,嘔吐袋,免費wifi……

作為一個諮詢顧問出身、現在做網際網路教育、天天把用戶掛在嘴邊的人,完全沒想到還有這種打法,硬是把計程車做成了房車……

不過我很快從驚嘆中冷靜下來,因為我知道:很多時候我們會過度服務,投入產出不成比。比如說,暈車藥、茶、電源插座這樣的東西,沒有幾個小時的車程,根本用不上,如果他的客人只是去機場,這種服務很可能是雞肋。

所以我問他:「有多少人會長途包車?」

他:「每周至少1次長途包車。」

我:「這麼頻繁!為什麼呢?」

他得意地說:「這你就不知道了,我是海釣俱樂部的VIP。舟山那邊有一個無人島,遊客上不去,只有我能包下一條船,開進去。」

他接著說:「你想像一下啊,你包一艘船,去一個無人島,四周都是海,碧藍碧藍的。你可以在那裡釣魚、看海景、吹海風。你釣到的都是活帶魚、活墨魚、活鯛魚啊!然後,你可以直接在島上支起一口鍋、擺一桌醬料,對著大海吃火鍋或者吃壽司都好。」

說得我恨不得馬上讓他帶我過去……

然後我問他:「都什麼人會包船呢?」

他:「做金融的最多,我帶他們跟客戶去,只要去過一次,他們的客戶一定會上癮,還會去第二次,那麼他們拿下這個客戶就容易多了。而且島上哪兒都不能去,大家對著海景聊聊天,感情也好培養。我的乘客工作業績好,我也能輕鬆賺個長途車費,還能一起去釣魚、兼顧自己的愛好,比大街上做揚招生意爽多了!」

在後面的交談中,我了解到,這位師傅每個月賺的錢是一般計程車司機的2-3倍,但工作時間只有正常司機的60%-70%,簡直是計程車界的人生贏家!

辛苦的都不賺錢,賺錢的都不是最辛苦的——這話說得一點也沒錯。

二、你以為這是一個客戶服務的故事?

或許你覺得,我要感慨的是客戶至上、服務創新……但,這個司機能夠勝出,真的是因為這些因素嗎?

我們先想想:為什麼大多數計程車司機的狀態,是非常苦逼地拉活兒、賺得又不多呢?他們都怎麼接生意呢?

第一,挑活兒,近的找理由拒載,遠的才去;

第二,接滴滴、拼手速,弄得神經很緊張;

第三,跟前輩司機請教,比如幾點在什麼地方通常會有好生意,比如什麼時間機場排隊的人更少。

這麼做很辛苦,看起來也是在思考、在優化自己的工作,但,還是沒有這位司機輕鬆。

那麼,這位司機跟他的同行們,最大的區別在哪裡呢?在我看來,並不是表面看起來的客戶服務、創新精神。而是:

1)他知道,再怎麼優化路線、挑活兒,收益也跳不出某個範圍,所以他改變方式,不把自己當成計程車司機,而是洞察本質,知道自己提供的是出行服務,不限於在大街上拉活兒。

2)他挑選了出行服務中性價比最高的人群——商務客,然後經常去機場拉人、逐漸發展為自己的熟客。該目標人群以外的,比如揚招客人,雖然也有可能存在商務人群,但比率不高,所以他敢於放棄,知道自己「不該做」什麼。

3)他洞察到了目標人群的需求本質,比如環境、服務、休閒活動等等,然後利用自己的優勢——海釣俱樂部VIP,滿足目標用戶的需求。

所以,他洞察到了出行服務的本質、客戶需求的本質、自身優劣勢的本質,而不是按照慣性,跟其他計程車司機一樣去挑活兒、接滴滴、積累「拉活兒」經驗。

那些能夠看得到問題本質、然後有魄力去做、不隨大流的人,才有輕鬆工作和生活的可能性,才有成功的可能性。

三、司機界的貝佐斯和馬斯克

這個司機,讓我想到如今商業領域炙手可熱的兩位名人——貝佐斯和馬斯克。

一個多月之前,亞馬遜創始人貝佐斯曾經短暫地成為了世界首富。而亞馬遜這家神奇的公司,20年都不賺錢,但貝佐斯卻有能力說服華爾街接受這一點,市值還不斷升高。

關於亞馬遜在做的這些事情,他是這麼說的——我常被問一個問題:「在接下來的10年裡,會有什麼樣的變化?」,但我很少被問到「在接下來的10年裡,什麼是不變的?」但我認為,第二個問題比第一個問題更加重要,因為你需要將你的戰略建立在不變的事物上。

這就是貝佐斯的逆向工作法,也就是:去找到那些不變的本質。人們購物的方式在變化、受歡迎的品類會變化、經濟狀況會變化,但這些,都不是購物的本質。

購物的本質是:我們希望以更低的價格、更快的速度、更好的服務買到東西。只要一個商家能夠滿足我們這三個要求,我們不會關心他是人工還是機器人給我送過來。所以,這些因素才是本質,而本質是不會變的。

其實,這跟馬斯克的第一性原理如出一轍。第一性原理是說,我們在思考的時候,不要做橫向比較,而應該明確基本出發點和目標,理性地推理和計算。

比如,歷史上最偉大的發明家和科學家尼古拉·特斯拉,是電力商業化的重要推動者之一。他曾想設計一款電力驅動的車,但經過反覆計算和實驗,最後發現電動車是不現實的,即使生產出來,也會是天價。

但是,輪到馬斯克(特斯拉及SpaceX創始人)的時候,他沒有直接接受這位有光環的前人的結論,而是挖掘本質,去了解汽車有哪些部件,各個部件的成本如何,電池性能和價格如何,力求讓電動車的成本降到跟現有汽車相似或更低的水平。

最終,他讓特斯拉電動車誕生,隨後席捲全球。

而在後來,他在創造商業級航天服務的時候,也是用第一性原理的思考方式,大大降低了火箭成本,實現了火箭回收。

四、如何抓住事物的本質

成功人士們似乎都在說「洞察事物的本質」,這是比「努力」、「奮鬥」更值得學習的能力。畢竟我們之前說了:辛苦的都不賺錢,賺錢的都不辛苦。

可是,我們怎麼才能找到所謂的本質?

其實並不難,就是從為什麼出發、從不變因素出發、從基本規則出發。從這三點出發,可以讓我們看到很多事物的本質。

比如,一個總是以表面的行為慣性工作的計程車司機,應該停止慣性,從為什麼出發,去深入思考「人們為什麼需要計程車」,進而想到人們需要的是出行服務,然後才能跳出「大街上揚招」的工作方式。

再比如,一個身處多變環境中的購物網站,應該從不變因素出發,去思考「多變的環境下,有什麼是人們購物的不變因素」,進而想到物流、成本等等,將自己的努力聚焦。

還比如,一個看起來成本高昂、不可能商業化的電動車,應該去思考「電動車是由哪些部件構成的?這些部件的單個成本是多少?真的無法降低嗎?前人的經驗真的可靠嗎?」

具體到我們自身遇到的那些關於職業發展的問題,其實也可以從這三個角度來思考:

1)從為什麼出發,思考你為什麼想要發展?是為了更好的生活、更大的成就感、對社會更多的影響,還是別的什麼?搞清楚這個問題,就能夠解決我們很多困境,而不是浮於表面,思考到底要不要跳槽、要不要轉行。

2)從不變因素出發,思考:未來10年中,行業、企業不斷更迭,但什麼是職業發展中的不變因素?答案是:一個人的核心競爭力。無論你做產品經理、運營、工程師還是HR,知識可能都不一樣,但你如何與他人溝通、如何思考問題本質、如何創新,這些要求不會隨著你的工作變化而變化,所以具備這些核心競爭力的人,永遠會是「搶手貨」。

如果我們能夠像貝佐斯那樣,堅持在不變因素上努力,而不是隨波逐流,假以時日,一定能夠擊敗其他人。

3)從基本規則出發,思考職場的第一性原理是什麼。很簡單,這個原則是:公司給你錢,你給公司創造價值。這跟在學校「你給學校錢,學校給你創造價值」是完全不同的模式。搞清楚這一點,能夠讓我們的職業發展更快,也能夠讓我們理解很多事情。

比如,為什麼在一個公司,要儘量去關鍵部門,因為這樣價值更高。所以如果你要做市場營銷,去快消公司肯定比去化工公司創造的價值更大,你的市場價值也越高。

再比如,為什麼你做了很多事情卻沒有相應的回報?應該想想看,公司和老闆的價值訴求是什麼,你做的事情是否符合這個價值訴求。

任何時候,當我們遇到問題,從這三個角度出發,通常都能夠找到答案。否則兜兜轉轉,都是在表面糾結,觸及不到本質,離成功的目標漸行漸遠。

相關焦點

  • 如何改善計程車司機越來越不賺錢的現狀?
    很久很久以前,在網約叫車日益壯大的時候……影響到了計程車司機的收益……隨後,各地狼煙四起,風起雲湧的出現計程車罷工事件。隨便在網上一搜,計程車因為網約車而罷工的,不知凡幾。而在轟轟烈烈的罷工行動後,的確有了成效。政府開始約談網約車,有的直接就開始打擊網約車。
  • 我被計程車司機上了一課
    接下來,他又展示了其它打死我也想不到的東西,比如:日本產的暈車藥,風油精,嘔吐袋,免費wifi……作為一個諮詢顧問出身、現在做網際網路教育、天天把用戶掛在嘴邊的人,完全沒想到還有這種打法,硬是把計程車做成了房車……不過我很快從驚嘆中冷靜下來,因為我知道:很多時候我們會過度服務,投入產出不成比。
  • 臺灣計程車司機:個人遊帶來更多生意
    中新社臺北6月19日電 題:臺灣計程車司機:個人遊帶來更多生意  中新社記者 陳小願 劉舒凌  雨夜晚十時許,當喧鬧了一天的城市逐漸歸於寧靜時,臺北的計程車(計程車)司機老薛仍在路上飛馳。  每天出車14個小時,已是老薛的家常便飯。更何況為了讓今年大學畢業的兒子到美國留學,他剛舉債400萬元新臺幣。
  • 日本打計程車那麼貴,司機是不是很賺錢?
    在知乎上看到一個話題:在日本坐計程車忒貴!這個話題小編可以說說哦。在2014年,去過一趟日本,和朋友從成田機場打車到東京市區花了2100塊人民幣。去年去日本,在東京市區下大雨,打車從中目黑到銀座,花了20000日元(1000多塊人民幣)。
  • 現在計程車賺錢為什麼這麼難?老司機做了分析,你贊同嗎?
    現在計程車賺錢為什麼這麼難?老司機做了分析,你贊同嗎?這個問題一看就是圈外人提的,要我說都是活該,畢業後我在帝都某知名計程車公司(顏色+銀行)的車隊幹過兩年,是在車隊裡做管理(幫隊長們打雜跑手續),只能說計程車司機們啊……一言難盡……相比網約車司機素質低了不是一星半點。
  • 網上說網約車不好的都是計程車司機?計程車司機覺得很冤枉
    提到網約車,很多人覺得網約車和計程車是勢不兩立的關係。畢竟跟三岔五的就能聽到計程車把網約車圍起來的消息,但是講真,那種情況真的是少之又少。最近打車的時候還和計程車司機聊過這個話題,對於網上很多說網約車不好的言論我也問了下計程車司機,是不是他們真的反感網約車。
  • 計程車司機如何繳納社保?
    儘管這幾年滴滴行業的崛起,讓傳統計程車行業生意受到了打擊,但是計程車還是一個存在的群體。那麼,問題來了,計程車司機的社保該如何繳納?首先我們來了解下計程車人群的運作模式,一般是司機符合當地當計程車的要求後,向計程車公司租賃汽車。
  • 計程車司機越來越不賺錢,這是為什麼呢?這篇文章來給你答案!
    計程車司機越來越不賺錢,這是為什麼呢?這篇文章來給你答案!改善?為啥要改善?應該改善的是計程車司機的服務吧?一個服務業弄的惡名昭彰,除了計程車行業也沒別人了。大部分時候我都是自己開車的,但有些時候需要打車,幾乎所有不愉快的經歷都是來自於計程車。我家在撫順,有次從上海回瀋陽,在機場打的出租,司機一問去撫順,立刻說要加一百,說是出市都要加錢,連問三個,一個說要加一百,一個不去,一個說加錢但要到地方看看加多少,那語氣好像是能拉你就給你面子一樣。
  • 年入40萬的計程車司機:會賺錢的人,都不太「努力」
    這激起了我這個公號狗強烈的好奇心。我聽說過很多計程車司機的收入,有的說月賺3000,有的說月賺7000,有的甚至跟我哭訴賺的錢減去油費和上繳給車隊的錢,連房子都租不起。我瞄了一眼計程車頭的運營資格證,師傅姓郭。
  • 看計程車司機如何「講」昆明,這樣的西山睡美人故事你聽過嗎
    萬名計程車司機「講好昆明故事 爭當金牌嚮導」活動持續進行,司機師傅們也使出各種本領當起了嚮導,向乘客們講起了不一樣的昆明故事。除了較為傳統的美食、景點之外,老昆明們也拿出自己壓箱底的傳說故事,為乘客們帶來了耳目一新的趣味體驗。
  • 新手應該如何玩轉GTA5?當計程車司機或許是個最好的選擇!
    那麼對於新玩家來說,究竟應該如何才能玩好這款遊戲呢?其實方法非常簡單,那就是去當計程車司機!各位讀者肯定會疑惑了吧,「玩GTA5不玩任務去開出租?小編你腦袋壞了吧?」其實小編告訴各位,在GTA5中開出租可是要比做任務更好玩的,因為不僅能賺錢之外還很輕鬆,並且最重要的是可以帶著乘客滿地圖的跑。那麼究竟應該如何開計程車賺錢呢?
  • 滴滴晚上不接單,計程車司機乘客接不過來,最賺錢的還是這些人
    ,最賺錢的還是這些人只不過每個城市總有一些加班族都要很晚才可以結束工作,這個時候地鐵關閉了,網約車也不能約了,只能夠搭計程車了。然而大量的加班族都打計程車,這也造成大家排隊幾個小時都不一定打得到。可以說現在很多城市到了晚上是滴滴不接單,計程車司機是忙不過來,到處都有乘客攔車,他們為了賺錢也只能夠挑一些路途遠的接了。就有很多晚班司機就說好久沒有見過生意那麼好的時候了,以前幹到兩三點就下班了,現在都是通宵工作了,生意好得不得了。
  • 計程車司機和時運
    最近坐計程車的時候,常常能夠聽到他們的抱怨:如果在當年買下計程車的時候,買的不是車,而是房子,那麼,現在就不用那麼費事地整天坐在車內,也不用為一會兒一個油價而費神。  師傅們說的當年不過是四五年前,四五年前杭州的一輛計程車,七七八八的費用加起來差不多要50萬。而當時的杭州樓市的均價只有4000元。
  • 計程車司機越來越不賺錢,這種情況出現的原因是啥?看完明白了
    當時攔到一輛計程車,我們還沒上車司機就問去哪兒,我那同學可能沒在意直接就拉開車門,司機直接一吼「我問你們去哪兒?」,同學差點兒嚇哭(女孩子)。我說去一中(我們的高中),司機才讓我們上車。上了車還沒一會兒我發現司機根本沒有打計價表,於是問他,他說表壞了,給十塊(本地2.5公裡內7元起步價)。然後後面好像想故意嚇我們,嘴裡開始汙言穢語,什麼生殖器官什麼的都出來了,然後罵檔罵鍋。
  • 計程車司機嘲笑乘客「坐不起」,乘客回懟:我的錢不是大風颳來的
    計程車司機嘲笑乘客「坐不起」,乘客回懟:我的錢不是大風颳來的如今的網約車和計程車,仍是對峙的競爭對手,網約車憑藉良好的環境提供良好的服務略勝一籌,而計程車一般環境較差,服務態度一般卻備受冷落,其實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打表問題,一些計程車司機為了多賺錢,常常繞道或不打表,讓乘客很難接受
  • 計程車戰事升級!高德要做「服務員」,助力司機收入漲30%
    今天把他們搬到線上,我相信司機的收入會有很大的綜合提高。 問:計程車是傳統行業,高德在改造過程中,應該會遇到很多的挑戰和困難,比如說作為平臺如何提升對計程車司機的管控和激勵? 王桂馨:我們在整個計程車業務中,需要做一個比較全面的平衡。對於高德地圖來講,要對乘客、用戶負責。
  • 計程車司機辛不辛苦,一個月能掙多少錢?說出來你都不一定會相信
    計程車司機辛不辛苦,一個月能掙多少錢?說出來你都不一定會相信當今社會,我們的網絡可謂是貫穿於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網絡這個東西可以說是造福了大眾,但是另一方面,卻苦了計程車行業了,大家知道現在這個行業的發展情況嗎?首先,讓我們看看如何才能成為一名計程車司機。想要成為一名計程車司機,必須要擁有規定年限的駕駛年齡,之後,還要去相應的地方進行系統的學習,學習完相關的知識之後,就可以去指定的地方參加考核了。
  • 計程車司機的苦,你知道多少?!
    你覺得計程車司機這個行業怎麼樣每天都要起早貪黑,挺辛苦的,最辛苦的是要一天到晚都在車裡面,可能作息時間得不到一個很好的安排,以及坐久了身體會受損。可能很多大眾覺得計程車司機這個行業都是一個比較賺錢的行業,其實計程車司機的苦,是很多人都想像不到的。車租車司機不僅僅是城市的擺渡人,也是一個楊白勞!
  • 下雨天打車更難,計程車都去哪兒了?司機說出「實情」
    過去,在沒有出現網約車之前,很多人打車的方式,都是站在路邊招手,等待計程車的到來,那麼,不知道你是否有過這樣的一個經歷?在大晴天的時候,路上的計程車非常多,一輛接著一輛。而一到下雨天的時候,你等啊等,卻總是等不到計程車,就算是網約車,有時候也會遇到沒人接單的情況。
  • 爭奪計程車,黎明背後:如何「授人以漁」?
    曾經網約車大戰時,出行平臺提升運力的第一個做法就是,通過大規模資本投入拉攏計程車司機,在高補貼、免抽成的刺激下,不少計程車司機以個人身份註冊網約車平臺,跑起了網約車。但隨著平臺的壯大,運力越來越充足,不賺錢的計程車慢慢被邊緣化。時隔五年後,網際網路平臺卷土重啟計程車業務,再次使出了高額補貼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