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鄉村民宿將告別野蠻生長,邁上合規之路。12月26日,北京市文旅局會同有關部門聯合印發了《關於促進鄉村民宿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重點解決了鄉村民宿經營合法性問題,並彌補了審批監管短板,讓曾經因無規可依、證照難辦而遊走於灰色地帶的鄉村民宿可以拿到合法「身份證」。業內專家指出,新意見的出臺,不僅給鄉村民宿的投資者吃了一顆「定心丸」,更將提升北京鄉村民宿的品質,是北京刺激京郊遊消費的又一重要舉措。
可拿到合法身份
新政的出臺,讓鄉村民宿踏上合規之路。《意見》指出,鄉村民宿經營者需依法辦理「一照、兩證、一系統」,即營業執照、公共場所衛生許可證、食品經營許可證(如經營餐飲),安裝使用公安機關的信息採集系統,同時落實遊客住宿登記等安全管理制度,有效解決了絕大多數鄉村民宿面臨的住宿經營合法性問題。
不僅如此,該《意見》還對鄉村民宿的經營主體、經營用房、生態環境、公共安全、從業人員、規範經營等有關事項做了明確規定。其中提到,鄉村民宿經營主體包括個體工商戶、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企業法人,同時鼓勵有條件的農戶利用自有宅基地和農民房屋經營鄉村民宿。在經營規模方面,鄉村民宿的單體經營規模為經營用客房數不超過14間(套),建築面積不超過800平方米。對於鄉村民宿的發展規劃,該《意見》還指出,到2022年,實現北京市鄉村民宿從規模到質量的全面提升,力爭在全市推出一批鄉村精品民宿。
「《意見》落地,對於北京鄉村民宿來說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不僅讓北京的鄉村民宿有了『合法身份』,還對於京郊住宿的品質化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中國旅遊協會民宿客棧與精品酒店分會會長張曉軍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曾歷經野蠻生長
近年來,由於京郊遊的走熱,北京鄉村民宿數量也呈現爆發式增長,但沒有規矩難成方圓,業界對於主管部門出臺指導監管政策的呼聲越來越高。
根據北京市文旅局統計數據顯示,僅今年「十一」當天,北京郊區民俗遊累計就接待遊客50.7萬人次,營業收入達4381.4萬元。而大量的遊客也讓鄉村民宿接待爆棚。有民宿經營者表示,由於京郊遊需求不斷增加,近年來懷柔、密雲、延期、門頭溝等區縣湧現大批民宿,但經營規模和水平參差不齊。
上述經營者還表示,有些民宿僅僅是農家樂的升級版,僅有2、3間房,有些民宿則大一些,達到十幾間房。此外,在床品、衛生等方面,各家所對照的標準也不一樣。
不僅如此,《意見》出臺之前,還有鄉村民宿投資者對該行業的表示出了顧慮。一位不願具名的民宿投資者就坦言,由於缺乏相應的經營資質,以及對農村土地性質能否做民宿並不了解,因此對於鄉村民宿的投資一直感到擔憂。此前,有些地方就曾出現過在民宿業發展火熱之時,被一紙文件叫停的狀況。還有一些民宿剛剛開始產生盈利就被關停了,面對種種風險和隱憂,該行業急需相關法律法規作為保障。此次《意見》的出臺,也算是給北京鄉村民宿投資者釋疑解惑。
此外,房山區文旅局副局長高峰還坦言,此前一些民宿經營者對於土地、環保、消防等方面感到困惑,隨著《意見》的出臺,這些困惑都將有望被解決,「以房山為例,接下來還將成立鄉村民宿管理小組,進一步整合資源,並出臺鼓勵辦法。
加速質量提升
《意見》出臺之後,對於邁上合規之路的鄉村民宿將步入提質階段。北京旅遊學會會長安金明認為,北京現有已有眾多鄉村民宿,此次《意見》除了給新涉足的民宿「立規矩」,更面向存量市場,將對提升品質方面起到積極的作用。
公開數據顯示,截止目前,北京13個涉農區共有特色旅遊業態710家,精品民宿500餘家,星級民俗旅遊戶5595戶,星級民俗旅遊村263個,農業觀光園1216個,特色旅遊村鎮100個。而《意見》實施後,未來有關部門將對鄉村民宿採取審核的方式,審核合格的民宿將發放執照。
不過,新《意見》出臺之後也依然有問題尚待解決。業內人士指出,經營住宿行業需要落實遊客住宿登記等安全管理制度,同時對於消防安全等方面需要達到準入調整,這就需要公安、消防、工商等聯合辦公,目前還沒有具體的細則,未來這些方面都有待補齊。
而張曉軍也談到,在《意見》出臺後,下一步關於北京鄉村民宿的地方標準也將出臺,也將對民宿發展起到進一步的規範作用。據了解,目前北京已經湧現出古北水鎮、樂多港、世園人家、山楂小院、長城公社等一批新興旅遊品牌,在鄉村民宿領域,也湧現出了首旅寒舍、唐鄉等一批連鎖化發展的精品民宿品牌,可見,京郊旅遊正在向品質化發展。
此外,張曉軍還建言,對於北京鄉村民宿的發展,有關部門應該打出一套組合拳。例如,在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發展模式,像一些鄉村民宿發展較好的區域,可以總結經驗,加以推廣,形成首都特有的民宿發展路徑。同時,未來還應該完善鄉村民宿領域的頂層制度設計。
北京商報記者 關子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