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碣布局濱水岸線建設 擬打造10.8公裡東江碧道

2020-12-15 東莞日報i東莞

如何融入中心城區?如何撬動產業升級?如何提升城市品位?自2017年納入城區片後,石碣主動對接中心城區,今年更從戰略角度出發,形成《石碣鎮總體發展策略、重點地區城市設計及生態體系研究成果》,謀定而後動。10月27日,石碣就研究成果召開專家評審會,充分聽取專家意見,擘畫未來發展新藍圖。

「研究成果」評審通過

當天,研究團隊匯報了《石碣鎮總體發展策略、重點地區城市設計及生態體系研究》的成果。據悉,該研究成果充分解讀了石碣歷史發展脈絡、現狀,深入研究粵港澳大灣區未來格局、東莞周邊城市及石碣周邊鎮街的區域發展態勢,並結合實際,提出「產、城、人、文」四大戰略;對「智谷、江城、文芯」三個重點地區的功能定位、風貌形象、景觀系統等進行規劃;制定了城市生態空間品質提升規劃。

石碣作為東莞的北門戶,如何在區域分工中找到定位?該研究成果也給出了答案:抓住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機遇和東莞「三江六岸 」濱水岸線規劃建設的契機,融入區域格局。一方面推動石碣從工業鎮向產業創新化轉變,另一方面抓住加入東莞城區的契機推動經濟服務化。

在聽取匯報後,專家們進行了充分討論,一致同意該項目通過評審。專家表示,該研究思路清晰、視野開闊、亮點突出,達到設計任務書要求,符合石碣發展需求,對謀劃石碣未來發展藍圖和指導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具有重要價值。

打造10.8公裡東江碧道

記者了解到,根據相關研究成果,在重點片區城市設計上,提出建設「十裡長堤」,即結合袁崇煥故居、陳氏宗祠等歷史文化節點,分段、分主題打造10.8公裡長的東江碧道。

與此同時,選取大王洲碼頭段、劉屋公園段、泛石碣公園段、崇煥文化段等濱江節點較為集中且景觀條件較好的江岸,將其改造為超級綠堤,通過道路下堤、路堤分離等方式,釋放堤面空間,與濱江建築和景觀進行一體化打造,創造聯通江城、環境優美的步行環境和公共活動空間。

全媒體記者 袁健斌/文

石碣供圖

全媒體編輯 符德明

相關焦點

  • 石碣南堤江岸整治工程完成二次設計,將打造10.8公裡最美碧道
    石碣鎮南堤江岸整治工程完成二次設計,計劃打造10.8公裡最美碧道。這是記者從石碣鎮召開南堤江岸整治工程總體概念設計匯報會上獲得的消息。會議強調,要以文化賦能城市,把歷史留給未來,細化設計方案,促進項目落地,推動石碣城市品質飛躍提升。
  • 到2025年惠州將建成245公裡碧道
    「碧道工程包含水資源保障、水安全提升、水環境改善、水生態保護與修復、景觀與遊憩系統五大方面。」童偉介紹,碧道項目的建設,以尊重現狀、尊重文脈的理念,落實「水系連通、文化打造、智慧管控、碧道貫通」四大亮點,打造景、水、人相融相生的濱水空間,大大提高居民生活品質。
  • 廣州2025年底建設1506公裡碧道,打造理想「水生活」
    廣州市碧道建設總體布局。據了解,千裡碧道建設廣州已先行一步,海珠湖、東山湖、珠江、蕉門河等一段段靚麗碧道初現,煥發出新的活力。《方案》將通過建設千裡碧道,輔助廣州高質量發展工作再上臺階,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和「四個出新出彩」目標。
  • 廣州荔灣區建設三大高標準碧道 打造嶺南水文化名片
    在《廣東萬裡碧道總體規劃(2020-2035年)》發布背景下,廣州今年率先出臺《廣州市碧道建設實施方案(2020-2025年)》,提出到2025年底,全市要建成碧道1506公裡,基本建成貫通全市的碧道骨幹體系。按照「一年試點建設、三年大見成效、七年基本建成」的目標,繪就「千裡長卷,最美廣州」。一幅嶺南水文化名片也在市民的期待中慢慢展開。
  • 廣東將構建「一灣三片、十廊串珠」碧道空間格局 分三個階段建設...
    這份指導廣東萬裡碧道建設的綱領性文稿透露:廣東萬裡碧道建設將分三步走:「一年打基礎、三年見成效、十年大跨越」,將構建「一灣三片、十廊串珠」碧道空間格局:即打造「江河安瀾的雨洪通道、碧水清流的生態廊道、詩情畫意的休閒文化廊道、水陸聯動發展的濱水發展帶」,形成「三道一帶」的空間範圍。
  • 「三江六岸」濱水岸線規劃建設提速 中心城區做好「水」文章
    高位統籌編制「標準」抓落實促合力「三江六岸」濱水岸線以東江南支流(含東莞水道)、中堂水道、汾溪河三條水係為依託,跨越莞城、東城、萬江、高埗、石碣五個鎮街,岸線總長約70公裡,三江六岸歷史休閒區總面積48.7平方公裡。
  • 立體碧道、百鳥築巢……來增城打卡6.5公裡增江碧道吧!
    「增江畫廊」打造增城省級碧道巨型山水畫卷 據了解,增江是東江的一級支流,是增城區最重要的河流。在此背景下,增城在 「增江畫廊」良好基礎條件上,以水為脈,碧道為軸,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 推動水治理與景觀、休閒、遊憩、歷史人文等相結合,啟動增江碧道建設,致力打造江河安瀾的雨洪通道、詩情畫意的休閒文化廊道、水陸聯動發展的濱水發展帶。
  • 番禺將打造120公裡碧道,這些景點可遊玩
    日前,記者從廣州市河長辦獲悉,近年來番禺區在黑臭水體治理的基礎上,結合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大力推動碧道建設,通過「碧道+美麗鄉村」、「碧道+工業」、「碧道+騎樓」等方式,以碧道為載體充分展示當地特色民俗和文化,打造出七盞燈水庫和南湖水庫碧道、市橋河碧道、丹山河碧道、北亭湧碧道、雁洲湧碧道等120公裡豐富多彩的生態廊道
  • 花都湖17.8公裡環湖碧道驚豔亮相
    花都湖碧道。通訊員供圖據悉,花都湖環湖碧道項目範圍為京廣鐵路橋以上新街河主幹流花都湖環湖,即至鐵山河與銅鼓坑匯流河段。碧道融入「水」文化,通過大量的彩繪,打造成具有花都本土特色的水文化景觀帶和風光帶,成為一條高顏值碧道,為市民提供康體、休閒、遊憩的濱水場所。
  • 遊生態立體碧道 覽「小鳥天堂」勝景
    增江是東江的一級支流,是增城區最重要的河流。南方日報記者 吳偉洪 攝濱水而建,與水交映,夾岸繁花,風光旖旎。鋪設紅色瀝青的三層立體碧道為觀賞「增江畫廊」的美景提供了更多角度,精心打造的荔湖溼地成為親子休閒的最佳去處……在廣州增城,竣工不久並對外開放的增江6.5公裡省級碧道試點成了周末廣州市民休閒放鬆的新晉「打卡點」。
  • 建設碧道主題特色遊徑,講好「廣州故事」
    碧道建設作為城市治水升級版,水清岸綠的碧道也將是市民休閒遊玩的好去處。近日正式印發的《廣州市碧道建設總體規劃(2019-2035年)》中就提出,策劃四片多條碧道特色主題遊徑,串聯眾多美麗鄉村、歷史建築、紅色遺蹟等,訴說「廣州故事」。此外,還將在碧道沿線具有重要意義的景觀點建設碧道公園,完善配套設施,方便市民遊賞。
  • 廣州未來將建成2000公裡碧道,宛如巨型山水畫卷……
    via 羊城派不過,大家有沒有疑惑過:不是有綠道了嗎,怎麼又冒出來個「碧道」?碧道和綠道是不一樣的~碧道是以水為主線,強調以水環境、水生態、水安全為基礎,通過統籌藍、綠、紅三線建設布局。近日,廣州碧道新規劃出爐!至2025年,將建成碧道1506公裡。
  • 石碣:加快開發和建設旅遊文化 打造宜遊宜居「東莞灣」
    石碣也是嶺南國畫大師關山月筆下的東江之珠,東江縱隊曾在這裡打響華南抗日的第一槍,為抗戰歷史寫下過激昂的戰鬥篇章。  石碣,有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澱和優越的生態環境。在納入城區之後,石碣將以「產城融合」為理念,以打造新興產業基地和生態宜居城鎮為目標,推動產業升級,提升城市品質,使產、城、人有機融合。
  • 廣州市將加速打造2000公裡城市碧道!
    圖文/當今世界如此精彩根據規劃廣州市將加速建成2000公裡碧道!綠道、碧道建設將成為廣州城市優化建設的一張名片!廣州市位於珠江三角洲核心區,珠江多條河道從廣州穿城而過,包括珠江主幹流以及東江主幹流。市內各條河道縱橫交錯,水系網非常發達,這就有利於廣州市利用這些江湖資源打造優質綠道、碧道。
  • 廣州已建成近120公裡碧道
    4月27日,記者從廣州市水務局了解到碧道建設的最新進展,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蕉門河、東山湖、生物島、花都湖、增江、車陂湧、海珠溼地、流溪河等省、市級試點碧道近120公裡。接下來廣州將著力打造南粵「最珠江碧道」,逐步推進1506公裡碧道建設,塑造北中南三大碧道生活圈。
  • 天河區碧道建設統籌「五個水」,蘊含「三道一帶」
    碧道建設,統籌「五個水」,蘊含「三道一帶」  天河區在把握國土空間規劃布局、產業發展布局、地塊功能定位基礎上,結合已有的城市綠道、綠地板塊、公園等生態要素和河湧功能定位,系統集成推進碧道建設,計劃在2025年前完成67.50公裡的河湧碧道建設,形成縱向碧道、橫向綠道,「碧(道)」「綠(道)」成網的總體生態空間格局,努力實現「水清堤固、
  • 大學城碧道、海鷗島碧道……番禺5年要建300公裡碧道
    記者5月28日從市河長辦獲悉,《廣州市番禺區碧道建設實施方案(2020~2025年)》(下稱《方案》)近日出爐。《方案》明確了番禺碧道建設的責任主體、主要任務、資金渠道等,為番禺未來五年碧道建設提供了具體遵循;其中提出,到2025年底,累計建成碧道304.9公裡,碧道綜合功能和社會效益日益顯現,成為番禺生態文明建設的亮麗名片。
  • 黃埔區打造碧灣古港,6條河湧碧道建設招標
    大洋網訊 碧道建設是廣州水環境治理的升級版,新年伊始,各區碧道建設工程加快推進。近日,黃埔區碧灣古港碧道建設工程勘察設計招標,將在南海神廟周邊6條河湧建設都市型碧道,打造成為黃埔區特色鮮明的碧道工程之一。
  • 東莞作家採風團走進石碣暢談東江印象
    近日,東莞作家看石碣採風暨「詩意東江」文學沙龍活動舉行,10多位東莞知名作家走進石碣鎮,暢談東江印象,交流採風感受,分享創作經驗,為石碣文藝事業發展積極建言獻策。  講好石碣故事  7月23日上午,「詩意東江」文學沙龍在石碣文化館舉行,作家們歡聚一堂,暢敘情誼,交流創作體會。  香傑新對市作家採風團的到來表示歡迎,並介紹了石碣的基本情況。他表示,當前,石碣正利用「三區」疊加的機遇,大力提升城市品質,深挖歷史人文資源,全力打造高品質濱江特色小鎮。
  • ...完成生物島碧道示範段建設 廣州國際生物島「繡」出生態海綿濱...
    在廣州國際生物島,全新升級的6.6公裡環島碧道成為附近上班族休閒放鬆的好去處。「會呼吸」的海綿綠地,「會循環」的生態水廊,沿途水清岸綠、鳥語花香,處處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景象。近日,廣州黃埔區完成生物島碧道示範段建設,率先落實廣州市委市政府關於全市6條重點碧道示範段建設工作的部署。升級後的環島碧道充分利用生物島濱水優勢,融入「海綿城市」「循環經濟」等生態環保理念,創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共享的生態空間,用繡花功夫打造出一條充滿活力的廣州國際生物島生態海綿濱水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