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寧波創新研究院(以下簡稱「研究院」)是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與寧波市人民政府共同舉辦,基於「優勢互補、互惠共贏、務實高效、共同發展」的原則,共同建設的新型高水平研究機構。研究院落址於寧波市北侖區梅山高教園區,總建設面積約十萬平方米。研究院瞄準空、天、信、醫,促進優勢學科發展,依託北航六大行業頂尖科研團隊,聚力打造六個創新研究中心:高端工模具及關鍵機械傳動件增材製造技術創新研究中心、航空發動機材料和輕質結構功能材料創新研究中心、先進飛行器與空天動力技術創新研究中心、高精尖製造技術與裝備創新研究中心、精密儀器與磁懸浮機電裝備創新研究中心、先進機載機電與飛控系統創新研究中心,聚集培養優秀人才,激勵產生科技成果,促進高精尖產業發展。
海內外知名院校及科研機構畢業的博士、出站博士後及中青年高層次人才、學者。各中心具體專業需求見下表:
1.研究院對引進的高層次人才給予有競爭力的薪酬待遇,具體薪酬在籤訂勞動合同時雙方商定。其中對於知名院校畢業博士給予不低於35萬元/年的薪酬(含研究院各類補助);對於出站博士後入職研究院的,給予不低於38萬元/年的薪酬(含研究院各類補助),同時可直接向浙江省人社廳申請確認為副研究員。
2.符合條件的引進人才可申請寧波市政府提供的安家補助和購房補貼,具體參見《寧波市人才安居實施辦法》(甬建發〔2018〕180號)文件規定。此外,符合條件的引進人才研究院還將給予豐厚的地域性工作補助與生活補助,為人才安居樂業提供全方位保障。3.研究院除給予引進人才提供良好的科研條件、團隊支撐之外,對於引進的高層次人才還將配套一定的項目啟動經費,
最高配套100萬元青年人才支持項目。
4.研究院對於引進的高層次人才,符合相關條件的,可給予寧波事業編制。
1.具有獨立開展研究工作的能力、開闊的學術視野和團隊合作精神,學術作風端正、嚴謹;2.年齡一般不超過35周歲,具有海內外知名大學博士學位;3.近年來,在本專業領域有影響力的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或為完成、轉化創新性科學技術成果做出重要貢獻,具有成為優秀科學家或學者的潛質。(一)報名:應聘人員可郵箱報名,也可掃描下方二維碼進行在線報名。
(二)資格審查:對應聘人員進行資格篩選和資格審查,必要時進行電話交流或邀請到單位面談。(三)筆試面試:研究院適時組織招聘考試,通知有關應聘人員按合理比例參加中心組織的專業知識考核以及人力資源部組織的綜合考核。(四)背景調查:根據綜合成績確定擬錄用人員人選,公示並展開背景調查;
官方網址:http://nit.buaa.edu.cn/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寧波創新研究院誠邀海內外傑出人才加入,歡迎大家隨時諮詢、洽談!1、高端工模具及關鍵機械傳動件增材製造技術創新研究中心
高端工模具及關鍵機械傳動件增材製造技術創新研究中心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王華明院士擔任首席科學家、湯海波研究員擔任中心主任,依託北航「大型金屬構件增材製造國家工程實驗室」,充分發揮寧波產業和商業優勢,共建校地合作的國際一流產業研究平臺。
中心瞄準能源動力、海洋船舶、軌道交通等國家重大裝備製造業發展戰略需求,依託北航團隊豐富的理論積累和研究經驗,開展高端工模具及關鍵機械傳動件的高性能、高效、低成本複合增材製造、增材再製造、表面工程等技術創新與應用,力爭建成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高端工模具及關鍵機械傳動件「設計-材料-製造-評價」體系化技術創新與高層次人才培養基地,為地方產業升級提供技術支撐和服務。中心現有專職科研隊伍10人。包括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1人,國防卓越青年1人,中科協青年託舉人才1人,國家博新計劃1人。獲得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1項、省部級科研獎勵一等獎3項。航空發動機材料和輕質結構功能材料創新研究中心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徐惠彬院士擔任首席科學家,張虎教授擔任中心主任。依託北航「材料科學與工程」國家雙一流A+學科,面向國家重大需求、前沿科學技術和行業發展目標,結合寧波產業特點,重點發展航空航天發動機軸承材料及應用、汽車輕量化材料技術及應用和先進薄膜材料及應用3個研究方向。依託本中心平臺建設,開展軸承材料研發和軸承性能評價測試研究,保障國家戰略、提升行業水平;將航空航天鋁合金材料技術應用於汽車底盤件行業,提高鋁合金底盤件性價比,促進汽車輕量化發展;發展高品質濺射靶材,助力我國半導體行業水平的整體提升。
中心致力於將先進材料技術與產業相結合,努力建成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專業化產業技術創新研究基地和高層次人才培養基地,支撐學校雙一流建設,促進地方經濟發展。
中心現有專職科研隊伍50餘人。包括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 、長江學者4人、傑青4人、教授14人,副教授和青年教師17人,專職研發人員20餘人。獲得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2項、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1項。
3、先進飛行器與空天動力技術創新研究中心
先進飛行器與空天動力創新研究中心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閆楚良院士擔任首席科學家,文東升教授、楊立軍教授擔任中心主任,依託北航兩個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A+)、力學(A-),以及國家計算流體力學實驗室、流體力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先進長航時無人機系統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人機工效與環境控制國防重點學科實驗室、太空飛行器設計優化與動態模擬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等國家級、省部級科研基地,開展先進飛行器、空天動力及相關領域的科技研究及產業轉化工作,為寧波經濟社會進步和產業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
中心圍繞「一個中心、兩個學科、三個平臺、四個基地」的發展規劃,堅持服務國家重大需求、聚焦國際學術前沿,瞄準航空航天、能源動力等國家高端產業的迫切需求,著力打造風工程與環境模擬試驗平臺、多場多尺度力學性能試驗測試平臺、新能源與動力系統試驗平臺等重大科研平臺,以匯聚屬地化高水平科研隊伍,積極承擔重大科研任務,產生原創性、突破性和工程型、產業型科技成果,力爭建成國內領先的技術服務基地和成果孵化基地、國際領先的創新研究基地和人才培養基地,有力推動相關學科進步,支撐國家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中心現有科研隊伍30餘人。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國家級人才計劃特聘專家1人,長江學者2人,傑青1人,教育部新世紀人才1人,青年長江2人,優青1人,國家級青年人才2人。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1項,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4項。高精尖製造技術與裝備創新研究中心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鄭志明院士擔任首席科學家、「長江學者」特聘教授丁希侖教授擔任中心主任,依託北航四個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A+)、材料科學與工程(A+)、機械工程(A-)、交通運輸工程(A-),開展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車製造及高端裝備等相關領域的科技研究、人才培養及產業轉化工作。中心瞄準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車等國家高端裝備與製造業的戰略需求,依託「航空高端裝備智能製造技術」工信部重點實驗室、國家乘用車自動變速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面向新一代航空航天高性能複合材料結構、航空關重部件數控加工、新型傳動/智能驅動與控制、裝備智能診斷與健康管理開展科技研究和產業化建設,致力於建成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高精尖製造技術與裝備創新研究與高端人才培養基地,服務地方經濟轉型發展,助力北航「雙一流」建設。中心現有專職科研隊伍30餘人。包括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國家級人才計劃特聘專家1人,長江學者3人,傑青4人,萬人計劃1人,國家級青年人才4人,其他高級職稱10餘人。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1 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3 項,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 1 項,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國防科學技術獎及省部級獎 10 餘項。精密儀器與磁懸浮機電裝備創新研究中心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房建成院士擔任首席科學家、「長江學者」特聘教授韓邦成擔任中心主任,「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劉剛擔任責任教授,依託北航「慣性技術」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儀器科學與技術」雙一流A+學科,緊密結合寧波產業基礎,共建校地合作的國際一流科學研究、人才培養、成果轉化的多功能平臺。
中心瞄準我國高解析度對地觀測、載人航天的戰略需求,結合高端裝備、高端儀器、節能減排對磁懸浮機電裝備的迫切需求,開展以超高精度磁懸浮軸承和高速高效電機技術為核心的磁懸浮機電裝備創新與應用研究。聚焦磁懸浮飛輪、磁懸浮控制力矩陀螺、高速高效磁懸浮鼓風機、磁懸浮壓縮機、超高真空度磁懸浮分子泵為代表的核心技術和產品的研發,力爭建成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高端磁懸浮機電裝備技術創新與高端人才培養基地,為我國的航空航天事業的發展,寧波高端裝備製造業的技術升級和產業轉型提供技術支撐和服務。中心現有專職科研隊伍60餘人。包括「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長江學者」2人、「傑青」3人、「優青」4人,其他國家級青年人才5人。獲得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1項,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2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國家發明專利金獎1項,其他省部級科研獎勵一等獎5項。先進機載機電與飛控系統創新研究中心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焦宗夏教授擔任首席科學家、尚耀星研究員擔任中心主任,依託控制科學與智能系統和機械工程兩個北航「雙一流」重點建設學科群、北航「機載系統創新中心」、北航「飛行器控制一體化技術」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共建商飛-北航飛控液壓起落架聯合實驗室與洪都-北航先進航空機載機電與飛控聯合實驗室,以「搭平臺、聚人才、接任務、出成果」為總體思路,力爭建成我國航空機載產業的創新研發基地、高層次人才培養基地。中心面向航空機載系統國家重大需求,瞄準國際學術發展前沿,聚焦「高性能機載液壓、作動、剎車、電機與控制系統」、「高可靠航空機載機電系統」、「複雜機電裝備與智能控制」以及「新概念飛行器與飛行控制」四大研究方向,匯聚高水平屬地化科研與專業技術人才,以理論創新指導技術突破,以技術成熟度提升推進科技成果轉化,力爭建成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航空機載產業創新研發基地與高層次人才培養基地,支撐學校「雙一流」建設,助力寧波技術升級與產業轉型。中心現有專職科研隊伍30餘人。包括長江學者3人,傑青1人,卓青1人,萬人青年拔尖1人。獲得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2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獎勵10餘項。當前研究院基礎設施和科研條件建設正逐步建成,現有辦公用房和實驗用房約13000平方米。新建10萬平方米用房,佔地約220畝,總投資約9億元,分為實驗用房和教學生活用房兩大部分。其中實驗用房已於2019年3月全面開工建設,計劃2020年11月份竣工;教學生活用房2020年3月10開工,計劃2021年底竣工。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寧波創新研究院誠邀海內外傑出人才加盟!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寧波創新研究院
2020年高層次人才招募