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東莞作家看石碣採風暨「詩意東江」文學沙龍活動舉行,10多位東莞知名作家走進石碣鎮,暢談東江印象,交流採風感受,分享創作經驗,為石碣文藝事業發展積極建言獻策。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廣東省作協主席團成員、東莞市文聯黨組書記、專職副主席陳璽,中國作協第九屆全委會委員、廣東省作協主席團成員、東莞市作協主席陳啟文,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廣東省作協理事、東莞市文聯創作部主任、市作協黨支部書記兼常務副主席胡磊等作家採風團成員及石碣鎮委副書記、鎮長香傑新,鎮委委員唐滿全,石碣鎮文聯和鎮作協代表參加了相關活動。
講好石碣故事
7月23日上午,「詩意東江」文學沙龍在石碣文化館舉行,作家們歡聚一堂,暢敘情誼,交流創作體會。
香傑新對市作家採風團的到來表示歡迎,並介紹了石碣的基本情況。他表示,當前,石碣正利用「三區」疊加的機遇,大力提升城市品質,深挖歷史人文資源,全力打造高品質濱江特色小鎮。石碣將文化作為一項重點工作,推出了「東江生態文化季」,通過攝影、舞蹈、文學、朗誦、徒步等活動,進一步展示東江生態之美,挖掘水鄉文化,推進文旅融合,彰顯石碣的城市魅力。
香傑新希望各位作家為石碣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為文化發展把脈,用手上的生花妙筆為石碣點睛,創作更多優秀的文藝作品,展示新石碣形象、講好石碣故事。同時,希望他們為石碣的文藝事業多建言獻策,為石碣實現高質量發展凝聚更多正能量。
近年來,石碣大力推動文化事業發展,包括開展東江生態文化季活動,建設石碣文化館,升級改造石碣圖書館,計劃設立文化發展專項資金,打造各大門類的藝術創作平臺和基地,並通過加快文旅融合,不斷挖掘石碣城市文化資源,擦亮崇煥文化品牌、東江文化品牌、生態文化品牌,提升城市品質內涵,打造高品質濱江特色小鎮。
擦亮「英雄故裡」名片
在這場文學沙龍中,多位作家圍繞「詩意東江」展開討論,結合石碣的產業發展、袁崇煥精神等方面,分享了他們對石碣的觀察和感受,對石碣文學藝術發展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陳璽表示,石碣是一個文化底蘊豐厚的地方。「我們要記住東江邊的石碣,寫出代表作家創作水準的作品,與石碣的作家一道,為石碣的城市轉型、經濟社會發展等留下記憶,讓人們記住鄉愁。」陳璽說。
陳啟文表示,石碣有「英雄故裡」「電子名鎮」「供港蔬菜」三張響噹噹的名片,尤其是「英雄故裡」,是無可替代的,一定要繼續擦亮這張名片,打造好袁崇煥文化品牌。「我們將深度挖掘、激發靈感,寫出有深度、廣度、厚度的作品,為石碣添彩。」陳啟文說。
未來石碣如何在地域體系中尋找自己的文化位置,值得思考期待。胡磊建議石碣在做好基礎性文化藝術設施和文獻文史文本整理研究基礎上,加強村史館和口述史文字影像紀實等建設,可從水文化、綠文化、家(鄉愁)文化三方面打造文化品牌,同時可考慮搭建中國東莞(石碣)文藝家駐創計劃、中國兒童文學創作基地、嶺南文藝名家工作室等平臺,進一步提升城市品質內涵。
文、圖 信息時報記者 陳武東
通訊員 曹木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