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山街坊:吃蠔啦!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2020-12-17 澎湃新聞

@臺山街坊:吃蠔啦!

2020-12-14 17: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臺山蠔名聲在外

是「國家地理標誌農產品」

下周一就是冬至

冬至前後的生蠔最肥最鮮美

又到了臺山人的吃蠔季節

跟著阿布一起去了解一下臺山蠔

生蠔,學名牡蠣,盛產在南粵大地。臺山深井生蠔與其他地方生蠔生長的水域有所不同。深井生蠔生長在鹹淡水交匯處,周邊有大片的紅樹林,這裡的水域生長出的生蠔個體肥壯、色澤乳白、天然無汙染,且肉質嫩美可口、極富營養,是蠔中珍品。

在深井鎮灣肚圍的一個生蠔養殖場內,阿布看到整齊的蠔排漂浮在水面上,工作人員有的正忙著將剛採收上來的生蠔搬載上車,有的拿著工具,對生蠔進行撬殼取肉,岸上有不少客商在等待取貨。目前,市場上的大蠔價格大多在每斤五六十元,但這裡的大蠔由於品質好,則需每斤80元以上。

吳光捷是這個生蠔養殖場的負責人,據他介紹,生蠔從蠔苗成長為成品蠔,需要4-5年的時間,前期養殖主要以海養為主,後期生長需要遷回鹹圍養殖。鹹圍水域以鎮海灣水源帶為主,受颱風影響較少,且採用吊繩技術,吊在棚架上的繩可隨海浪飄蕩,蠔苗攝食的空間更大,懸吊讓海水回流更充分,蠔攝取的海生物更多,養殖的生蠔更肥美。

深井鎮是臺山的生蠔養殖大鎮之一

當地養殖戶的日子也越過越紅火

深井鎮位於鎮海灣的北部,海岸線75公裡,鹹圍4萬畝,紅樹林超1萬畝,有著豐富的水產品資源和優美的生態環境,生產的生蠔特別優質。目前,深井鎮的生蠔養殖區域主要集中在康華、獺山、聯和、江東、小江等沿海村委會,全鎮養殖面積達1.5萬畝。其中,獺山村生蠔養殖戶有130多戶,通過生蠔養殖致富有40多戶。

深井鎮獺山村黨支部書記餘鶴美:現在我們獺山轄區鹹圍養殖,按照最新的統計面積有5000畝,養殖戶有30戶;蠔苗這方面養殖差不多有100戶,面積也差不多有5000畝。

獺山村位於深井鎮南部沿海,瀕臨鎮海灣,憑藉得天獨厚的環境,養殖出來的生蠔「一大、二肥、三白、四嫩、五脆」,沿海村民以養殖蠔苗、生蠔為主。據介紹,一個成品肥美生蠔需要經過三個階段:蠔苗、中蠔、肥蠔,生產周期約為四年到五年。期間需要經過多個養殖工序,每個工序養殖戶都會委託給當地村民進行,帶動當地村民農閒時村民經濟收入。目前取蠔肉日薪為250元左右,搗蠔片日薪為300元左右。

深井鎮獺山村黨支部書記餘鶴美:養殖生蠔對我們當地轄區內勞動力的帶動是十分明顯的:一開始搗蠔片需要人手,弄蠔架、弄浮排,再去下蠔苗,育苗成功之後又要上排,這一條鏈需要很多人力去做的,需要人力就有人工的支出,村民就有很大的收入。

為推動當地生蠔養殖業不斷完善發展,村委會鼓勵組織養殖戶學習相關知識,根據不同地域的氣候以及水的鹹淡度不同來培育生蠔,提高生蠔產量和品質。此外,除了售賣新鮮生蠔,當地村民們還對生蠔進行深加工,將生蠔製作成蠔油和蠔豉,提高產品附加值。如今,獺山村已初步建成從育苗、養殖、銷售、加工等產業鏈,蠔產業已成為獺山村委會的特色產業。

近年來,深井鎮養蠔業發展迅猛,收益逐年攀升。據初步統計,2020年,深井鎮蠔苗產量約1.2億塊,肥蠔淨肉產量約36萬斤;蠔苗產值約1億元,肥蠔產值約1千萬元。

這麼肥美的生蠔

你心動了嗎

來源:臺山發布、臺山融媒(記者:容月梨 梁逸斌)

原標題:《@臺山街坊:吃蠔啦!》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