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話」是任何人都不能拒絕的誘惑!為什麼你的人際交往能力弱?就是因為你不會說「好話」!
你要記住:我們說話,不光是給別人聽,自己也要能聽到。一句話能讓人歡喜有加,一句話也能讓人心聲厭惡。一句好話猶如春風沐浴。但說好話也別沒有分寸,雖然人人都愛聽好話,但是人各有異,想說出一句合適的好話那就要在舌頭上下點功夫,這就要求我們做到:在把好話說給別人聽之前,不妨先在自己的心上過一遍。
那麼,具體要怎樣才算是會說「好話」呢?
一、把好話說成「悄悄話」
眾所周知,喜歡聽別人說自己的好話是每一個人的天性,有時候,即便我們明白對方所講的好話只是在拍自己的馬屁,我們聽了之後也免不了暗爽一番。既然如此,那如果有人在背後說我們的好話,最後不小心被我們知道了,我們又會作何感想呢?
答案是不言而喻的。田亮的反應說明了一切,親子間尚且如此,那我們在和家人、朋友、同事甚至是陌生人打交道時,就應該儘量把對他們讚美的好話說成「悄悄話」。要知道,在背後說一個人的好話,可比當著其本人的面說一些恭維好聽的話要來得有效果。
而且有時候,我們當面讚美別人,對方還會認為我們是在故意奉承他,討他的歡心,從而對我們心生鄙視和不屑,長此以往,我們在這段人際關係上傾注的心血,恐怕會功虧一簣,到頭來,不僅白白做了無用功,還適得其反,招來對方對我們的厭惡和不滿。因此,如果我們能夠堅持在背後說別人的好話,別人一旦對此有所耳聞,那絕對會認為我們對他的讚美完全出於真心,純天然不說,含金量還特別的高。
二、讚美猶如煲湯,火候才是關鍵
煲過湯的人都知道,火勢過大,容易把湯汁熬幹,火勢太小,又熬不出食材的味道,唯有文火慢燉,才能熬出鮮美可口的湯汁,而這一切都歸功於合適的火候。
其實讚美別人,亦是如此。
俄國作家列夫託爾斯泰曾說:「甚至在最好的、最友愛的、最單純的關係中,阿諛或稱讚也是不可少的,正如同要使車輪子轉得滑溜,膏油是不可少的。」每一個人都渴望被人讚美,讚美能讓人心情愉悅,如沐春風,比如家人之間的讚美,能讓親情更加牢固;情人之間的讚美,能讓愛情更加甜蜜;朋友之間的讚美,能讓友情更加深厚……讚美就好比潤滑油,它能讓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變得更加和睦和親近。
但讚美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誇張越好,它跟煲湯一樣,必須適度地掌握好火候。真正的讚美大師,絕對不是一個把讚美別人的動聽話藏在肚子裡的沉默者,同時也更不是一個張嘴就是阿諛奉承話的浮誇之人。當他讚美一個人時,必定能恰如其分,恰到好處,讓對方打心眼裡感到愉快和舒暢。
很多人認為誇獎恭維別人是一件輕而易舉的小事,因此,他們在讚美別人之前,從來不把自己即將要說出的話過一下腦子,總是一逮著機會就使勁地讚美對方,殊不知高帽子雖好,其尺寸也須按照他人的頭來設計規格。一旦給別人戴的高帽過重或是過大,對方都會感到自己受到了嘲諷和愚弄,一怒之下,十有八九會撕破臉皮,從此與溜須拍馬者割席斷交。
打個比方,我們和一位滿臉雀斑的女孩初次見面,為了博得對方的好感,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立馬讚美她道:「你好,沒想到你是一位大美女啊,皮膚那麼白皙無暇。」人家姑娘臉上明明有斑,我們卻誇她皮膚白皙無暇,這不是明擺著諷刺人家嗎?對方聽了,不僅感覺不到任何的快樂,反倒增添了不少的鬱悶。
由此可見,虛妄、粗淺、誇張以及無根無據的溢美之詞,並不能促進彼此之間的感情,只會讓對方誤以為我們是虛情假意的阿諛奉承之輩,近而對我們生出戒備和警惕之心。況且,哲人塞·詹森曾經說過:「讚美,像黃金鑽石,只因稀少而有價值。」從這句話中,我們不難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當我們讚美一個人時,只有誇到點子上,才能達到它預期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