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六岸」濱水岸線規劃建設提速 中心城區做好「水」文章

2020-12-24 瀟湘晨報

「三江六岸」濱水岸線規劃建設對挖掘東莞水文化、完善主城區山水格局、助推城市品質提升具有重要意義。圖為東莞水道龍灣段兩岸。南方日報記者 孫俊傑 攝

水興則城市興。在城市的形成與發展過程中,河流是重要的資源與環境載體,也是影響城市風格和環境的重要因素。

「三江六岸」濱水岸線是東莞主城區珍貴的連續性開放空間,是流域中濱水資源最豐富、開發條件最成熟、濱水特色最精華的段落。東莞強調對濱水空間、水上交通廊道、水上旅遊的打造,而該片區歷史文化資源豐富、開發條件成熟、濱水特色突出,承載著東莞做好「水」文章、完善「水之翼」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的重任。

隨著「水」能量的展現,東莞主要河道一河兩岸建設逐漸完善,東江水網獨特魅力、嶺南水鄉歷史底蘊日益彰顯,城市山水格局正在形成,東莞復興歷史文化片區輪廓初現。

高位統籌編制「標準」抓落實促合力

「三江六岸」濱水岸線以東江南支流(含東莞水道)、中堂水道、汾溪河三條水係為依託,跨越莞城、東城、萬江、高埗、石碣五個鎮街,岸線總長約70公裡,三江六岸歷史休閒區總面積48.7平方公裡。按照「生態強心、文化復興、產業鎮興」的整體思路和「串藤結瓜、市鎮共籌」的實施策略,正打造承載東莞復興歷史文化、彰顯水岸生活的展示區域。

東莞1/3是田,1/3是山,1/3是水,山水資源是東莞彰顯城市競爭力的突出優勢。

「三江六岸」濱水岸線規劃建設對挖掘東莞水文化、完善主城區山水格局,助推城市品質提升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也為居民增添了休閒的好去處,增加市民幸福指數。在此背景下,近年來,中心城區「一心兩軸三片區」建設現場指揮部(下稱「指揮部」)積極推進濱水岸線規劃建設工作。

自2019年3月正式掛牌成立,一年多來,中心城區「一心兩軸三片區」建設總指揮部和現場指揮部充分借鑑深圳、上海等城市建設先進經驗,以制度創新、機制創新,奠定中心城區規劃建設優勢。

為統籌提升「三江六岸」全域濱水岸線及公共空間的品質,指引相關鎮街、權屬方有序開展岸線的規劃設計和實施建設,指揮部組織開展了《東莞市「三江六岸」濱水岸線建設標準指引》編制工作。

該指引於2019年7月初順利通過專家評審會審議,現已完善形成最終成果。針對「三江六岸」全域70公裡岸線,形成了一個總則及四個分鎮指引為核心的標準準則。準則中指出,按照原則標準實現底線管控,按「三江六岸」的完整視野,確定交通規劃、主題規劃、空間規劃、服務體系、夜景照明等五類規劃指引。

同時,分鎮指引抓準核心問題,促進落地實施。通過深入研究摸清各鎮街現狀,提煉各鎮街岸線空間的核心問題,並提出解決策略。通過該標準指引的編制,未來「三江六岸」沿線各鎮街將更好地形成合力,形成整體功能統一、全域聯繫貫通、地方各具特色的活力岸線。

打造「產城人」融合典範

在東莞,有這樣一處地方,它位於東江和厚街水道交匯處,三面環水,因從空中俯瞰,形似一條鰜魚,故人稱「鰜魚洲」。鰜魚洲是改革開放以來東莞工業的起源地之一,也是見證城市變遷的工業遺存。

2019年3月,鰜魚洲正式啟動開發,5個月後,「鰜魚洲再出發」——鰜魚洲招商發布會舉行,啟動改造後的鰜魚洲初次揭開面紗。

曾一度荒廢的鰜魚洲,如今已經煥發出新的光彩。採用有機改造、城市造園、活力激發三大設計策略,升級改造後的鰜魚洲,以歷史文化為主徑,以建築、景觀、物件為載體,見文化、見故事、見歷史,打造出了東莞味道,擦亮東莞名片。

當前,鰜魚洲正以「提升生活品質、優化產業體系」為核心價值取向,重點布局產業、文化、旅遊、商業四大業態。與此同時,園區以工業設計為依託,為傳統製造業加入創意設計元素,讓「東莞製造」邁向「東莞智造」;以現代傳媒業為引擎,為傳統產業插上傳播的翅膀,讓「東莞智造」走向世界。

鰜魚洲「改頭換面」之高效優質,正是東莞全力推進三江六岸建設的一個縮影。

建設高品質濱水岸線示範段

為更好地發揮從線到片、先鋒示範效應,近日,指揮部同時組織開展了《東莞市「三江六岸」濱水岸線示範段概念設計》。

根據計劃,設計以可持續、以人為本的發展觀,梳理產、城、人三者的關係,提出縫合城市空間、重溫歷史記憶、激活地方產業三大核心理念。

規劃以「最美跑道、華彩樂章」為主題,設計「三線七橋八節點」:三線是指騎行道、跑步道和步行道,三種道路相互獨立,和自然環境有機融合。七橋包括新建四座慢行橋,以及改造現有三座車行橋。八節點即在場地開闊、人群密集處,設計八處主題廣場,配套停車位、遊船碼頭,完善功能服務,打造個性化特色景觀,每處廣場設置不同主題的江畔書吧,充實文化功能和藝術氛圍。

通過示範段建設形成示範效應,引導公共服務及文化產業往濱江聚集,打造區域文化及休閒中心,帶動周邊街鎮積極參與,使濱水空間形成強大的吸引力,助力城市綜合競爭力的提升。

全面加速啟動實施一批項目

集景觀道、散步道和自行車道於一體的「慢行系統」,帶給市民更加愜意、恬靜的城市出行體驗,這是「三江六岸」示範段一期(龍灣段)的未來圖景。

「今年內將完成三江六岸城市空間形態管控導則等三項專題研究及若干重點片區城市設計,形成全域規劃管控指引架構。」近日,東莞市自然資源局局長賴健偉在接受南方日報專訪時透露,在三江六岸建設方面,今年將力爭啟動和實施一批項目。

2020年,將實質性啟動濱水岸線示範段一期建設,8月啟動4公裡長、投資2.1億元的示範段一期龍灣段岸線工程建設,明年春節前完工投入使用;年底前啟動東莞記憶首開區項目建設,2021年上半年建成開放;年底實現莞城糧倉微改造項目首開區開園;年底前完成鰜魚洲項目招商,實現整體開園;10月完成高埗一環親水綠道一期二標段建設;推動袁崇煥紀念園片區活化利用,完成城市更新單元前期服務商招引。

前不久,萬江街道召開專題工作會議,會上明確,選址東莞水道龍灣段兩岸,著力打造高品質、高性價比的15分鐘優質生活圈。

位於東江之濱的萬江是東莞水鄉片區對接市區的節點,而萬江龍灣濱江片區則是城區門戶、水鄉咽喉,對外通達、交通便利。

根據「龍灣休閒商務板塊」的功能定位,該片區近年正著力打造成「萬江龍灣產·城·人融合水韻新城」,區域功能引導為「具有水鄉風情和東莞特色的高端商務、休閒、旅遊的標誌地區」,也是中心城區重要的濱水功能板塊。

接下來,萬江街道將強化規劃引領城市高品質發展,在15分鐘步行可達範圍內,以提高居民生活品質為目的,從居民的需求出發,配備生活所需的基本服務功能和公共活動空間,通過提升公共管理水平、完善公共配套設施、改善道路交通、增加開敞空間、美化景觀環境等方式,打造高品質、高性價比的15分鐘優質生活圈。

■樣本

萬江龍舟競渡主題公園:一展現代水鄉風情

沿著金曲路直走,雪白波浪形頂棚的龍舟看臺、火紅的鳳凰樹、淡雅的雞蛋花、紅色跑道與綠色單車道,吸引了不少愛好運動的市民前來。日前,萬江龍舟競渡主題公園建設已基本完工。

萬江龍舟競渡主題公園集「龍舟賽場、生態文旅、親水休閒」為一體。其中,龍舟競渡廣場呈梯形,植被錯落有致。高聳在公園中央的六朵巨大的龍船花,潔白的花瓣鍍上晨曦的金邊,連同延綿的江景,成為一道美麗風景。岸邊車道改造升級,路面拓寬、瀝青鋪設,全長3100米,為市民打造出良好的出行環境。

在夜幕降臨時,龍舟競渡主題公園又呈現另一番景象——龍船花在霓虹燈飾襯託下秀美「綻放」,書寫著水鄉風情的現代化圖景。

「河岸環境比過去好看多了,又多了一個親子遊玩的好去處。」前來散步的市民李小姐表示,十分期待今年萬江龍舟鬥標大賽,屆時會跟老人小孩一起前來觀看。

龍舟競渡主題公園所在的東江西岸景觀改造工程,從金鰲洲公園起至曲海外灘十八酒吧,全長約3100米,該工程改造總面積超89900平方米,其中包括綠化改造面積約24400平方米、園建改造面積約17500平方米、道路改造總面積約48000平方米。

目前,公園完善交通微循環,對現有道路進行擴建升級,提升交通通行能力,並增設停車場設施,改善周邊交通秩序。同時,在公園的不同片區營造出四季變化的節奏,打造彩色景觀生態林。

此外,公園還增設城市小品和設施配套,結合萬江龍舟文化,擺放一些與龍舟文化相關的雕塑。同時,新建兒童遊樂設施,並在古樹、大橋、園建小品等地增加相應的裝飾照明,設置廁所和垃圾箱,保證園區環境整潔舒適等。

【來源:東莞時間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中心城區做好「水」文章
    水興則城市興。在城市的形成與發展過程中,河流是重要的資源與環境載體,也是影響城市風格和環境的重要因素。「三江六岸」濱水岸線是東莞主城區珍貴的連續性開放空間,是流域中濱水資源最豐富、開發條件最成熟、濱水特色最精華的段落。
  • 東莞三江六岸濱水岸線首期項目動工建設,春節前有望全新亮相
    三江六岸濱水岸線景觀帶樣板段實景圖19月4日,記者從市自然資源局獲悉,三江六岸濱水岸線示範段項目一期工程(龍灣段)動工建設。項目由東莞萬科代建,計劃用5個月時間建成並交付使用,預計2021年春節前將初步呈現在市民面前。
  • 最近被點名最多的「三江六岸」大規劃,串起5大鎮街!
    /// 三江六岸,階段性成果出爐 ///近日,據東莞自然資源局信息,東莞市中心城區「一心兩軸三片區」建設現場指揮部召開了三江六岸城市空間形態管控及濱水示範段城市設計專題研究專家諮詢會。、「三江六岸」歷史文化區三大片區的規劃建設,為「城市之心」不斷注入活力。
  • 讓城市擁抱三江六岸,這個專題研究亮點多多
    【三江六岸片區簡介】:總規劃面積48.7平方公裡,涉及莞城、東城、萬江、高埗、石碣共5個鎮街,三條水系總長約35公裡,岸線長約70公裡,是東莞中心城區「山水城」戰略下「水」戰略的主要承載空間,也是東江流域中濱水資源最豐富、開發條件最成熟、歷史特色最精華的段落,還是中心城區強化工作中所涉區域最廣
  • 金華「三江六岸」打造百裡風景畫廊
    網紅橋串起艾青公園和建築藝術公園入秋之後,金華「三江六岸」景觀提升工程施工更顯忙碌。全線18個開工項目都在搶抓晴好天氣、枯水季節等施工有利期,推進建設大提速。截至目前,今年累計投資已近10億元,「金彩三江,風華水岸」的美麗畫卷沿著三江六岸緩緩展開,綻放出別樣的光彩。東陽江、武義江和金華江匯流成「三江六岸」,以五百灘、燕尾洲「一灘一洲」為核心,沿江分布著大大小小36個已建和待建公園,猶如一顆顆璀璨的明珠,串起了長長的濱水綠色飄帶,滋潤著金華這座歷史文化名城。
  • 蕾奧規劃:副總規劃師陶濤應邀參加東莞三江六岸歷史專題研究專家
    蕾奧規劃:副總規劃師陶濤應邀參加東莞三江六岸歷史專題研究專家諮詢會2020年10月28日,東莞市中心城區「一心兩軸三片區」建設現場指揮部召開三江六岸遺產資源與人文景觀資源調查及價值研究專家諮詢會。深圳蕾奧規劃設計諮詢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規劃師陶濤作為「三江六岸」地區總設計師團隊的負責人應邀出席,圍繞東莞市三江六岸地區歷史文化資源保護工作,與參會專家進行深度交流研討,對遺產資源與人文景觀資源的保護與開發利用工作建言獻策。
  • 三江六岸濱水岸線示範段將打造「慢行系統」
    位於萬江街道的三江六岸濱水岸線示範段,擬建集景觀道、散步道和自行車道於一體的慢行系統,著力打造活力濱江地區!近日,市公共資源交易網發布《三江六岸濱水岸線示範段項目一期工程(龍灣段)勘察設計工程招標公告》(以下簡稱「公告」),工程總投資約2.1億元。
  • 金華將打造三江六岸自行車道
    別急,這樣賞心悅目的綠道不在別處,就規劃在我們的身邊,它就是2015年即將建設的金華三江六岸自行車專用道。據說,金華的一些單車愛好者們,對這條綠道已憧憬多年。  「你看,金華三江六岸分布著大大小小26個濱江公園,這些公園像一顆顆散落的珍珠,要串起來遊玩,開車的話看不到濱江最美風景,而步行又距離太長,建設自行車專用道就是最好的交通連接方式。」
  • 陳峰齊:以景區標準全面提升蘭溪「三江六岸」
    他指出,要提高站位、提升理念,精心設計、科學規劃,按照景區標準,加快推進「三江六岸」景觀和設施改造,全面提升環境品質、拓展業態功能、彰顯文化特色,打造錢塘江詩路文化帶上靚麗節點,為「擁江興城」「環境興人」提供重要支撐。 蘭谿市副市長章麗清參加檢查活動。
  • 石碣布局濱水岸線建設 擬打造10.8公裡東江碧道
    如何融入中心城區?如何撬動產業升級?如何提升城市品位?自2017年納入城區片後,石碣主動對接中心城區,今年更從戰略角度出發,形成《石碣鎮總體發展策略、重點地區城市設計及生態體系研究成果》,謀定而後動。據悉,該研究成果充分解讀了石碣歷史發展脈絡、現狀,深入研究粵港澳大灣區未來格局、東莞周邊城市及石碣周邊鎮街的區域發展態勢,並結合實際,提出「產、城、人、文」四大戰略;對「智谷、江城、文芯」三個重點地區的功能定位、風貌形象、景觀系統等進行規劃;制定了城市生態空間品質提升規劃。石碣作為東莞的北門戶,如何在區域分工中找到定位?
  • 三江六岸濱水岸線示範段要大變樣 投2.1億打造「慢行系統」
    近日,市公共資源交易網發布《三江六岸濱水岸線示範段項目一期工程(龍灣段)勘察設計工程招標公告》(以下簡稱「公告」),工程總投資約2.1億元。打造三江六岸濱水岸線示範段,擬建集景觀道、散步道和自行車道於一體的慢行系統,著力打造活力濱江地區!
  • 橋連三江六岸 見證綿陽變遷
    普明立交橋與普明相連,四通八達 建設中的綿陽雙碑大橋綿陽西山立交橋與科學城大橋相連,構建交通大動脈青義涪江大橋猶如一條巨龍,向天邊延伸綿陽第一座跨涪江大橋東方紅大橋 綿陽三江大橋橋,是記憶,是貫穿這座城市變遷的線索
  • 三江六岸燈光秀讓金華夜景美輪美奐
    這就是備受關注的市區三江六岸景觀亮化一期項目,共涉及江北沿江15幢高層建築,也是市區首個大規模高層樓宇亮化工程。5月16日,從市亮化辦了解到,市區三江六岸景觀亮化二期、三期工程正穩步推進,建設部門將力爭在今年「十一」前完成,為金華城市夜景再添亮麗。
  • 文明標杆公園群添彩「三江六岸」
    東陽江、武義江和金華江三江匯流,以五百灘、燕尾洲「一灘一洲」為核心,沿江分布著大大小小的公園,猶如一顆顆璀璨明珠,串起了綿延百裡濱水綠色飄帶,滋潤著金華這座歷史文化名城。2019年以來,我市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攻堅決勝為契機,重點針對「三江六岸」17個已建成公園總面積184.6公頃綠廊,提升園林景觀效果,改善公園環衛條件,完善公園基礎設施,增加公益服務內容,增設文明道德宣傳陣地,著力打造「文明標杆(示範)公園群」,鋪畫出一幅「市民樂享生活、引以為榮,遊客一見鍾情、流連忘返」的百裡風景畫廊。
  • 蘭溪詩路文化帶打造三江六岸美麗樣板
    錢塘江詩路以水為紐帶,蘭溪城因水而興盛。蘭江、衢江、婺江在蘭溪三江交匯形成一個「人」字,「人」字型左邊一撇為蘭江與衢江,右邊一捺為婺江,「人」字型交叉處,即蘭溪三江六岸核心位置。「人」字形空間格局與省詩路規劃「文」字形空間格局遙相呼應,恰好將蘭溪現有文化旅遊資源有機串聯起來,將蘭溪與全省、長三角貫通起來。   「三江六岸」是蘭溪文化旅遊資源的核心地帶,是蘭溪詩路文化帶的文化高地。
  • 打通最後斷點 蘇州河中心城區兩岸42公裡濱水空間基本貫通
    看看新聞Knews 舉報   今天(12月27日)下午,隨著嘉定西浜人行橋架設完畢,蘇州河中心城區兩岸打通最後一個斷點
  • 燕尾洲公園:金華市區三江六岸的點睛之作
    燕尾洲公園:金華市區三江六岸的點睛之作 發布日期: 2013-08-31
  • 金華市區三江六岸亮化一期工程完工
    五一小長假期間,金華人的朋友圈被一組夜景圖片刷屏,內容正是金華人引以為傲的「三江六岸」風光。錢江晚報記者了解到,金華市區三江六岸亮化一期工程在五一小長假前完工,華燈初上,絢麗的光影成為城市夜間一道最美風景線。「往江北外灘方向看,這夜景真的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