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的朋友們,一起來看下最近身邊發生了什麼新鮮事兒~~
1、北京一家江西餐館,南昌拌粉15元一份,舌尖上推薦的江西三筍!
中國擁有很多好吃的美食,每一種美食都非常有自己的特色,這些特色美食還都分布在全國各地,每一個城市地區能吃到的特色美食都不一樣,需要到本地才能吃到最正宗的。除此之外,還有很多來自外地的美食。比如當時小吳在北京逛街的時候就看到了一家餐館,這家餐館是專門賣江西美食的,小吳沒有去過江西,也沒有吃過那邊的美食,甚至都不知道江西有什麼好吃的。所以小吳就打算進去品嘗看看,聽說這家餐館的江西菜都很正宗,能在北京吃到其他城市的特色美食,那也是非常愉快的一件事情。進去之後,小吳看了看菜單,就點了一些江西特色菜。比如有高安腐竹燒肉,一碗的價格是32元,還有舌尖上的中國所推薦的江西山筍,一份是45元,還有拇指包,一份是78元,還有南昌拌粉,一份只需要15元錢!小吳最要推薦的肯定就是舌尖上的中國所推薦的江西山筍,用到的是高湯燉,吃起來湯汁的味道浸滿了山筍以後,吃到嘴裡是非常的爽脆,還帶有筍類特有的口感。
2、江西婺源,中國最美小鎮之一,勝過西方無數美景
說起小鎮風光,相信很多人都會非常喜歡,那種幽靜恬然的美,在現代這個快節奏的社會裡顯得那麼的與眾不同,秋季已然到來,正是看小鎮那世外桃源般風景的最好時期。在我國江西婺源,就有這麼一座小鎮,它被稱為中國最美的小鎮之一,素有「八分半山一分田,半分水路和莊園」的美稱。婺源小鎮風景有著四大特色,分別是靈巖古洞群,古樹名木,明清建築和古文化。想要仔細品味小鎮的獨特景觀,徒步在婺源小鎮旅行是最好的選擇,在這裡,一顆不經意間路過的古樹,一株環繞在屋舍圍牆的老藤,一口深不見底的老井可能都蘊含著一個美麗的傳說。對於那些過慣了大城市的喧囂生活的遊客而言,這裡的一切都顯得那麼的寧靜清悠。婺源小鎮篁嶺景區,這裡著獨特的曬秋景觀,篁嶺古村是一個掛在山崖上的村落,在這裡,村民們結合地形及自己的想像力和創造力,無意間造就了一處絕美的「曬秋人家」風情畫。篁嶺美景還曾上過春節聯歡晚會,曾經火爆的電視劇《歡樂頌2》也在這裡取過景,婺源小鎮還有很多其他自然景觀和風土人情,在這裡,你一定會感受到大城市所不具備的獨特之美。
3、江西影視劇女演員劉濤,人稱國民好媳婦
劉濤,1978年出生於江西省南昌市,中國內地女演員。2000年,劉濤出演第一部電視劇《外來媳婦本地郎》。2002年,出演瓊瑤劇《還珠格格3之天上人間》飾慕沙;出演張紀中版《天龍八部》飾阿朱。2006年,劉濤在《白蛇傳》中飾演白素貞;與林心如合作詮釋的《大理公主》第一次嘗試了反面角色。2011年,劉濤在神話劇《媽祖》中飾演媽祖。2012年,主演電視劇《葉落長安》。2012年起,劉濤主演了《老有所依》《賢妻》《食來孕轉》《下一站婚姻》《幸福從天而降》等劇,被大眾稱為螢屏好媳婦。2014年,主演電視劇《琅琊榜》。2015年,開始主演《歡樂頌》系列;在《羋月傳》中飾演女一號反派角色羋姝;開始主演《軍師聯盟》系列,並飾演女一號。2015年,在2015央視春晚上演繹小品《一定找到你》。2006年劉濤出演第一部電影《阿寶的故事》。
4、2019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江西活動在撫州開幕
9月23日,由江西省農業農村廳、撫州市政府主辦的2019屆中國農民豐收節江西活動在撫州臨川區舉行。慶五穀豐登、盼國泰民安,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今年的「中國農民豐收節」江西活動,意義特殊、氛圍濃厚,既是對江西農耕文化的繼承與發揚,更是向新中國成立70周年獻禮。據了解,此次舉辦的豐收節活動,緊緊圍繞「展示新中國成立70周年江西農業農村發展成就」,突出農民廣泛參與和農耕文化傳承,結合江西省民俗文化、農事特色,重點安排了年代大道、開幕式、鄉村非物質文化遺產匯演、特色農業長街、數字農耕文化展、農耕健身大賽、「923」農產品電商購物節、旴江中醫藥年代秀、秀美鄉村展豐收、豐收歡慶晚會這十項具體活動。在開幕式主會場對面,可以看到當地農民共用3萬餘斤紅色的辣椒和金色的皇菊擺成了一面巨大的國旗拼圖,面積達2400平方米。在仙蓋山長街區舉行了特色農業長街,集中展示了11個設區市的農家特色美食、小吃以及特色農產品豐收場景,琳琅滿目的特色小吃,讓吃貨們大呼過癮。
5、黃庭堅及江西詩派主要作家的創作風格。
黃庭堅,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洪州分寧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詩歌方面,他與蘇軾並稱為「蘇黃」。黃庭堅的詩歌創作講究「以故為新」「以俗為雅」「點鐵成金」,形成了瘦硬生新的風格,在當時就影響極大。代表作有《登快閣》《寄黃幾復》《雨中登嶽陽樓望君山二首》等。江西詩派是宋代影響最大的詩歌流派,因南宋呂本中作《江西詩社宗派圖》而得名。代表人物除黃庭堅外,還有陳師道、陳與義,三人又被稱為這個詩派的「三宗」,至於其「一祖」,是指杜甫。他們作詩以杜甫為祖,力求通過「奪胎」「換骨」等方式「以故為新」「點鐵成金」。但主要學的是詩法、句法等語言技巧方面,又過於強調學問在創作中的重要,相對忽略了門外豐富而複雜的社會生活,所以也產生了較大的流弊。一些缺乏創新精神的詩人片面追求「無一字無來處」,又不能出新,於是拾人牙慧,堆砌典故,形成了一種有形式主義傾向的詩風,故長期以來不斷有人批評,有人甚至視之為「剽竊之黠者」。江西詩派的影響在宋代以後也不絕如縷,其餘波一直延及近代的同光體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