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科學與工程類專業是從多角度研究「飲食」的一門學問,是研究食品的營養健康、工藝設計與社會生產以及食品的加工貯藏與食品安全衛生的學科。它包含食品工藝、農產品加工工程和食品檢測3個研究方向。它以食品生產、加工、包裝、貯藏、流通、消費、環保等為主要內容,以食品衛生、營養、感官品質等食品質量及其變化、維護、檢驗、評價等為研究中心,並與現代管理科學、人文科學、市場營銷等學科有著密切聯繫。各種各樣的飲料質量究竟怎樣?食品添加劑對人們的身體健康會有什麼影響?食品、飲料是如何生產出來的?對食品進行烹飪、加工時如何保證營養不流失?我們如何搭配食物才會越吃越健康?這些都是食品科學與工程所要解決的問題。
食品科學與工程類包括:食品科學與工程、食品質量與安全、糧食工程、乳品工程、釀酒工程、葡萄與葡萄酒工程、食品營養與檢驗教育、烹飪與營養教育8個專業。
食品科學與工程主要課程:有機化學、生物化學、食品化學、微生物學、化工過程與設備和食品技術原理。
食品質量與安全主要課程:生物學、化學、食品質量安全理論課。
糧食工程主要課程:糧食工程概論、糧食生產技術、糧食產品加工、糧食貯藏、糧食運輸、糧食市場營銷、食品工程原理、食品微生物、食品分析、糧油加工工藝、發酵食品工藝、焙烤製品工藝、食品機械與設備、課程設計、糧食儲運綜合實訓、生產實習、畢業實習等,以及各校的主要特色課程和實驗環節。
乳品工程主要課程:生物學、化學、食品質量安全理論課。
釀酒工程主要課程:分析化學、有機化學、動物生理學、生物化學、生物學、分子生物學、微生物學、葡萄品種學和栽培學、果實貯躲保鮮學、葡萄酒釀造學、葡萄酒鑑評學、葡萄酒工程學、葡萄酒莊園設想與治理、食品營養與衛生學、實用企業治理學、市場營銷學等。
葡萄與葡萄酒工程主要課程:無機及分析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與膠體化學、基礎生物化學、普通微生物學、葡萄品種學、葡萄栽培學、葡萄生態學、葡萄酒工藝學、葡萄酒品嘗學、葡萄酒分析檢驗、葡萄酒衛生學、葡萄酒化學、軟飲料學概論、葡萄酒工程學、葡萄酒市場學、現代企業管理學、國際貿易實務、葡萄酒法規、營銷策劃等。
食品營養與檢驗教育主要課程:無機化學、分析化學、食品化學、食品微生物學、食品營養學、食品衛生學、食品標準與法規、食品機械與設備、食品工藝學、食品感官檢驗、食品病理檢驗、食品毒理學、食品理化分析、食品檢驗與分析、食品微生物檢驗、食品質量管理、食品包裝學等。
烹飪與營養教育主要課程:烹飪原料學、食品衛生與安全、烹飪營養學、中國飲食保健學、烹調工藝學、麵點工藝學、中國名菜、管理學原理、餐飲管理與實務中國藥膳,烹飪美學,廚房英語等。
就業方向
畢業生就業去向及5大類就業崗位
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畢業生的就業去向基本在「大食品行業」範圍內,主要去向包括到大專院校、科研院所、食品企業及相關行業從事科學研究、技術開發、品質控制、經營管理和市場營銷等工作;報考公務員到國家機關、海關、商檢、食品安全管理等政府和事業單位從事行政監管工作。
食品科學與工程等食品類專業畢業生如果選擇進入食品企業工作,一般有5大類就業崗位供畢業生選擇,具體包括食品加工類崗位、食品檢驗類崗位、食品質量管理類崗位、食品銷售類崗位和食品研發類崗位。
食品加工類崗位包括肉品加工、飲料加工、速凍食品加工、乳製品加工、焙烤食品製作、食品加工和調味品生產等工作崗位。這些崗位要求畢業生能熟練、準確、快速進行單元操作,對食品的配方和新技術能夠實際應用;能操作與維護常見的食品加工設備。
食品檢驗類崗位包括食品營養成分檢測、食品添加劑檢測、食品中有害成分檢測、食品中微生物檢驗等。這些崗位要求畢業生能夠嚴格按照檢驗流程,對食品原輔料、半成品和成品進行取樣、處理和檢測;會常規檢驗用藥品、試劑和樣品的保管,檢驗用溶液、指示劑和培養基的配製;能使用和維護常用的分析儀器設備;能正確處理食品分析與檢測的數據,會寫出規範的檢驗報告。
食品質量管理類崗位包括食品安全生產管理、食品營養與衛生等。這些崗位需要畢業生會進行食品企業QS、ISO9000、ISO22000等認證的申請和管理;熟知生產車間的規範操作和衛生管理。
食品銷售類崗位包括食品市場開發與維護、食品銷售與服務等。這些崗位需要畢業生會做調查市場、分析市場;進行產品宣傳和推銷方案的制定。
食品研發類崗位包括新產品開發、新技術應用等。這些崗位要求畢業生了解食品科技最新動向,具備市場分析、預測能力;按照食品質量安全法律法規和營養知識開發新產品。
報考指南
色弱、色盲不能報考
患有輕度色覺異常(俗稱色弱)、色覺異常Ⅱ度(俗稱色盲)疾病的考生不要報考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因為根據《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規定,有此類問題的考生將不被錄取。考生在報考時,一定要事先了解高校招生章程中的具體要求。
畢業生與就業數據:
僱主:
薪資水平:
本科生:3000-5000。由於學歷限制,在研究技術崗位的較少。部分轉為銷售或公務員等職位,或繼續攻讀學位。
研究生:4000-6000。相比於本科生而言,在各研究崗位中佔有一定比例。
職業分布:
就業形勢:
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是屬於前途光明,但是道路崎嶇的一類。目前,該專業日益受到社會各個方面的重視與支持,就業前景還算不錯的。
1.從事對口行業:學生畢業後能從事各類食品生產企業的生產工藝設計、新產品開發、質量檢測、經營管理等工作;食品的科學研究和成果推廣工作;食品質量監督、海關、商檢、衛生防疫、進出口等部門的產品分析、檢測工作;相關的國家機關、大專院校、科研院所的工作等。
2. 從事非對口行業:學生畢業後能從事一些專業性相對要求不強的行業,例如銷售、管理培訓生、銀行、公務員等行業。
江南大學
江南大學是教育部直屬、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學校具有悠久的辦學歷史、厚重的文化積澱,源起1902年創建的三江師範學堂,歷經國立中央大學、南京大學等發展時期;1958年南京工學院食品工業系整建制東遷無錫,建立無錫輕工業學院;1995年更名為無錫輕工大學;2001年無錫輕工大學、江南學院、無錫教育學院合併組建江南大學;2003年東華大學無錫校區併入江南大學。
華南理工大學
華南理工大學是直屬教育部的全國重點大學,坐落在南方名城廣州,佔地面積294多萬平方米。校園分為兩個校區,五山校區位於廣州市天河區石牌高校區。廣東工業專科學校的前身是1918年成立的廣東省立第一甲種工業學校,其歷史可追溯至1910年清政府創辦的廣東工藝局。這些院校是早期中國南方培養高級工程技術人才的搖籃和民主科學思想的重要策源地。
中國農業大學
中國農業大學是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點建設的教育部直屬高校。中國農業大學是歷史起自於1905年成立的京師大學堂農科大學。1949年9月,由北京大學農學院、清華大學農學院和華北大學農學院合併為北京農業大學。2012年9月15日,習近平等黨和國家領導同志來校參加全國科普日北京主場活動,為學校發展進一步指明了方向,極大激發了全校師生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天津科技大學
天津科技大學位於渤海之濱、海河之畔,是中央和地方共建、天津市重點建設的以工為主,工、理、文、經、管、法、藝等學科協調發展的多科性大學。學校畢業生以基礎紮實、素質全面、富於開拓精神和實踐能力而受到社會各界青睞。
南昌大學
南昌大學是江西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的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是國家「中西部高校綜合實力提升計劃」和「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入選高校,是江西省高等教育綜合改革試點高校。
南京農業大學
南京農業大學坐落於鍾靈毓秀、虎踞龍蟠的古都南京,是一所以農業和生命科學為優勢和特色,農、理、經、管、工、文、法學多學科協調發展的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和「985優勢學科創新平臺」高校之一。現任黨委書記左惟教授,校長周光宏教授。
中國海洋大學
中國海洋大學是一所以海洋和水產學科為特色,包括理學、工學、農學、醫(藥)學、經濟學、管理學、文學、法學、教育學、歷史學、藝術學等學科門類較為齊全的教育部直屬重點綜合性大學,是國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之一,是國務院學位委員會首批批准的具有博士、碩士、學士學位授予權的單位。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地處中華農耕文明發祥地、國家級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陝西楊凌,現為教育部直屬、國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現任黨委書記李興旺、校長孫其信。
合肥工業大學
合肥工業大學是一所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和「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建設高校,是教育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與安徽省共建高校。學校創建於1945年,1960年被中共中央批准為全國重點大學,1979年,鄧小平同志親筆題寫了「合肥工業大學」校名,1997年,原合肥工業大學與安徽工學院合併組成新的合肥工業大學。
華中農業大學
中國高等農業教育起點之一。學校前身是清朝光緒年間湖廣總督張之洞1898年創辦的湖北農務學堂。2000年,由農業部劃轉教育部直屬領導。2005年,進入國家「211工程」建設行列。2011年,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胡錦濤聽取我校關於生物產業的匯報。2013年,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為我校「本禹志願服務隊」親筆回信。
東北農業大學
東北農業大學是一所「以農科為優勢,以生命科學和食品科學為特色,農、工、理、經、管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是黑龍江省人民政府與農業部省部共建大學、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項目入選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院校。1981年被確定為黑龍江省省屬重點院校,1994年與黑龍江省農業管理幹部學院合併組建東北農業大學。
河南工業大學
河南工業大學位於河南省會鄭州市,是河南省重點建設高校。建校以來,學校秉承「明德、求是、拓新、篤行」的校訓,大力弘揚「崇尚科學、勇於探索、報國興學、自強不息」的工大精神,堅持「育人為本、質量立校、特色發展」,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和文化傳承創新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貢獻。
華南農業大學
華南農業大學是全國重點大學,學校悠久的辦學歷史可追溯至始創於1909年的廣東全省農事試驗場暨附設農業講習所。1952年,在全國高校院系調整時,由中山大學農學院、嶺南大學農學院和廣西大學農學院畜牧獸醫系及病蟲害系的一部分合併成立華南農學院,隸屬農業部主管。華南農業大學是廣東省和農業部共建的「211工程」大學。校園坐落在素有「花城」美譽的廣州市,佔地8250多畝,校舍總建築面積約137萬平方米。
浙江大學
浙江大學是一所歷史悠久、聲譽卓著的高等學府,坐落於中國歷史文化名城、風景旅遊勝地杭州。浙江大學的前身求是書院創立於1897年,為中國人自己最早創辦的新式高等學校之一。1928年,定名國立浙江大學。浙江大學是一所特色鮮明、在海內外有較大影響的綜合型、研究型大學,其學科涵蓋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藝術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等十二個門類。學校設有7個學部,36個學院(系)。擁有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14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21個。據ESI公布的數據,截至2015年9月,我校18個學科進入世界學術機構前1%,居全國高校第二;7個學科進入世界前100位,4個學科進入世界前50位,居全國高校第一。
河北農業大學
河北農業大學創建於1902年(清光緒28年),是我國最早實施高等農業教育的院校,河北省建立最早的高等院校,河北省人民政府與教育部、農業部、國家林業局共建的河北省重點骨幹大學。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實施高校,教育部、農業部、國家林業局首批「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實施高校。
吉林農業大學
吉林農業大學創建於1948年,是吉林省屬重點大學,是我國首批具有學士、碩士學位授予權的高等院校之一。學校辦學條件優越,師資力量雄厚,校園風光別致,是治學育人的佳園。學校佔地近1400公頃,其中校園佔地面積319.02公頃,總建築面積72萬平方米,除土地外的固定資產總額逾22億元,圖書館藏書246.68萬冊。教學、科研資源配置更趨合理。
大連工業大學
大連工業大學創建於1958年,是我國最早建立的4所輕工業院校之一。半個多世紀來,已為國家培養各類畢業生6萬餘人。學校有3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3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9個工程碩士招生領域、1個藝術碩士、1個農業推廣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5個遼寧省重點學科,並有3個一級學科被評為遼寧省高校一流特色學科。
上海海洋大學
上海海洋大學前身是建於1912年的江蘇省立水產學校,1952年成為國內第一所本科水產高校——上海水產學院,1985年更名為上海水產大學。學校目前有浦東新區滬城環路校區、楊浦區軍工路校區、楊浦區民星路校區3個校區,根據上海高校布局結構調整規劃,2008年整體搬遷至上海臨港新城辦學,主校區滬城環路校區佔地約1600餘畝,規劃建設面積58.6萬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