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MA:類固醇藥物可有效治療重症COVID-19患者

2020-12-13 生物谷

2020年9月17日訊/

生物谷

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根據對7項隨機對照

臨床試驗

(共包括1700多名參與者)的薈萃分析(meta-analysis),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和其他皮質類固醇藥物是重症COVID-19患者的有效治療方法。這項研究由世界衛生組織(WHO)的一個團隊進行,研究結果為與標準護理或安慰劑相比,這些藥物可降低28天內死亡的風險。WHO發布了新的指導方針,建議在治療嚴重或危重的COVID-19患者時使用這些藥物。相關研究結果近期發表在JAMA期刊上,論文標題為「Association Between Administration of Systemic Corticosteroids and Mortality Among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With COVID-19」。

圖片來自JAMA, 2020, doi:10.1001/jama.2020.17023。


論文通訊作者、英國布里斯托大學醫學與流行病學教授Jonathan Sterne說道,「類固醇藥物是一類廉價且容易獲得的藥物,我們的分析證實,它們能有效降低受COVID-19影響最嚴重的人群的死亡。所有

臨床試驗

的結果都是一致的,並顯示出與年齡和性別無關的益處。」

地塞米松作為治療重症COVID-19患者的藥物,已經在醫院使用了幾個月,此前英國RECOVERY

臨床試驗

在今年6月報告稱,這種藥物降低了病情嚴重到需要機械通氣的COVID-19患者的死亡率(NEJM, 2020, doi:10.1056/NEJMoa2021436)。

這項新的薈萃分析回顧了RECOVERY臨床試驗和另外兩項地塞米松臨床試驗以及三項氫化可的松(hydrocortisone)

臨床試驗

和一項針對甲基潑尼松龍(methylprednisolone)的小型研究的數據。這三種藥物經常被醫生開給患者,以幫助抑制炎症和其他免疫系統反應。它們曾被提議作為潛在的COVID-19治療方法,部分原因是死於這種疾病的患者往往死於免疫反應過度。

WHO告誡說,這些研究結果並不意味著應該給所有COVID-19患者使用類固醇藥物,該組織目前建議醫生不要給輕症患者開這類藥物。納入這項薈萃分析的一項

臨床試驗

發現,皮質類固醇藥物甚至可能增加非嚴重患者的死亡率。

美國波士頓大學醫學院特殊病原體科醫學主任Nahid Bhadelia說,目前仍不清楚到底什麼時候應該給疾病惡化的患者使用類固醇藥物以獲得最佳療效。

Bhadelia補充道,對於還不需要氧氣支持但也許正在產生過度免疫反應的患者,「有必要了解當早期類固醇對炎症成分起作用時,聯合使用抗病毒藥物是否可以幫助減少病毒載量。」(生物谷 Bioon.com)

參考資料:1.Jonathan A. C. Sterne 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 Administration of Systemic Corticosteroids and Mortality Among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With COVID-19:A Meta-analysis. JAMA, 2020, doi:10.1001/jama.2020.17023.

2.Steroid Drugs Are an Effective Treatment for Severe COVID-19: WHO
https://www.the-scientist.com/news-opinion/steroid-drugs-are-an-effective-treatment-for-severe-covid-19-who-67910

相關焦點

  • 多項研究證實:類固醇能讓新冠患者死亡率降低三分之一!
    大量的「黃金標準」臨床試驗為與COVID-19作鬥爭的重症患者帶來了新希望: 廉價、常見藥物皮質類固醇似乎能將死亡率降低三分之一。英國布裡斯託大學的喬納森•斯特恩領導的研究人員稱,數據顯示,在治療這些患者時使用皮質類固醇(治療一個月後)可將死亡率降低約三分之一。研究小組補充說,這一發現不僅適用於需要機械通氣的患者,也適用於需要補充氧氣但不需要呼吸機的患者。
  • 「血清療法」可用於COVID-19重症患者的治療
    不少專家都提出疑問,用COVID-19倖存者的富含抗體的血液輸血,是否可以幫助仍在對抗這種疾病的患者呢?先前並沒有系統性的臨床研究結果,只是憑經驗去做,現在有了更多的證據,進一步支持了「血清療法」同樣適用於COVID-19重症患者這一觀點。
  • Science:聯用羥氯喹與阿奇黴素或可有效治療COVID-19,但心血管死亡...
    遺傳心臟病專家麥可·阿克曼(Michael Ackerman)曾在梅奧診所治療因遺傳原因而易患心律不齊的患者。他表示,氯喹和羥氯喹具有潛在的致命副作用:它們會引起一種不規則的心律,有時會導致心臟驟停。雖然說副作用很少發作,但根據數十年來服用這些藥物的其他人群的數據,醫生無法準確說出這些藥物對重症COVID-19患者到底有多危險。
  • 重症患者血小板減少處理共識|血小板|重症|患者|血栓|治療|藥物|...
    治療活動性出血引起血小板減少,就必須先有效止血[82]。免疫性疾病引起的血小板減少,就必須有效控制過度的免疫反應[83]。正在接受ECLS的患者出現血小板減少,應及時調整治療方案避免血小板過度損耗[84]。
  • 羥氯喹治療covid-19需吸氧患者療效不顯著
    羥氯喹治療covid-19需吸氧患者療效不顯著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5/15 15:37:05 法國巴黎東方大學Matthieu Mahévas課題組探討了羥氯喹治療需供氧的covid-19患者的療效。
  • 類固醇藥物治療急性喉嚨痛效果如何
    發布在《美國醫學雜誌》的一項研究指出,如果喉嚨痛患者沒有立即服用類固醇藥物地塞米松,24小時後,他們也不會出現更加嚴重的症狀。儘管很多人表示,在服用類固醇藥物48小時後,症狀明顯改善,但是類固醇是否該成為喉嚨痛的以及護理藥物尚不明確。地塞米松又名氟美松、氟甲強地松龍、德沙美松,是糖皮質類激素。其衍生物有氫化可地松、潑尼松等,其藥理作用主要是抗炎、抗毒、抗過敏、抗風溼,臨床使用較廣泛。急性喉嚨痛是一種常見的疾病,在1997年至2010年間,由於喉嚨痛看醫生的人數達到9200萬,其中660萬人幾乎年年都去。
  • 日本一款治療類風溼性關節炎藥物可改善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病情
    研究表明,由日本製藥公司生產名為Actemra的治療類風溼性關節炎的藥物可能已經改善了由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引起的嚴重肺炎的症狀。在日本,大阪Habiki醫療中心已將其用於重症患者,截至13日,七名重症患者中的五人,症狀有所改善。製藥公司也已經開始臨床試驗,以評估其功效和安全性。
  • 糖尿病患者不能服用類固醇藥物?醫生闢謠:這6個細節需注意
    類固醇藥物是一種激素,比如潑尼松是一種可導致血糖升高的藥物,但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服用它確實對於血糖控制有著極大的不利影響。因此,臨床上絕大多數醫生都會儘自己最大的力量,避免糖尿病患者使用激素類藥物。然而在這裡我想闢謠一下,儘管對於大多數糖尿病患者來說,在抗擊糖尿病以及其併發症的時候,都應該避免激素,以免加重病情。
  • 阿奇黴素聯合羥氯喹治療重症COVID-19患者不能改善預後
    阿奇黴素聯合羥氯喹治療重症COVID-19患者不能改善預後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9/8 21:33:51 巴西以色列阿爾伯特·愛因斯坦醫院Otavio Berwanger團隊研究了阿奇黴素聯合標準方案治療巴西重症
  • 日媒:日本厚勞省將地塞米松列為新冠治療推薦藥物
    中新網7月22日電 據日本放送協會(NHK)22日報導,鑑於6月英國的臨床試驗結果顯示,皮質類固醇「地塞米松」可降低新冠重症患者的死亡率,日本厚生勞動省已將地塞米松列為抗新冠病毒推薦藥物,並寫入了新冠病毒傳染病治療指導方針。
  • 諾華JAK抑制劑Jakavi治療住院COVID-19患者III期臨床失敗!
    據悉,該試驗於今年4月宣布啟動,合作夥伴Incyte贊助美國地區、諾華贊助美國以外地區的試驗開展,目的是評估ruxolitinib治療與COVID-19相關的細胞因子風暴(CRS),這是一種嚴重的免疫過度反應,可導致COVID
  • 不只是疫苗 新冠重症特效藥也出現突破希望
    與此同時,新冠肺炎重症患者似乎也看到了治癒的希望。一項由倫敦帝國理工學院、英國重症監護國家審計和研究中心、荷蘭烏得勒支大學共同進行的研究早期結果顯示,一種用於治療類風溼性關節炎的藥物託珠單抗(tocilizumab)可以顯著改善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症狀,有效性達到99.75%。
  • 治療痛風的秋水仙鹼或對新冠炎症有效 牛津大學開展臨床試驗評估
    儘管新冠疫苗傳來不少好消息,但對於正在住院的新冠患者,找到有效藥物或者有針對性的療法刻不容緩,近日,科學家們瞄準治療痛風的藥物,看看它是否有奇效。 據報導,用於抗炎治療的秋水仙鹼已被列入正在接受測試的藥物清單,作為RECOVERY試驗的一部分,由牛津大學運行。 「RECOVERY」試驗是世界上對Covid-19住院患者治療的最大臨床試驗。
  • 可有效降低致死率!幫助患者...
    中新社·華輿訊 據《歐洲時報》義大利版報導,近日,米蘭聖拉斐爾研究醫院(IRCCS San Raffaele)在研究如何治癒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道路上又前進了一步。該醫院發現了一種能夠降低新冠病毒致死率、改善重症患者症狀的藥物。相關成果近日已刊發到國際學術期刊《柳葉刀-風溼病學》上。
  • 治療COVID-19 抗體藥物比小分子更具潛力?
    氯喹/羥氯喹是一種用於治療瘧疾的小分子藥物,美國總統川普於3月19推薦該藥,稱其可能對新冠病毒起到治療作用,隨後也引起輿論廣泛關注和討論。目前比較可信的機理是,病毒在進入細胞內體後需要逃離細胞再感染其他細胞。這個逃離過程需要依賴於細胞內體的酸化和與溶酶體的融合, 只能在低pH值下完成。
  • 新冠肺炎16種療法追蹤:哪些藥物有效?
    二十年前,美國FDA批准了這兩種藥物組合來治療 HIV。但是這兩種藥物在新冠患者的臨床試驗上,顯示對治療 COVID-19 沒有明顯效果。4月29日,中國科技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魏海明團隊在《美國科學院院刊》發布的論文顯示,觀察21人被診斷為重症或微重症的 COVID-19 患者,給予託珠單抗後的治療效果。初步數據顯示,重症或危重症的新冠患者進行託珠單抗治療可立即改善臨床療效,是降低死亡率的有效方法 [23]。
  • 重症患者中抗菌藥物的使用:八個劑量問題你需要知道
    診斷重症患者感染診斷的明確、致病微生物的明確、抗菌藥物的敏感性是一項挑戰,儘早地適宜抗菌藥物治療可以改善預後,因此,準確快速的診斷是非常重要的。典型臨床表現,如發熱、血白細胞的升高是非特異的,在重症人群的多種其他條件下也會出現。
  • 巴拿馬如何治療新冠患者?衛生部曬「醫藥陣容」
    據南美僑報網報導,近日,巴拿馬多位醫療專家公開了該國衛生部門針對新冠患者採用的「醫藥陣容」,其中以類固醇、抗炎藥、抗凝血劑、氧氣和康復者恢復期血漿為主。報導稱,按照內科感染醫學專家哈維爾·薩埃斯·尤倫斯的說法,地塞米松等類固醇激素能夠在患病早期預防病毒引發的炎症。以託珠單抗為代表的抗炎藥,主要用於已經出現的炎症;而大流量探針供氧則可以避免或推延呼吸機的使用。重症監護醫師胡裡奧·桑多瓦爾解釋稱,針對處於不同患病階段的新冠患者,須適當調整治療方法。
  • JCEM:服用固醇類藥物患者具有更高的感染COVID19風險
    2020年4月2日訊/生物谷BIOON/---根據最新的一項研究,日常服用針對哮喘,過敏和關節炎等病症的類固醇激素(糖皮質激素)的患者群體可能無法產生正常的免疫反應。在這種情況下,他們一旦感染COVID-19的病毒,則會處於更高的重症風險。
  • 如果你是HIV陽性並因COVID-19入院治療,該怎麼辦?
    針對HIV人群提出的問題,如果你是HIV陽性患者,因COVID-19入院治療,該怎麼辦,英國HIV協會(BHIVA)給出了以下建議,以回答大家提出的要點。我是否需要透露自己的HIV狀態?這是為了確保您得到正確的藥物治療和正確的檢測。例如,如果您的CD4細胞計數低,有一些肺部感染會導致與COVID-19非常相似的症狀,但如果沒有進行正確的檢查,這些症狀可能會被遺漏。我是否應該繼續服用HIV藥物?當然可以! 您最好隨身攜帶一份藥物清單,以便在您入院時儘快開藥。如果有幫助的話,可以用手機拍一張包裝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