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5年來,義大利汽車設計在國內名聲大噪。國內許多自主品牌汽車都與義大利設計戚戚相關,即便是像上海通用、一汽-大眾這樣的大牌合資企業也需借力於義大利的設計大師們。國內一批批的汽車朝聖團,包括零部件企業,都陸續前往皮埃蒙特這個汽車設計工程的聖地尋求合作。
可以這麼說,儘管菲亞特的派裡奧汽車在國內銷售平平,但其它不少暢銷車型,都已深深打上了義大利設計的烙印,並被作為顯赫的鍍金賣點廣為宣傳。就這樣,義大利設計似乎被披戴了一層春天的童話色彩。其實在此次義大利之旅前,早在2005年夏天就風聞有不少義大利大牌設計公司在上海設立了辦事處或中國分公司。當時編輯部的同仁就懷著既好奇又敬畏的心情,通過多方聯絡,成功地拜訪了這些當今世界赫赫有名,來自義大利的「馬可波羅」們,如意迪雅、博通、喬治亞羅等等公司。
此次承皮埃蒙特大區外貿中心的盛邀,前往義大利汽車工業的源頭去追根溯源,探尋義大利設計的「真經」,令人無比興奮。隨行的還有一位浙江飛碟汽車公司的王深廣總裁,有機會參與汽車設計的商業談判,更為此行營造了一種文武兼容的「實戰」氛圍。
說起「實戰」,這3天半的專訪行程可真有點像「打仗」一樣。13場專訪,車馬兼程,緊張得令人透不過氣來。好在都靈的天色到晚上9點多還亮如白晝,似乎能為採訪爭取到了一點時間。
深厚的汽車工業基礎
這次出訪的都靈是義大利汽車之源皮埃蒙特大區的首府。這裡擁有非常深厚的汽車工業基礎。大區聚集了包括菲亞特(Fiat、Lancia、Alfa-Roamio)和依維柯(Iveco)在內的眾多全球性知名整車跨國企業和蜚聲海內外的,包括賓尼法尼亞、喬治亞羅等77家設計及工程服務公司。另有1300家汽車零部件企業,其中30多家為全球汽車工業提供系統集成,及模具開發的OEM供應商。
有超過400家企業能將營業收入的3~4%投入到研發之中,從而能自行開發新產品。在全球50家排名領先的汽車零部件生產廠商中,有23家企業在皮埃蒙特設有生產基地,如TRW、Valeo、Yazaki、GKN、Michelin、Johnson Controls等。該地區形成了從汽車造型設計、工程研發、樣車製造、各種測試、零部件開發,直至最終量產車型的生產,這樣一條完整的汽車產業鏈。
真正地體現了該地區所謂「從概念到汽車」的全過程經營服務理念。經過以質量標準、國際定位和生產能力的挑選,約有150家企業加入了這一汽車供應鏈。身處其中的每一家企業都希望通過這個「從概念到汽車」的理念或計劃,能夠在海外市場尋找到新的發展機會,從而繼續保持並加強都靈及皮埃蒙特,乃至整個義大利汽車工業的市場競爭力。這是意方本次邀請專訪的根本目的。
造車專家
懂得如何去製造一輛獨具個性的高質量汽車,一直被全皮埃蒙特汽車從業人員引以自豪。但是在汽車開發、技術設計、生產質量上的專業強勢,也並非能令皮埃蒙特在漫漫汽車工業發展徵途上完全一帆風順。業務外包的盛行曾一度削弱了其在汽車領域中扮演主角的地位。原本堅固無比的產業鏈被全球化無情地打破。很明顯,如果僅依賴主要的(或僅僅是一家)客戶,供應商將要面臨的問題是不再具備足夠的能力擴充產品線,從而去吸引新的購買者。
同樣的道理,單個分散的供應商勢單力簿也難以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生存發展,必需要有新的重組。皮埃蒙特面對這些挑戰,不僅奮起應戰,而且將之轉化為發展壯大的機遇。相比較義大利其它地區,皮埃蒙特的汽車產業在對新市場的研發,以及在其它國家製造設備廠的建立都顯示出了很強的活力。根據義大利統計中心ISTAT的統計數據,2005年,皮埃蒙特零部件製造商非本土銷售量翻一翻,達到驚人的41億歐元。過去三年,海外銷量上漲30%。2006年一季度上漲達到10個百分點。2005年皮埃蒙特出口汽車也達到27億歐元。
資料顯示,50%的歐洲汽車專利出自於擁有900多位工程師和分析師的菲亞特研發中心FRC。這更像是一個「純粹的皮埃特人研發中心」,與一些大型的歐洲集團主持各種研發,成為了在這一產業鏈下,歐盟最主要的承包供應商。儘管取消了與菲亞特的聯盟,但通用這家2005年世界銷售第一的汽車製造商,去年仍然選擇了都靈作為其柴油發動機和變速器研發的中心主戰場,並招募了300多名工程師加入。
發達的皮埃蒙特
皮埃蒙特地處義大利西北部,人口約為400多萬。歸功於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該區成為義大利通向歐洲市場的重要門徑。每年製造業的收益達1000億歐元,在歐洲各大區之間位列前茅。皮埃蒙特年出口額達到290億歐元,超出全國出口平均值11%。最主要的貿易合作夥伴是歐盟,進出口額均佔到68%。對其他國家的出口也有一定增長,對土耳其增長了32.7%,中國大陸增長了32.3%,非洲增長29.2%,美國增長了28。4%,韓國、中國臺灣地區、新加坡、中國香港特區的增長均達到了25%。該地區人均GDP為24000歐元。
(責任編輯: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