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是誰說過,人生必須經歷的兩次旅行,一次說走就走,一次觸及靈魂。
如果非要對這次的旅行進行進行定義的話,那麼這是一次觸及靈魂的旅行,我們踏著時光的痕跡,探索這沉寂千年的傳說和古蹟,這時候更像一個惴惴不安的小孩,不知道在這次旅行中,文化將給我們多大的衝擊,將向我們展示何種典雅神秘的底蘊。
行程:
阿努拉德普勒聖城→錫吉裡耶古城→丹布勒金寺→波隆納魯沃古城→康提聖城→辛哈拉賈森林保護區→加勒古城
機票:
北京科倫坡(吉隆坡轉機) 亞航
貨幣:
帶美元去就可以了,來不及人民幣也可以換啦。機場匯率低一些,建議在大城市多家銀行打聽,總會有那麼一架匯率高些。現在的匯率大概是人民幣1=9.7435盧比,美元1=125.3盧比。
正篇:
Day1:阿努拉德普勒聖城
交通攻略:
火車:
科倫坡Fort火車站每天有兩班前往阿努拉德普勒的火車,分別在早晨6:50和下午4:20,車程約4個小時。
汽車:
從科倫坡有直達阿努拉德普勒的長途汽車,分空調和無空調(CTB的黃色巴士)兩種,建議乘有空調的,沿途停站少且車費很便宜。
小貼士:
包車每天的金額大概在70美元左右,一個人和四個人的價格是一樣一樣的,所以人多的話建議包車,具體的價格還要看裡程數,推薦tyron,口碑極高。
景點攻略:
阿努拉德普勒聖城(魯梵伐利塔→菩提樹→伊蘇如摩尼亞精舍)
小貼士:
由於之前的文化三角套票已經取消,各個景點需分別購票,阿努拉德普勒25美金,伊蘇如摩尼亞精舍需另付200盧比。
沿著海岸線北去200多公裡,我們來到了1991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的聖城阿努拉德普勒。別看這200多公裡,在國內走高速兩個小時的路,這裡卻顛簸了六個小時。來到這座古城,似乎看不到城市的繁華,儘是成邦結伴的人們,遊動在一這塊神奇的遺址上,方圓幾公裡的城市竟然是一處處白色的建築物,雖然沒有巨大的佛像,卻有著一個又一個精緻的殿堂,皮膚黝黑,布滿歲月痕跡的人們赤腳在這裡祈禱、默念,一簇簇、一堆堆的斯裡蘭卡人,絡繹不絕地在這裡,從早到晚地守候著,壯觀地讓你無法想像。
在茂密的叢林中隱藏了許多年後,這座古聖城的遺址又重新被人們發現,她那恢宏的宮殿,軒昂的廟宇向世人展示著阿努拉達普拉聖城曾經的輝煌。
阿努拉德普勒位於斯裡蘭卡文化金三角的北頂點,是斯裡蘭卡最早出現的古王朝的都城所在,也是斯裡蘭卡最古老的城市,人們心目中的「聖城」(Sacred City)。自公元前5世紀北印度王子維加雅建都此地後,這個幅員超過40平方公裡的古都就一路興旺發達至公元11世紀,前後將近1500年的時間,之後, 僧伽羅人選擇遷都波隆納魯瓦,阿努拉德普勒也從此被荒廢,直至1912年才被英國探險家發現。
說它是聖城,是因為城中有棵擁有2600多年歷史的菩提樹,是斯裡蘭卡僅次於佛牙的國寶。2000多年前,印度阿育王的女兒僧伽蜜多來到斯裡蘭卡弘揚佛教,帶來了當初佛陀釋迦牟尼靜坐七天七夜成道的那棵菩提樹的一根枝幹,這根枝幹被栽種於阿努拉德普勒。經過兩千多年,它已然枝繁葉茂,而釋迦牟尼成道的那棵菩提樹卻已經枯死,據考證,今天在佛祖得道之地菩提迦耶栽種的那棵菩提樹其實是幾百年前從斯裡蘭卡移栽的,也就是阿努拉德普勒菩提樹的分枝。
伊蘇如摩尼亞精舍(Isurumuniya Vihara)
伊蘇如摩尼亞精舍,阿努拉德普勒最古老的宗教建築之一,位於古城西部的Tissa Wewa蓄水湖旁。由於精舍內的寺廟是在石頭上修建的,所以也叫Rock Temple,是由Devanampiya Tissa王在位時(公元前247-207)修建的,擁有非常精美的石雕,不過現在大部分石雕都已遷移到寺廟旁的小博物館內。
斯裡蘭所有的寺廟都是要脫鞋進去的,不管室內外,這可害苦了我們,幾個人光著腳丫小心翼翼地走在粗糲的沙石路上,實在是苦不堪言。所以,隨身攜帶一雙襪子是相當重要的。
精舍內的博物館是不可錯過的地方,這座面積不大的博物館收藏了伊蘇如摩尼亞最著名的雕刻。
伊蘇如摩尼亞精舍2
Day2:錫吉裡耶古城
交通攻略:
從阿努拉德普勒過來的可以在inamaluwa路口下車,等待前往獅子巖的過路車就可以啦。
景點攻略:
獅子巖(由於之前的文化三角套票已經取消,各個景點需分別購票,錫吉裡耶古城獅子巖30美金)
來到景點,除了管理大門的幾個工作人員,你看不到任何賣商品的地方,連出售土產、藝術品、紀念品的都沒有,後來我們進到景區裡面,一概沒有混亂和叫賣,感覺寧靜、肅穆。一切都是原生態,有著自然、真實的魅力。來斯裡蘭卡,一定要去錫吉裡耶,因為那裡,記載著一個非常宏大的古國和故事,那裡是迦葉波王朝的盛世天宮。
錫吉裡耶獅子巖古城坐落在茂密的森林腹地,這處偉大的遺址建築在一處突兀而起的巨大巖石上,凝聚了斯裡蘭卡古人的智慧,更因一段宮廷政變引發的故事耐人尋味。快到錫吉裡耶時,柏油路被黃土路取代,沒有過多的旅行車,也沒有喧鬧的遊人,忽然之間似乎馳入了原始自然境界。在鄉野土路上拐了幾道彎後,便能透過前方的叢林望見高聳的獅子巖,千百年來的雨水衝刷使其外表呈現出黝黑的光澤。
錫吉裡耶壁畫作為斯裡蘭卡歷史上唯一流傳下來的非宗教題材壁畫,與同為世界自然和文化遺產的印度尼西亞婆羅浮屠、柬埔寨吳哥窟和印度阿旃陀石窟齊名。
如今山頂上的王宮早已蕩然無存,只留下一片倒塌的廟堂、乾枯的水池和荒蕪的花園了。這一動人心魂的建築的最精彩部分是一座巨大的磚石和石膏修成的雄獅雕像,坐落在半山腰,「獅子巖」由此得名。原來錫吉裡耶在僧伽羅語裡的意思是獅子之父,傳說僧伽羅的祖先是一頭獅子和一位公主婚配而生,故在這山崖上砌了獅像作鎮妖之用。通向石頂最主要的石梯從獅子的頸部或者說頭部穿過。可惜留存至今的只有奇特而巨大的獅爪了。
古城呈正方形,外圍是幾十米寬的護城河,極具防禦性。透過河內側的石頭砌成的城牆內,能看見密密的高大樹冠,可以想像古城內的植被非常茂盛。當年護城河裡養著無數的鱷魚,作威懾入侵者用。獅子巖高200多米,非常陡峭,在其四周是平原,地勢極險要,建造者在其四周延伸開去修築了方形的城池,將其圍在古城的中心,這座遺址無數次地出現在眾多攝影師鏡頭裡以及宣傳畫冊上:曾經的城堡--享樂的宮殿--宗教建築群。
巖頂的景色豁然開朗,極目遠眺,叢林無邊無際,綠意盎然,整個都城一覽無遺,想著一千五百年前的卡西雅伯,又是抱著怎樣的心情看著他千方百計奪來的天下?
登上巖頂,立即有種置身於空中樓閣的感覺,站在巖石最高處的原為國王議事大殿的遺址上遠眺,四周是引人入勝的森林景色,林中有湖泊水源,非常壯麗。山頂上有全套的宮殿建築基礎,蓄水的洗浴池,現只剩斷壁殘垣只能來想像當年這座空中宮殿的景象。
史料記載,錫吉裡耶壁畫繪製於公元5世紀達都舍那王朝時期,當時共有約500幅天女圖,如今只有21幅因畫在巖壁內側而得以倖存。錫吉裡耶壁畫作為斯裡蘭卡歷史上唯一流傳下來的非宗教題材壁畫,與同為世界自然和文化遺產的印度尼西亞婆羅浮屠、柬埔寨吳哥窟和印度阿旃陀石窟齊名。
一朵花,一隻拈花的素手,一段圓潤的胳膊,一絲掛在嘴角的淺笑,一對誘人的豐乳……這讓人眼前一亮的美女造型固化在錫吉裡耶巖石西側的半山腰,代表著斯裡蘭卡古代繪畫藝術的最高成就,如今已成為其人文旅遊的獨特象徵。
斯裡蘭卡的獅子巖,一座有著幾千年歷史的要塞,見證了從古至今的歷史,看過了謀殺、復仇和輪迴。父子奪權,兄弟爭位,王朝的鐵蹄去了,我們遊人的腳步來了……錫吉裡耶,一生一定要來一次的地方!
Day3:丹布勒金寺
交通攻略:
獅子巖景區門口有很多前往丹布勒的班車,車程約40分鐘到達丹布勒。
景點攻略:
丹布勒(票價10美金)
丹布勒是一座小鎮,就只有一條大街,著名的金寺就位於小鎮南郊約3公裡處的一座石山上。
這座寺廟以石窟群落及雕刻、壁畫而聞名,1991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金寺的大門是一隻張開大口的獅子,臺階的欄杆是獅子撲出的前爪,一排雪白的牙齒令人生畏,不過仔細一看,獅子的犬齒已經去掉,顯示出溫順的態度,因為佛陀正騎在他背上,獅子已經被佛陀教化了。
去石窟,要從大佛的左邊走上去,這條通道是一個間或有臺階的山石路。一路彎彎曲曲地向上爬,一直爬向大佛的背向的山洞裡。我們去的時候,將近黃昏,爬上爬下的人流,一直不斷,而絕大多數當地的斯裡蘭卡人是赤腳登山,可能是長年習慣,黑黑的腳掌已經磨成了鐵掌,登山竟是如此輕鬆。
脫鞋,赤腳,烈日下,我們踩著滾燙的巖石跨入丹布勒金寺的石窟群落。石窟依巖壁而鑿,或大或小分為五座石窟,都隱匿在狹長石壁下的天然洞穴中,窟外白色的迴廊與黑色的巖壁反差強烈。
第一石窟裡,巨大的睡佛幾乎把整個石窟的空間佔據滿了,佛陀的雙足繪滿了花紋,面容安詳,好生美妙。他的弟子阿難尊者站在他的腳邊,頭頂也有一尊雕塑,估計也是伺奉佛陀或佛陀的敬仰者的雕塑。
第二洞窟是所有佛窟中最大的。內有近百尊立佛和坐像,還有兩尊公元一世紀前來朝聖的國王和十二世紀為石窟貼金的國王的雕像。窟內兩入口之間還有佛陀安坐在四周的佛塔。石窟內除了佛陀等雕像,還有帶故事情節的壁畫,就連窟頂也寸尺不留地繪滿了彩色。
丹布勒石窟群落始建於公元前1世紀。據傳,丹布勒的石窟曾經庇護過一位被放逐的國王,當他重新奪回王位,便發起興建了這座佛教藝術的宏偉寶藏。若傳說屬實,丹布勒金寺石窟群落則源於報恩,國王以佛法為正道,試圖因感恩之心而盡離邪非。
走出洞窟,已經是落日,站在佛洞寺頂端的巖石頂部,在那裡,我們可以眺望四周,欣賞周圍的山川河流,彩雲落日,壯麗的景色讓我們放慢了下山的速度,和斯裡蘭卡當地朝佛的人們,簇擁著下得山來,此時,已是華燈初上,我們離開了神奇的丹布勒。
Day4:波隆納魯沃古城
交通攻略:
丹布勒處於一個交通樞紐的位置,所以有很多班車去往波隆納魯沃,大約耗時1個半小時。
景點攻略:
皇宮遺址→哈塔達格神廟遺址→聖臺區建築遺址→睹波羅摩佛殿(票價25美金)
波隆納魯瓦古都的宗教核心區波隆納魯瓦(Polonnaruwa),位於斯裡蘭卡國東北部,距首都科倫坡東北210多公裡,西北距阿努拉德普勒90多公裡。公元993年,繼阿努拉德普勒毀滅之後,波隆納魯瓦成為斯裡蘭卡的第二任首都。波隆納魯瓦鼎盛於11至13世紀,王城的建築規模宏大,於1982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現存的古蹟大部分建于波羅迦羅摩巴忽大帝和尼散迦摩羅當政期間。
遊覽波隆納魯瓦古城最爽的感覺就是遊客很少,徜徉在這個隱藏於叢林深處的古老王朝的遺址裡,四處靜謐,會產生一種在密林中長眠的幻覺。那種感覺像極了吳哥窟的場景,只是,遊覽吳哥的遊客實在是太多太多了。
波隆納魯瓦古城很大,畢竟是古時的一個大都市,宮廷、廟宇、街道、書院、醫院等應有盡有,要看的點很多,可以包麵包車或者是TUTU車遊覽,也可以自己租借自行車,這樣,你就可以在較短的時間裡看更多的東西。
古都內有個大型的人工湖泊波羅迦羅摩海,湖泊建於12世紀的波羅迦羅摩巴忽大帝時期面積約24平方公裡,堤岸長13公裡多,灌溉面積70餘平方公裡,湖水清澈透底。
護城河畔有座博物館,裡面展出了古城出土的文物和古蹟圖片,非常值得一看,隱藏於密林深處的古都城遺址。
當年,國王便是在這棟別致的樓閣中接見他的部長與官員,謁見廳木造的屋頂結構已經消失,僅留存下這個巨大的底座,底座由上往下共分三層,依序雕刻著栩栩如生的大象、獅子和侏儒形象,這些形象狀態各異。
城堡長31米、寬13米,建立於一塊高起的底座上,四周最初圍繞著供宮殿僕人和官員居住的一層樓高的矩形建築,至今仍舊能夠看見部分的遺蹟。城堡曾高達7層,可同時容納上千個房間,不過因為火災的緣故,只留下底部的三層磚造結構,而3米厚的磚牆上隨處可見的凹洞,正是過去搭建橫梁、立柱的地方。
Thuparamaya,是古城內最小、最古老同時也是保存得最完善的一棟石造佛堂古城內的的溼婆廟。來自印度的入侵者認為,在波隆納魯瓦古城最神聖的宗教院落旁興建印度廟,足以彰顯自己的強勢,於是這座純粹南印度風的神廟,就這麼出現在這片土地上。猶如城中之城的圓形小院落,這座四周圍繞著各色宗教建築的院落,過去稱為「佛牙平臺」,因為著名的佛牙曾經收藏於此區中的寺廟中。
Day5-6:康提聖城
交通攻略:
波隆納魯沃汽車站每天從早到晚都有開完康提的班車,一般4個半小時內就可以到達,滾動發車,坐滿乘客即可發車。
景點攻略:
康提湖→佛牙寺(票價:1000盧比)
康提聖城所在地段是一條海拔488米的山谷,斯裡蘭卡最長的河流--馬哈威利河繞城而過。該城不僅風光秀麗,而且極具戰略意義,是一座易守難攻的城堡,由於它在斯裡蘭卡歷史上有重要地位而被確定為聖地。
來到康提,舊皇宮和佛牙寺是必看的景點。位於康提湖畔的舊皇宮,是僧伽羅王朝文化的典型代表,國王的繼位大典均在此舉行,因供奉佛祖釋迦牟尼的佛牙舍利而聞名世界的佛牙寺也坐落在康提湖畔。據傳,佛祖釋迦牟尼的佛牙舍利只有兩顆流入人間,一顆珍藏在中國北京西山八大處的佛牙塔內,另一顆就供奉在康提的佛牙寺內,它被視為斯裡蘭卡的國寶,並與王權緊密相連,佛牙寺每天上午與傍晚各開放一次,供信徒們瞻仰佛牙舍利。
下午漫步於康提湖邊,看秀美的康提湖、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湖光秀色,熙攘的街道、古老的寺廟;這裡深受老外們青睞,雖然這裡沒有海港,沒有機場,但街頭卻是眾多斯裡蘭卡小鎮最具人氣的地方。
風景如畫的康提,正是有了康提湖的點綴,使城市錦上添花,山水相連。康提湖之於康提,猶如西湖之於杭州,相信沒有康提湖,康提整個城市會失色不少。著名的佛牙寺就坐落在康提湖旁,更顯得其聖潔和崇高。
康提的佛牙寺是佛教徒的朝聖之地成為著名的歷史建築物。宮殿群坐落在城中一個山坡臺地上。現存完好的王宮中,有一座接見大廳,是當年國王召見外國使節的地方。整個建築為木質結構,由64根巨大的木柱支承,所有的木柱、梁架都雕有精美的圖案和神話傳說,是斯裡蘭卡歷史與建築藝術史的縮影。它包括一個八角盒,現在放著珍貴的佛祖釋迦牟尼的一顆佛牙。整個寺院建在高約6米的臺基上,四周有護寺河。寺內主要建築有大殿、鼓殿、長廳、大寶庫、誦經廳等,其中最重要的建築是中心大殿。牆壁、梁柱、天花板上布滿了彩繪,整個大殿被認為是康提藝術的博物館。
每年一度的佛牙節,是世界上最豐富多彩的活動之一。大約100頭衣著華麗的大象和1000多舞蹈演員鼓手和紳士們由身著古老的康提宮廷服飾佛牙寺首席監護人DiyawadanaNilame、寺廟主持以及其它參加巡遊的重要官員帶領,被手持矛、盾的武士、寺廟的其它高僧及撐納華蓋的隊伍簇擁而行,沿途有幾十萬的觀客向由大象首領帶的神殿裡的小盒致意。隊伍連續7天在大街上遊行,直到8月的滿月為止。這神聖的狂歡時刻將令人難忘。
Day7-8:辛哈拉賈森林保護區
交通攻略:
從在康提汽車站有班車到辛哈拉賈,大概4小時左右到,由於辛哈拉賈森林保護區人跡罕至,只有包車可以深入森林內部,可以請酒店人員幫助安排車輛。
景點攻略:
辛哈拉賈森林保護區(這裡票價比較奇怪,是按天算的哦,5美金/天,而且進入這個雨林,需要到當地森林局辦理準入證。)
辛哈拉賈森林保護區主入口在西北面的庫達瓦(Kudawa),東邊入口在莫寧賽德(Mornningside),南邊入口在比塔德尼亞(Pitadeniya),西南入口在科蘇拉(Kosulla)。最佳觀賞時間為12月到4月和8月到9月。多樣化生物的神奇世界林區有10座山,10條河。這裡的山,從海拔90米上升到1170米。奇松挺立,怪石嶙峋,古樹蔽天,雲湧霧罩。這裡的水,清泉潺潺,飛瀑如雪,氣象萬千,景色迷人。
由於不易接近,斯裡蘭卡的辛哈拉賈雨林仍保持著最原始的景色。這裡是成千上萬種鳥類的家園,森林裡每晚都有令人愉悅的交響樂上演。漢普頓說,這是他聽過最美的催眠曲。遊客可以住在40英裡外的加勒市,它是一座具有歷史意義的堅固城市,那裡典型的荷蘭、英國建築使其列入聯合國教科文世界遺產景點之列。
旅行者伯尼·克勞斯幾乎在每一塊大陸上尋找到了遠離喧囂的地方。毫無疑問,他們大多數都在偏遠的地方。漢普頓記錄山水之音已長達30年,他說恐怕正我們在失去這些純天然的地方,除非人們能夠大膽反對噪聲汙染,政府能夠頒布法律限制噪聲汙染範圍。下面,向您推薦最值得一去的寧靜之所。
Day9-11:加勒古城
交通攻略:
在辛哈拉賈坐車只需要一個半小時左右,因為差不多只有90多公裡路,車票可在酒店預訂。另外,加勒回去科倫坡記得乘坐火車哦,這段鐵路是沿印度洋跑的,是世界上唯一沿海跑的火車線風夾帶著海洋的氣息灌得整個人都飄揚起來。
加勒火車預定
景點攻略:
要塞區→加勒城堡→高挑漁夫→加勒小火車海景
這是一座歷經葡萄牙人、荷蘭人、英國人統治過的古城,建築風格融合了歐洲和東南亞特色。如今的加勒,分為新城和古城兩個部分,新城在北,古城在南,兩城之間用一座圓形的大體育場隔開,而這圓形的體育場也就自然而然的成為了一個環島。
加勒古城裡最有情調的是海邊城堡,它有一長段臨近印度洋的堅固城牆。站在大海邊的城堡上,放眼眺望無邊無際的大洋,天地渾然一體蔚藍一片。
主城門西面是鐘樓,這是古城的標誌性建築。400多年歷史的鐘樓至今還在使用,我們達到此地的時間,被它準確無誤地定格了下來。
加勒與中國結緣很早,明代大航海家鄭和曾於公元1409年、1410年和1416年3次下西洋時訪問過斯裡蘭卡,當時是康提王國。在第三次下西洋時,鄭和還在加勒立碑以作紀念,碑文分別用漢語、泰米爾語、阿拉伯語三種語言寫成,人稱鄭和布施碑。斯裡蘭卡獨立後,這塊碑被保存到國立博物館。中國人帶去的不是槍炮,而是友誼與商業交流。
在荷蘭殖民時期,加勒被建設成一座標準歐洲風格的小城,一直延續到現在,成為旅遊的重要景點。我們來到加勒古堡,第一印象是這個建築物確實是非常牢固的軍事設施。從大門到裡面的城牆、房屋、碉堡等等,全都古老而堅實,即使落下幾顆炮彈,也難以摧毀。
在海邊的城牆上,能看到大片的珊瑚,這是其他地方的城牆所沒有的。設計師在建造加勒城堡時,結合本地特點,用珊瑚取代了大理巖。站在古堡上可以俯瞰加勒古城,那些古老的建築都被花草樹木掩映著,很是幽雅。
古堡內遊客不太多,有來觀光的歐美老人,有拍婚紗照的新郎新娘,也有在角落裡喁喁私語的情侶。最惹眼的是當地的一群小學生,都是男孩子,穿著校服,在草地上嬉戲打鬧。幾位老教師不時提醒他們注意安全。
城堡中心有一座巴洛克風格的大教堂,據說是斯裡蘭卡建造的第一座新教禮拜堂,完成於1775 年。教堂中廳比較長,耳堂比較短,沒有中心塔樓。教堂裡面長長的豎窗和圓窗很漂亮,一位老修女安詳地坐在角落裡,遊客都靜靜地瞻仰,氣氛肅穆祥和。
落日西沉,暮色漸濃,印度洋邊的加勒古堡顯得更加神秘。
加勒古城1
最後一日,踏上歸途的火車,一路沿著大海飛奔。離科倫坡還有十分鐘的時候,傳說中《千與千尋》創作原型的那段「海上火車「豁然出現:鐵軌路基下便是海浪。望出去真有些迷惘,仿佛不知道哪裡奔來,又要奔向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