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撈「吐苦水」!上半年營收同比下降20%,門店網絡還在擴張

2020-12-20 新浪財經

來源:市界

作者 |曲健東

市界

編輯 | 朗明

疫情之下,人人平等。無論是街邊小店,還是海底撈這種全國品牌,在今年上半年都被新冠推進了"坑"裡。

海底撈在7月6日晚間發布公告稱,本集團今年上半年收入對比2019年同期下降約20%,且相較2019年同期錄得約人民幣9.1億元的歸母利潤,本集團預期今年上半年將錄得淨虧損。

簡單來說,海底撈今年上半年不僅是收入下降20%,而且還虧了。這可能是海底撈上市以來首次錄得淨虧損。

虧損的原因是什麼呢?只是因為疫情嗎?還是說海底撈業務模式不對?

海底撈2019年財報信息顯示,其在全球共有768家門店,餐廳經營毛利率為21.2%,2019年總營收為265.55億,其中外賣收入為4.48億,佔比為1.7%。

年報表示,公司未來發展策略和方向為:

繼續戰略性拓展餐廳網絡,包括進一步提高餐廳密度和進一步拓展餐廳覆蓋的地區;

持續提升海底撈就餐體驗,包括不斷精進服務能力、為顧客進一步提供增值服務等;

繼續技術方面的投入,例如繼續優化、研發業務管理系統、智能餐廳技術;

策略性地尋求收購優質資源,進一步豐富餐飲業務形態和顧客基礎。

從年報來看,海底撈大部分營收來自於實體餐廳經營,外賣服務佔比極低,僅有1.7%左右。

自從疫情開始之後,對實體餐廳的打擊是巨大的。海底撈這種大公司也不得不在1月26日到3月11日關閉了國內所有門店,直到3月12日才重新開放了大部分門店。

但是,在今年上半年海底撈並沒有因為疫情停止擴展,而是在最新的公告中表示"我們仍積極開設新門店,持續推進海底撈門店網絡的擴張。"

換句話說,今年上半年海底撈至少是有一個半月在國內市場不僅沒有營收,反而在加大支出。這個時候此前佔比僅為1.7%的外賣服務顯然很難扛起營收的大旗。

門店開放後,海底撈又是如何做的?

漲價!在門店開放後海底撈直接漲價6%左右,有顧客反映半份土豆片價格直接上漲至13元一份,一片土豆約合1.5元。隨後,海底撈在4月10日發布致歉聲明,並將價格回調至閉店前水準。

先是疫情帶來的閉店壓力,好不容易開店又難以通過漲價恢復營收。市值接近2000億的海底撈,又要如何自救?

相關焦點

  • 海底撈業績虧損+門店擴張,你看懂了嗎?
    8月25日晚,海底撈在港交所發布2020年中期業績報告。上半年,海底撈營收97.61億元,期內利潤由上年同期的9.12億元驟降為-9.65億元,降幅超過200%,翻臺率從去年4.8次/天降至3.3次/天。
  • 上半年營收淨利雙雙下滑,半年開店3家門店擴張受阻,百年老字號同仁...
    數據顯示顯示,上半年公司營收60.04億元,同比減少16.11%;歸母公司淨利潤4.80億元,同比減少27.28%;基本每股收益0.35元,同比減少27.39%。對此,公司表示。報告期內,受疫情影響較重,同仁堂商業經營難度依然不小,儘管第二季度收入及利潤環比第一季度略有提高,但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 337,930.80 萬元,同比下降 14.41%,營業利潤 13,607.23 萬元,同比下降 39.99%。報告期末,自有零售門店為 855 家。 回看2019年,同仁堂的營收和淨利潤雙降,為十年來首次下滑。
  • 2019上半年營收同比增59%,海底撈繼續穩坐「火鍋一哥」?
    8月20日,海底撈發布了上市以來的第二份財報。根據財報來看,海底撈2019上半年總營收116.9億元,同比增長59.2%,上半年股東應佔淨利潤9.11億元,去年同期6.46億元。新開餐廳130家,截止財報發布前增至593家,顧客人均消費從100.3元漲至104.4元,其中一線城市的人均從106元增長至110元。
  • 海底撈預計上半年收入降20% 全年門店拓展不受影響
    北京商報訊(記者 王曉然 郭繽璐)7月7日,海底撈發布了上半年的業績預告,預計上半年公司業績虧損。根據公告顯示,該期間收入相較於2019年同期下降約20%,相較2019年同期達到約9.11億元的公司擁有人應佔溢利,預計本期業績將虧損。
  • 海底撈上半年營收下降20% 另一面卻在加快拓店
    ▲龍湖U城店正在裝修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影響,日前,海底撈發布了上半年盈利預警。海底撈預期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個月,收入相較於2019年同期下降約20%,且相較2019年同期錄得約人民幣9.11億元的公司擁有人應佔溢利,海底撈預期於該期間將錄得淨虧損。不過值得一提的是,該期間內,海底撈仍積極開設新門店,持續推進海底撈門店網絡的擴張。
  • 海底撈超600家門店恢復堂食,2020年持續新店擴張面臨翻臺率下降
    《新零售百科》查詢了方便菜餚銷售情況得到,北京提供外送的海底撈門店有的門店方便菜餚已經被售擊,有的沒有售賣,京東上方便菜餚產品評價最多的達到80條,天貓上月銷最多的有23筆。疫情期間,生鮮電商平臺實現逆勢增長銷量成倍增加,海底撈也覺察到了消費者的需求,攜手攜手蜀海供應鏈推出生鮮直配便民服務。依託海底撈門店的網絡和蜀海供應鏈的產品及配送能力,提供菜品、凍品、輔料的直送服務。
  • 餐飲上市企業2019上半年業績:海底撈高速增長、老字號業績堪憂
    海底撈2019上半年以營收116.95億元遙居上市餐飲企業榜首,同比增長59.3%,淨利潤9.11億元,去年同期為6.46億元,估算同比增長41%,主要得益於新增門店帶來的營收增長。雖然淨利潤增長強勁,但對比2018年度60%的增幅,還是遜色一籌。   客單價為104.4元,平均每家門店的翻臺率均為4.8次一天,同店銷售上升到63.28億元,同比增長4.7%。
  • 海底撈門店數量三年增長超3倍擴張效果顯現2019年淨賺23億
    2019年,海底撈實現營收265.56億元,同比增長56.5%;實現淨利潤23.45億元,同比增長42.4%。年內,海底撈餐廳淨增302家,2018年淨增193家。顯然,高速的市場擴張已成海底撈提高盈利能力的主要手段。長江商報記者統計發現,自2017年海底撈開始加速門店擴張,截至2019年門店數量達768家,較2016年的176家增長3.36倍。
  • 海底撈門店數量三年增長超3倍 擴張效果顯現2019年淨賺23億
    2019年,海底撈實現營收265.56億元,同比增長56.5%;實現淨利潤23.45億元,同比增長42.4%。年內,海底撈餐廳淨增302家,2018年淨增193家。顯然,高速的市場擴張已成海底撈提高盈利能力的主要手段。長江商報記者統計發現,自2017年海底撈開始加速門店擴張,截至2019年門店數量達768家,較2016年的176家增長3.36倍。
  • 虧損也要擴張,海底撈半年虧了近10億,平均每天開一家新店
    8月25日,海底撈公布2020年中期業績報告。報告期內,海底撈實現營收97.61億元,同比下滑16.5%;淨虧損9.65億元,同比下滑205.7%,去年同期盈利9.12億元。 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爆發,海底撈自1月26日暫停中國大陸所有門店的營業,直到3月12日,才重新開放部分門店。
  • 疫情增至935家門店,海底撈逆勢擴張的2個原因
    3月12日,海底撈首批門店恢復營業。至4月中旬,海底撈門店全面恢復營業乘消費股大熱的東風,餐飲公司最近熱度激增,股價迎來了強勢復甦。火鍋龍頭海底撈,近日連續大漲,今日盤中逼近56港元,市值超2900億港元,創歷史新高。
  • 瘋狂擴張、沉迷「10元快餐店」的海底撈怎麼不「香」了?
    8月25日晚間,海底撈發布了2020年的中期業績報告。財報顯示,2020年前6個月海底撈公司淨虧損達到9.65億元,而去年同期則為盈利9.11億元。 早在一個多月以前,海底撈就曾公開發布盈利預警,稱上半年業績較2019年同期下降約20%,預計本期業績將虧損。
  • 海底撈擴張增厚業績難持續 數百門店銷售額增速降10%
    業績的高速增長,與海底撈提速開店擴張有關。僅過去一年,海底撈新開門店數達200家,全球餐飲門店數增至466家,會員數量超過3600萬。不過,在瘋狂擴張之際,海底撈也暴露同店銷售額增速下降的問題。截至去年底,其同店銷售額增速下降8%,其中二線城市的增速下跌幅度最大為10.2%。
  • 門店人均消費漲超8%,無奈翻臺率大降31%,海底撈上半年虧近10億...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朱萬平 攝港交所信息顯示,海底撈25日晚間發布2020年中期業績報告,上半年,海底撈期內利潤由上年同期的9.12億元驟降為虧損9.65億元,降幅超過200%,收入同比下降16.5%至97.61億元。
  • 門店擴張減緩,中藥老字號同仁堂經歷了什麼?
    上半年公司收入60.04億元,同比減少16.11%。淨利潤及扣非後歸母淨利潤分別為4.80億元和4.76億元,同比分別減少27.28%和減少27.36%。 目前,同仁堂市值僅為417億元。同樣是老字號的片仔癀(600436.SH)、雲南白藥(000538.SZ)市值都已突破1400億元。
  • 海底撈又又又悄咪咪漲價了!
    從海底撈2020半年報的顯示中我們可以看到,海底撈上半年的營收為97.61億元,同比減少了16.5%。而受疫情的影響,海底撈的門店大面積的停止營業,就算營業,客流量也急速下滑,這直接導致海底撈門店的翻臺率從去年同期的4.8次/天減少到3.3次/天。
  • 海底撈也頂不住了?為什麼海底撈巨虧還在瘋狂開店擴張?
    日前,海底撈發布盈利警告,根據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6個月未經審核管理帳目的初步審閱及董事會現時可得最新資料的評估,公司預期該期間收入相較於2019年同期下降約20%。此外,相較2019年同期錄得約9.11億元的公司擁有人應佔溢利,預期公司於該期間將錄得淨虧損。
  • 海底撈釋放危險信號!急速擴張後效率下滑,規模牌還能打多久?
    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在A股和港股全部餐飲類上市公司中,海底撈以1582億港元市值位列行業第一,而第二名九毛九市值僅124億港元。近日,海底撈發布2019年年報,公司去年實現營業收入265.56億元,同比增長56.49%;實現歸母淨利潤234.47億元,同比增長42.44%,依然保持高速增長。
  • 海底撈的隱憂:2020年上半年收入下滑20%、預虧9億,質量問題頻發
    在海底撈深陷食品安全信任危機的同時,其經營業績也呈現出大幅跳水態勢。據海底撈發布的2020年上半年業績預告,預計2020年上半年收入較上年同期下降約20%,所錄得淨虧損介於9億元至10億元不等。「該期間內,我們仍積極開設新門店,持續推進海底撈門店網絡的擴張。此外,本集團在疫情期間遵守國家和各地區政府的相關規定,保障員工就業,並為保障員工健康安全,門店正常復工復產而投入了一定額度的疫情防控費用,我們還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向醫護機構捐贈款物。因此,期間成本並未隨著自願暫停營業而大幅減少。」
  • 海底撈營收增長54%,二三線城市加速開店,說好的「消費降級」呢?
    比如,一向以「變態逆天」的服務和不便宜的價格著稱的海底撈火鍋,在全國各大城市還在加快擴張的步伐,生意依然興隆。9月3日,港交所披露信息顯示,海底撈已通過上市聆訊,同時更新了招股書。招股書顯示,今年上半年,海底撈實現營業收入73.42億元,比上年同期(47.56億元)增長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