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級年度總收入從6000萬元增加到到1.3億元,旅遊綜合年收入達5000萬元,先後獲評國家3A級景區、中國美麗休閒鄉村、浙江省百強魅力鄉村等金名片……2016年以來,洞頭區東岙村藉助國家藍色海灣整治,持續探索美麗經濟的海島實踐模式,實現了黃沙變黃金、石屋變銀屋的鄉村蝶變,從一個經濟薄弱村一躍成為遠近聞名的景區村、網紅村。
在全力發展旅遊服務業的過程中,東岙村兩委帶領村民破解三大發展「密碼」,走出了一條具有海島特色的鄉村振興發展之路。
建設美麗鄉村,破解漁村顏值密碼
東岙村地處洞頭島東南部沿海,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景觀。受填海造地、取沙建房等影響,村裡沙灘曾被嚴重破壞,漁村古韻漸減。近年來,東岙村兩委以恢復海島漁村風貌為重點,藉助國家藍色海灣項目獎補資金、區委區政府設立的海島振興基金,大力推進海洋環境綜合治理、沙灘整治修復、生態廊道建設、房屋立面改造等工作。
「沙灘整治、遊步道建設涉及土地徵用、漁船停泊區域遷移等政策處理問題,一度不被村民理解。」東岙村村委會主任洪求偉介紹,為了改變村裡的面貌,黨員幹部帶頭垂範,紛紛從自家開始處理,最終推進各項建設工作得以順利進行。很快,東岙村建成了全市首個人工修復沙灘,修復沙灘1.84萬平方米,完成56棟160間房屋立面改造,並按照景區化標準,新建遊客服務中心、海洋生態展示館、幸福廣場、生態停車場、花園公廁等旅遊配套設施14處,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美麗鄉村建設的蝶變,為東岙村發展全域旅遊創造了良好條件,吸引了許多青年人回歸鄉村創業。2016年以來,東岙村累計近50名青年返鄉創業,100餘名漁農民實現轉產就業。
借力文體活動,破解產業培育密碼
東岙村人口較多、土地資源有限,大型產業難以培育,當地村兩委著力塑造文化品牌,引流聚人氣。依託「中國七夕文化之鄉」文化「金名片」,常態化舉辦七夕民俗風情節,2019年風情節線上直播觀看人數超200萬,持續發力打造中國「七夕」第一村。承辦鐵人三項世界盃、「一帶一路」國家間群眾體育交流賽、中印千人瑜伽盛會等一批國家級重大活動,受到國內及國際的廣泛關注。
在業態培育上,東岙村堅持多元化、特色化培育,主打旅遊度假、時尚運動、健康養生三大業態,先後推出漁村攝影遊等12條具有影響力的旅遊線路和大眾海釣等30餘種運動休閒產品,並通過打造藤壺古巷、七彩網紅巷、七夕情詩巷等特色古街巷,布局「吃喝遊購娛」小業態,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濱海文創步行街區。美麗經濟發展模式為村集體經濟發展增添了新的造血功能,通過沙灘整體出租、農房資產入股經營等形式,村集體有了穩定的收入。
打造民宿聯盟,破解旅遊營銷密碼
經過多年發展,民宿行業成了東岙村規模最大、最具有代表性的旅遊服務業,全村現已開辦民宿80餘家。
為做好民宿品牌的推廣營銷,東岙村由村兩委牽頭成立民宿聯盟,黨員幹部、民宿帶頭人擔任聯盟負責人,負責民宿日常的資源分配、品質管理、日常服務,民宿聯盟還牽頭與旅行社開展戰略合作,並常態化開展民宿管家培訓,不斷提升民宿品質,有效規避了無序競爭、良莠不齊、資源鬆散等問題。
近年來,通過民宿聯盟的不斷推廣和營銷,東岙村遊客數量大幅增長。2019年接待遊客達到38萬人次,佔洞頭遊客總數近6%。如今的東岙村已經成為洞頭旅遊的必看點,五一、十一節假日「一房難求」。每戶民宿年均創收可達20萬元以上,村民人均收入3.2萬元,人均旅遊收入1.5萬元,為強村富民鋪就了一條新路。(記者 謝樹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